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单元过关】2022届中考地理复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与海洋(B卷)(教师版+学生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东临印度洋的大洲是什么洲 【中考复习单元过关】2022届中考地理复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与海洋(B卷)(教师版+学生版)

【中考复习单元过关】2022届中考地理复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与海洋(B卷)(教师版+学生版)

2023-12-20 05: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2届中考地理复习单元过关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陆地与海洋(B卷)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得分: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50分)读四大洲轮廓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所示的四个大洲中,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B.甲大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C.七大洲中,丁大洲的面积最大 D.甲和丁大洲的洲界是白令海峡2.图中濒临大西洋.印度洋的大洲是( )A.甲 B.乙 C.丙 D.丁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3.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A.陆地把海洋分割成彼此不相连的四个大洋 B.地球表面七分海洋三分陆地C.任意半球的海洋面积都大于陆地面积 D.北半球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4.关于图中各大洲的说法,错误的是( )A.①大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B.①大洲和④大洲以白令海峡为界C.⑦大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D.④大洲和⑤大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世界的大洲中,有的“肩并肩”完全连在一起,有的“手拉手有运河连”,有的“冬季海峡铺冰桥”,成为相互连接的捷径……读图,完成小题。5.图中有的大洲“肩并肩”,形成世界最大的大陆,它们是( )A.①和③ B.②和④ C.③利⑤ D.①和⑥6.有的“手拉手有运河连”指的是哪两个大洲( )A.①和⑦ B.③和④ C.⑤和⑥ D.⑥和⑦7.“冬季海峡铺冰桥”,海峡连接的大洲是①和③,请问这一海峡是( )A.白令海峡 B.土耳其海峡 C.直布罗陀海峡 D.苏伊士运河材料一:孟晚舟女士乘坐的中国政府包机,于当地时间9月24日16:27(夏令时)从加拿大温哥华(西八区)机场起飞。北京时间(9月25日)21:51许,抵达深圳宝安国际机场。飞行时间为14小时多。材料二:孟晚舟回国航班路线图。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8.孟晚舟女士于加拿大温哥华9月24日16:27(夏令时:温哥华时钟向前调整1小时)乘坐中国政府包机起飞的时间相当于北京时间( )A.9月25日的早上7:27 B.9月24日的早上7:27C.9月24日的午后3:27 D.9月25日的午后3:279.在同一时刻,加拿大的温哥华和北京为什么会有时间差异( )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 C.人们习惯 D.纬度差异10.孟晚舟回国航班依次经过( )A.北美洲、大西洋、亚洲 B.亚洲、北冰洋、非洲C.南美洲、南极洲、亚洲 D.北美洲、北冰洋、亚洲材料:约在300万年前,地质时代第四纪初期,全球地壳再次发生大规模的运动,这时的喜马拉雅山脉开始隆起,由于地壳运动的内力作用,中间陷落下沉,形成凹陷的长条形的断裂区,从而塑造了琼州海峡的基本骨架。这是海南与大陆的第一次分离。结合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1.喜马拉雅山的形成是因为( )A.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挤压 B.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张裂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挤压 D.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张裂12.海南与大陆的分离形成了琼州海峡,说明( )现象A.沧海变桑田 B.桑田变沧海 C.人类的活动 D.地球的坚硬岩石完整稳定13.提出大陆漂移假说的人是( )A.麦哲伦 B.哥伦布 C.魏格纳 D.郑和板块构造学说是一种现代地球科学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该学说成功地解释了地球表面的各种地貌形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科学家们提出板块构造学说的基础是( )A.大陆漂移说 B.海底漂移学说C.天圆地方说 D.宇宙大爆炸学说15.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分析,大西洋形成的原因是( )A.地壳的凹陷 B.板块发生碰撞C.板块发生挤压 D.板块发生张裂读世界板块分布及板块运动方向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6.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几乎全部为海洋的板块是( )A.印度洋板块 B.亚欧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美洲板块17.2021年5月1日9时27分,日木本州东岸近海发生6.6级地震,造成此次地震的两大板块是(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B.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C.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 D.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下图是依据“大陆漂移假说”绘制的不同地质年代海陆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8.根据大陆漂移假说,陆地海洋变化的过程是(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③→①→②19.下列事例能够为上面海陆变化过程提供证据的是( )①南极大陆有丰富的煤炭资源②荷兰国土的 20%是人工填海造出来的③南美洲大陆凸出的部分与非洲大陆凹进的部分几乎是吻合的④大陆的形状大多是三角形的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20.通过观察世界地图引发思考并提出“大陆漂移假说”的科学家是( )A.麦哲伦 B.哥白尼 C.哥伦布 D.魏格纳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二、解答题(50分)21.读下面图形完成下列问题。(18分)(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大洲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4分)(2)写出图中数字所表示的大洋名称①________③________(2分)(3)七大洲中,纬度最高的是________,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2分)(4)位于北半球、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的是________洲,位于西半球、离南极洲近的是________洲:主要位于南半球、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的是________洲;位于东半球、赤道穿过中部的是________洲。(4分)(5)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洋。纬度最高的是________洋。轮廓形状像“S”的是________洋。(6分)22.2020年2月13日18:33分,千岛群岛(北纬45.60度,东经148.95度)发生7.0级地震。读甲乙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1)写出①②两地所处的板块名称:①____②____。(4分)(2)千岛群岛(北纬45.60度,东经148.95度)位于A、B、C、D中____处,从东西半球看,它位于____半球,从南北半球看,它位于____半球。(3分)(3)印度尼西亚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原因是____,①地很少发生地震,是因为____。(4分)(4)乙图展示的是板块的____运动,结合地图,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解释喜马拉雅山脉是怎样形成的:____。(4分)23.研究性学习:沧海桑田(17分)材料—:2021年9月16日4时33分在四川泸州市泸县(北纬29.2度,东经10534度)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材料二:中国神话有“精卫填海”的故事。《山海经》中记载:“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东晋诗人陶渊明写过一首诗,诗中说:“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材料三:下图为某同学演示地壳运动的方式(1)写出“精卫填海”的故事蕴含的地理道理。(4分)(2)分析材料三某同学演示实验中地壳运动的方式及产生的结果。(4分)(3)分析四川泸州市泸县繁盛地震的原因,并写出遇到地震你该采取的自救措施。(4分)(4)荷兰等国家通过长期的围海造陆增加了许多土地,而有一些官员却提出应该将这些土地归还大海,对此你有何看法。(5分)线封密班级 姓名 座位号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022届中考地理复习单元过关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陆地与海洋(B卷)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得分: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50分)读四大洲轮廓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所示的四个大洲中,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B.甲大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C.七大洲中,丁大洲的面积最大 D.甲和丁大洲的洲界是白令海峡2.图中濒临大西洋.印度洋的大洲是(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1.D 2.C【解析】1.据图可知,甲大洲的亚洲,乙大洲是南美洲,甲大洲和乙大洲没有分界线,A说法错误;甲大洲是亚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B说法错误;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亚洲,丁大洲是北美洲,C说法错误;甲大洲是亚洲,丁大洲是北美洲,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D说法正确。故选D。2.甲大洲是亚洲,亚洲濒临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不濒临大西洋,A错误;乙大洲是南美洲,南美洲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不濒临印度洋,B错误;丙大洲是非洲,非洲西临大西洋,东临印度洋,C正确;丁大洲是北美洲,北美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不濒临印度洋,D错误。故选C。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3.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A.陆地把海洋分割成彼此不相连的四个大洋 B.地球表面七分海洋三分陆地C.任意半球的海洋面积都大于陆地面积 D.北半球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4.关于图中各大洲的说法,错误的是( )A.①大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B.①大洲和④大洲以白令海峡为界C.⑦大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D.④大洲和⑤大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答案】3.A 4.D【解析】3.地球上广大的水域被陆地分隔成彼此相通的四个大洋,故A项错误;地球上海洋占71%,陆地占29%,也就是七分海洋,三分陆地,故B项正确;无论怎么划分,地球上任何两个面积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故C项正确;北半球海洋面积占61%,陆地面积占39%,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故D项正确;故选A。4.图中①大洲是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故A项正确;图中①是亚洲,④是北美洲,两大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故B项正确;图中⑦是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故C项正确;图中④是北美洲,⑤是南美洲,两大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故D项错误;故选D。世界的大洲中,有的“肩并肩”完全连在一起,有的“手拉手有运河连”,有的“冬季海峡铺冰桥”,成为相互连接的捷径……读图,完成小题。5.图中有的大洲“肩并肩”,形成世界最大的大陆,它们是( )A.①和③ B.②和④ C.③利⑤ D.①和⑥6.有的“手拉手有运河连”指的是哪两个大洲( )A.①和⑦ B.③和④ C.⑤和⑥ D.⑥和⑦7.“冬季海峡铺冰桥”,海峡连接的大洲是①和③,请问这一海峡是( )A.白令海峡 B.土耳其海峡 C.直布罗陀海峡 D.苏伊士运河【答案】5.D 6.B 7.A【解析】5.图中①②③④⑤⑥⑦分别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图中的①亚洲和⑥欧洲“肩并肩”,形成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D正确,ABC错误。故选D。6.有“手拉手有运河连”的是:①亚洲和②非洲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③北美洲和④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B正确。故选B。7.大洲之间往往以山脉、河流、湖泊、运河、海峡等地理事物为分界线;“冬季海峡铺冰桥”说明纬度高气温低,白令海峡是①亚洲和③北美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太平洋与北冰洋,地处高纬度,A正确。土耳其海峡是①亚洲与⑥欧洲的分界线之一;直布罗陀海峡是②非洲与⑥ 欧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是①亚洲与②非洲的分界线,三个海峡纬度低,没有“冬季海峡铺冰桥”,BCD错误。故选A。材料一:孟晚舟女士乘坐的中国政府包机,于当地时间9月24日16:27(夏令时)从加拿大温哥华(西八区)机场起飞。北京时间(9月25日)21:51许,抵达深圳宝安国际机场。飞行时间为14小时多。材料二:孟晚舟回国航班路线图。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8.孟晚舟女士于加拿大温哥华9月24日16:27(夏令时:温哥华时钟向前调整1小时)乘坐中国政府包机起飞的时间相当于北京时间( )A.9月25日的早上7:27 B.9月24日的早上7:27C.9月24日的午后3:27 D.9月25日的午后3:279.在同一时刻,加拿大的温哥华和北京为什么会有时间差异( )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 C.人们习惯 D.纬度差异10.孟晚舟回国航班依次经过( )A.北美洲、大西洋、亚洲 B.亚洲、北冰洋、非洲C.南美洲、南极洲、亚洲 D.北美洲、北冰洋、亚洲【答案】8.A 9.B 10.D【解析】8.飞机起飞时温哥华实施夏令时,时钟向前调整1小时,所以此时西八区(温哥华位于西八区)的标准时间应该是9月24日15:27,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西八区与东八区相差16个时区,根据东加西减原则,此时北京时间为(15:27+8+8)9月25日的早上7:27,A正确,BCD错误;故选A。9.由于地球的自转导致地球上不同的经度见到太阳的时间有了早晚之分,经度越靠东见到太阳时间越早,越西见到太阳时间越晚,故此产生时差。B正确,时差的产生与地球公转、习惯、纬度差异无关,ACD错误,故选B。10.读孟晚舟回国航线可知,孟晚舟从加拿大温哥华出发,依次经过北美洲、(北美洲、亚洲北部的)北冰洋、到达位于亚洲的深圳,D正确,ABC错误;故选D。材料:约在300万年前,地质时代第四纪初期,全球地壳再次发生大规模的运动,这时的喜马拉雅山脉开始隆起,由于地壳运动的内力作用,中间陷落下沉,形成凹陷的长条形的断裂区,从而塑造了琼州海峡的基本骨架。这是海南与大陆的第一次分离。结合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1.喜马拉雅山的形成是因为( )A.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挤压 B.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张裂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挤压 D.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张裂12.海南与大陆的分离形成了琼州海峡,说明( )现象A.沧海变桑田 B.桑田变沧海 C.人类的活动 D.地球的坚硬岩石完整稳定13.提出大陆漂移假说的人是( )A.麦哲伦 B.哥伦布 C.魏格纳 D.郑和【答案】11.C 12.B 13.C【解析】11.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由于两大板块不断的碰撞挤压,形成了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C符合题意。故选C。12.海南岛原本与大陆是连在一起的,由于地壳运动的内力作用,中间陷落下沉,被海水淹没后形成了海洋,所以是由桑田变沧海的现象,B正确。故选B。13.由于发现大西洋两岸,尤其是非洲西海岸和南美洲东海岸,轮廓十分相似,对此,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C正确。故选C。板块构造学说是一种现代地球科学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该学说成功地解释了地球表面的各种地貌形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科学家们提出板块构造学说的基础是( )A.大陆漂移说 B.海底漂移学说C.天圆地方说 D.宇宙大爆炸学说15.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分析,大西洋形成的原因是( )A.地壳的凹陷 B.板块发生碰撞C.板块发生挤压 D.板块发生张裂【答案】14.A 15.D【解析】14.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根据这一新学说,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面覆盖着不变形且坚固的板块,这些板块还在不断的运动,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故选A。15.板块学说认为,板块运动有碰撞挤压和张裂拉伸两种,碰撞挤压会形成山脉,张裂拉伸会形成裂谷或海洋。大西洋位于非洲板块和美洲板块之间,这两个板块是张裂拉伸的,所以大西洋就是由于板块张裂运动形成的,而且由于板块的张裂运动,大西洋在不断扩大。故选D。读世界板块分布及板块运动方向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6.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几乎全部为海洋的板块是( )A.印度洋板块 B.亚欧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美洲板块17.2021年5月1日9时27分,日木本州东岸近海发生6.6级地震,造成此次地震的两大板块是(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B.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C.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 D.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答案】16.C 17.B【解析】16.读图,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块是太平洋板块,除一些面积小的岛屿外,其余部分全部是海洋,C正确;其它板块以大陆为主,ABD,选C。17.从图中看出,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B正确;排除ACD,选B。下图是依据“大陆漂移假说”绘制的不同地质年代海陆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8.根据大陆漂移假说,陆地海洋变化的过程是(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③→①→②19.下列事例能够为上面海陆变化过程提供证据的是( )①南极大陆有丰富的煤炭资源②荷兰国土的 20%是人工填海造出来的③南美洲大陆凸出的部分与非洲大陆凹进的部分几乎是吻合的④大陆的形状大多是三角形的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20.通过观察世界地图引发思考并提出“大陆漂移假说”的科学家是( )A.麦哲伦 B.哥白尼 C.哥伦布 D.魏格纳【答案】18.C 19.A 20.D【解析】18.大陆漂移说认为,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经是统一的巨大陆块,称之为泛大陆或联合古陆,中生代开始分裂并漂移,逐渐达到现在的位置。结合所学知识,由此可知,根据大陆漂移假说,陆地海洋变化的过程是③→②→①,故选C。19.煤炭是千百万年来植物的枝叶和根茎在地面上堆积而成的一层极厚的黑色的腐植质,由于地壳的变动不断地埋入地下,长期与空气隔绝,并在高温高压下,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等因素,形成的黑色可燃物质。南极大陆是地球上最冷的大陆,纬度高,有冰雪大陆之称。南极大陆煤炭资源丰富,说明南极大陆之前所处的纬度较低,植物茂密,反映了海陆变化的过程,①正确。荷兰国土的20%是人工填海造出来的反映的是人类活动,②错误。南美洲大陆凸出的部分与非洲大陆凹进的部分几乎是吻合的,说明南美洲与非洲之前是连接在一起的,反映了地壳的运动,③正确。大陆的形状大多是三角形与海陆变化无关,④错误。①③正确,故选A。20.通过观察世界地图引发思考并提出“大陆漂移假说”的科学家是魏格纳,故选D。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二、解答题(50分)21.读下面图形完成下列问题。(18分)(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大洲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4分)(2)写出图中数字所表示的大洋名称①________③________(2分)(3)七大洲中,纬度最高的是________,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2分)(4)位于北半球、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的是________洲,位于西半球、离南极洲近的是________洲:主要位于南半球、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的是________洲;位于东半球、赤道穿过中部的是________洲。(4分)(5)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洋。纬度最高的是________洋。轮廓形状像“S”的是________洋。(6分)【答案】21.(1) 亚洲 北美洲 非洲 南美洲(2) 太平洋 印度洋(3) 南极洲 亚洲(4) 北美 南美 大洋 非(5) 太平 北冰 大西【解析】 (1)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大洲名称:A是世界面积第一大洲--亚洲;B是是面积第三大的被北美洲;C是世界面积第二大的非洲;D是世界面积第四大的南美洲。(2)图中数字所表示的大洋名称:①是世界面积第一大的太平洋;③是热带大洋--印度洋。(3)七大洲中,纬度最高的是南极洲,也是跨经度最广的洲;面积最大的是亚洲,面积4400万平方公里。(4)位于北半球、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的是北美洲,位于西半球、离南极洲近的是南美洲,隔着德雷克海峡跟南极半岛相望:位于南半球、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的是大洋洲;位于东半球、赤道穿过中部的是非洲,导致非洲的气候南北对称分布。(5)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太平洋,覆盖着地球约46%的水面以及约32.5%的总面积。纬度最高的是北冰洋。轮廓形状像“S”的是大西洋。22.2020年2月13日18:33分,千岛群岛(北纬45.60度,东经148.95度)发生7.0级地震。读甲乙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1)写出①②两地所处的板块名称:①____②____。(4分)(2)千岛群岛(北纬45.60度,东经148.95度)位于A、B、C、D中____处,从东西半球看,它位于____半球,从南北半球看,它位于____半球。(3分)(3)印度尼西亚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原因是____,①地很少发生地震,是因为____。(4分)(4)乙图展示的是板块的____运动,结合地图,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解释喜马拉雅山脉是怎样形成的:____。(4分)【答案】22.(1) 亚欧板块 太平洋板块(2) D 东 北(3) 该国位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易发生火山地震 位于板块内陆,地壳比较稳定(4) 碰撞挤压 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两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山脉。【解析】 (1)读图可知,①是亚欧板块,②是太平洋板块。(2)读图可知,AC两点在南半球,B点在北回归线以南,纬度低于23.5°N,不符合;故千岛群岛(北纬45.60度,东经148.95度)位于D点。经度为148.95°E处在20°W往东到160°E之间,属于东半球;纬度为北纬,在北半球。(3)据所学知识可知,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板块内部地壳稳定。读图,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三大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①地位于板块内部,地壳稳定,地震少。(4)读图可知,乙图中板块在相对运动,在做碰撞挤压运动;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由于处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边界,板块不断碰撞挤压,形成山脉。23.研究性学习:沧海桑田(17分)材料—:2021年9月16日4时33分在四川泸州市泸县(北纬29.2度,东经10534度)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材料二:中国神话有“精卫填海”的故事。《山海经》中记载:“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东晋诗人陶渊明写过一首诗,诗中说:“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材料三:下图为某同学演示地壳运动的方式(1)写出“精卫填海”的故事蕴含的地理道理。(4分)(2)分析材料三某同学演示实验中地壳运动的方式及产生的结果。(4分)(3)分析四川泸州市泸县繁盛地震的原因,并写出遇到地震你该采取的自救措施。(4分)(4)荷兰等国家通过长期的围海造陆增加了许多土地,而有一些官员却提出应该将这些土地归还大海,对此你有何看法。(5分)【答案】23.(1)“精卫填海”的故事蕴含的地理道理有海陆变迁。我们常常用沧海桑田来形容海陆变迁。(2)图一演示的是板块的水平挤压运动,产生的结果是形成山脉;图二演示的是板块的水平张裂运动,产生的结果是形成新的裂谷或者海洋。(3)四川泸州市泸县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边缘附近,板块边缘的地壳结构不稳定,容易发生火山或者地震。地震时,按照指定线路逃生,不慌乱、不拥挤。如果楼层较高,就躲在墙角等狭窄的空间里,如果在室外,应尽量迅速地远离建筑物。(4)荷兰的填海问题:1、填海占用导致滨海湿地面积缩小,迁徙鸟类数量减少,近岸动植物资源下降;2、填海改变了海水水动力及冲淤环境,近岸海水污染严重,淤泥增加;3、填海物料来自于内地丘陵,开挖地丧失了大面积植被,气候变化,内地降雨量少;4、人工岸线适应不了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危害,拦海大堤多次被冲毁,近海城市经常遭受洪水影响。因此,应该将这些土地归还给大海。【解析】 (1)“精卫填海”的故事蕴含的地理道理有海陆变迁。海陆变迁就是在地球表面某位置发生的由海变为陆地或是由陆地变为海的变化。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分为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是地壳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人为原因是人类活动。我们常常用沧海桑田来形容海陆变迁。(2)自地球诞生以来,地壳就在不停运动,既有水平运动,也有垂直运动。地壳运动造就了地表千变万化的地貌形态,主宰着海陆的变迁。由图可知,图一演示的是板块的水平挤压运动,产生的结果是形成山脉;图二演示的是板块的水平张裂运动,产生的结果是形成新的裂谷或者海洋。(3)地球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内部的结构稳定,板块边缘的结构活跃。四川泸州市泸县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边缘附近,板块边缘的结构不稳定,容易发生火山或者地震。地震时,按照指定线路逃生,不慌乱、不拥挤。如果楼层较高,就躲在墙角等狭窄的空间里,如果在室外,应尽量迅速地远离建筑物。如果被压住,应节省体力,等待救援机会。(4)荷兰的填海问题:1、填海占用导致滨海湿地面积缩小,迁徙鸟类数量减少,近岸动植物资源下降;2、填海改变了海水水动力及冲淤环境,近岸海水污染严重,淤泥增加;3、填海物料来自于内地丘陵,开挖地丧失了大面积植被,气候变化,内地降雨量少;4、人工岸线适应不了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危害,拦海大堤多次被冲毁,近海城市经常遭受洪水影响。因此,荷兰现在采用退滩还水的做法,逐步拆除以前填海造田的区域,转变为滨海湿地,一方面可以利用湿地抵御海潮,另一方面恢复滨海湿地系统增加动植物,也增加了滨海生态景观。线封密班级 姓名 座位号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9页

展开更多......

收起↑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