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西极端秋雨的季风环流异常特征及机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东南亚季风气候的成因及特点 2017年华西极端秋雨的季风环流异常特征及机理

2017年华西极端秋雨的季风环流异常特征及机理

2024-07-11 18:4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Luo H B, Yanai M, 1984.

The largescale circulation and heat sources over Tibetan Plateau and surrounding areas during the early summer of 1979.Part Ⅰ: Heat and moisture budgets

[J].Monthly Weather Review, 112(5): 966-989.

[本文引用: 1]

Wang Z Y, Zhou B T, 2019.

Observed decadal transition in trend of autumn rainfall over central China in the late 1990s

[J].Journal of Climate, 32: 1395-1409.DOI: 10.1175/JCLI-D-18-0112.1.

DOI:10.1175/JCLI-D-18-0112.1      [本文引用: 1]

Wu G X, Liu H Z, 1992.

Atmospheric precipitation on response to equatorial and tropical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ies

[J].Journal of the Atmospheric Science, 49(23): 2236-2255.

[本文引用: 1]

Yanai M, Esbensen S, Chu J H, l973.

Determination of bulk properties of tropical cloud clusters from large-scale heat and moisture budgets

[J].Journal of the Atmospheric Science, 30(4): 611-627.

白虎志, 董文杰, 2004.

华西秋雨的气候特征及成因分析

[J].高原气象, 23(6): 884-889.

[本文引用: 1]

鲍媛媛, 阿布力米提, 李峰, 等, 2003.

2001年华西秋雨时空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分析

[J].应用气象学报, 14(2): 215-222.

[本文引用: 1]

鲍媛媛, 康志明, 2014.

2010年亚洲夏季风环流异常特征及其对中国雨带的影响

[J].高原气象, 33(5): 1217-1228.DOI: 10. 7522 /jissn.1000-0534.2013.00099.

DOI:10. 7522 /jissn.1000-0534.2013.00099      [本文引用: 1]

谌芸, 施能, 2003.

我国秋季降水、 温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气候变化

[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6(5): 622-630.

[本文引用: 1]

高由禧, 郭其蕴, 1983.

我国的秋雨现象

[J].气象学报, 29(4): 264-273.

[本文引用: 1]

龚道溢, 王绍武, 1998.

ENSO对中国四季降水的影响

[J].自然灾害学报, 7(4): 44-52.

[本文引用: 1]

顾薇, 李维京, 陈丽娟, 等, 2012.

我国秋季降水的年际变化及与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分布的关系

[J].气候与环境研究, 17(4): 467-480.

[本文引用: 1]

黄荣辉, 顾雷, 徐予红, 等, 2005.

东亚夏季风爆发和北进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与热带西太平洋热状态的关系

[J].大气科学, 29(1): 20-36.

[本文引用: 1]

韩晋平, 张人禾, 苏京志, 2013.

中国北方秋雨与热带中太平洋海表冷却的关系

[J].大气科学, 37(5): 1059-1071.

[本文引用: 1]

蒋竹将, 马振峰, 刘佳, 等, 2014.

一种改进的华西秋雨指数及其气候特征

[J].大气科学, 38(1): 32-44.DOI: 10.3878/j.issn. 1006-9895.2013.13120.

DOI:10.3878/j.issn. 1006-9895.2013.13120      [本文引用: 1]

李燕, 闫加海, 张冬峰, 2018.

青藏高原冬春积雪异常和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关系的诊断与模拟

[J].高原气象, 37(2): 317-324.DOI: 10.7522 /j.issn.1000-0534.2017.00040.

DOI:10.7522 /j.issn.1000-0534.2017.00040      [本文引用: 1]

刘屹岷, 吴国雄, 刘辉, 等, 1999.

空间非均匀加热对副热带高压形成和变异的影响 III: 凝结潜热加热与南亚高压及西太平洋副高

[J].气象学报, 57(5): 525-538.

[本文引用: 1]

王春学, 马振峰, 邵鹏程, 等, 2015.

我国华西秋雨的气候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

[J].干旱区研究, 32(6): 1113-1121.DOI: 10. 13866/j.azr.2015.06.10.

DOI:10. 13866/j.azr.2015.06.10      [本文引用: 1]

王顺久, 2017.

青藏高原积雪变化及其对中国水资源系统影响研究进展

[J].高原气象, 36(5) : 1153-1164.DOI: 10.7522/j.issn. 1000-0534.2016.00117.

DOI:10.7522/j.issn. 1000-0534.2016.00117      [本文引用: 1]

王文, 许金萍, 蔡晓军, 等, 2017.

2013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高温干旱的大气环流特征及成因分析

[J].高原气象, 36(6): 1595-1607.DOI: 10.7522/j.issn.1000-0534.2016.00129.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6.00129      [本文引用: 1]

王遵娅, 丁一汇, 2008.

中国雨季的气候学特征

[J].大气科学, 32(1): 1-13.

[本文引用: 1]

徐小玉, 王亚非, 2016.

利用RegCM4.0 模拟5-8月青藏高原异常加热的下游效应

[J].高原气象, 35(5): 1169-1181.DOI: 10.7522/j.issn.1000-0534.2015.00058.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5.00058      [本文引用: 1]

张庆云, 陶诗言, 1999.

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跳及异常的研究

[J].气象学报, 57(4): 539-548.

[本文引用: 1]

赵佳玉, 马振峰, 范广州, 2016.

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对华西秋雨的影响

[J].高原气象, 35(6): 1487-1497.DOI: 10.7522/j.issn. 1000-0534.2015.00089.

DOI:10.7522/j.issn. 1000-0534.2015.00089      [本文引用: 1]

郑然, 刘嘉慧敏, 马振峰, 2018.

夏季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对华西秋雨的影响及可能的物理机制

[J].气象学报, 76(5): 714-725.

[本文引用: 1]

The largescale circulation and heat sources over Tibetan Plateau and surrounding areas during the early summer of 1979.Part Ⅰ: Heat and moisture budgets 1 1984 ... 青藏高原热力作用和海温异常是我国夏季风异常和旱涝灾害的重要因素.对于夏季东部主雨带, 气象学者做出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Wu et al, 1992; Luo et al, 1984; 黄荣辉等, 2005; 鲍媛媛等, 2014; 李燕等, 2018; 徐小玉等, 2016; 王顺久, 2017; 王文等, 2017), 为短期气候预测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但针对华西秋雨的研究相对较少.海温异常等因素与秋季降水同样关系密切(龚道溢等, 1998; 谌芸等, 2003; 顾薇等, 2012; 韩晋平等, 2013).郑然等(2018)研究发现, 夏季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与华西秋雨呈显著正相关, 并分析了热海量关键区对华西秋雨的影响及可能的物理机制.赵佳玉等(2016)研究发现, 大气季节内振荡(Modden and Julian Oscillation,MJO)主体东移过程中不同相位对应华西地区不同的环流形势特征以及水汽辐合和上升运动条件.Wang et al(2019)研究认为20世纪90年代后期西印度洋和大西洋海表层温度由冷变暖对水汽和冷空气的调节作用是中国中部地区秋季降水增多的重要因素.上述研究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华西秋雨前兆信号和影响机制, 但大多采用气候统计学方法, 或者基于对单一因素的影响分析, 缺乏对秋季季风环流的动态变化过程和多因素复杂过程的综合分析, 因此对于华西秋雨起讫及过程变化的短期气候预测和延伸期预报仍有一定局限性. ... Observed decadal transition in trend of autumn rainfall over central China in the late 1990s 1 2019 ... 青藏高原热力作用和海温异常是我国夏季风异常和旱涝灾害的重要因素.对于夏季东部主雨带, 气象学者做出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Wu et al, 1992; Luo et al, 1984; 黄荣辉等, 2005; 鲍媛媛等, 2014; 李燕等, 2018; 徐小玉等, 2016; 王顺久, 2017; 王文等, 2017), 为短期气候预测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但针对华西秋雨的研究相对较少.海温异常等因素与秋季降水同样关系密切(龚道溢等, 1998; 谌芸等, 2003; 顾薇等, 2012; 韩晋平等, 2013).郑然等(2018)研究发现, 夏季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与华西秋雨呈显著正相关, 并分析了热海量关键区对华西秋雨的影响及可能的物理机制.赵佳玉等(2016)研究发现, 大气季节内振荡(Modden and Julian Oscillation,MJO)主体东移过程中不同相位对应华西地区不同的环流形势特征以及水汽辐合和上升运动条件.Wang et al(2019)研究认为20世纪90年代后期西印度洋和大西洋海表层温度由冷变暖对水汽和冷空气的调节作用是中国中部地区秋季降水增多的重要因素.上述研究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华西秋雨前兆信号和影响机制, 但大多采用气候统计学方法, 或者基于对单一因素的影响分析, 缺乏对秋季季风环流的动态变化过程和多因素复杂过程的综合分析, 因此对于华西秋雨起讫及过程变化的短期气候预测和延伸期预报仍有一定局限性. ... Atmospheric precipitation on response to equatorial and tropical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ies 1 1992 ... 青藏高原热力作用和海温异常是我国夏季风异常和旱涝灾害的重要因素.对于夏季东部主雨带, 气象学者做出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Wu et al, 1992; Luo et al, 1984; 黄荣辉等, 2005; 鲍媛媛等, 2014; 李燕等, 2018; 徐小玉等, 2016; 王顺久, 2017; 王文等, 2017), 为短期气候预测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但针对华西秋雨的研究相对较少.海温异常等因素与秋季降水同样关系密切(龚道溢等, 1998; 谌芸等, 2003; 顾薇等, 2012; 韩晋平等, 2013).郑然等(2018)研究发现, 夏季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与华西秋雨呈显著正相关, 并分析了热海量关键区对华西秋雨的影响及可能的物理机制.赵佳玉等(2016)研究发现, 大气季节内振荡(Modden and Julian Oscillation,MJO)主体东移过程中不同相位对应华西地区不同的环流形势特征以及水汽辐合和上升运动条件.Wang et al(2019)研究认为20世纪90年代后期西印度洋和大西洋海表层温度由冷变暖对水汽和冷空气的调节作用是中国中部地区秋季降水增多的重要因素.上述研究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华西秋雨前兆信号和影响机制, 但大多采用气候统计学方法, 或者基于对单一因素的影响分析, 缺乏对秋季季风环流的动态变化过程和多因素复杂过程的综合分析, 因此对于华西秋雨起讫及过程变化的短期气候预测和延伸期预报仍有一定局限性. ... Determination of bulk properties of tropical cloud clusters from large-scale heat and moisture budgets 973 华西秋雨的气候特征及成因分析 1 2004 ... 对于华西秋雨, 我国气象学者较早就予以了关注.高由禧等(1983)将华西秋雨起止日期确定为8月底至10月中旬.此后, 相继出现了一些相关论著, 揭示了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印缅槽、 南亚和东亚夏季风等季风环流成员对于华西秋雨的重要作用(鲍媛媛等, 2003; 白虎志等, 2004; 王遵娅等, 2008; 王春学等, 2015; 蒋竹将等, 2014). ... 2001年华西秋雨时空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分析 1 2003 ... 对于华西秋雨, 我国气象学者较早就予以了关注.高由禧等(1983)将华西秋雨起止日期确定为8月底至10月中旬.此后, 相继出现了一些相关论著, 揭示了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印缅槽、 南亚和东亚夏季风等季风环流成员对于华西秋雨的重要作用(鲍媛媛等, 2003; 白虎志等, 2004; 王遵娅等, 2008; 王春学等, 2015; 蒋竹将等, 2014). ... 2010年亚洲夏季风环流异常特征及其对中国雨带的影响 1 2014 ... 青藏高原热力作用和海温异常是我国夏季风异常和旱涝灾害的重要因素.对于夏季东部主雨带, 气象学者做出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Wu et al, 1992; Luo et al, 1984; 黄荣辉等, 2005; 鲍媛媛等, 2014; 李燕等, 2018; 徐小玉等, 2016; 王顺久, 2017; 王文等, 2017), 为短期气候预测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但针对华西秋雨的研究相对较少.海温异常等因素与秋季降水同样关系密切(龚道溢等, 1998; 谌芸等, 2003; 顾薇等, 2012; 韩晋平等, 2013).郑然等(2018)研究发现, 夏季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与华西秋雨呈显著正相关, 并分析了热海量关键区对华西秋雨的影响及可能的物理机制.赵佳玉等(2016)研究发现, 大气季节内振荡(Modden and Julian Oscillation,MJO)主体东移过程中不同相位对应华西地区不同的环流形势特征以及水汽辐合和上升运动条件.Wang et al(2019)研究认为20世纪90年代后期西印度洋和大西洋海表层温度由冷变暖对水汽和冷空气的调节作用是中国中部地区秋季降水增多的重要因素.上述研究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华西秋雨前兆信号和影响机制, 但大多采用气候统计学方法, 或者基于对单一因素的影响分析, 缺乏对秋季季风环流的动态变化过程和多因素复杂过程的综合分析, 因此对于华西秋雨起讫及过程变化的短期气候预测和延伸期预报仍有一定局限性. ... 我国秋季降水、 温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气候变化 1 2003 ... 青藏高原热力作用和海温异常是我国夏季风异常和旱涝灾害的重要因素.对于夏季东部主雨带, 气象学者做出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Wu et al, 1992; Luo et al, 1984; 黄荣辉等, 2005; 鲍媛媛等, 2014; 李燕等, 2018; 徐小玉等, 2016; 王顺久, 2017; 王文等, 2017), 为短期气候预测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但针对华西秋雨的研究相对较少.海温异常等因素与秋季降水同样关系密切(龚道溢等, 1998; 谌芸等, 2003; 顾薇等, 2012; 韩晋平等, 2013).郑然等(2018)研究发现, 夏季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与华西秋雨呈显著正相关, 并分析了热海量关键区对华西秋雨的影响及可能的物理机制.赵佳玉等(2016)研究发现, 大气季节内振荡(Modden and Julian Oscillation,MJO)主体东移过程中不同相位对应华西地区不同的环流形势特征以及水汽辐合和上升运动条件.Wang et al(2019)研究认为20世纪90年代后期西印度洋和大西洋海表层温度由冷变暖对水汽和冷空气的调节作用是中国中部地区秋季降水增多的重要因素.上述研究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华西秋雨前兆信号和影响机制, 但大多采用气候统计学方法, 或者基于对单一因素的影响分析, 缺乏对秋季季风环流的动态变化过程和多因素复杂过程的综合分析, 因此对于华西秋雨起讫及过程变化的短期气候预测和延伸期预报仍有一定局限性. ... 我国的秋雨现象 1 1983 ... 对于华西秋雨, 我国气象学者较早就予以了关注.高由禧等(1983)将华西秋雨起止日期确定为8月底至10月中旬.此后, 相继出现了一些相关论著, 揭示了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印缅槽、 南亚和东亚夏季风等季风环流成员对于华西秋雨的重要作用(鲍媛媛等, 2003; 白虎志等, 2004; 王遵娅等, 2008; 王春学等, 2015; 蒋竹将等, 2014). ... ENSO对中国四季降水的影响 1 1998 ... 青藏高原热力作用和海温异常是我国夏季风异常和旱涝灾害的重要因素.对于夏季东部主雨带, 气象学者做出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Wu et al, 1992; Luo et al, 1984; 黄荣辉等, 2005; 鲍媛媛等, 2014; 李燕等, 2018; 徐小玉等, 2016; 王顺久, 2017; 王文等, 2017), 为短期气候预测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但针对华西秋雨的研究相对较少.海温异常等因素与秋季降水同样关系密切(龚道溢等, 1998; 谌芸等, 2003; 顾薇等, 2012; 韩晋平等, 2013).郑然等(2018)研究发现, 夏季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与华西秋雨呈显著正相关, 并分析了热海量关键区对华西秋雨的影响及可能的物理机制.赵佳玉等(2016)研究发现, 大气季节内振荡(Modden and Julian Oscillation,MJO)主体东移过程中不同相位对应华西地区不同的环流形势特征以及水汽辐合和上升运动条件.Wang et al(2019)研究认为20世纪90年代后期西印度洋和大西洋海表层温度由冷变暖对水汽和冷空气的调节作用是中国中部地区秋季降水增多的重要因素.上述研究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华西秋雨前兆信号和影响机制, 但大多采用气候统计学方法, 或者基于对单一因素的影响分析, 缺乏对秋季季风环流的动态变化过程和多因素复杂过程的综合分析, 因此对于华西秋雨起讫及过程变化的短期气候预测和延伸期预报仍有一定局限性. ... 我国秋季降水的年际变化及与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分布的关系 1 2012 ... 青藏高原热力作用和海温异常是我国夏季风异常和旱涝灾害的重要因素.对于夏季东部主雨带, 气象学者做出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Wu et al, 1992; Luo et al, 1984; 黄荣辉等, 2005; 鲍媛媛等, 2014; 李燕等, 2018; 徐小玉等, 2016; 王顺久, 2017; 王文等, 2017), 为短期气候预测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但针对华西秋雨的研究相对较少.海温异常等因素与秋季降水同样关系密切(龚道溢等, 1998; 谌芸等, 2003; 顾薇等, 2012; 韩晋平等, 2013).郑然等(2018)研究发现, 夏季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与华西秋雨呈显著正相关, 并分析了热海量关键区对华西秋雨的影响及可能的物理机制.赵佳玉等(2016)研究发现, 大气季节内振荡(Modden and Julian Oscillation,MJO)主体东移过程中不同相位对应华西地区不同的环流形势特征以及水汽辐合和上升运动条件.Wang et al(2019)研究认为20世纪90年代后期西印度洋和大西洋海表层温度由冷变暖对水汽和冷空气的调节作用是中国中部地区秋季降水增多的重要因素.上述研究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华西秋雨前兆信号和影响机制, 但大多采用气候统计学方法, 或者基于对单一因素的影响分析, 缺乏对秋季季风环流的动态变化过程和多因素复杂过程的综合分析, 因此对于华西秋雨起讫及过程变化的短期气候预测和延伸期预报仍有一定局限性. ... 东亚夏季风爆发和北进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与热带西太平洋热状态的关系 1 2005 ... 青藏高原热力作用和海温异常是我国夏季风异常和旱涝灾害的重要因素.对于夏季东部主雨带, 气象学者做出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Wu et al, 1992; Luo et al, 1984; 黄荣辉等, 2005; 鲍媛媛等, 2014; 李燕等, 2018; 徐小玉等, 2016; 王顺久, 2017; 王文等, 2017), 为短期气候预测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但针对华西秋雨的研究相对较少.海温异常等因素与秋季降水同样关系密切(龚道溢等, 1998; 谌芸等, 2003; 顾薇等, 2012; 韩晋平等, 2013).郑然等(2018)研究发现, 夏季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与华西秋雨呈显著正相关, 并分析了热海量关键区对华西秋雨的影响及可能的物理机制.赵佳玉等(2016)研究发现, 大气季节内振荡(Modden and Julian Oscillation,MJO)主体东移过程中不同相位对应华西地区不同的环流形势特征以及水汽辐合和上升运动条件.Wang et al(2019)研究认为20世纪90年代后期西印度洋和大西洋海表层温度由冷变暖对水汽和冷空气的调节作用是中国中部地区秋季降水增多的重要因素.上述研究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华西秋雨前兆信号和影响机制, 但大多采用气候统计学方法, 或者基于对单一因素的影响分析, 缺乏对秋季季风环流的动态变化过程和多因素复杂过程的综合分析, 因此对于华西秋雨起讫及过程变化的短期气候预测和延伸期预报仍有一定局限性. ... 中国北方秋雨与热带中太平洋海表冷却的关系 1 2013 ... 青藏高原热力作用和海温异常是我国夏季风异常和旱涝灾害的重要因素.对于夏季东部主雨带, 气象学者做出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Wu et al, 1992; Luo et al, 1984; 黄荣辉等, 2005; 鲍媛媛等, 2014; 李燕等, 2018; 徐小玉等, 2016; 王顺久, 2017; 王文等, 2017), 为短期气候预测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但针对华西秋雨的研究相对较少.海温异常等因素与秋季降水同样关系密切(龚道溢等, 1998; 谌芸等, 2003; 顾薇等, 2012; 韩晋平等, 2013).郑然等(2018)研究发现, 夏季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与华西秋雨呈显著正相关, 并分析了热海量关键区对华西秋雨的影响及可能的物理机制.赵佳玉等(2016)研究发现, 大气季节内振荡(Modden and Julian Oscillation,MJO)主体东移过程中不同相位对应华西地区不同的环流形势特征以及水汽辐合和上升运动条件.Wang et al(2019)研究认为20世纪90年代后期西印度洋和大西洋海表层温度由冷变暖对水汽和冷空气的调节作用是中国中部地区秋季降水增多的重要因素.上述研究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华西秋雨前兆信号和影响机制, 但大多采用气候统计学方法, 或者基于对单一因素的影响分析, 缺乏对秋季季风环流的动态变化过程和多因素复杂过程的综合分析, 因此对于华西秋雨起讫及过程变化的短期气候预测和延伸期预报仍有一定局限性. ... 一种改进的华西秋雨指数及其气候特征 1 2014 ... 对于华西秋雨, 我国气象学者较早就予以了关注.高由禧等(1983)将华西秋雨起止日期确定为8月底至10月中旬.此后, 相继出现了一些相关论著, 揭示了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印缅槽、 南亚和东亚夏季风等季风环流成员对于华西秋雨的重要作用(鲍媛媛等, 2003; 白虎志等, 2004; 王遵娅等, 2008; 王春学等, 2015; 蒋竹将等, 2014). ... 青藏高原冬春积雪异常和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关系的诊断与模拟 1 2018 ... 青藏高原热力作用和海温异常是我国夏季风异常和旱涝灾害的重要因素.对于夏季东部主雨带, 气象学者做出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Wu et al, 1992; Luo et al, 1984; 黄荣辉等, 2005; 鲍媛媛等, 2014; 李燕等, 2018; 徐小玉等, 2016; 王顺久, 2017; 王文等, 2017), 为短期气候预测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但针对华西秋雨的研究相对较少.海温异常等因素与秋季降水同样关系密切(龚道溢等, 1998; 谌芸等, 2003; 顾薇等, 2012; 韩晋平等, 2013).郑然等(2018)研究发现, 夏季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与华西秋雨呈显著正相关, 并分析了热海量关键区对华西秋雨的影响及可能的物理机制.赵佳玉等(2016)研究发现, 大气季节内振荡(Modden and Julian Oscillation,MJO)主体东移过程中不同相位对应华西地区不同的环流形势特征以及水汽辐合和上升运动条件.Wang et al(2019)研究认为20世纪90年代后期西印度洋和大西洋海表层温度由冷变暖对水汽和冷空气的调节作用是中国中部地区秋季降水增多的重要因素.上述研究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华西秋雨前兆信号和影响机制, 但大多采用气候统计学方法, 或者基于对单一因素的影响分析, 缺乏对秋季季风环流的动态变化过程和多因素复杂过程的综合分析, 因此对于华西秋雨起讫及过程变化的短期气候预测和延伸期预报仍有一定局限性. ... 空间非均匀加热对副热带高压形成和变异的影响 III: 凝结潜热加热与南亚高压及西太平洋副高 1 1999 ... 整层积分的大气视热源和视水汽汇及其距平[图7(a), (b)]显示, 华西秋雨期间, 从阿拉伯海东部到菲律宾以东洋面、 印度尼西亚群岛为偏强热源带, 相应视水汽汇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强, 这说明热源偏强不仅与对流有关, 也与感热有关.菲律宾以东洋面和印度尼西亚群岛同为视热源和视水汽汇中心, 正距平分别达到60~120 W·m-2和30~90 W·m-2, 凝结潜热对热源贡献尤为重要.刘屹岷等(1999)研究认为, 热带东风带中对流加热在f-效应和β-效应以及水平非均匀加热效应的共同作用下, 在热源北侧激发出附加负涡度源, 从而加强副热带高压.秋雨期间, 南海至菲律宾以东洋面热源正距平北侧正对应500 hPa强负涡度和负涡度距平带[图7(c)], 在环流上正对应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可见, 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偏北偏西与南海至菲律宾以东洋面偏强热源有关. ... 我国华西秋雨的气候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 1 2015 ... 对于华西秋雨, 我国气象学者较早就予以了关注.高由禧等(1983)将华西秋雨起止日期确定为8月底至10月中旬.此后, 相继出现了一些相关论著, 揭示了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印缅槽、 南亚和东亚夏季风等季风环流成员对于华西秋雨的重要作用(鲍媛媛等, 2003; 白虎志等, 2004; 王遵娅等, 2008; 王春学等, 2015; 蒋竹将等, 2014). ... 青藏高原积雪变化及其对中国水资源系统影响研究进展 1 2017 ... 青藏高原热力作用和海温异常是我国夏季风异常和旱涝灾害的重要因素.对于夏季东部主雨带, 气象学者做出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Wu et al, 1992; Luo et al, 1984; 黄荣辉等, 2005; 鲍媛媛等, 2014; 李燕等, 2018; 徐小玉等, 2016; 王顺久, 2017; 王文等, 2017), 为短期气候预测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但针对华西秋雨的研究相对较少.海温异常等因素与秋季降水同样关系密切(龚道溢等, 1998; 谌芸等, 2003; 顾薇等, 2012; 韩晋平等, 2013).郑然等(2018)研究发现, 夏季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与华西秋雨呈显著正相关, 并分析了热海量关键区对华西秋雨的影响及可能的物理机制.赵佳玉等(2016)研究发现, 大气季节内振荡(Modden and Julian Oscillation,MJO)主体东移过程中不同相位对应华西地区不同的环流形势特征以及水汽辐合和上升运动条件.Wang et al(2019)研究认为20世纪90年代后期西印度洋和大西洋海表层温度由冷变暖对水汽和冷空气的调节作用是中国中部地区秋季降水增多的重要因素.上述研究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华西秋雨前兆信号和影响机制, 但大多采用气候统计学方法, 或者基于对单一因素的影响分析, 缺乏对秋季季风环流的动态变化过程和多因素复杂过程的综合分析, 因此对于华西秋雨起讫及过程变化的短期气候预测和延伸期预报仍有一定局限性. ... 2013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高温干旱的大气环流特征及成因分析 1 2017 ... 青藏高原热力作用和海温异常是我国夏季风异常和旱涝灾害的重要因素.对于夏季东部主雨带, 气象学者做出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Wu et al, 1992; Luo et al, 1984; 黄荣辉等, 2005; 鲍媛媛等, 2014; 李燕等, 2018; 徐小玉等, 2016; 王顺久, 2017; 王文等, 2017), 为短期气候预测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但针对华西秋雨的研究相对较少.海温异常等因素与秋季降水同样关系密切(龚道溢等, 1998; 谌芸等, 2003; 顾薇等, 2012; 韩晋平等, 2013).郑然等(2018)研究发现, 夏季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与华西秋雨呈显著正相关, 并分析了热海量关键区对华西秋雨的影响及可能的物理机制.赵佳玉等(2016)研究发现, 大气季节内振荡(Modden and Julian Oscillation,MJO)主体东移过程中不同相位对应华西地区不同的环流形势特征以及水汽辐合和上升运动条件.Wang et al(2019)研究认为20世纪90年代后期西印度洋和大西洋海表层温度由冷变暖对水汽和冷空气的调节作用是中国中部地区秋季降水增多的重要因素.上述研究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华西秋雨前兆信号和影响机制, 但大多采用气候统计学方法, 或者基于对单一因素的影响分析, 缺乏对秋季季风环流的动态变化过程和多因素复杂过程的综合分析, 因此对于华西秋雨起讫及过程变化的短期气候预测和延伸期预报仍有一定局限性. ... 中国雨季的气候学特征 1 2008 ... 对于华西秋雨, 我国气象学者较早就予以了关注.高由禧等(1983)将华西秋雨起止日期确定为8月底至10月中旬.此后, 相继出现了一些相关论著, 揭示了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印缅槽、 南亚和东亚夏季风等季风环流成员对于华西秋雨的重要作用(鲍媛媛等, 2003; 白虎志等, 2004; 王遵娅等, 2008; 王春学等, 2015; 蒋竹将等, 2014). ... 利用RegCM4.0 模拟5-8月青藏高原异常加热的下游效应 1 2016 ... 青藏高原热力作用和海温异常是我国夏季风异常和旱涝灾害的重要因素.对于夏季东部主雨带, 气象学者做出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Wu et al, 1992; Luo et al, 1984; 黄荣辉等, 2005; 鲍媛媛等, 2014; 李燕等, 2018; 徐小玉等, 2016; 王顺久, 2017; 王文等, 2017), 为短期气候预测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但针对华西秋雨的研究相对较少.海温异常等因素与秋季降水同样关系密切(龚道溢等, 1998; 谌芸等, 2003; 顾薇等, 2012; 韩晋平等, 2013).郑然等(2018)研究发现, 夏季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与华西秋雨呈显著正相关, 并分析了热海量关键区对华西秋雨的影响及可能的物理机制.赵佳玉等(2016)研究发现, 大气季节内振荡(Modden and Julian Oscillation,MJO)主体东移过程中不同相位对应华西地区不同的环流形势特征以及水汽辐合和上升运动条件.Wang et al(2019)研究认为20世纪90年代后期西印度洋和大西洋海表层温度由冷变暖对水汽和冷空气的调节作用是中国中部地区秋季降水增多的重要因素.上述研究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华西秋雨前兆信号和影响机制, 但大多采用气候统计学方法, 或者基于对单一因素的影响分析, 缺乏对秋季季风环流的动态变化过程和多因素复杂过程的综合分析, 因此对于华西秋雨起讫及过程变化的短期气候预测和延伸期预报仍有一定局限性. ... 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跳及异常的研究 1 1999 ... 张庆云等(1999)研究指出, 夏季东亚—西太平洋ITCZ北移不显著时, 热带对流较弱, 则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南; 当ITCZ北移显著时, 热带对流加强, 则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北.2017年秋雨期[图6(a)], 亚洲南部热带海洋OLR普遍低于240 W·m-2, 呈负距平, 为偏强热带对流带. ... 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对华西秋雨的影响 1 2016 ... 青藏高原热力作用和海温异常是我国夏季风异常和旱涝灾害的重要因素.对于夏季东部主雨带, 气象学者做出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Wu et al, 1992; Luo et al, 1984; 黄荣辉等, 2005; 鲍媛媛等, 2014; 李燕等, 2018; 徐小玉等, 2016; 王顺久, 2017; 王文等, 2017), 为短期气候预测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但针对华西秋雨的研究相对较少.海温异常等因素与秋季降水同样关系密切(龚道溢等, 1998; 谌芸等, 2003; 顾薇等, 2012; 韩晋平等, 2013).郑然等(2018)研究发现, 夏季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与华西秋雨呈显著正相关, 并分析了热海量关键区对华西秋雨的影响及可能的物理机制.赵佳玉等(2016)研究发现, 大气季节内振荡(Modden and Julian Oscillation,MJO)主体东移过程中不同相位对应华西地区不同的环流形势特征以及水汽辐合和上升运动条件.Wang et al(2019)研究认为20世纪90年代后期西印度洋和大西洋海表层温度由冷变暖对水汽和冷空气的调节作用是中国中部地区秋季降水增多的重要因素.上述研究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华西秋雨前兆信号和影响机制, 但大多采用气候统计学方法, 或者基于对单一因素的影响分析, 缺乏对秋季季风环流的动态变化过程和多因素复杂过程的综合分析, 因此对于华西秋雨起讫及过程变化的短期气候预测和延伸期预报仍有一定局限性. ... 夏季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对华西秋雨的影响及可能的物理机制 1 2018 ... 青藏高原热力作用和海温异常是我国夏季风异常和旱涝灾害的重要因素.对于夏季东部主雨带, 气象学者做出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Wu et al, 1992; Luo et al, 1984; 黄荣辉等, 2005; 鲍媛媛等, 2014; 李燕等, 2018; 徐小玉等, 2016; 王顺久, 2017; 王文等, 2017), 为短期气候预测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但针对华西秋雨的研究相对较少.海温异常等因素与秋季降水同样关系密切(龚道溢等, 1998; 谌芸等, 2003; 顾薇等, 2012; 韩晋平等, 2013).郑然等(2018)研究发现, 夏季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与华西秋雨呈显著正相关, 并分析了热海量关键区对华西秋雨的影响及可能的物理机制.赵佳玉等(2016)研究发现, 大气季节内振荡(Modden and Julian Oscillation,MJO)主体东移过程中不同相位对应华西地区不同的环流形势特征以及水汽辐合和上升运动条件.Wang et al(2019)研究认为20世纪90年代后期西印度洋和大西洋海表层温度由冷变暖对水汽和冷空气的调节作用是中国中部地区秋季降水增多的重要因素.上述研究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华西秋雨前兆信号和影响机制, 但大多采用气候统计学方法, 或者基于对单一因素的影响分析, 缺乏对秋季季风环流的动态变化过程和多因素复杂过程的综合分析, 因此对于华西秋雨起讫及过程变化的短期气候预测和延伸期预报仍有一定局限性. ...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