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两个变动,四大趋势,命题变化,附史上超全地理计算公式整理,考试一定用得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东八区到西五区是多少个时区 2023高考:两个变动,四大趋势,命题变化,附史上超全地理计算公式整理,考试一定用得到!

2023高考:两个变动,四大趋势,命题变化,附史上超全地理计算公式整理,考试一定用得到!

#2023高考:两个变动,四大趋势,命题变化,附史上超全地理计算公式整理,考试一定用得到!|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总结近期新闻,2023高考政策将有两个方面变动:

第一,就是逐渐取消高考加分项,目前已经核实取消五项,逐步取消95类地方性加分项目。

第二,增强高考试题的稳定性,不出现偏题、怪题、超纲。

——关于高考加分

2023年,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先进事迹等加分项目将会被取消,之后也会陆续取消或调整其他项目,优化高考的公平性。

关于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也是在不断调整中,如安徽省已从2022年起取消“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地方性加分项目。自2023年开始,已有多个省市自治区发布了相关文件逐步取消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政策。  此外,湖南、广西、海南、贵州等多个省份也对“少数民族考生”加分项目进行进一步规范,缩减加分分值或实行户籍、学籍和实际就读年限三重认定。

——关于试题稳定

相关人员表示,将来高考试题强调在深刻理解基础上的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所有的高考试题都杜绝死记硬背、偏题怪题,引导中学把教学重点从总结解题技巧转向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考题的内容全部限定在课堂知识内容,主要考察课本里面的重点知识和主干知识,避免考察冷门知识以及边缘知识,要注重高考的基础性,强调综合性。

2023高考四大趋势:

落实立德树人,鲜明体现时代主题 。

高考由“考知识”向“考能力”转变 。

聚焦“关键能力”和“思维品质”的考察 。

高考由“以纲定考”到“考教衔接”转变 。

五大学科命题变化:

语文:阅读发生重大变化。语文阅读的文章将包含学术,科普,政论等七种文体,难度越来越大。

数学:出题方式发生重大变化。数学考试出题将加入复杂情景,重点强调数学思维方法考察。

英语:融合我国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考察力度越来越大,对传统文化词汇量的考察加大。

物理、化学:进一步考察深度思维、探究意识。

各省2023高考9科考试时间全部出炉

此前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文中提到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即夏季高考)于6月7日开始举行,具体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为: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即夏季高考)于6月7日开始举行,具体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为:

6月7日:语文(9:00-11:30)数学(15:00-17:00)

6月8日:文科综合/理科综合(9:00-11:30)、外语(15:00-17:00)有外语听力测试内容的应安排在外语笔试考试开始前进行。

各省(区、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考科目名称相同的必须与全国统考时间安排一致。

也就是说,2023年共有2个科目(语文、数学)是全国统一开考的,各省(区、市)考试时间完全一致。而外语科目由于部分省(区、市)有外语听力测试内容,需要安排在外语笔试考试开始前进行,考试时间与其他省份略有不同,不过笔试时间基本一致。

根据往年情况,各省每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都会包含当年的夏季高考考试安排。虽然2023年的相关规定暂未公布,但由于近年来各省的夏季高考时间都相对固定,因此,下面小车为大家分享2023年全国31省的夏季高考时间安排(预测版),仅供参考。

注:因官方未公布具体科目的考试时间点,因此下方表格科目考试时间仅为预测,如有错漏,请以官方公布为准。

从上面的图表来看:

使用全国甲、乙卷的多数省份,夏季高考时间均为2天,部分地区的考生6月9日上午需参加少数民族语文科目考试;

使用新高考卷的多数省份,夏季高考时间均为3天,山东、海南则为4天;

使用自主命题卷的省份中,除上海考试时间为2天半,北京、天津、浙江夏季高考时间则都为4天。

以上各省夏季高考时间盘点包含所有科目,由于不同考生的选考科目存在区别,因此具体需要考多少天则视考生的选科情况而定。

据了解,每年高考都有一部分发挥失常的同学,而这些同学中又有40%的人是因为不适应考场环境而出现了紧张、过于激动,甚至无意识作弊等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平时的模考中尽量提升高考考场的“沉浸式体验”。

如何提前适应高考做题节奏?

一方面,我们可以在平时的练习中,模拟高考做题节奏。比如在上午的9:00至11:30,就做一套语文真题,下午15:00至17:00就做数学的,其他科目同理。

另一方面,做题的时候要注意时间分配(以下只是以新高考卷Ⅰ卷题型为例,具体情况请以本省考试题型为准):

1

语文

2

数学

3

英语

4

物理

新高考物理如果时间进行平均分配,每道题分到的时间不足5分钟,精确来算也就是4.6875分钟。

而物理试题从审题到提取主要信息,到找到解题思路,然后列公式计算求解,1道题平均4.6875分钟肯定非常的紧张,那么就必须要压缩选择题的答题时间。

计算题的第2道,也就是所谓的物理压轴题,需要做答15到20分钟;实验题2道需要花费15分钟,按最少时间算这就是30分钟;选修题也需要花费15分钟,这样加起来就是45分钟。

70分钟减去45分钟,还剩30分钟,做10道选择题,那么平均完成每一道选择题时间仅有3分钟。审题理解题意提取关键信息需要一分钟,这就要求剩余两分钟必须找出思路计算出正确结果。

选择题的试卷安排是由易到难,前5道题通常难度不大,争取每道题2分钟之内解决,越快越好,后面2道单选以及3道多选,难度会有提升,做题时要掐住手表,必须30分钟之内做完。

千万不要在选择题上花费太多时间,如果超过40分钟,后面的答题心态就会发生变化,难免会变得慌乱,没有那么从容。

5

历史、地理、政治、生物、化学

先选择题再大题,从易到难迅速完成

考场上容易焦虑怎么办?

当我们对考试过度的重视、过度的关注,往往就会给自己带来比较高的焦虑情绪。有些学生会出现紧张、忧虑、记忆力差、没有自信等情况,甚至出现过度紧张而大脑一片空白、思维停滞,自己过去学的东西全部都忘掉了,现在也没办法去思考了等情况。

以下提供几个小技巧:

01

调整认知

考试焦虑通常是指向对考试不良结果的一个担忧,就是你的整个思维陷入对考试不良后果的一个预期。你越担忧考得不好越去幻想各种坏的考试后果,那么你很多精力和时间都会浪费在这种思维反刍当中,就会占用你大脑的一部分认知资源,就让你没法把大脑所有资源投入到学习或者应付考试当中,就没有足够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而且你老是想那些让你焦虑的东西,让大脑能量耗竭,脑子累了,便会出现记忆力差,思维停滞的情况。只有我们改变自己的整个认知,停止对不确定的考试结果作消极的预判,才能获得一个很好的结果。

02

情绪稳定化

当你的日常作息制定能够保持稳定的时候,这种稳定的框架也会给你一种稳定感。我们按照一贯的节奏,该睡觉睡觉,该吃饭吃饭。同样,我们跟着老师或者自己的惯常节奏,该刷题去刷题,该背书去背书。当我们保持一定的规律在稳定有序的推进时,心情也随之逐渐稳定下来。

03

专注的方法

让自己聚焦的方法就是告诉自己要做什么,然后去好好完成它。但是,在这个之前,我们先要明确学习的最本源目的是掌握目前在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再确定考试的目的是用来检查我们的学习成果。如果我们发现自己没能掌握好知识,那我们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就要增加努力的程度,比如,调整或者改进我们的学习方法,以更好地提高我们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当我们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学习活动上,就很容易体验到一种心流的状态,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

04

放松小技巧

人在焦虑的时候,身体的交感神经会启动,可能会出现手心出汗,手抖、心跳加速,大脑一片空白的状态。生理问题用生理解决,我们深呼吸,双手捏捏手,用力捏紧握拳——放松打开手——再用力——再放松,反复几次,自然让身体的觉醒程度降低,活化副交感神经,你就慢慢地冷静下来了。

05

使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人的一生是一场持续的马拉松,检验自己的时间还很长。如果你用一次考试来定义你的整个人生的输与赢、成与败,相当用100米短跑的 12秒50与42.195公里马拉松的6小时做比较一样,非常不合理。

预祝大家2023年高考必胜

考上理想大学

1.时区

(1)为了各地交往的方便,将全球经度划分为24个时区,各时区以其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时区的共用区时。

(2)某经度所在的时区计算:

经度/15度=商……余数。

如果余数小于7.5,所在时区=商数

如果余数大于7.5,所在时区=商数+1

2.区时

(1)时区每差1个区,区时相差1小时,东早(多)西晚(少)

注意:过日界线日期要先加减一天

(2)公式计算:

甲时区-乙时区=甲区时-乙区时

注意:东时区写成正数,西时区写成负数。正负数已经考虑了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差别。

3.地方时

(1)根据太阳照射情况形成的时刻,如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位于昼半球中央)为12点。(地球自转会造成照射情况的变化,地方时就变化)

要求:能在任意形式的日照图上读出特殊地方时(如12点、0点或24点、6点、18点)的分布。

(2)图上计算:

经度每相差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或1度/4分钟、经度1分/4秒钟),东早(加)西晚(减)

注意:过日界线时日期还要再加(向西)减(向东)一天

(3)公式计算:

(甲经度-乙经度)×1小时/15度=甲地方时-乙地方时

注意:东经度写成正数,西经度写成负数。正负经度已经考虑了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差异。

4.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方法

两地之间的太阳高度角的差=两地之间的纬度差

5.日出、日落时刻

(1)地方时、区时计算

(2)日出时刻=(24-昼长)/2

日出时刻=12-昼长/2

(3)日落时刻=24-日出时刻

日落时刻=12+昼长/2

6.正午太阳高度

(1)正午太阳高度是指一天中的最大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

(2)计算公式(与直射点相比):90度-某地H=直射点纬度与某地纬度的角度差的绝对值

技巧:可以将北纬写成正数,而将南纬写成负数。

(3)计算公式(与任意纬度相比):甲H-乙H=(甲纬度-乙纬度)的绝对值

注意:北纬度写成正数,南纬度写成负数

7.某日(R)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位置

=23°26′N—R—6月22日*(23°26′*4/365)

说明:

(1)此公式只能大致计算一年当中某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

(2)计算结果若是正值,则为北纬;若为负值,则为南纬;

(3)R为某日日期,R-6月22日为该日与6月22日相差的天数,(23°26′*4/365)为太阳直射点一日内移动的纬度距离。(假设其移动是匀速的)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8.极昼极夜的范围=90-太阳直射点的度数

9.某地昼长=24—与该地纬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纬度的昼长=与该地纬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纬度的夜长

10.某地夜长=24—与该地纬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纬度的夜长=与该地纬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纬度的昼长

即:纬度相同半球不同的2地的夜长+夜长=24小时

11.昼长、夜长

(1)昼长=日落时刻-日出时刻

注意:前后时刻一致即可,比如都是某地地方时,比如都是北京时间

(2)昼长=(12-日出地的地方时)*2

昼长=(日落地的地方时-12)*2注意:均指该地地方时

(3)图上计算:

昼长=24小时*昼弧/360度

(4)北纬某地昼长=对应南纬的夜长

(5)夜长=24-昼长

12.两点的相对高度公式:

(x-1)·h≤H<(x+1)·h,其中H为相对高度,h为等高距,x为等高线条数。

13.比例尺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注意:比例尺本身没有单位,但计算时要注意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要先换算统一。

比例尺大小实际上是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数值上表现为比值的大小。

比例尺的缩小或放大是距离的缩放、并非面积的缩放。

图上距离往往需要在地图上量取。

14.实际距离

(1)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2)在经纬网图上:

经线上跨纬度1度=111千米

纬线上跨经度1度=111*cosA千米,其中A是纬度

15.外流区的降水量、径流量、蒸发量

降水量=径流量+蒸发量

16.耕作制度、复种指数与垦殖指数

耕作制度是指农作物的栽培方式(熟制、布局等)及与之相配套的农技措施的总称。

复种指数是一农业地区一年内作物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

而垦殖指数则是一国或地区已开垦种植的耕地面积与其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三者在一定程度上分别反映出某地农业生产力水平、耕地重复利用和开发的程度。

17.耕地比重=人口算术密度/人口生理密度

18.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该地常住人口(人)/该地土地面积(平方千米)

19.人口耕地密度

人口耕地密度=该地常住人口数/该地耕地面积

20.人口增长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某时段末人口数-该时段初人口数)/该时段初人口数

21.城市人口比重

城市人口比重=城市总人口/总人口

22.人口计算公式

人口出生率:人口出生率是指某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出生人数与平均人口之比。

计算公式:出生率=(年内出生人数/年平均人口数)×1000‰。

死亡率:指一定时期内人口死亡人数与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

人口自然增长率:指一年内人口自然增长数与年平均总人数之比,通常用千分率表示。

用于说明人口自然增长的水平和速度的综合性指标。

计算公式:(人口自然增长率=年自然增长人数/该年年平均人口数)×1000‰。

总和生育率:指一定时期育龄妇女各年龄组生育率之和,以千分数表示。

反映育龄妇女在15至49周岁总的生育水平,也可看成为如果一批妇女按照目前各年龄的生育水平度过整个生育期,则一生可能生育的孩子数。

23.人口总负担系数

指被抚养人口与15—64岁人口的比例。

其中被抚养人口指0—14岁和65岁以上的人口。

24.性别比

性别比是人口中男性人数与女性人数之比。

通常用每100个女性人口相应有多少男性人口。

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人口性别比是106:74。

25.人口算术密度、人口生理密度

人口算术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总面积之比,人口生理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可耕地面积之比。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