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县:以文化之力 惠百姓生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东平名人文化 东平县:以文化之力 惠百姓生活

东平县:以文化之力 惠百姓生活

2024-07-13 02:3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近年来,东平县文化和旅游局通过健全服务网络、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完善优质资源供给等举措,开创了文化惠民新局面,让群众的公共文化生活真正鲜活、生动、丰富起来,为全县发展提供了文化支撑,奏响了文化惠民的动人乐章。

精耕文化土壤 让惠民阵地“活”起来

文化场馆是文化的有形载体,是传播文化的主要阵地。东平县文化和旅游局精耕文化土壤,树立为公共文化“浇水”“培土”的意识,着力提高公共文化阵地的服务效能,努力让文化场馆“活”起来。

东平县地处古黄河下游,大汶河流域,是我国古代北方文化发祥地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东平县深入挖掘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精心打造东平县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东平县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按照“运河为线、景点为珠,线串珠、珠带面”的构思,充分融合运河文化、黄河文化、水浒文化、名人文化等元素,亮出了一张“宣传东平县形象、展示运河文明、彰显文化自信”的地域名片。

走进东平县文化馆古筝教室,穿着旗袍的古筝学员举手投足间尽展传统文化魅力。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东平县文化馆常年开设古筝、泥塑、合唱、书法、戏曲等免费培训班15个,2022年培训文艺骨干5000余人。为了更好地发挥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拓展和延伸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东平县文化馆还通过视频、直播等形式,开展线上工艺课堂、线上文化慕课、线上非遗文化展播,让广大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优质“文化大餐”。东平县文化馆连续多年举办“送福字·迎新春”活动,惠及群众3万余人;2022年,先后举办各类书画摄影展6场、公益展演16场,全力为群众提供“没有围墙”的公共文化服务。

为充分发挥图书馆文化传播作用,东平县图书馆建设了12处馆外服务点,积极解决群众阅读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为了将“文化拥军”政策落到实处,东平县图书馆在退役军人事务局设立了图书流动站;为了让图书馆馆藏建设更符合读者需求,东平县图书馆与新华书店共同举办“你读书·我买单”活动,提升群众阅读的获得感;为鼓励青少年培养阅读习惯,东平县图书馆积极开展亲子悦读会、青少年读书故事会、留守儿童图书捐赠等活动;为扩大文化志愿服务范围,东平县图书馆大力推广盲人数字阅读服务,向视障读者提供数字有声读物,以文化“温度”提升群众满意度……一系列“文化+公益”实践活动的探索践行,丰富了图书馆文化服务体系的多元化建设,彰显了东平县图书馆的文化责任与使命。

“大家好!这幅汉墓壁画是东平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一名“小小志愿讲解员”正在为参观东平博物馆的游客进行义务宣讲。东平博物馆不仅是当地文物保护单位,还担负着传承当地文化的使命。为提升博物馆服务水平,让更多市民、游客了解东平红色历史,东平博物馆专门开设了“红色历史文化展”,全面梳理展现了东平县近现代发展历程。此外,东平博物馆还充分发挥展览功能,常年免费举办名人书法、绘画、摄影作品展等,大大增强了文化交流力度。

群众文化的繁荣离不开完善的基础设施,东平县文化和旅游局遵循“均衡+全覆盖”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健全公共文化设施,不断凸显县级文化场馆“龙头作用”,创新打造了一批融合图书阅读、艺术展览、文化沙龙等服务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进一步提升了公共文化设施的服务功能。

建设文化网格 让乐民服务“高”起来

“接县文化艺术中心通知,专业老师将于近期来我镇开展广场舞培训,欢迎各村文艺团队积极参加。”近日,银山镇文化站长万兆芳在微信群内发布了一则广场舞培训信息,这条信息很快获得了网格管理员及志愿者的积极响应,各村参训的回执迅速汇总到万兆芳手中。这是东平县文化和旅游局利用文化网格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真实写照。

为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和实效性,解决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东平县文化和旅游局不断完善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把全县所有村(社区)按照一定标准划分为若干文化网格,使其成为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单元。该局指导每个乡镇(街道)培育一支骨干庄户剧团,每个村(社区)配备一名文化管理员、组建一支广场舞队,有效提升了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公共文化设施利用率、公共文化活动群众参与度。

近年来,东平县文化和旅游局积极开展文化培训活动,拓展文化服务渠道,加大基层文化人才培养力度,发挥文化人才引领作用,使广大人民群众成为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展示者、欣赏者、分享者。东平县文化和旅游局成立文艺培训小分队,按照“小村半天、大村一天、教会为止”的原则,对全县716个行政村的文艺骨干进行“面对面、零距离”培训,实现了文艺人才培训“村村到、全覆盖”,进一步提升了基层文化带头人的主观能动性;加大对广场舞队、合唱团等群众自发性文艺团队的扶持力度,在歌舞编排、骨干培训、器材配备上提供服务保障,对优秀群众文艺团队予以表彰,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夯实文化根基 让惠民品牌“响”起来

在东平县,送戏下乡惠民演出、公益电影放映、“百姓大舞台,我是大明星”暨广场舞大赛、“书香东平”全民阅读等文化惠民活动,个个影响深远,广受群众欢迎。近年来,东平县文化和旅游局坚持“乐民”载体不动摇,深入推进各项文化惠民活动,将常规性文化活动打造成颇具影响力的城乡群众文化服务品牌,让“文艺之花处处开放、文化品牌越发响亮”。

为落实好上级要求,东平县文化和旅游局先后出台《2022年度“一村一年一场戏”送戏下乡实施方案》《关于做好全市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作的通知》等,建立了“政府牵头、相关部门参与、文旅部门实施”的联动工作机制,夯实文化根基,确保把惠民实事办好办实,让群众在“家门口”欣赏到高品质的文艺演出,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

为使送上群众餐桌的“文化大餐”更丰富多彩,东平县文化和旅游局深入基层调研,发放调查问卷,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建立起“自下而上、以需定供”的互动式服务模式,让群众真正成为“定菜单”“评菜单”“加新菜”的主体,不断创新文化“菜品”,推动文化供给服务推陈出新,确保文化惠民活动不落俗套,助力常规文化活动满足群众文化生活的新期待。

东平县文化和旅游局强化文化监管力度,不断提升服务质量,组建县乡两级巡察组,不定期对文化惠民活动开展巡查督导,确保各项活动不缺项、不走样。东平县文化和旅游局通过公开竞演的方式,选取送戏下乡演出队伍,对承接活动的机构,明确提出团队资质、设施设备、节目质量等要求,从源头上把控演出质量;对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作实施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要求放映单位签订《放映承诺书》,组织放映员参加专业培训,严格放映流程,实施台账管理,不断提升农村公益电影放映质量。

搭建文化舞台 让文化资源“融”起来

东平县文化和旅游局坚持“政府搭台、文化唱戏、百姓受益”的宗旨,不断促进文化惠民活动提档升级,打破各种固有“门槛”,搭建各色文化舞台,让群众“想唱就唱、想跳就跳”,培育了众多乡土“民星”,有效激发了“乡土文化”能量。

为拓宽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基础,丰富文化产品及服务供给,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良好氛围,东平县文化和旅游局通过政策扶持、资金奖励等方式,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化惠民活动,如今,“各类资源融合、服务群众文化”已成为东平县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大亮点。

2022年11月14日,旧县乡大吉城一村戏台上,兴达梆子剧团为当地群众献上了一场经典梆子戏。兴达梆子剧团是由旧县当地戏曲爱好者组建的社会服务团体,该剧团会在春节等传统节日期间为当地民众送上“戏曲文化大餐”,以文化活动“反哺”乡邻。在东平县文化和旅游局的积极组织下,县内很多社会文艺团体和艺术培训机构由过去的“单打独斗”变成“联合作战”,大力开展节庆演出、美术书法展览、公益培训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形成了政府主办、公共文化机构指导、专业培训机构承办、社会资源协办的“集团作战”模式,提高了全县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数量和质量。

在融合各类资源的前提下,东平县文化和旅游局于2022年国庆节期间策划推出了“喜迎党的二十大·欢度国庆节”系列活动,并围绕“舞动东原、菁彩东平、唱响东平、戏聚东平、映亮东平”五大主题,推出了“舞动东原·乐享生活”城区广场舞展演、“最美时光·菁彩少年”少儿才艺展示、“盛世欢歌”大家唱、“湖之韵·运河情”戏曲票友擂台赛、“光影颂歌·映亮东平”公益电影放映活动等共计100余场次,为广大群众送上了一席丰盛的艺术盛宴,同时激发了群众的爱党、爱国热情,提高了群众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让群众生活因文艺滋养而丰富多彩。

如今,设施健全的文化阵地、遍布城乡的文化队伍、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像一颗颗文化的“种子”植根东平,不断赋能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未来,东平县文化和旅游局将继续围绕群众需求和社会发展要求,培育文化能人、创新服务模式、优化服务供给、打造文化品牌,用文化的力量浸润民心、惠及民生。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