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新高考主观题新题型应如何答题?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世界经济史简答题 【高中历史】新高考主观题新题型应如何答题?

【高中历史】新高考主观题新题型应如何答题?

2024-01-08 06:0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淄博一中学生一枚,希望本文能帮助到同学们啊~

新高考选科选了历史的同学们,是不是感觉历史主观题新题型很难呢?

那应该如何做这些题呢?

先阅读问题,要从出题人的角度思考,他大概想考我哪个知识点?

所有的主观题都带有材料,你拥有的也只有这些材料,所以说你必须从材料中找出突破点,并建立材料与问题之间的关系,明确答题的方向。

明确后,在脑海中理清思路,结合所学,把要点尽可能清楚的写在答题卡上。

这大概就是历史主观题的答题思路,但是新题型没有了以往的“原因是什么”“影响是什么”的问法,出现了一系列花里胡哨的题目,这些题目应该如何作答呢?下面就为大家尽可能全面的总结一下。

【题型一】论文类

[答题模版]:

观点:balabala....     (约2分)

论述:balabala...      (约8分)

综上所述,balabala...      (约2分)

这类题目是让你根据材料写出自己的观点,然后论述自己的观点。

提取观点的时候,一定扣紧材料,提取的观点不用太过专业,明确且包涵要点就行。

论述一定在脑子里想好再写,要根据史实,切忌篡改历史,表述层次分明,无需长篇大论。

总结要包含材料,切合论述。

[例题1]

提取材料信息,围绕“世界市场与社会生活”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释。(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释须史论结合)

[示例]

论题: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社会生活变迁;社会生活变迁推动世界市场向纵深发展。

论述: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初具规模,推动玉米、小麦等作物在世界范围内交流,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人们的学习、生活、交往习惯等发生很大改变,中美等国的大型网络购物活动,促进了全球化市场的发展。

综上所述,世界市场与社会生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

【题型二】史料鉴别/价值类

[答题模版]:

(先说明材料来源,再说史料价值)

材料来自.......,是研究...的..手史料。

(再分别概括材料的内容,后面跟上史料价值)

材料中....,反映了...的情况,可用于研究.....

材料中....,反映了...的情况,可用于研究.....

.......

(最后来个总结)

该史料从...方面,反映了....,是研究...的...

做这类题目你首先要知道史料是什么(研究或讨论问题的依据)

之后你要清楚史料的分类:

按照史料价值的不同,分为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二手史料(间接史料)。

第一手史料是指在历史发生时产生的,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

第二手史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

一手史料包含:出土文物、档案、经历人日记、经历人口述、实物、风俗、建筑等。

二手史料包含:史书等。

其他史料包含:小说、传说、文学作品等。

按照资料的表现形式,也可以将历史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

其他就没什么了,不明白的可以看下面的例题,比着葫芦画瓢就可以了。

[例题2]

(2020年山东卷 第18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村支书的工作笔记

(苏寺村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山区村落。以下内容节选自该村原村党支部书记的工作笔记。)

81.12.12号1天

召开两委扩大会议

会议开始由祁凤元汇报了县委召开农业责任制代表会议和真理问题补课会的精神。赵桂枝传达了公社党委当前工作安排……

82年3月23日1天

讨论记录:

……(4)当前几项工作时间如何安排? ……2.抓致富:两委队长如何本人富,在(再)代(带)那(哪)一户的规划搞出来。3.责任制与端正党风……

83年3月3日1天

召开两委扩大会议

……会议首先由公社武书记讲关于“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文明礼貌月”活动的意见和公社安排。大队如何制定措施。致富户和文明户怎么确定和召开座谈会。

84年4月12日半天

召开两委扩大会议

会议由老冯同志传达了“乡党委、乡政府就建村(村民委员会)实施方案” ……

讨论记录:(1)建村领导小组怎么成立?组长:张明德;副组长:冯青山;成员:姜合、崔玉海、张玉林。

——摘自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当代史研究中心《一个村支书的工作笔记》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20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农村改革有哪些史料价值。(14分)

[示例]

【题型三】看图对应历史时期

[答题模版]:

图一:(此处填自己根据图中信息的分析),这与...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一为...时期。

图二:(此处填自己根据图中信息的分析),这与...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二为...时期。

图三:(此处填自己根据图中信息的分析),这与...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三为...时期。

....

这类题主要就是考基础知识吧,只要基础知识扎实一点,把题目给的时期跟图对应起来,分析写的有理有据一点,就问题不大。

[例题3]

(2020山东卷 第16题)图5、图6、图7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东汉永和五年、唐天宝元年、明洪武二十六年)的人口密度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据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

分别提取图5、图6、图7的人口分布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

[示例]

【题型四】围绕主题编对话

[答题模版]:

主题:balabala...

对话:A:

B:

A:

B:

.........

这类题,你需要根据材料,写出主题,主题要突出,观点要明确;对话要围绕主题,一定要完整,尽量少说闲话、废话,思路清晰。

[例题4]

(2020山东卷 第19题)咖啡馆的历史,既是一部经济史,也是一部社会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652年,伦敦出现了英国第一家咖啡馆。

17世纪中后期,咖啡馆在英国扎下了根。在当时伦敦任何一家宾客盈门的咖啡馆里,常见的场景是:各色人等汇集于此,抽烟、读报,谈论商业和贸易,传播小道消息,争论国家大事,评判王室显贵的品行举止。

18世纪中叶以后,伦敦的咖啡馆出现了新的变化。辉格党人愿意光顾“斯米纳”等咖啡馆,托利党人则经常聚会于“怀特”等咖啡馆,经纪人喜欢聚集于“乔纳森”咖啡馆,法律界人士集中于骑士团圣殿附近的咖啡馆。寻常百姓逐渐成为咖啡馆社交场所的边缘化群体。19世纪四十年代前后,满足贫穷工人需要的咖啡摊应运而生。

除咖啡外,茶也是英国重要的饮品之一。1606年前后,茶第一次作为商品进口到欧洲。1658年9月23日,伦敦报纸上第一次出现了茶的广告。不久,茶逐渐走进英国咖啡馆,但直到17世纪末,饮茶在英国仍然是一个新鲜事物。18世纪英国的茶叶需求量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英国人对茶的热爱超过了其他任何主要的西方国家。在整个18世纪,咖啡馆都是提供茶饮料的主要场所。

——摘编自[英]马克曼·艾利斯 《咖啡馆的文化史》等

(1)编写一幕发生在17世纪伦敦咖啡馆内的人物对话场景。(7分)

(要求:先写出对话主题,主题要紧扣英国当时政治或经济领域的重大事件;对话内容要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对话过程完整,逻辑清晰。)

[示例]

对话主题:《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建立。

对话:A:听说了吗?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

B:当然,威廉和玛丽都同意了。

A:这下国王的权力被大大限制。

B:确实,天主教徒不能担任国王,国王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收赋税,国王的经济大权都被限制了。

A:还不是因为詹姆斯二世倒行逆施,现在可是新教的天下。

B:这下议会真是扶摇直上了。

A:没错,《权利法案》正是以法律权力代替君主权力,日后国王恐怕就是“统而不治”,而议会的统治得到确立了。

【题型五】划分尺度类

[答题模版]:

(此处填你的划分):

(此处填你的解释,分析,balabala...)

(此处填你的划分):

(此处填你的解释,分析,balabala...)

.....

(好吧这不叫模版,我也描述不出来,可以看下例题)

做这类题,你需要根据材料划分为几个时间尺度,分的这几个时间尺度有不同的历史现象。

论述的时候,对划分做简单的解释,把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等做出说明,使论述结构更完整。

[例题5]

(2020年山东新高考高三模拟联考 第20题)

[示例]

第一种:

19世纪初至第一次世界大战:

工业革命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拥有广大的海外殖民地,成为世界工厂,是世界最大的工业品生产基地、输出国和最大的海外投资国,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1816年,英国率先实行金本位制,其他国家纷纷效仿。英国建立并主导了以金本位制为标志的全球金融体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一战后,英国的实力削弱,金本位制难以为继。除英联邦国家与英镑形成固定的比价关系外,许多国家都确定与美元的固定比价关系,国际金融体系处于混乱状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冲击了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英国等国实力大大削弱,美国的经济实力在战争中迅速膨胀,企图确立在世界经济中的霸权地位。1944年夏,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布雷顿森林体系应运而生,它的建立标志着美国主导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确立。它规定实行固定的汇率制,各国的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基本固定,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固定。

20世纪70年代至今:

20世纪70年代,在日本、西欧崛起的同时,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削弱,无力承担稳定美元汇率的责任,被迫美元与黄金的自由浮动。各国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采取浮动汇率制,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国际金融体系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第二种:

以金本位制为标志的国际金融体系:

工业革命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拥有广大的海外殖民地,成为世界工厂,是世界最大的工业品生产基地、输出国和最大的海外投资国,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英国建立并主导了以金本位制为标志的全球金融体系。一战后,英国的实力削弱。金本位制难以为继。

以美元本位制为标志的国际金融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冲击了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英国等国实力大大削弱,美国的经济实力在战争中大大膨胀,企图确立在世界经济中的霸权地位。1944年夏,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应运而生。它规定实行固定的汇率制,各国的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基本固定,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固定。

以浮动汇率制为特征的国际金融体系:

20世纪70年代,在日本、西欧崛起的同时,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削弱,无力承担稳定美元汇率的责任,实行美元与黄金的自由浮动。各国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采取浮动汇率制。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第三种:

英国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

工业革命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拥有广大的海外殖民地,成为世界工厂,是世界最大的工业品生产基地、输出国和最大的海外投资国,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英国建立并主导了以金本位制为标志的全球金融体系。一战后,英国的实力削弱,金本位制难以为继,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国一直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

美国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冲击了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英国等国实力大大削弱,美国的经济实力在战争中大大膨胀,企图确立在世界经济中的霸权地位。1944年夏,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布雷顿森林体系应运而生,它的建立标志着美国主导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确立。

多元化趋势下的国际金融体系:

20世纪70年代,在日本、西欧崛起的同时,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削弱,无力承担稳定美元汇率的责任,开始实行美元与黄金的自由浮动。各国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采取浮动汇率制,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国际金融体系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题型六】信息说明类

[答题模版]:

信息:balabala.....

说明:balabala.....

这类题多种多样,有的是给你一则文字,有的是给你一些数据,有的是给你几张图片,让你根据这些材料提取相应信息,对此作出说明。

文字类提取的信息一定要精炼,反映材料核心内容的;

数据类要从数据变化入手,写出数据反应的信息;

图片类要分析图片的地点、讽喻、时代锁包含的信息;

提取出来之后,论据一定要契合你提取出来的信息,把提取信息的特点、影响等介绍一下。

[例题6]

(2020山东滨州高三开学考试 第33题)

材料 秦统一六国后先后采取的重大措施

  统一六国(前221年)

  称皇帝(前221年)

  建郡县(前221年)

  统一度量衡(前221年)

  统一文字(约前221年)

  徙天下豪富12万于成阳(前221年)

  大规模修建通向东方各国的驰道(前220年始)

  开始并总共六次外出巡视各地(前220年—前210年)

  征岭南并修灵渠(约前219年—前214年)

  拆除原关东六国建造的城廓及提防(前215年)

  北击匈奴(前215年—前213年)

  修长城(约前213年)

  焚《诗》《书》、百家语(前213年)

  坑方士、术士“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前212年)

  修秦直道(前212年)

  统一货币(前210年)

  ——摘自苏力《大国宪制》

  根据材料,从中汲取一项国家治理的政治智慧,并予以说明。(要求:持论有据,逻辑清晰,论证充分)

[示例]

第一种答案:

信息:建章立制、制度创新

说明:秦统一后,政治上,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经济上,统一度量衡,有利于经济交流,促进了经济发展;文化上,统一文字,便利了文化交往,强化文化认同。这些制度创新不仅适应了当时的历史发展需要,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二种答案:

信息:审时度势(因时制宜)

说明:秦统一后,首要任务是巩固统一,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因此建立了皇帝制、郡县制,同时,统一了度量衡确保政府的财政赋税,统一了文字保证政令和公文的畅通。由于统一后的秦国是个农业大国,而非工商大国,跨地区的贸易和支付很少,对货币的需求较少,因此在一些列措施之后,秦朝才开始统一货币。

(说明:观点2分,论据两点6分,表达2分。)

【题型七】历史解释类

[答题模版]:

信息:balabala....

原因:balabala....

影响:balabala....

因为题目会要求“对信息做出合理的历史解释”,所以要先写上信息。

“历史解释”到底是什么?

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人们通过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 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

所以要再写上原因以及影响(有的时候也阔以加上特点)。

看看例题叭~

[例题7]

(2020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打靶训练)

北宋前期主户和客户土地占有情况的比率表

摘编自安作璋主编《中国史简编——北宋的阶级关系和赋役制度》

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表格中数据信息做出合理的历史解释。

(要求:史实运用正确,逻辑体系严密。)

[示例]

信息:地主所占总户数比例低,但占有全国耕地比例高;自耕农所占总户数比例高,但占有全国耕地比例低。

原因:宋朝实行“不立田制”、“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土地自由买卖下的土地兼并加剧;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

影响:促使阶级关系的变化;导致了赋役制度的改革及后来的王安石变法。

【题型八】解说词、演讲词类

[答题模版]:

(先介绍一下xx的原因、特点、小方面的影响balabala...)

总之,.....(此处填最大的影响)

跟小论文题很像,只不过这类题有的需要带观点(辩论类的解说),有的不需要带。

别的也没啥了,看例题吧。

[例题8]

(2020山东青岛高三二模)

1565—1815 年,西班牙通过马尼拉大帆船不间断地航行于其殖民地菲律宾的马尼拉与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港之间,把福建月港运来的生丝与丝绸为主的明朝商品运往美洲等地。墨西哥人直接称之为“中国船”。与此同时,大量的白银通过马尼拉大帆船运回中国。从1500 至 1800 年,西班牙统治下的墨西哥和秘鲁生产了大约占世界85%的白银,其中超过 40%流入中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为马尼拉帆船贸易写一段解说词。

[示例]

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早期的殖民扩张及中国农耕经济的繁荣发展推动了以马尼拉为中转站的转口贸易,大量白银流入中国刺激了中国商品经济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玉米、甘薯等新物种在中国传播,改变了中国农作物结构,刺激了人口增长;给美洲带来灾难;给西班牙带来巨额财富。总之,“马尼拉帆船贸易”引起了欧亚美大陆的社会经济及文化生活的变化,促进了全球化。

好了,就总结这么多吧,后面持续补充~

耗时一下午,觉得有用的同学可以搬,但是记得给我说一声~

祝大家,学业有成,历史考一百~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