东方朔故里新辩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东方朔二十八集 东方朔故里新辩

东方朔故里新辩

2024-07-14 18:1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东方朔故里新辩

赵洪波

提要:《汉书•卷六十五•东方朔传》记载:“东方朔,字曼倩,平原厌次人也”。

关于西汉东方朔的故里,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德州陵县(陵城区)神头镇说”,另是“滨州惠民说”。

双方论证观点,“惠民说”多溯源往前追早期史料记载;“神头镇说”多是往后推,用唐朝以后资料及发现,这本身就是个问题。颜真卿书法文学作品《东方先生画赞碑阴记》这是最早记录,厌次城在平原郡安德县东北二十二里的记载,唐以前无任何史料有此说法。古代战乱频繁,人民迁徙严重,“陵县说”认为出土唐朝东方合墓志,其为800年后东方朔28代孙,墓在神头镇,即东方朔故里在神头镇的证据也有些牵强。

如果溯源的话,详考早期正史资料,东方朔故里西汉平原郡厌次县西,在今滨州惠民县境内无疑。

关键词:东方朔 东方朔故里厌次 富平县

一、厌次县和富平县的关系

解开厌次与富平的关系,一切迎刃而解,厌次曾经两次改名。

东方朔是西汉人,目前争论主要集中在东汉厌次和西汉厌次。“神头镇说”主张西汉的厌次在陵县(陵城区),惠民县称厌次是东汉时事,但忽略了事情的根本,厌次的来历和秦朝厌次。

厌次,秦置县,汉属平原郡。

《元和郡县志•卷一十七》《太平寰宇记•卷六十四》:“秦始皇东游厌气,至碣石,次舍于此,因名之。”[①]

1、关于碣石。

今无棣县境秦时属于“齐郡厌次县”,既然“厌次县”是因为“秦始皇东游,厌气碣石,次舍于此,因以为名。”那这里说的“碣石”必然在厌次县附近,秦始皇厌气所至的“碣石”也不会跑到距厌次县数千里之外的辽西等地。因“厌气碣石,次舍于此”而置县“厌次”,此“碣石”必在“厌次县”境内。齐郡厌次县境内惟有“无棣碣石”突兀海滨。所以说秦始皇所“厌气”的碣石,就是今无棣碣石。[②]

顾炎武《山东肇域记》中明确断言古碣石在今滨州无棣:

“有马谷山,亦名大山,高三里,周六、七里,山半有洞,广二丈余,深不可测。刘世伟曰:此即古之碣石也。《禹贡》:岛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河。又曰: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是其在九河之末、入海之口明矣。传者以为在辽西骊城之地,而郦道元又谓九河、碣石,苞沦于海。夫事无所证,当求之迹,迹有不明,当度之理。以迹而论,九河故道,俱在德、棣之间,而碣石不当复在他境;以理而论,禹之治水,行所无事,齐地洿下滨海,以禹之智,不从此入,而反转绕千里之外,乃自北平而入海耶?况地势北高,无行水之道,今自直沽以北,水皆南注,北平地高,则河又奚由而达耶。又云碣石已去岸五百里,审如是,当在麻姑岛以东,塔山大洋以南,而海道图经,又无此山,则此语尤不足信矣。今此山既在九河之下,而又巍然独出于海滨之上,其为碣石无疑。太史公亦言: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渤海,其时去三代未远,当有所见,今济南、青州之北,正古之所谓渤海也。”[③]

2、关于次舍。

《后汉书•卷一下》,《太平御览•卷三○六》左传曰:“凡师出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④]

此厌次,必是秦师从碣石,能在三天左右时间赶到之地。

《后汉书•卷五十八》:“兵法日行不过三十里,以戒不虞……。前书王吉上疏曰:古者师行三十里,吉行五十里。”[⑤]

今阳信桑落墅古厌次到无棣碣石山,现在距离130里左右,要4天左右时间,秦汉时一里的距离比现在稍短,按古兵法应在3天时间能赶到,符合次舍之名。陵城区神头镇到无棣碣石山,现在距离270里左右,按古兵法要9天左右,神头镇显然不符合次舍之名。

3、关于桑落墅。

秦厌次县治在今山东惠民县桑落墅北,桑落墅的来历。

《武定州志•方域志》:“相传始皇东巡,驻跸于此,桑偶落枝,因名”[⑥]。“桑落墅”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4、关于厌次和蒲台

《山东通志•古迹志》:三齐记云“厌次东南有蒲台,高八十尺。秦始皇尝顿台下,萦蒲系马,蒲似水杨而劲,堪为箭”[⑦]。

此蒲台皆指向滨州,滨州至今有秦台古迹,从桑落墅北的位置看是东面偏南,距离60里左右。而神头镇如是古厌次,虽然位置也是东南方向,但距离秦台300里左右,中间隔着2个汉县平昌和朸县,所以厌次不应在陵城区神头镇。

5、《水经注》所载。

《水经注•卷五》记载平原郡故富平位置。“商河又北径平原县东,又径安德县故城南,又东北径平昌县故城南,又东径般县故城南,又东径乐陵县故城南。滴河又东径朸县故城南。……又东北流径马岭城西北屈而东注南转……。又东北径富平县故城北。……,县西有东方朔冢,冢侧有祠,祠有神验。商河又分为二水南水谓之长丛沟, ……东流倾注于海”[⑧]。

除了马岭城外都是汉县。《水经》作者桑钦为汉朝人,《水经注》成书于500年左右,当时厌次县在马岭城,离第一次迁城不足百年,其权威性是毋庸质疑的。

西汉地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⑨]

6、关于厌次河。

众多早期史料记载,汉厌次城南有大河。

《水经注•卷五》:

“东北径般县、乐陵、朸乡厌次县故南厌次河。 汉安帝永初二年,剧贼毕豪等数百,乘船寇平原。县令刘雄门下小吏所辅浮舟追至厌次津,与贼合战,并为贼擒”。[⑩]

《后汉书•卷八十一》:“永初二年,剧贼毕豪等入平原界,县令刘雄将吏士乘船追之。至厌次河,与贼合战。雄败,执雄,以矛刺之”。[11]

可见当时厌次河很宽大且可行船。至今惠民钦风及桑落墅南面有沙河,局部河域尚宽大,与历史记载吻合。(如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关于厌次与富平。

《汉书•卷十六》:“高祖功臣表 厌次侯爰类汉六年封(前201年)封功臣爰类为厌次侯”。[12]西汉建立到汉武帝时期,尚延续秦置厌次县。

《汉书》是目前最早最权威的史书,汉书成书年代,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

l按《水经注疏•卷三》:“《地理志》富平有二,一属平原郡,故名厌次,宣帝时更名也。一属北地郡,亦不云农都尉治也”。[13]

汉宣帝,名询(原名病已),在位26年(前74年~前49年)。这里清晰记录着,故名厌次的,汉宣帝时改名富平(实是昭帝、宣帝共同完成,昭帝在位仅一年)。而富平侯最早都指向宣帝时右将军张安世。

《汉书·卷七·昭帝纪》:“六年春正月……,右将军张安世宿卫忠谨,封富平侯”。[14]

《后汉书·张纯传》:“张纯字伯仁,京兆杜陵人也。高祖父安世,宣帝时为大司马卫将军,封富平侯”。[15]

传子延寿,延寿传勃,勃传临,临传放,五世袭爵,为富平侯国。

汉昭帝时首封安世为富平侯,第二年汉宣帝即位,再次下诏益封。

《汉书·卷五十九》:“昭帝即位,(前75年)大将军霍光秉政,以安世笃行,光亲重之。……光以朝无旧臣,白用安世为右将军光禄勋,以自副焉。久之,天子下诏曰:右将军光禄勋安世辅政宿卫,肃敬不怠,十有三年,咸以康宁。……,其封安世为富平侯”。

“明年,(前74年)昭帝崩,未葬,大将军光白太后,徙安世为车骑将军,……光复与安世谋,废王、尊立宣帝。帝初即位,褒赏大臣,下诏曰:夫褒有德,赏有功,古今之通义也。车骑将军光禄勋富平侯安世,宿卫忠正,宣德明恩,勤劳国家,守职秉义,以安宗庙,其益封万六百户,功次大将军光。安世子千秋、延寿、彭祖,皆中郎将侍中”。 [16]

所以厌次改富平时间,应在前75年~前74年间。

富平改回厌次时间在东汉明帝时期,东汉第二位皇帝汉明帝(57年~75年在位)。

《后汉书·志二十二》记载:“厌次本富平,明帝更名”。[17]

《汉书·地理志》应劭曰:“明帝更名厌次”。[18]

应劭(约153年~196年),东汉著名学者,桓帝时名臣,官至司隶校尉。专心好学,博览多闻。因为应劭是东汉当代人,所以可信。

《水经注·卷五》:“《十三州志》曰,明帝永平五年,(公元62年)改曰厌次矣。……

是知厌次旧名非始明帝,盖复故耳,县西有东方朔冢,冢侧有祠,祠有神验”。[19]

明帝时只是重新恢复厌次之名,其说非常正确。

东方朔(约前161年~前93年?),字曼倩,平原郡厌次人。

东方朔生长的时期,正是厌次未改富平之时,所以称平原厌次人。

富平改回厌次之时,明帝永平五年,(公元62年),正是班固大书特书《汉书》之时,且已经成书。史载:永平五年(公元62年)有人向汉明帝(庙号汉显宗)上书,告发班固“私改作国史”。显宗下诏收捕,班固被抓,书籍也被查抄。幸得其弟班超上书,申说班固著述之意,地方官也将其书稿送到朝廷。

《后汉书·卷四十上》:“有人上书显宗,告固私改作国史者,……具言固所著述意,而郡亦上其书,显宗甚奇之,召诣校书部。”[20]

《后汉书·卷四十七》:“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 [21]

此时厌次已改富平,所以《汉书》中记载平原郡有富平而无厌次,且富平,注明侯国,就是张安世世袭的富平侯国,实为秦置厌次,东方朔的故里,治所厌次在今阳信县桑落墅北,东方朔的故里是在古厌次西面,今天惠民县钦风村的位置,属于西汉平原郡。

8、关于钦风。

“是惠民县古老村镇之一。曾名青龙镇,又名盖古镇,亦名钦风镇。战国时,即有该村。据《续山东考古录》载,西汉武帝时期太中大夫东方朔的故里在此,有东方朔墓。因均赞东方朔“其风可钦”,为纪念其人,取村名钦风镇。简称钦风。”[22]

上所述,厌次县与富平县的关系,历史脉络记载非常清晰。

二、陵县(陵城区)神头镇为厌次说

“神头镇说”的论点和依据

1、陵县(陵城区)地上古遗存

“1980年文物考察时发现神头镇西约200米处有一断崖,内含大量碎砖瓦片,有明显的灰土层,从中挖出了新莽币“大布黄千”及汉陶罐。据分析这一断崖系厌次故城遗址。”[23]

关于古重丘(重邱)。

《水经注·卷五》应劭曰:“安德县北五十里,有重丘乡,故县也”。[24]

重丘西汉置,属平原郡。治所在今山东陵城区东北神头镇境内。西汉安德县在陵城区东南。

有考重丘为曹邑,古有两个重丘。

按《春秋大事表》:“齐、曹俱有重邱,襄二十五年同盟于重邱,今东昌府城东南,跨茌平县界,有古重邱。杜注云:齐地《方舆纪要》谓曹北竟之边邑,案曹都定陶去此尚三四百里,小国之边疆安能及此。襄十七年,卫孙蒯伐曹取重邱。杜注:曹地在今曹州府,曹县东北。杜明注,两国不可混。”[25]

《春秋稗疏·卷二》:“应劭曰,安德县北五十里,有重邱乡,故县也。今按《汉书•地理志》平原郡有重邱县,盖在德州、陵县二邑界”。[26]

“陵县说”认为。清人叶圭绶《续山东考古录》考证:西汉厌次是惠民附近桑落墅,不是陵县神头镇,理由是神头镇是两汉重丘,有误。

并另据:“《后汉书·济南王康传》载:建武三十年(54年),以安德等6县益济南国,中有重丘县;中元二年(57年),又削安德等5县还平原郡,中无重丘县,重丘县当留属济南国了。重丘县可以留属济南国,当在平原郡南部,与济南相邻。如果重丘县是在安德县即今陵县以北的话,安德县已削还平原郡,重丘县自然在削还之列;既然未曾削还,那么它就不在安德县以北,因为济南国不可能越安德而遥领重丘县,由上述分析可见,重丘县不在陵县东北,神头镇也绝非两汉重丘县。叶圭绶之说不能成立。”[27]

关于这个问题。

(1)“《后汉书•济南安王康传》

济南安王康,建武十五年封济南公。十七年进爵为王,二十八年就国,三十年以平原之祝阿、安德、朝阳、平昌、隰阴、重邱六县益济南国。中元二年,封康子德为东武……但削祝阿、隰阴、东朝阳、安德、西平昌五县。……建初八年,肃宗复还所削地,康遂多殖财货,大修宫室。”[28]

说的很清楚,前提是在平原郡之安德、重丘。前已论,古重丘有两地,古是两国。另一重丘属曹地,在今聊城东南茌平附近,东汉属兖州济北国。而平原郡重丘,只有德州、陵县二邑界的重丘。

(2)东汉,西平昌县,在济南看比安德、重丘还要靠北些,不能以重丘僻壤而论距离。

(3)且削县是短期行为,建初八年(83年)复还所削地。

历史言之凿凿,不能为了强加厌次之地在德州,而不要德州之重丘古县。

所以神头镇为汉之重丘故城,有汉土层不奇怪,这个不是证据。

2、地下出土文物东方合墓志

“2002年3月15日,陵县神头镇东街一村民耕地时,发现一古墓。俱相关考证为东方朔的第二十八代孙东方合,生活在德州安德,即今陵县,死后葬在陵县神头镇。”[29]

东方合墓志铭的镌刻时间是唐咸亨三年(672年),与西汉其间隔约800年,据说是铁证。

用点逻辑思维想想,古代战乱频繁,一个家族28代在同一个县不动的概率有多大,且民间传说东方朔至少2个儿子。孙武,山东滨州惠民人,而其后代孙膑才过去几代,又在哪里?

东方合的曾祖东方膺,北魏永平中(508年~511年)任青州长史。其祖上经历的时期,从东汉后,三国、魏晋、十六国、南北朝,正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大流动、大迁徙,北方人民迁移严重,山东也在范围之内。五胡乱华(304年~ 439年)就发生在这个时期。

且东方合墓志并非无懈可击:

(1)《北齐书·卷二十一》记载:“老,(东方合的祖父东方老)安德鬲人。家世寒微,身长七尺,膂力过人。少粗犷无赖,结轻险之徒共为贼盗,乡里患之。魏末兵起,遂与昂为部曲,义旗建,仍从征讨,以军功除殿中将军”。[30]

东方老,年轻时是个无赖并为贼盗,为乡里大患,可见坏事做的不少。这显然与东方朔的家风“其风可钦”不符。

(2)东方朔与东方合,其间隔约800年,28代,每代人间隔为28年左右,这只是理想的说法,古代战乱频繁,人民并不安定。且东方合的墓志铭记载四代人的身世,文字记载的时间跨度(508年~672年)为160年左右,经历了北魏、东魏、北齐、隋、唐五个朝代,四代人跨度160年,每代人40年,算下28代到什么时候,到了公元前400多年,显然与东方朔生活的年代不符。

(3)东方姓氏有两个来源。

一是源自东方朔。

另一源头按《通志·卷二十七》:“伏羲之后,帝出于震位,主东方,子孙因氏焉”。[31]

可见东方姓氏,非东方朔专用,古已有之。

(4)古人家族修谱溯源,有去往古代找有名、有影响人物为始祖的传统,只是一种美好愿望,并非全部真实存在。

如唐朝高宗、玄宗追认老子(李耳)为始祖。

《旧唐书·卷五·高宗》记载唐高宗李治于乾封元年(666年):“二月己未,幸老君庙,追号曰太上玄元皇帝,创造祠堂,其庙置令、丞各一员。”[32]

《唐大诏令集·卷七十八》:“典礼,追尊祖先,追尊玄元皇帝制。加谥祖宗,圣祖大道玄元皇帝加号册。……追尊祖先,……可追上尊号曰:太上玄元皇帝。”[33]

武则天临朝追认周文王为始祖。

《旧五代史·卷一百四十二》:“则天武后临朝,革唐称周,便立七庙,仍追册周文王姬昌为始祖。”[34]

(5)且东方合墓志铭,如果有家谱相传,不会连祖宗曼倩名字都写错,倩写作蒨,古人对于祖上名讳,是极其神圣和严肃之事。

上所述,东方合墓的发现,且称28代后,不能算是东方朔故里的直接证据,更不是铁证。

3、东方朔墓及祠庙

史料记载,东方朔墓及祠堂有多处。有多处墓地者,古人多有疑冢或衣冠冢存在。

《黄氏日抄·卷六十七》:“曹操七十二疑冢。”[35]

(1)《陕西通志·卷七十一》:“华州,汉东方朔墓,在州西南二十里。”[36]

(2)《水经注·卷五》记载:“东北径富平县故城北。……,县西有东方朔冢,冢侧有祠,祠有神验。”

这是东方朔墓最早记载,且在厌次县(富平县)西。

(3)东方朔出生地虽不在寿光。

“《寿光县志·卷五·冢墓志》:“东方朔墓,在县城东南十五里,弥水之东浒,东方朔庙侧……。

附考:《齐乘》东方朔祠墓在德州东四十里,古厌次城北,祠在墓南。宋元符间,封智辩侯颜鲁公,守平原时,书先生像赞立碑祠下。而棣州阳信县古邵城又云有墓,按《水经》商河径富平县故城北。引应劭曰:明帝更明厌次。富平在马岭城东,即厌次故城,不应于安德县东北别有厌次。《寰宇记》安德县东四十里有东方朔祠,以朔为厌次人,故有此附会,亦不言有墓。《济南府志》遂以在陵县神头镇者,为西汉之厌次;明帝更富平为厌次者,乃东汉之厌次。郦道元谓:富平县西,有东方朔冢,冢侧有祠,是则厌次富平,名有更易,地无迁改。陵县故安德县,曾为平原郡治,以曼倩平原人,故郡治亦有祠庙,何预厌次之城乎?唯棣州邵城之墓侧,与《水经注》合矣。”[37]

《寿光县志》附考,此说甚明。

(4)“东方朔在惠民钦风的传说由来已久。1015年(北宋大中祥符八年),棣州及厌次城由古城马迁来现址,在建城同时,也将原址在钦风的朔庙移建到城里,朔庙里供的就是东方朔。最初为祠堂,明嘉靖时扩建为庙宇,以计岁享受祭祀。”[38]

并有街道名朔庙街。

(5)高唐东方朔庙。

《大明一统志·卷二十四》:“东方朔庙,在高唐州东北一十里。朔,汉大中大夫也,庙废。有元阎复所撰碑文存焉。”[39]

(6)《太平寰宇记·卷六十四》:“安德废城在今县西北,东方朔祠,在县东四十里。”[40]此记载东方朔祠在古安德县东四十里,未提及东方朔墓。

以上可见,东方朔墓祠所在地众多。目前神头镇所说东方朔墓及祠堂,不能作为东方朔故里的直接证据。

4、东方朔画赞碑(汉太中大夫东方先生画赞碑)

唐颜真卿在《东方朔画赞并碑阴记》中写道:“故厌次城,今在平原郡安德县东北二十二里”。《大明一统志》,清《山东通志》、《古欢堂集》等从之。书法文学作品《东方先生画赞碑阴记》这是最早记录,厌次城在平原郡安德县东北二十二里的记载,唐以前无任何史料有此说法。

(1)当时正值安史之乱,不知颜鲁公出于什么目的撰写此碑文,或许不得已故意而为之。

因为当时在神庙里狎耍游玩,虽有感叹,但不见尊重敬畏之意。

安禄山为谋反,派出亲信平冽、李史鱼、宋骞、史闫宽等,以河北采访使、东平王判官的身份到平原郡巡查。颜真卿为了迷惑使者,带领他们巡视郡地,一起狎游玩耍在东方朔神庙,看到碑文磨损,挥毫泼墨,重新书写了东方朔画赞一文,并撰写了碑阴题记。

“天宝十三载 (754年)颜真卿出守平原。冬季,河北采访使东平王安禄山为探察颜氏虚实,委派判官殿中侍御史平冽、监察御史阎宽、李史鱼、右金吾胄曹宋謇等巡按至郡,颜真卿与之狎游此庙。见其碑文磨损不堪,感叹之余,挥毫依旧文重书,复刊于石,并撰碑阴记。”

(2)清人叶圭绶在所撰《续山东考古录·卷八》中考证:

“阳信县,秦齐郡厌次县。厌次县故城在东南三十里,《元和志》相传,秦始皇东游至碣石,次舍于此,因名之。……富平县即秦厌次县城,又名富城,又名邵平城,又名邵城。……余按《汉书》东方朔传,称平原厌次人。是武帝时犹名厌次,朔墓在此,则前汉之厌次;富平,后汉之厌次,为一城可知。……《太平御览》东方朔迹,皆系棣州,不系德州,诸书并无异说。又如此独颜鲁公《东方像赞碑阴记》,称厌次城在安德县东北二十二里,庙西南一里……。其地又适有汉重邱故城,故附会而为此说,鲁公偶未之考尔。”[41]

指出颜真卿此说之误。

(3)《读史方舆纪要·卷三十一》:“神头店,县东北二十里。《通志》云:汉厌次县治此。似误。”[42]

早期正史《汉书·地理志》:“平原郡,县十九。”没有任何记载,厌次县属于安德县,或安德县内有厌次或汉富平县,或神头镇下设厌次县。

古厌次的位置及历史脉络很清晰,不能因为颜鲁公一篇书法文章作品,否定几千年的历史记载。

5、关于“我来自东,言適兹邑。”

晋夏侯湛,撰《汉大中大夫东方朔先生画赞》中,“兹邑”,谓乐陵也。“我来自东”,谓夏侯湛自东而来瞻仰东方先生画像祠庙。父庄,为乐陵太守,因来觐省,遂作斯文。侯湛湛从晋京都回家觐亲,初次来又听闻厌次是东方朔故里,父亲守地,所以去瞻仰朔之画像。

“神头镇说”认为:晋治乐陵-神头镇是东西向的位置,乐陵属东,陵城区神头镇-厌次属西,故称 “来自东。”

关于这个问题。

西汉乐陵在平原郡东北,魏晋乐陵国是在平原郡东面,原厌次驻地。

《水经注·卷五》:“厌次县西有东方朔冢,冢侧有祠,祠有神验。”而东方朔故里钦风正在古厌次西面,钦风到桑落墅有30里左右。古代的路况,即使骑行也是要一段时间。从东面乐陵国,去往西面钦风东方朔故里,言来自东,有何问题?

西晋地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3]

西晋乐陵国位置。

《晋书·卷十四·志第四》乐陵国汉置,统县五,户三万三千,厌次、阳信、漯沃、新乐、乐陵有都尉居。”[44]

《太平寰宇记·卷六十四》记载:“厌次县 本汉富平县也,属平原郡。……曹魏属乐陵国,晋乐陵郡理于此。泰始元年,封石苞为公,后魏又徙厌次理马岭城,即今阳信县东马岭城也。”[45]

厌次名字虽有改易,唐朝以前正史记载,都没有离开过滨州境地。

晋乐陵郡治在厌次,去西面惠民方向钦风,东方朔故里,几十里地,非常合适。

夏侯湛父亲为此地乐陵太守,夏侯湛从晋京都来此省亲,看到是东方先生所在的县邑,想念东方先生的高风,才去瞻仰。还要去往200里以外的神头镇吗?且不是夏侯湛父亲守地。

上所述,不能因为神头镇也在晋乐陵国西面,就认为“来自东”是证据,此论点不足。

6、关于厌次阳信东南四十里

“神头镇说”认为:

《汉书•地理志》:“齐地,虚危之分野也,东有淄川、东莱、琅邪、高密、胶东,南有泰山、城阳,北有千乘,清河以南,渤海之高乐、高城、重合、阳信,西有济南、平原。”由这条资料可知,阳信汉时属渤海郡,现在“厌次故城为惠民”说者把厌次说成“阳信东南四十里”,平原郡在齐西部,千乘郡在平原郡东部,阳信县作为渤海郡的一个县隔断了平原郡和千乘郡,那么阳信县东南四十里又怎么成了“平原厌次”呢?阳信东南四十里的位置要么属阳信县,那么其地属渤海郡;要么属千乘郡,肯定不属平原郡。《汉书》说东方朔是平原郡人,而阳信和“阳信东南四十里”的惠民都不属于平原郡,可见东方朔不会是今惠民人。《汉书》是研究秦汉厌次及东方朔籍里的最权威著作,是最可信的。[46]

关于这个问题。

(1)说的是《汉书•地理志》内容。但上文只是说的齐国分野范围,此分野是说二十八宿自女土蝠八度至危月燕十五度为玄枵,于辰在子,为齐之分野。是二十八星宿虚、危投射地面城市的边缘范围,但不是齐国全部县。看上文东面县的位置都到了琅琊、高密、胶东,含着齐国东南方位,并南接泰山、城阳。

古文无标点,断错意思迥异。如上文“北有千乘”,实际高城、重合、阳信都在千乘的北面,且相连,应是齐国北部边缘范围。所以标点应该是:“南有泰山、城阳,北有千乘,清河以南渤海之高乐、高城、重合、阳信,西有济南、平原。”齐国接河北西南部,此清河应该指的河北境内的清河。渤海郡高城、重合、阳信南面还有平原郡富平县,前已论证,西汉厌次(富平县)内有今惠民县。

(2)如上文提到汉平原郡,并不全面,没有富平县。

《汉书•地理志》同时记载:“平原郡。高帝置,莽曰河平,属青州。

户十五万四千三百八十七,口六十六万四千五百四十三。

县十九:

平原,有笃马河,东北入海,五百六十里。

鬲,平当以为鬲津。莽曰河平亭。

高唐,桑钦言漯水所出。

重丘,平昌,侯国。

羽,侯国。莽曰羽贞。

般,莽曰分明。

乐陵,都尉治。莽曰美阳。

祝阿,莽曰安成。

瑗,莽曰东顺亭。

阿阳,漯阴。莽曰翼成。,莽曰张乡。

富平,侯国。莽曰乐安亭。

安德,合阳,侯国。莽曰宜乡。

楼虚,侯国。

龙额,侯国,莽曰清乡。

安。侯国”。[47]

(3)前面举例是《汉书•地理志》内容。但“阳信东南四十里”,却是唐朝《括地志》内容,且不全面:

《括地志》云:富平故城,在沧州阳信县东南四十里,汉县也。”[48]

是按唐朝区域划分而言,当时阳信属于沧州,要相同时期的地志资料对比才好。

可知阳信县并没有隔断平原郡和千乘郡。西汉时期的阳信比现在位置要偏北:“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始建阳信县,属幽州刺史部渤海郡,治所信阳城(址在今无棣县信阳镇)。”[49]

看下《水经注•卷五》记载:“商河又东北流径马岭城(阳信境内)西北屈而东注南转……。又东北径富平县故城北。”阳信与千乘中间还有汉富平县,就是秦置厌次。

上所述,此论点不能作为惠民不属于平原郡的证据,说惠民不属于平原郡不成立。

7、关于邵续与段文鸯追石勒

“神头镇说”认为:“把邵续坚守厌次说成是坚守阳信以东的厌次,这是站不住脚的。史书记载:邵续曾部署兵力,就食平原;曾追(石)勒至安陵,不及,虏勒所署官并驱三千余家。如果是从马岭城到安陵,路程达三百余里,孤岛中的邵续何以能往返五六百里追敌?而在今神头镇,追敌仅百十里,这是可行的,也便于就食平原。”[50]

这个问题。

看历史要全面,又不是一天进行的。

《晋书•卷六十三•列传•第三十三》邵续传记载:“续惧勒攻,先求救于匹磾,匹磾遣弟文鸯救续。文鸯未至,勒已率八千骑围续。勒素畏鲜卑,又闻文鸯至,乃弃攻具东走。续与文鸯追勒至安陵,不及,虏勒所署官,并驱三千余家,又遣骑入散勒北边,掠常山,亦二千家而还。”[51]

冀州刺史邵续被石勒围攻,向幽州刺史段匹磾求救,磾遣弟段文鸯支援,石勒一听到风声,竟然“弃攻具东走”。

古安陵县大概在现在安陵镇位置,离马岭城三百多里。而古常山却在石家庄正定县,离马岭城七百余里,邵续尚且派骑兵去抄掠石勒。

而且石勒从河北来山东围攻邵续也不近,所以战争中,距离不是问题,此不能作为证据。

8、陵县(陵城区)及周围县市区东方朔传说

东方朔传说故事各地广矣,朔之民俗庙会也是各地均有,如原惠民“胡集书会”及寿光的“朔爷庙会”。

陵城区关于东方朔传说,制作的图册、曲艺,现代东方朔主题文化活动等,只能说明陵城区文艺工作做的好,不能作为东方朔故里的直接证据。

关于卜卦,也是各地均有。惠民钦风至今尚有盲派八字卜卦传人在世。

且古代技艺,传承广远。一个地方某种技艺好,不代表其一定是祖师发源地或出生地。

综上所述。“东方朔故里在陵县(陵城区)神头镇说”的论点和依据,均不是东方朔故里的直接证据。德州陵城区神头镇为东方朔故里一说系误考。东方朔故里,在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何坊乡钦风村。

[①]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志》卷17《河北道二》,中华书局,1983年,第497页;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太平寰宇记》卷64《河北道十三》,中华书局,2007年,第1312页。

[②]刘玉文,《东方朔的籍贯及“厌次碣石” 》 ,360doc个人图书馆,2020-03-05。

[③] 顾炎武,《肇域志六•山东肇域记》,谭其骧 王文楚 朱惠荣等校点,《顾炎武全集》,第11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4216-4217页。

[④] 范晔撰,李贤等注,《后汉书》卷1下,《光武帝纪》第1下,中华书局,1973年,第58页;李昉《太平御览》卷306,《兵部•军行》第37,中华书局影印,1959年,第1408页。

[⑤] 范晔撰,李贤等注,《后汉书》卷58,《虞诩列传》第48,中华书局,1973年,第1868页。

[⑥] 刘佃校修,《武定州志》/卷,《方域志第二》,上海古籍书店,据宁波天一阁藏明嘉靖刻本影印,1963年,第5页下。,

[⑦]岳浚修,杜诏等纂,《钦定四库全书》史部,《山东通志》卷九,古迹志,第62页下。

[⑧] 桑钦撰,郦道元注,《水经》卷5,明万历时期吴琯校刊本,河水五,第32-34页。

[⑨] 西汉时期地图全图高清版,兖州豫州青州徐州刺史部,历史地图网,2023-01-25。

[⑩] 桑钦撰,郦道元注,《水经》卷5,明万历时期吴琯校刊本,河水五,第35页。

[11] 范晔撰,李贤等注,《后汉书》卷81,《独行列传》第71,中华书局,1973年,第2672页。

[12] 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卷16,《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第4,中华书局,1964年,第577页。

[13] 郦道元注,杨守敬、熊会贞疏:《水经注疏》卷3,京都大学藏版,森鹿三氏寄赠,第4-5页。

[14]《汉书》卷7,《昭帝纪》第7,中华书局,1964年,第232页。

[15]《后汉书》卷35,《张曹郑列传》第25,中华书局,1973年,第1193页。

[16]《汉书》卷59,《张汤传》第29,中华书局,1964年,第2647-2648页。

[17]《后汉书》志,卷22,《郡国》第4,中华书局,1973年,第3472页。

[18]《汉书》卷28上,《地理志》第8上,中华书局,1964年,第1580页

[19]《水经注》卷5,明万历时期吴琯校刊本,河水五,第33页。

[20]《后汉书》,卷40上,《班彪列传》第30上,中华书局,1973年,第1333-1334页。

[21]《后汉书》,卷47上,《班梁列传》第37,中华书局,1973年,第1571页。

[22] 词典网,钦风历史地名,[历史词典解释] ,https://www.cidianwang.com,2023-01-08。

[23] 赵春万,《东方朔故里小考》[J],《中国地方志》,2015,(2):60。

[24]《水经注》卷5,明万历时期吴琯校刊本,河水五,第21页下。

[25] 顾栋高撰,《春秋大事表》卷6上,《钦定四库全书》经部,第122页上。

[26] 王夫之撰,《春秋稗疏》卷2,《钦定四库全书》经部,第26页下。

[27] 王继坤、栾文通,《东方朔故里考辩》[J],《文史哲》,1990,(5):35。

[28]《后汉书》,卷42,《光武十王列传》第32,中华书局,1973年,第1431页。

[29] 田俊霞,《东方朔籍里系陵县神头镇毋容置疑》,德州新闻网,2013-04-28。

[30] 李百药撰,《北齐书》卷21,《列传》第13,中华书局,1972年,第299页。

[31]郑樵撰,《通志》卷27,《氏族》第3,中华书局,1987年,志第459页。

[32] 刘煦撰,《旧唐书》卷5,《高宗下》本纪第5,中华书局,1975年,第90页。

[33] 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78,《典礼》,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441-442页。

[34] 薛居正撰,《旧五代史》卷142,《志》第4,礼志上,中华书局,1976年,第1900-1901页。

[35] 黄震撰,《黄氏日抄》卷67,《钦定四库全书》子部,第3页上。

[36] 刘于义撰,《陕西通志》卷71,《钦定四库全书》史部,第51页下。

[37] 刘翰周纂修,《寿光县志》卷5,《舆地志》第5冢墓,清嘉庆五年刊本,第7页。

[38] 覃业程,《古厌次县考辨》,360doc个人图书馆,2017-04-16。

[39] 李贤等修,《大明一统志》卷24,《东昌府》祠庙,明天顺五年内府刊本,第7页上。

[40]《太平寰宇记》卷64《河北道十三》德州,中华书局,2007年,第1308-1309页。

[41] 叶圭绶撰,《续山东考古录》卷8,《武定府》上,阳信县,咸丰元年刻,第5-7页。

[42] 顾祖禹撰,《读史方舆纪要》卷31,《山东》第2,中华书局,2005年,第1484页。

[43] 西晋历史地图全图高清版,西晋冀州、并州地图全图,历史地图网,2023-01-25。

[44] 房玄龄等撰,《晋书》卷14,《志》第4,地理上,中华书局,1974年,第423页。

[45]《太平寰宇记》卷64《河北道十三》棣州,中华书局,2007年,第1312-1313页。

[46] 赵春万,《东方朔故里小考》[J],《中国地方志》,2015,(2):60。

[47]《汉书》卷28上,《地理志》第8上,中华书局,1964年,第1579页。

[48] 李泰撰,《括地志》卷2,贺次君辑校,中华书局,1980年,第99页。

[49] 滨州市人民政府网,县区概况,阳信县,http://www.binzhou.gov.cn,2023-1-9。

[50] 赵春万,《东方朔故里小考》[J],《中国地方志》,2015,(2):60。

[51]《晋书》卷63,《列传》第33,邵续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703-1704页。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