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高校整体建设方案(公开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下一批双一流大学 “双一流”建设高校整体建设方案(公开版)

“双一流”建设高校整体建设方案(公开版)

2024-01-12 19:4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西北工业大学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心怀国之大者,以“打造国之重器,培育国之栋梁”为己任,不断完善一流大学建设组织体系,加强资源汇聚与优化配置,“双一流”建设引领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作用持续凸显,2020年圆满完成了首轮建设任务,建设符合度、目标达成度和行业贡献度高:培养了一大批扎根西部、献身国防的高科技人才,为武器装备研制、国防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安全可控和西部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入选首届全国文明校园;研制生产的无人机以整个方队在建军9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研制的多型武器装备入列部队;是连续两次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授予“重大贡献奖”的唯一高校。

一、建设目标

学校在圆满完成《西北工业大学一流大学建设方案》所确定的“三步走”战略目标的第一步基础上,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聚焦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落实《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结合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的战略目标,更加突出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争创世界一流的导向,进一步修订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三步走”战略目标。

(一)中长期建设目标

到2035年,人才培养质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学科建设水平有明显跃升,更多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在更多领域形成引领性优势,基础研究和原创性成果取得重大突破,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标志性成果持续涌现,全球声誉显著提升,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到本世纪中叶,学校引领优势进一步凸显,推动人类文明、社会进步和国家富强的能力更加突出,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贡献更加彰显,形成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办学模式,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杰出人才,拥有一批国际学术大师,产出一批能够推动人类进步的科技文化成果,推动一批学科跻身世界一流学科前列,整体实力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

(二)周期建设目标

到2025年,引领未来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完善,立德树人及人才自主培养的能力不断增强。在“三航”等关键核心领域发现和培养若干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与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相适应的特色学科体系基本形成,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等工科在世界一流学科中的优势更加凸显,基础学科原始创新能力明显提升,文科特色进一步鲜明,医工交叉布局初步形成,新兴(交叉)学科建设成效显现。学校办学实力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

1. 人才培养特色进一步凸显。基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持续深化,特别是国防科工人才自主培养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科专业布局与国家重大需求更加契合,一流教育教学资源更加丰富,支撑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成长的机制进一步健全,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追求卓越、引领未来的领军人才能力持续增强。

2. 学科整体水平迈上新台阶。推动学科交叉融合的机制更加完善,逐步建成与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特色学科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三航”领域的国防特色学科优势进一步巩固,基础学科原始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文科特色更加鲜明,医工交叉布局初步形成,柔性电子、无人系统、极端力学等新兴(交叉)学科产生引领性学术成果。

3. 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师资队伍总体规模稳步增长,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引导教师潜心育人的评价制度不断健全,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充分释放,初步建立起一支规模、结构、质量、特色、效力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人才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4. 创新策源能力不断增强。“从0到1”原始创新取得新突破,产出更多高质量前沿科技创新成果,建设若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水平创新平台,在“三航”等领域国之重器打造中的主动引领能力不断增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不断提升,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解决国防军工“卡脖子”问题,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重要作用。

5. 文化传承与创新取得新突破。以“三航精神”“总师文化”等为核心的西工大精神谱系更加丰富。建好长安校区军工素质教育实践中心等文化育人基地,文化育人成效显著,学生人文素养进一步提升。文化凝聚力和辐射力不断增强,形成爱国奉献、追求卓越、争创一流、风清气正、团结和谐的良好风尚。

6. 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进一步深化与世界一流大学、顶尖科研机构的合作。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发起或参与国际大科学工程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更加开放、更高水平、更富韧性的国际合作格局初步形成。对国际高水平人才和优秀学生的吸引力持续增强,全球声誉明显提升。

二、学科建设总体规划

把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支撑科技自立自强作为靶向,按照“分类统筹、一流牵引、主干强身、交叉驱动、生态优化”的发展思路,全面优化学科布局,完善和深化以学科建设为基础的建设机制,不断强化优势特色学科核心竞争力,持续推动学科体制机制改革,努力构建与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特色学科体系。

(一)学科规划总体布局

围绕“四个面向”,加强学科统筹规划,以一流学科建设为牵引,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按照“新兴、交叉、融合”的思路,进一步夯实“强基、固优、扶新”,优化学科布局,提升发展水平,完善体制机制。

1. 学科建设体系

构建一流学科建设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将马克思主义作为学校教学科研的根本指导,优先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将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作为一流建设学科,发挥一流学科的标杆引领作用,牵引带动学校学科建设整体发展。将力学、信息学科群、兵器科学与技术等作为一流培育学科(群),突出学校优势学科发展的作用,有力支撑一流学科建设。将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等基础学科作为长远发展之基,促进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相互衔接和协调发展,系统提升学校学科生态体系的原始创新能力,强化基础学科对优势工科的强力支撑作用。大力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坚持强特色、入主流、出精品,与工科学科建设优势相结合,带动工大特色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集成电路、柔性电子、无人系统、生物医学等交叉学科领域方向,推动“工、理、文、医”之间相互交叉融合,在前沿和交叉学科领域培植新的学科增长点。

2. 学科建设总目标

学科结构进一步优化,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迈上新台阶,建成若干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一流学科。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等工科在世界一流学科中的优势更加凸显,力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等学科具备冲击世界一流学科的能力。基础学科原始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新增生物/生态学等基础/理学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取得新突破,新增外国语言文学、公共管理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3个。医工交叉布局进一步优化,形成一批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的新兴(交叉)学科方向。布局无人系统科学与技术等新兴(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建设智能制造、极端力学等8~10个新兴(交叉)学科方向。

(二)一流学科建设作用

以服务国家为最高追求,强化一流学科建设,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在立德树人和人才培养的思想引领作用,深化一流人才培养。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契机,带动相关强势工科创新发展,深化基础学科建设对一流学科的支撑作用。通过一流学科对其他学科的引领带动作用,构建一流学科与其他学科相互支撑、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的学科建设新格局。

1. 一流学科建设内涵

机械工程学科以兵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为支撑学科。以建成对我国航空、航天、海洋战略等领域有重大贡献、在全球范围有重要学术影响的一流机械工程学科(群)为己任,针对我国空天地海装备制造中存在关键短板和瓶颈问题,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理论与技术,培养智能制造新工科领军人才,提升国家航空航天航海装备制造能力以及进入、控制、利用空天深海的能力,夯实相关军民应用产业的基础实力,为建设航空强国、航天强国海洋强国和制造强国提供重要支撑。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以引领国际学术前沿和服务国家/国防重大战略需求为己任,以培养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战略科学家和具有国际视野和一流学术能力的中青年领军人才为核心,力争建设形成5~6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引领力的特色优势学科方向,建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先进国防关键材料设计、制备、加工及成形国际化主流研究平台,重大科技问题解决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得到明显增强,一批研究成果在我国航空航天等大国重器研制和制造过程中获得应用,引领国际学术前沿和国防装备技术发展。同时,院士领衔的学科与行业领军人才智库作用彰显,支撑国家重要决策。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以力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支撑学科。以服务航空航天强国建设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为己任,以培养富有家国情怀,追求卓越、引领航空航天未来的领军人才为核心,力争在智能自主飞行器及新概念飞行器原理、先进结构拓扑优化与抗鸟撞设计、航空发动机结构动力学与高压压气机设计、火箭基组合循环推进、在轨飞行器控制与操作等方向取得重大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成果,致力于打造航空航天科技自主创新高地,形成1~2个具备国际领先地位的学科方向。

2. 一流学科建设对学校整体带动作用

(1)以一流学科建设为牵引,优化学科布局

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深化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等一流学科建设,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契机,带动力学、信息学科群、兵器科学与技术等优势学科创新发展,激发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等学科的原始创新支撑能力,打通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对接国家战略的通道,发挥一流学科对其他学科的引领带动作用。常态化调整优化学科布局,构建一流学科牵引、多学科支撑融合的学科生态体系,实现学科“高峰凸显,高原崛起”,推动学校学科整体建设和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2)以一流学科建设为抓手,完善学科建设管理机制

完善学科矩阵式管理模式。针对一流建设学科普遍存在的“一科多院”特征,进一步完善学科召集人制度,构建由一级学科召集人和主建学院共同负责某一学科的矩阵式协同管理机制,强化学科召集人对“一科多院”学科的统筹规划与协调作用,压实主建学院和联合建设学院的学科建设责任,形成上下联动、层层推进落实的学科建设管理新机制。

强化学科差异化发展模式。针对一流建设学科同时涵盖行业性学科和技术性学科的多类别特征,建立学科型学院与行业型学院差异化发展模式,学科型学院注重学术前沿、原始创新的研究,加强对行业型学院的支撑,行业型学院瞄准行业重大需求,联合学科型学院协同攻克行业发展重点难题,并从中挖掘提炼学术问题供研究,进而带动所有相关学科共同协调发展。

改革学科评价体系。针对一流建设学科所具有的不同学科发展内涵和特色,全面贯彻破“五唯”指导思想,以培养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打造大国重器为导向,针对不同学科类型设定不同评价指标,引导学科特色发展、内涵建设。工科设定国家重大工程、“卡脖子”问题、服务经济社会、国防事业发展、科技成果转化等指标。理科设定重大原创性、前沿性、突破性创新内容和学术贡献,及对其他学科支撑引领作用等指标。文科设定文化传承创新、智库作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服务学术共同体、社会公共与公益服务等指标。

(3)以一流学科建设为核心,带动学校整体发展

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以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3个一流学科为引领,深化“三航”学科群、3M(材料、机电、力学)学科群、3C(计算机、通信、控制)学科群、理科(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学科群和人文社科学科群深度交叉融合。以“三航”、3M、3C等应用学科群推动基础学科等理科学科群开展重大原始创新研究,构建重大基础研究“协同作战”机制,提升“从0到1”基础研究原始创新能力和国际影响力。以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等基础学科群发展支撑“三航”、3M、3C等应用学科群开拓创新发展。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整升级,推进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加快培养紧缺人才。深化前沿交叉研究,驱动颠覆性技术创新,努力攻克和突破国家及国防科技领域若干“卡脖子”关键技术和基础科学问题,推动一批研究成果在大国重器中获得应用,巩固和强化学校在国防装备研制中的优势地位,为国防科技发展和国家安全提供战略支撑。

(三)一流学科建设举措

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加强学科公共平台建设,凝练前瞻性、战略性学科方向,着力推动一流学科快速发展,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集成攻关能力。

1. 实施一流学科建设专项计划

进一步巩固一流学科优势,以拓展传统优势工科新方向、深化信息类学科全方位深度融合为突破口,重点支持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等一流学科建设,重点建设智能航宇、极端力学、新概念空天海装备、设计与制造、新材料等学科(方向),加快信息类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进一步丰富一流学科的学科内涵,不断提升服务“三航”等国防工业领域的能力。依托一流学科特色优势,瞄准先进材料、先进制造、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的领域,加快布局发展新工科。引进和培养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争取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科技重大重点项目。通过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重大平台的申报和建设推动高峰工科建设,努力培养出一批高水平拔尖复合型人才,产出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创新科研成果,进一步提升学校工科行业影响力和国际学术地位。

2. 优化一流学科资源配置机制

改革资源配置模式,按照“人财物”大资源统筹配置的思路,将以往单纯按学科、学院切块配置模式,转变为按照“资源随人走、随新方向走、随改革走、随贡献走、随公共平台走”的配置原则向学科建设全要素投入,资源优先保障人才培养,重点支持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国际交流合作等。突出对学科的贡献,建立投入与产出挂钩的绩效评价机制和资源动态配置机制。将招生指标、资金、人员编制、房屋资源等大资源进行统筹协同配置。改革资源投入方向,以“双一流”建设核心任务为导向,建立专项建设项目库,强化一流学科引领,聚焦建设重点。

三、2021—2025年建设内容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对标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等要求及中央第七轮巡视反馈意见,认真落实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各项工作部署,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以世界一流为目标,科学制定面向2025年的建设目标、重点任务和主要举措,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行动指南。

(一)着力推进五大建设任务

以《总体方案》提出的五大建设任务为核心,以“打造国之重器,培育国之栋梁”为使命,聚焦首轮建设存在的不足,着力培养一流人才、汇聚一流师资、做出一流贡献,提升整体发展水平,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1. 创新引育机制,建设一流师资队伍

以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切实发挥学校党委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核心作用,下大气力全方位打造一流师资,进一步深化“分系列、准长聘、责权利、AB轨”的师资队伍建设和改革发展思路,强化顶层设计,完善人才引育体系,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力争在院士等战略科学家培育方面取得新突破,新增一批国家级领军人才和国家级青年人才。

(1)全面提升教师思政素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健全教师教育培训机制,分层次、分阶段高质量开展教师思政和师德师风教育培训,制定《西北工业大学教师教育实施方案》,强化教师“全员全覆盖学习”和“职业生涯全过程教育”,抓实教育培训实效。完善教职工招聘思想政治审查制度、构建多元师德监督体系、签订教师聘期师德承诺书、健全贯穿教师职业发展全过程的师德档案、推进《新时代教师行为十项准则》落实,持续巩固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大力加强优秀教师选树表彰力度。建立以立德树人为导向的教师荣誉制度,开展优秀教师推选活动。积极向国家、陕西省推送具有示范力的榜样典型,提升教师职业荣誉感和使命感。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加强对新入职教师、青年教师的指导,发挥传帮带作用,引导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教书育人工作上,努力争做“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大先生”。

(2)创新人才引进机制,提升引才质量和实效

明确引才目标。坚持长远眼光,有意识地发现和培养更多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按照“学科牵引、按岗引才、全球视野、校院协同”的思路,做好人才引进顶层设计,建立人岗相适、精准引才工作机制。优化领军人才发现机制和项目团队遴选机制,对领军人才实行人才梯队配套、科研条件配套、管理机制配套的特殊政策。完善支持青年人才快速成长机制,优化考核周期,加大对开展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有针对性地重点引进“高精尖缺”前沿领域人才、具有重大原始创新能力的科技领军人才、基础研究领域人才、国防特色行业领域人才、掌握核心技术人才及人文社会科学等学校发展短板学科领域人才、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人才。

创新引才工作模式。根据国际形势及时调整引才策略,抢抓海外人才回流重要“窗口期”。继续加大在美国等人才聚集地的引才力度,充分开发全球人才资源。建立全球人才大数据动态监测机制,主动锁定目标人选,实现精准对接引进。鼓励教师利用访学、国际会议等发现人才、引进人才。强化思想政治考察,引入国际同行学术评议、教学过程评议、团队教师和学生评议等环节,形成客观科学全方位的引才评价体系。强化平台人才聚集效应,建设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人才特区”,精准布点“文科特区”,充分发挥国家和省级重点平台的吸引人才、聚焦人才作用。

构建全员引才格局。压实学院主体引才责任,充分发挥人才“以才引才”作用。打造点面结合、纵横交叉的矩阵式全员引才结构,建立校院密切配合的“全球引才大使”队伍,包括具有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的国家级人才、学科带头人、长聘教授等。实行分区负责制,“一院多校”“一人一校”“多人一校”,持续发掘、推荐、联系和引进优秀人才。完善引才与学院考核、资源奖励挂钩机制,强化“伯乐奖”的激励作用,调动人才“以才引才”的积极性。

(3)完善人才培育体系,促进人才成长与发展

构建特色化阶梯式人才培育体系。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加强统筹谋划、前瞻布局,强化关键领域高层次急需人才自主培育。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坚持实践标准,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担纲领衔者中发现具有深厚科学素养、长期奋战在科研第一线,视野开阔,前瞻性判断力、跨学科理解能力、大兵团作战组织领导能力强的科学家。加大对战略科学家资源配置和实施重大科研任务的支持力度。对标国家人才评价标准,做好人才“精准画像”,加大加快分学科、分层次、分类型后备人才储备,建立后备人才库,与国家各级各类人才计划对应衔接、相互促进。优化实施“翱翔人才计划”,强化基础研究领域人才、交叉学科人才、文科人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国防特色人才、教学人才等各类人才的及早挖掘、持续跟踪和合力支持,重点选拔培养一批发展潜力大的优秀中青年人才,重点培育一批支撑学科建设的高水平团队,建立层级合理、有序发展的人才梯队。

强化人才成长全链条全要素保障。建立健全青年教师入职培训、职业规划、岗位锻炼、能力提升的配套机制,为教师在不同发展阶段提供支持。通过校情校史研修班、教学能力提升班等多方式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培养“四有”好老师和“大先生”。制定《西北工业大学教职工借调、挂职管理规定》,建立青年骨干人才挂职锻炼机制,支持青年教师到符合国家战略导向的单位开展合作,深度参与重大任务,引导更多优秀人才“入行业、到前沿、快成长”。举办青年学者发展论坛等,为青年人才与学术大师、行业领军人才搭建交流平台,形成人才积极参与、竞相迸发的良好局面。完善人才管理制度,积极为人才松绑,做到人才为本、信任人才、尊重人才、善待人才、包容人才,建立有国际竞争力的政策支持体系,加强对领军人才长期稳定支持,确保人才留得住、发展好。

强化学院和团队主体作用。切实发挥学院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或工作专班作用,根据需要和实际向学院充分授权,发挥学院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中的积极作用。以优势学科群、重大科研项目为依托,支持人才组建高水平创新团队,建立团队稳定支持机制,促进团队人才培养,建立人才梯队。强化团队负责人对青年人才的成长引导、路径规划、阶梯搭建和推荐帮扶,支持学校现有国家级人才和长聘教授等在岗位聘期内培育国家级青年人才,建立“以才育才”有效机制。

(4)畅通人才发展通道,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按要求加强思政课专职教师的配备选聘,保证有质有量,以质为先。通过强化思政课特聘教师、兼职教师等制度,继续充实思政课兼职教师队伍。力争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流动站,强化对后备人才的资助培养,为学校储备优秀师资。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纳入思政工作队伍管理,按照要求比例配齐专兼职队伍,加强培养培训,增加专业资质。

建设高质量体、美、劳育教师队伍。拓展引才渠道,从体育类、文艺类等院校,综合大学体育类、文艺类专业,重点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和艺术团毕业生中选拔专任教师,择优选拔,配齐配好体育、美育、劳育教师队伍。加强专业训练、交流访学等,提升专业能力。加强分类评价,重点评价育人成效、专业技能水平和职业能力等。

推进博士后队伍提质增量。完善校、院、合作导师三级管理体系,明确设站学院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合作导师主导作用,强化绩效考核评价,提升博士后队伍质量。建立博士后薪酬分担机制,鼓励配套,吸引优秀人才;加强后备师资“蓄水池”建设。

打造高水平专职科研和实验技术队伍。鼓励实验室或项目负责人通过岗位聘用、项目聘用等方式扩大专职科研和实验技术队伍规模;通过互派互访、挂职锻炼等形式提升工程技术水平,有力支撑教学科研工作。

提升管理人员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化水平。强化管理队伍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通过定岗定责定编,完善选拔考核淘汰机制,畅通晋升通道,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2. 深化五育并举,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五个以”办学理念内涵,进一步树牢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坚持“五育并举”,协同推进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创新,超常规培养急需高层次人才,构建思政育人、教学培养、协同育人、素质提升、资源支撑、管理保障六大体系,不断完善特色培养和全面发展培养的机制,打造一流本科教育和一流研究生教育,着力培养“三航”领域国之栋梁和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造就大批哲学家、社会科学家、文学艺术家等各方面人才。建设期内,新增与教学相关的国家级奖励(含教学成果奖、教材奖)若干项。

(1)坚持立德树人,加强思政育人体系建设

制定思想政治工作实施方案。把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好。以价值塑造为引领,以军工报国为主要内容,以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和课程思政建设、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和构建“三全育人”格局和“十育人”体系为重点,加快构建特色鲜明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断总结凝练学校思政工作特色和成果。

实施一流思政课程建设行动计划。建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为核心,涵盖“四史”教育等的高水平思政课课程群。以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为目标,抓好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等重点环节,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打造“大国三航”“科技-哲学”等具有西工大特色的思政课程。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宣讲团进行整合提升,加强青年学生宣讲团建设,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进课堂。

推进课程思政专项建设。落实《西北工业大学课程思政实施方案》,以门门课程有思政为目标,统筹推动以课程思政为引领的内容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改革、教学评价等,建设课程思政素材库。建立各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合作联动机制。推出形成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一批优秀教师、若干示范中心和研究项目,建成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课程思政体系。

加强“导学思政”建设。强化导师第一责任人职责,发挥导师在导学互动中的价值引领、职业规划、生活指导作用,构建导学共同体,引导导师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凝聚导学双向育人合力。

强化第二课堂思政育人。以价值塑造为引领,以党团组织育人、职业规划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科研育人和实践育人等为抓手,完善思政教育主渠道。建立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育人机制,以延安精神、“三航”领域的爱国主义精神等引导学生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内化为自身的奋斗目标和追求卓越的行动自觉,推动形成一批思政教育精品项目和育人品牌。

(2)推进培养模式改革,支撑学生全面发展和特色培养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聚焦“四个面向”,持续优化本科大类设置,建立大类培养为主,强基计划、拔尖人才培养、辅修专业等多样化的培养格局。构建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人才培养向交叉融合转移,优化创新“通识+学科专业+个性发展+素质拓展”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为学生多样化发展路径提供课程教学资源支撑。

深入实施分类培养。完善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深化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展工程博士“订单式”培养,健全完善学位授予标准,促进分类发展。发挥多学科协同育人优势,建设交叉学科课程中心,构建交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推进本研衔接培养。按照“分阶段、有统筹”的思路,完善本研衔接、硕博贯通的培养机制。统筹设计本研培养方案,加强硕博课程体系梳理并与本科课程衔接,推进学分银行制。加强本科生科研实践、创新思维训练与研究生培养贯通融合,完善分流机制。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持续推进小班化教学、翻转课堂、研究型教学等多样化教学模式改革。建立科研实例、工程案例库,融入最新科研成果和时代发展要求,加强理工交叉、文工融合,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优化教学设计。强化教师对课堂管理和学习过程考核,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快建设互联网教学平台和智慧教室,实现中小智慧教室覆盖率100%,营造泛在学习环境。

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构建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创新实验、实习实训等实践课程体系,建设100门探索性、研讨式的实验教学课程或项目。打造校院两级本研一体公共教学实验平台,探索建立个性化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3)构建开放协同育人体系,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完善科教融合育人机制。构建“总师+项目+团队”的培养模式,以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为支撑保障,培养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背景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推动将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围绕基础学科、前沿学科、新兴(交叉)学科中的科学问题开展选题研究,在科研实践和学术交流中突出学术创新,着力培养学生学术创新能力。制定向重点厂所征集选题的工作办法,学生毕业论文选题来源于大型飞机、探月工程、深海探测等国家/国防重大科研项目要超过80%,学生参与的科研项目来源于国防军工领域要超过80%,学生赴国防科研单位开展实习实践和科研工作要超过80%。

强化产教协同育人机制。推动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学生培养过程,构建“大师引领、项目牵引、开放化、协同式”的培养模式。校企共建特色专业、共同成立校企联合教学委员会,制定培养方案、编写教材、开设课程,建设教学实验室、实践基地,共享实验装备,健全“产学研用+国防”培养模式,制定《西北工业大学关于支持博士研究生赴军工院所实践的工作方案》。实施“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示范项目”,超常规培养关键领域紧缺人才,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深化国际合作育人。积极拓展学生国际交流渠道,完善学生出国境交流支持和保障体系,鼓励学生赴世界一流大学进行联合培养、攻读学位。推进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际高端专家来校授课,建好国际学堂,丰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优化集双创课程、项目团队、实践基地、竞赛活动于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引进或开设一批高水平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以国家大学科技园、飞天创客空间为依托,培育优势创新项目、孵化创业项目,发挥“互联网+”、挑战杯等高水平竞赛的带动作用,为学生“敢闯会创”提供竞技交流平台。建设期内,学生在各类高水平大赛获奖数量力争新增2000项。

(4)完善师生综合素质提升体系,不断强化育人成效

加强改进体育育人。制定《西北工业大学新时代体育工作实施细则》,打造“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体育课程,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学生日常体育锻炼制度和基于“特色项目”的学院常态化体育锻炼制度,开展常态化竞赛性体育活动,确保在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达标率达到96%。

加强改进美育育人。建立“1+8+X”(1门大学美育通识必修课、8门艺术类限定性选修课、X门艺术类素质拓展课)的普及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完善“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的教学模式。建设示范性高水平艺术团,打造原创文化精品,建立常态化艺术展演机制。制定《西北工业大学完善美育工作机制实施方案》,形成党委领导、美育工作委员会组织、部门分工、全员协同参与的校院两级美育工作机制。推进“一院一品”美育工作室建设,不断完善校院联动的美育工作机制。

创新劳动教育育人。成立劳动教育工作委员会,落实《西北工业大学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实施方案》。不断丰富劳动教育课程,落实本科生劳动教育32学时依托课程、研究生劳动教育16学时依托课程,搭建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等多样化劳动教育实践平台,开展以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为主题的典型事迹宣传和报告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劳动精神。

加强教师能力培养。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完善新入职教师培训、助教助课、教学竞赛、骨干教师培养、优秀教师培育等教师培养体系,建立教师名校访学、挂职锻炼等能力提升的机制,汇聚各方合力持续增强教师综合素质与能力。

提升导师育人水平。建立“上岗、在岗、下岗”全周期导师岗位监督管理机制,强化岗位资格分类遴选和招生资格年审制,构建“学校-学院-团队”三级培训体系,支持青年导师到高水平大学学习研修、到重点科研单位挂职交流,实现能上能下、择优上岗。围绕学校优势学科和新兴学科(方向),打造10个以上立德树人团队、10个以上创新教学平台。

(5)打造一流教育资源,丰富人才培养供给

实施一流学科专业建设计划。围绕国家、区域及行业战略性需求,不断优化学科布局,重点支持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等3个一流学科及其支撑学科建设,持续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培育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前沿学科,着力打造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特色学科体系。以“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建设为牵引,聚焦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做强工科专业,提升基础学科和文科专业,拓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专业体系。对标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力争建设期内新增一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探索与大类培养相适应的专业建设模式。建立以人才培养质量、就业质量为核心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开展一流课程教材建设专项行动。对标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统筹规划、系统开展一流课程培育与建设,力争获批一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完善适应个性化发展的分层次公共基础课,打造高水平文美通识课,持续建设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核心课程,丰富高水平在线开放课程,提升课程“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构建高水平研究生课程体系,以知识地图为牵引,建设突出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训练的示范课程和案例库。制定《西北工业大学教材管理办法》《西北工业大学教材工作委员会议事规则》,聚焦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建设,成体系规划、系列化建设,推动“三航”等领域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教材内容,严把政治关、学术关。

(6)完善管理保障体系,提升人才培养合力

健全教师育人评价体系。实施教学卓越奖励计划,加大对优秀教学成果的奖励力度。以师德师风为引领,强化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考察,突出教育教学实绩和贡献,分类构建教师综合评价体系。建设研究生导师指导质量跟踪系统,将师德师风、学术水平、培养条件和指导精力投入等作为跟踪内容,为导师精准画像。

改进学生综合评价。构建本科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导向型评价体系,制定《西北工业大学本科生评价办法》。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实施学生综合评价,完善学生学习全过程监测、评估与反馈机制。完善研究生分类评价体系,把研究成效和学术创新成果作为评价主要内容,充分释放研究生研究活力。

健全质量监控保障。持续优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监控与专项评估相结合的质量保障长效机制。落实教学巡查、多元评价等质量管理常态化机制,持续开展四年一轮的专业自评估、课程评估,面向教学关键环节开展专项评估。加强研究生培养关键环节管理,构建全员参与、全程监控、常态运行、反馈改进的闭环机制。

完善奖助体系和成本分担机制。出台研究生奖助体系改革方案,完善校、院、导师成本分担机制,进一步落实导师第一责任人职责。通过奖助激励、强化价值引领开展分类多元评价,进一步引导研究生服务“四个面向”。

3. 加强原始创新,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以“四个面向”为指引,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坚持“顶天、立地、育人”科研价值取向,坚持“学术主导、特色发展、制度激励、质量优先”的科技发展方针,围绕强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强化有组织科研,显著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贡献度、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彰显度、开放办学与产学研合作的高维度、科研管理效能发挥的精准度。

(1)加强科研顶层布局,布局谋划未来科技发展重点

实施基础研究深化行动计划。成立学校基础研究战略咨询委员会,主动参与重大需求牵引的国家基础研究战略规划咨询论证。制定《西北工业大学关于加强基础研究的若干意见》,坚持以重大科学问题和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的基础研究,支持自由探索性质的基础研究,鼓励深入挖掘制约行业发展和生产实践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实施基础研究“助强推新”计划,加大对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生态等基础学科研究方向的支持,优先支持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研究,优先鼓励跨学科、跨领域、跨学院开展交叉融合研究,不断提升“从0到1”的原始创新能力,努力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建设期内,新增一批国家杰青项目、优青项目,新增基础科学中心或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若干项。

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布局。瞄准国家原创导向和重大需求关键难题,加强顶层布局,提出若干系统集成创新问题、若干基础科学问题、若干关键技术攻关问题。围绕新一代飞机、无人系统、空天动力、等重大系统集成攻关。提出新方法、新框架,探索新技术、新应用,凝练并解决重大工程技术背后的基础科学问题。

开展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攻关。围绕重点型号任务、重大科技工程等关键核心技术难题,突破先进设计、先进制造、先进动力、等关键技术,解决一批装备研发的“难点”与“痛点”。新增一批国家重大重点项目,力争成为国防军工等领域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主动对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有关部委,拓展民口科研渠道,鼓励申报国家各类民口科技计划项目。

实施特色文科发展计划。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引领,以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等为重点,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突破口,聚焦军民融合发展、国家治理现代化等方向,加强文工、文理、文医、文文的交叉融合,加快构建工大特色人文社会科学体系。实施人文社科成果培育计划,在教育部人文社科成果奖、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等方面取得零的突破,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和重大重点项目数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支持文化遗产学等以文科为主导的交叉学科科研水平提升。围绕军民科技、生态文明、无人系统等特色研究方向,重点打造一批省级以上智库基地平台,形成一批具有重要引领性的研究成果,提升学校在行业领域战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等决策咨询能力。

(2)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强化有组织的科研

实施“三航”科研影响力提升专项。围绕深空、深海、深地、深蓝等领域国家重大需求,立足学校学科优势和军工特色,在前沿引领技术、核心关键技术和系统集成创新取得重大突破,抢占自主创新制高点,推动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新跨越。瞄准国家战略规划,加强总体布局和统筹协调,建立科研项目责任制和军令状制度,以“大团队”形式聚拢整合校内外的科研资源,群策群力、形成合力,争取重大科技成果产出。大力推进关键材料、航空宇航、发动机、智能化装备等重点应用基础领域协同创新,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设立交叉研究专项支持计划。继续发挥学校“一院多科、一科多院”的交叉融合优势。有组织进行多学科交叉、集成科研攻关,依托学科分布模式搭建多学科协作合力攻坚的平台。围绕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目标和战略部署,高效汇聚学科优势,发挥学科集群效应,提升系统创新和集成攻关能力,加快在航空航天、先进材料、智能制造、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关键软件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为“两个强国”建设提供支撑。

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结合型号、专项等国家重大任务,梳理规划与大院大所战略任务合作图谱,承担分系统级以上攻关任务,提升学校行业领域影响力与贡献度。结合碳达峰、碳中和及制造强国、网络强国等重大战略决策,进一步拓展冶金、能源、交通、电子等民用合作领域,加强与海南自由贸易港、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合作。以重大科研任务联合攻关为依托,推动与大院大所建立协同联合研究机构,着重解决对企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问题,实现从单一项目合作向基于联合研究机构持续稳定合作的转变。

(3)创新科技平台布局与管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强化重点科研平台体系布局。紧抓国家级科研平台重组机遇,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导向,深化学校重点科研平台体系布局。牵头论证空天动力方向陕西实验室,争创国家实验室;积极参与天府、太湖等其他国家实验室建设;全力推进大科学装置建设,推进新实验室建设,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改制重组。构建基础研究、工程应用两类平台互为支撑、协同发展的布局体系,强化基础创新价值链,打造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

创新国家级重点科研平台独立运行体制机制。探索与大院大所合作建设重点实验室机制,创新重点科研平台管理新模式,激发自主创新活力。实行学术委员会指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创新人事评聘机制,强化高水平团队建设。在物理空间、仪器设备、经费投入等方面给予系统化、持续性的条件支持。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强化国家级科研平台与学院的融合发展,最大限度发挥科研平台的创新能力。

强化科研平台考核评估。健全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考核评估机制,建设科研平台信息管理系统,准确反映科研平台资源投入情况,以及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对学校发展的贡献。科学应用考核结果,发挥考核评估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协同相关职能部门,对贡献突出的科研平台给予奖励,提升科研平台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能力。

4. 熔铸大学精神,传承创新优秀文化

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深入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传承创新优秀文化,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全面推进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和文艺作品创作,凝练“三航”精神、“总师文化”,丰富学校精神谱系,打造西工大人共同精神家园,不断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断完善学校精神文化体系

构建完整的精神谱系。深入宣传学校校训、校风、校歌、办学理念等核心精神理念,加强校史校情教育,开展学校特有的“三航”精神、“总师文化”和“西工大现象”的档案收集及研究,对教风、学风进行总结凝练,形成表述清晰、凝练度好、执行度高的师生行为规范并加强宣贯,进一步丰富西工大的精神谱系。

建设优美文化环境。统筹规划环境文化建设,对学校重要场所和文化景观进行顶层设计并分步实施。将学校精神理念以及翱翔、梧桐等特色鲜明的文化元素融入三校区环境文化建设,打造“华航西迁”纪念碑等一批文化雕塑,建设既一脉相承,又各具特色的三校区文化环境。更新完善现有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设计制作富含学校、学院特色的校、院吉祥物和文创产品,展现学校良好形象。

打造原创文化精品。继续深入挖掘西工大故事,依靠专业团队和校内师生,打造以反映学校历史、讲述师生故事、庆祝建党百年、弘扬延安精神等为内容的原创文化艺术精品,不断丰富学校原创文化文艺作品库。积极动员师生开展网络文化作品创作,培育一批微视频、微电影、校园歌曲、校园文学等网络文化作品。

打造文化育人平台。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承创新、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网络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设、文化硬件条件建设等内容,做好文化项目论证,分步组织实施一批文化项目,打造军工素质教育实践中心、艺术与美育基地等一批文化育人基地和平台,对现有场馆和公共文化空间进行规范管理,发挥场馆育人功能。

推进“一院一品”建设。完善学院文化建设的指导和激励机制,通过开展“一院一品”学院文化建设成果评比展示、文化建设项目征集培育等方式,鼓励和扶持学院开展学院文化长廊、院史展厅等建设,形成一批具有示范性的学院文化活动、具有深厚底蕴的学院历史文化成果、具有较强育人功能的学院文化环境等。

形成“大文化”工作格局。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各司其职、师生广泛参与的“大文化”工作格局,加强统筹协调,使大学文化建设与思政教育、宣传工作相互促进、相互融入、形成合力,更好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对大学文化建设工作的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建立文化载体管理制度、文化项目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厘清职责范围,明确制度规范,逐步提升大学文化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

(2)加强思想引领,凝聚建设世界一流的精神力量

讲好中国故事。围绕中国航空发展史、中国航天发展史、中国水下兵器发展史,加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领域研究,以文载道、以文传声,向师生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

讲好工大故事。讲好军机故事、民机故事、师生故事、校友故事、科技故事等,树立学校“打造国之重器、培育国之栋梁”的良好形象,不断提升学校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

宣传先进典型。加强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宣传工作,邀请先进典型来校为师生作报告,充分挖掘和宣传学校发展史中的革命先烈、当代英雄及校内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科技创新团队、教学名师等身边榜样的故事,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

5. 强化社会服务,着力推进成果转化

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与地方、部门、行业协同,军用与民用融合,国际与国内联通,高品质回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需求,打造优势科研集群,强化学校在重要型号任务和战略新兴产业中的关键作用。

(1)融通科技创新链路,健全转移转化体系

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推动社会服务转型升级。协同校内研究平台、技术成果、科技人才等优势资源,凝练技术方向,围绕新基建、新材料、现代制造、国防军工等,构建直接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创新链。发挥国家大学科技园、异地创新机构等平台优势,对接政府和社会资源,充分挖掘相关产业链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科技短板,将学校科技创新资源融入国民经济主战场,实现“政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的社会服务发展格局,全面提升学校社会服务创新能力。

(2)创新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提升转移转化能力

加强校内协同,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全链路政策体系,构建开放、共享的绿色成果转化生态系统,提高转化效率。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探索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实施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激发科技成果转化活力。强化国家大学科技园成果转化服务职能,探索设立转化、孵化基金,建立市场化专业队伍,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能力。充分利用各类创新机构政策、区位优势,探索设立国家大学科技园分园等方式,提升国家大学科技园资源整合和获取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行业发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提高转化成功率。

(3)加快重点项目推进,促进社会服务规模化集群式发展

推进环西工大创新产业带、陕西空天动力研究院高品质建设,形成以学校学科特色为依托的科技创新和军民融合示范区,打造创新资源汇集地,增强学校科技创新的辐射和带动力度,服务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建设以空天地海产业集为核心,具有区域影响力的高科技园区。探索异地创新机构的多元特色发展模式,增强体制机制的灵活性,实现校地同频共振,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聚焦引智、引人和高端平台建设,打造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全面提升学校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

(二)持续深化五大改革任务

坚持内涵发展,改革驱动。聚焦《总体方案》提出的五大改革任务,持续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深化关键环节突破、构建社会参与机制、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加快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着力突破关键环节桎梏,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当好教育改革排头兵,为“双一流”建设提供坚强保障和资源支撑。

1. 坚持正确方向,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加强和改进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独特优势在教育领域的重要体现,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继续毫不动摇地加强和改进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坚定把牢办学正确政治方向,扛起政治责任,提高抓好“双一流”建设的政治能力,推动学校党的建设与“双一流”建设深度融合,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学校有效贯彻落实。

(1)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确保正确政治方向

自觉对标中央要求。通过党委常委会、领导班子务虚会、校院两级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专家学者辅导报告、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抓牢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落实党中央关于意识形态工作决策部署,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责任担当,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学校党委、各基层党委切实承担起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责任。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严格执行“一会一报”制度,加强对图书馆、网络媒体的“建、管、导”,规范师生社团管理,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抵御和防范校园传教渗透,加强网络舆情监测,提高预警和处置能力。加强意识形态风险的防范应对,定期开展师生思想动态调查,及时掌握师生思想情况,提高对风险隐患的预判预警预防能力。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守好意识形态前沿阵地。

完善协调运行的领导机制。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党委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作用,支持校长依法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保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各项任务高质量完成,把党的领导贯穿“双一流”建设全过程。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

(2)强化党的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双一流”建设

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研究阐释。坚持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为主线,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校内理论研究队伍建设,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和阐释,定期组织开展思政工作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交流研究,为“双一流”建设提供坚实的政治保证。

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全国党建示范高校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科学设立基层党组织,创新党支部设置。严格党的组织生活,提高“三会一课”质量。建立党员领导干部和党员学术带头人直接联系培养教师入党积极分子制度,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有效指导师生党支部工作。健全基层党委(党总支)集体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修订完善落实好《西北工业大学学院党委会会议议事规则》《西北工业大学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加强党对群团组织、学术组织和教职工代表大会的领导,搭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平台,健全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工作体系。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深化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加强作风建设,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推动解决师生反映强烈的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政治生态。扎实开展校内巡察,推动纪检、监察、审计等各类监督贯通协同。认真落实中管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任务要求,强化政治监督,做实做细日常监督,强化正风肃纪,积极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

2. 着力建章立制,完善内部治理体系

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修订大学章程为契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围绕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持续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为“双一流”建设提供坚强制度保障。

(1)开展大学章程修订,构建以章程为统领的制度体系

及时开展《西北工业大学章程》修订,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决策部署,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等上级单位关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最新要求,结合学校高质量发展实际情况和需求,修订学校章程。推进支撑章程有效落实的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具体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加强调查研究,定期梳理研究现行校级规章制度运行情况,编制清单台账,做好“废、改、立”,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科学有效、协同发展。紧盯重点领域关键环节规章制度建设,发挥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保障作用。

(2)加强学术组织建设,健全学术治理体系

完善学术委员会体制机制。加强党对学术委员会的领导,优化委员组成结构,推动学院党委(党总支)书记进学院学术分委员会。健全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体系,突出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科技伦理、学术道德以及其他学术事务方面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作用。优化学术委员会主任会议、全体会议召开形式,提升集体决策效率。

夯实学术委员会与职能部门工作衔接机制。进一步发挥各专门委员会、学院学术分委员会管理效能,保证学术发展规律与要求得到落实,为人才培养和学术发展营造自由、平等、创新、卓越的环境。

(3)完善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凝聚全校共识

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及共青团、学生会、研究生会等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方面的规范化、科学化建设。构建校院两级教职工代表大会体制机制,完善代表团长和部门工会主席联席会议制度,有效落实教职工代表大会代表提案和意见办理。进一步发挥学生会、研究生会在学校和广大学生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学生代表在校务委员会发声和向学生宣传学校重大决策部署,凝聚起师生共同推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强大力量。

3. 深化改革攻坚,实现关键环节突破

坚持以专项改革为突破口,以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为重点,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为先导,以科技体制改革为着力点,突破关键环节桎梏,破解改革深水区矛盾。

(1)践行“五个以”办学理念,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统筹处理满足行业需求和引领未来社会发展的关系,推动人才培养转型,建立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持续深化按类招生、大类培养改革,重构“9个大类+3个专业”的培养方案,构建“通识+学科专业+个性发展+素质拓展”的“150+X”学分课程体系,有效聚合人才培养资源,夯实学生发展基础,赋予学生更多的学习选择空间,支持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

坚持科教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健全科研反哺教学的机制,充分发挥学校“三航”特色,聚焦重大专项与工程、重大基础研究与关键技术自主创新,建设科教协同育人大平台。建立立体导学机制、学术研讨制、课外学分导向科研创新等制度,营造良好的学术育人氛围。实施联合培养研究生平台建设,推进校企联合培养博士生进程,统筹双方资源,实施“双导师”制度,邀请企业专家参与制定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结合国家重大战略计划或本学科领域具有前沿性和尖端性的重大课题确立选题,进一步提升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激发科研兴趣,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探索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模式。建立和完善本硕博学分累积与转换机制。实行“3+1+N”的“本博直读”或“本硕连读”模式。推进本研衔接培养,优化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以“强基班”探索本硕博分阶段、有统筹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建立本研衔接知识体系、建立和完善本硕博阶段学习成果认证、学分积累和转换的“学分银行”制度等。

(2)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激发教师干事创业活力

深化教职工聘任制度改革。完善全员岗位责任制,合理设置各类岗位层级,明确岗位职责,健全多元的岗位聘任制度。优化岗位考核,强化结果运用,将考核结果作为岗位聘任、绩效分配等的重要依据。深化准聘长聘制度改革,健全准聘教师选聘、考核、续聘、晋升、激励、退出等机制,优化长聘岗位的认定、评审、聘任和考核工作。完善多元人才发展通道,坚持岗位聘任和合同聘用相结合,根据各系列岗位特点,分别建立和实施不同的晋升体系,打通各类人才职称评聘、岗位晋升和转轨通道。

深化教师评价机制改革。坚持“破五唯”,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体系。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允许失败、宽容失败,鼓励领军人才挂帅出征。完善评价标准,强化教学态度、教学工作量、教学创新能力等方面;丰富评价主体,提高学生参与度,促进评价主体多元化;注重过程评价,在引进过程中,突出对教学能力的考察,在考核晋升过程中,强化学生评教结果的合理运用。

深化教师科研评价改革。引导服务“四个面向”,突出中长期目标导向,探索国防特色人才评价体系。对基础研究人才,引导结合工程实践问题开展原始理论创新,鼓励“入行业、到前沿”。对应用研究人才,引导参与前沿领域引领性科技攻关,鼓励从工程应用中凝练基础科学问题。对科技成果转化人员,重点考察科技成果开发、示范应用推广、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等,不断激发科技成果转化人员活力。探索建立团队评价激励机制,鼓励团队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产出更多标志性成果,并对持续产生标志性成果的团队赋予其负责人更大的自主权。

推进薪酬分配改革。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完善二级单位绩效津贴核拨总量与考核结果挂钩的绩效津贴动态调整机制,体现绩效优先、优绩优酬。加强对二级单位在绩效津贴分配工作中的监督和指导,不断完善薪酬分配机制,更好地激发二级单位活力和调动教职工工作积极性。

(3)推进科研管理体制改革,提升科研组织能力

完善校院两级科研管理体系。明确校院科研管理责权利清单,优化管理流程,形成“统一领导、协同合作、责任到人”的管理机制。构建学校、学院科技资源协同机制,从项目渠道、自主科研、科技奖励、团队建设、人事编制、专职科研、招生指标、办公用房、仪器设备投入与使用、推荐专家等方面鼓励以团队形式开展科研,强化重大成果产出,建立科学高效的人、财、物等资源协同投入机制和科技成果产出的绩效后补偿机制。构建科学合理的科研评价体系,根据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等不同类型科技活动的特点,建立以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为核心的学院、平台、团队、人员分类评价和资源配置体系,重点导向重大科技成果产出,鼓励科技人员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全面创新改革。加强学校与产业资本、金融市场的对接,建立有利于成果转让、许可他人使用、作价入股等科技成果转化形式的市场运行机制。修订《西北工业大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办法》,制定合理分配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的政策,为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创造政策环境。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推进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国家试点工作。实施以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形成“技术入股+现金入股”的投资组合。建立专门的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制度,增设科技成果转化职称序列。

加大科技创新改革力度。构建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科技成果评价导向,组织团队参与承接国家重大重点任务的“揭榜挂帅”和“赛马”,充分调动校内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落实科研“放管服”要求,扩大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自主权,减轻科研人员事务性负担,赋予科研人员更大技术路线决策权,激发校院、团队及个人的创新活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甘于坐冷板凳和学术民主、宽容失败的良好科研环境,引导科研人员专心致志、扎实进取,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4. 加快扩大开放,构建社会参与机制

聚焦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等重大战略,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坚持把开放办学的理念贯穿于“双一流”建设中,汇聚政府、社会、企业、校友等多方力量,持续提升办学治校水平。

(1)坚持依法自主办学,进一步健全公开透明的监督机制

加强民主管理,推进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形成具有社会公信力的自律办学机制。充分发挥教代会、学代会等民主决策、管理和监督作用,完善以社会监督、民主监督和行政监督并举的学校监督体系,不断强化现代大学制度的中国特色。

(2)坚持开门问策,不断完善战略咨询机制

进一步完善校务委员会组织形式和制度建设,充分发挥高水平专家的决策咨询作用。积极利用国际评估、国内评估、专业认证等评价手段,定期对学科建设与学校发展情况进行全面评价。构建多元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机制,加强学校与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第三方教育评价机构等的深层联系,协调好办学、管理、评价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共同服务于学校“双一流”建设。

(3)积极争取社会各方资源,形成多元支持的长效机制

深化与地方政府的战略合作关系。扎根西部,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助力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和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着力聚集省内创新要素,更好发挥陕西空天动力研究院、陕西网络创新研究院等创新平台作用。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主动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积极争取陕西省和西安市政策资金支持,推动环西工大创新产业带、靖边无人机试验测试中心等建设。

在服务区域地方发展的同时反哺自身建设。贯彻落实国家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发展战略,进一步发挥好长三角、深圳研究院等异地创新机构作用,重点围绕“三航”领域开展高层次人才引育、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产业化等工作,以开放促改革、以合作促发展,形成学校发展新的增长点。

推进与国防军工等重点领域行业企业建立长期稳定战略合作机制。共同策划、组织承担国家重大任务,加快科技成果向重点行业企业的转移转化,提升学校在重点行业产业转型升级中的贡献和影响力,积极从现实生产需求、市场需求中总结和提炼科学问题,转化为实验室攻关课题以及课堂内容,推动校企协同创新。建设学校与校友发展共同体,进一步加强校友联络,改进和完善校友服务工作机制,发挥好校友在促进学校建设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现母校与校友互为助力、共同发展。

5. 持续全球拓展,推进国际交流合作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和全球疫情的持续冲击,持续推进全球拓展,不断优化合作布局,创新合作范式,提升国际合作层次,拓宽国际合作领域,构建更加开放、更具引领性、更富韧性的全球合作新格局,持续提升学校的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

(1)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构建国际合作新格局

加速合作布局优化。坚持“深耕欧洲、拓展俄乌、辐射全球”,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合作,持续扩大学校全球“朋友圈”。推动一流学科的国际对标,持续深化与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实验室、一流课题组和一流学者的合作协同创新,不断丰富更宽领域、更多层次国际合作网络的内涵,加大合作力度、注重合作实效,持续提升国际合作网络的抗打击韧性。

提升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聚焦国家重大需求,积极融入国家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深入参与全球高等教育合作,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和教育对外开放大局。深化与联合国有关组织机构、亚太空间合作组织、亚太工程组织联合会等国际组织的合作,持续扩增国际组织兼职人数,扩大国际组织实习实践人员规模,不断提升学校设定议题、发起活动、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能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创新国际合作范式。深入剖析疫情背景下国际交流合作影响,转变以人员跨境流动为主的传统模式,积极推动在地国际化、云端交流和跨境流动等多轮驱动合作范式。加强智能信息技术运用,推进交流磋商、教育教学、科研合作等线上线下融合,推动国际交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2)积极谋划主动作为,塑造国际合作新形态

做强多边合作网络。强化“一带一路”航天创新联盟、“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国际合作联盟等多边合作平台建设,激发成员单位参与度和贡献度。大力推进海外区域发展中心建设,扩大联盟内学生交流、课程共享和科研合作,充分提升学校在优势学科、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的国际合作塑造力。

搭建合作新平台。依托优势学科组织发起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主办国际学术期刊,发起国际学术组织,设立多边科技合作基金,探索多边科研合作机制,提升参与、组织国际重大科学计划和重大科学工程的能力,搭建多层次的国际合作新平台,主动塑造学科国际高峰影响力。

创新智力合作新机制。建立健全“全职引进为主,柔性引进、就地引才为辅”的海外智力引进模式,聚全球智力协同创新。探索成建制全职引进海外高层次学术创新团队,提升人才引进辐射和带动效益。打破来华工作时间、空间限制,建立柔性引进制度。以联合研究机构框架为依托,探索成立海外离岸创新中心,推动就地引智。

(3)加强国际资源供给,推进高质量国际化人才培养

丰富人才培养渠道。拓展与世界一流大学(俄乌行业优势高校)的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联授,扩大高水平、双向人才培养项目规模,着力提高学校人才培养体系世界认知度和影响力。丰富国际组织实习实践渠道,持续加强实习实践平台建设,推进国际组织人才培养。

建立成建制联合培养模式。聚焦“高精尖缺”国际化人才培养需求,以专业为单位与俄、法、德等国一流大学构建“一对多”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有组织地开展“专业+双外语”成建制联合培养。依托国际科研合作平台,推进国际科研合作与研究生成体系联合培养的深度融合,将学科优势转化为高质量人才培养优势。

强化在地国际化。面向一流建设学科着力提升中外合作办学培育力度、加强布局优化,充分发挥中外合作办学的资源聚焦和辐射带动效应,力争新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机构若干个。加强教师国际化教育教学研修,推动先进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具体实践,提升国际化教育教学成效。持续推进在地国际学堂建设,提升世界一流学者来校或在线授课的质量和规模,构建学科特色鲜明的国际化课程群。探索优质国际教育资源和本土资源的融合创新,打造中外学者共同推进的高质量中外学生学习共同体。

(4)强化国际科技合作,推动协同创新

打造国际专家智库。依托荣誉学衔网络,发挥高端人才集聚效应,打造一流学科国际专家智库,组织策划国际重大合作计划和顶级科研成果,推送教师赴重要国际组织任职。

提升国际影响力。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以一流建设学科为重点,聚焦关键领域,持续推进国际学术影响力提升计划,加大教师参加或发起和承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的支持力度,支持教师在国际组织、国际期刊履职,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

谋划国际科技合作协同创新。完善多层次高水平国际科技合作平台体系建设。突破国际封锁,深化与欧洲、俄乌、独联体国家等合作伙伴在航空航天、先进材料、智能制造、信息技术、基础学科方面的国际科技合作。着力拓展国际月球科研站、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ITER)、全球海洋观测计划(Argo)、地球观测组织(GEO)工作计划、地球生物基因组计划(EBP)等与学校学科领域密切度较高的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参与渠道。

(5)提升内涵式发展,推动国际教育提质增效

强化教育特色。围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的区域发展和能力建设,依托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等一流建设学科打造“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和培训特色项目,着力提升培养质量,推动学校成为“一带一路”工程教育重要留学中心。

加强国情教育。加强国际学生的中国国情、中华优秀文化的课程体系建设,建设若干实习实践基地,丰富社会实践内容,增强国际学生对中国国情、文化、社会发展的深度理解,提高国际学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国际传播能力。

创新招生模式。持续完善知名学者、学生大使、全球校友、伙伴高校“四位一体”的联合招生体系,加大在国际平台的推介力度,不断扩大全球优秀生源基地规模,不断增强对世界一流大学学生的吸引力。

提升培养质量。不断加强全英文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丰富在线教学资源,打造国际教育教学精品课程,提高面向全球开展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能力。持续深化语言和专业素养贯通培养,提升预科建设成效。加强国际专业认证,推动国际教育趋同化管理,不断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持续提高国际学生的培养质量。

(三)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贯彻“四为”方针,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西工大贡献”。

1. 加强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

践行“四个服务”,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以推动博士研究生教育改革为突破和牵引,创新招生、培养、管理和评价模式,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完善学科专业布局,构建特色鲜明、更加完备的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自主培养一批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为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提供支撑。

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服务国家治理和文化传承,重点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突出原始创新,强化理科的引领支撑作用,重点加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领域。瞄准“卡脖子”技术突破、科技前沿和未来发展,重点加强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新材料、先进制造等应用技术学科领域以及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等新兴(交叉)学科领域,统筹资源建设好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等新专业建设,加速推进“人工智能+”的传统“三航”“3C”“3M”学科群的专业升级改造。制定国防军工类本科专业共建方案,建立国防重点专业和紧缺专业的校企联合委员会。推进建设未来技术学院,论证设立一批交叉学科中心,推动形成交叉学科孕育、发展、退出的有效机制,打造面向未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交叉学科发展“特区”。

大力选拔优秀生源。优化本科招生类别设置,推动形成培养大类与“强基计划”、拔尖人才试验班互相促进的招生格局,构建大类培养为主,强基计划、拔尖人才培养、辅修专业、第二学士学位等多样化并存的培养格局,奠定高层次人才高质量生源基础。围绕学校重点突破的急需学科领域,深化博士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改革,强化导师和学生双向选择,提高直博生比例,吸引世界一流大学一流专业优秀应往届本科毕业生直接报考急需学科领域博士研究生,缩短本科生以同等学历报考博士研究生必须获得学士学位6年的时限。

建好建强导师队伍。坚持分类遴选、多元评价,修订《西北工业大学导师招生资格审核办法》,在急需学科领域开展导师遴选下放试点工作,进一步完善导师选聘制度。加强培训考核,督促导师落实育人职责。坚持“五随”原则,加大高端平台、资源分配、政策条件的倾斜力度,明确学科带头人“高精尖缺”人才培养职责。建立“学校+企业”导师组联合开展人才培养模式,聘任一批大院大所优秀人才加入博士生导师队伍。

深化科教融合机制。制定《西北工业大学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实施方案》。以国家重大需求、国防重大科研项目为牵引,鼓励研究生围绕急需学科领域中的科学问题开展选题研究。注重“基础+前沿”,优化基础课程体系,将最新科研成果融入课程教学,充分发挥重大科研项目和重点科研平台对研究生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建立“科研经费博士”制度,引导牵头负责国家重大科学研究项目的导师,利用科研经费加大对急需高层次研究生培养的投入力度。

强化产教融合机制。推动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过程,突出“专业+前沿”,制定超常规培养方案,完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建设实践前沿课程、校企联合课程、案例库。建立校企创新实践基地和联合研发中心“双基地”实践教学机制,建设一批产教融合示范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实施“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示范项目”,优化工程博士“专项班”培养模式。

加强政策资源保障。设立专项交流基金,大力引进海外名师和优质教育资源,支持急需领域博士生到国外高水平院校及科研院所联合培养。足额落实“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计划,通过常规倾斜、存量调整等方式,精准扩大相关学科领域招生规模。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在国家奖学金评审中给予适当倾斜,加大行业企业专项奖学金设置力度,支撑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按照学科领域组建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家组,吸收行业企业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士担任委员,充分发挥其在招生培养、学位授予、质量保障、监督评估、国际合作和研究咨询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 深化学科交叉融合

发挥学校“一院多科、一科多院”学科分布模式的优势,有组织进行多学科交叉、集成科研攻关。搭建多学科协作合力攻坚的平台,围绕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目标和战略部署,高效汇聚学科优势,发挥学科集群效应,提升系统创新和集成攻关能力,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1)以交叉项目为抓手,强化学科交叉融合培育

实施“新兴(交叉)学科拓展计划”,持续支持柔性电子学、无人系统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等交叉学科(方向)建设,积极拓展空天深海、人工智能、生态环保、文物科学、公共卫生与预防科学、艺术科技、计算与艺术、人工智能与语言学等新兴(交叉)学科(方向)。实施“文科交叉培育计划”,强化文工、文理、文医交叉融合,依托学校特色优势学科,探索人工智能与语言学、生态文明、无人系统法学、计算与艺术、文化遗产学等文理交叉新增长点,力争建设文化遗产学一级交叉博士学位授权点,推动学校文科实现跨越发展和转型升级。实施“融合医科探索计划”,针对特殊环境诊疗技术、特种医学等领域,融合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等学科,积极推动医工融合、医理融合,重点发展航天医学、航空医学、海洋医学、医学传感器、生物医学材料、增材制造等医工交叉新增长点,形成特色鲜明的医学学科。

(2)以完善学科交叉机制为推动,探索学科交叉融合模式

积极探索建立适合交叉机构的人员聘任、考评机制和资源配置等模式。探索跨学科研究人员跨院系聘任制度,建立更加灵活并适合学科交叉的“双聘”或“共享”的人事聘用管理制度,平衡交叉机构及院系间的利益分配,保证个人、交叉机构、院系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针对跨学科研究合作周期长、产出难的特点,适当延长交叉机构人员考评时限。设立多元综合的考核评价指标,将论文、项目、获奖、专利等按贡献比例计入考核权重,增强考核的全面性及准确性。提升学科交叉机构运行管理自主权,赋予交叉机构在人、财、物等管理方面一定的自主权。

(3)以交叉共享平台为支撑,汇聚学科交叉融合力量

持续加大学科交叉公共科研平台建设投入,合理打破学科边界,着力打造“三航”、材料、制造、信息、生命类等学科交叉教学平台和科研平台。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持续推进机械、材料、航宇与信息类等学科深度交叉融合,探索解决学术前沿问题。同时,通过交叉共享平台建设,不断加强校际、校企、校所等合作,加强多元化引资方式。结合科研需求,设置专职、双聘、兼职及流动聘用等岗位,建立形成多元化人员构成体系,充分发挥平台牵引校内外学科交叉的建设效益。

(4)以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为目标,凸显学科交叉融合成效

不断加强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建立综合性、复合型交叉学科及学科交叉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建设,加强新生导引项目、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引导类课程建设,使学生获得更丰富的多学科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系统集成创新能力和多学科交叉融合素质。

3. 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紧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机遇和挑战,准确把握发展大势,强化学校建设同国家战略目标、战略任务的对接,努力抢占科技创新战略制高点,围绕深空、深海、深地、深蓝等领域国家重大需求,强化基础前沿探索和关键技术突破。加强科技布局顶层设计,优化科技创新工作布局,深化科技创新改革攻坚,持续探索创新无人区的路径,着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1)布局谋划未来科技战略发展重点

科学制定学校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重点支持发展空天、深海、物质结构、空间科学、人工智能、脑科学、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集成电路、生命科学、网络信息等领域,重点开展基础性、前瞻性、非共识、高风险、颠覆性技术研究规划布局,发挥规划牵引性作用,统筹科技资源配置,解决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基础科学问题,促进标志性成果产出。

(2)着力培育战略科学家和战略科技人才

对标国家科技发展规划和军队相关科技发展规划,聘任国家层面领军学者、学科带头人、行业知名专家等,建设顶层战略专家队伍。建立科技战略研究智库,提升智库理论研究水平和服务决策能力,增强为国家和学校科技发展咨政建言能力。加强高水平科技专家队伍建设,凝聚各领域知名专家、行业领军人物等高层次人才,强化专家管理服务,充分发挥专家在学校科技创新中的带动和引领作用,提升学校科研影响力。进一步加强有组织的科研活动,形成一支稳定的、团结协作的战略性科研队伍,探索学术带头人为引领的科研组织形式。以产出系统集成装备为目标,设立“系统总师”,以引领学科交叉方向发展,设立“技术首席”。以“大团队”形式聚拢整合校内外的科研资源,争取重大成果产出。

(3)着力建设以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平台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在若干重点领域加强前瞻布局和战略储备。重点围绕智能空天等方向牵头论证筹建陕西实验室、争创国家实验室,积极参与天府、太湖等其他国家实验室建设。依托学校优势学科群,稳步推进柔性电子前沿科学中心建设,在先进金属材料领域开展集成攻关大平台的培育论证。积极应对国家实验室体系重组,优化整合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做强做优做实,聚焦重大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谋划争取新的国家级实验室。

(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大力提升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影响力。以全国重点马院为目标,建好建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全面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提升,使学校成为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

1.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确保正确政治方向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在奠定思想根基、确立价值导向的基础性作用,引导青年学生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切实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关键作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引领作用。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的问题。

2. 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引领作用,繁荣哲学社会科学

将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重点建设学院,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纳入重点建设学科,加强学科战略规划布局,实现学科优先发展、优势发展、优质发展。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带动和示范作用,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联动发展。全面实施“文美计划”,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群建设,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外国语言文学、公共管理、法学、经济学、高等教育学等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协同发展。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三航”、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等工、理学科协同发展,突出学科交叉融合优势。

3. 深化学科方向特色优势发展,拓展新学科方向

在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建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等二级学科方向。结合学校特色和陕西地域优势,形成习近平强军思想、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红色文化研究、国防文化教育、智慧科技与国家治理等学科特色和优势方向,打造具有“工大特色、工大风格、工大气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建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现有四个二级学科方向的基础上,加快建设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党的建设等二级学科方向。加强学科平台建设,办好《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世界政治经济学研究》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期刊,创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期刊。

4. 加强思政理论课教学和教材建设,推进课程思政

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广泛开展“案例式、探究式、体验式、互动式、专题式、分众式”教学模式改革,全面普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深化以现场教学、社会调查、实践研学等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学,举办“思政作品大赛”“思政沙龙”“读书会”等课外思政教育特色活动,形成对思政课堂的有效延伸。设立专项加大对思政课建设力度,创建“思政课教学资源与研究中心”,建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西工大元素”等思政教育教学案例素材库,开发应用“5G+思政课备课教学”“舆情分析研判转化思政教学”“思政虚拟仿真实验”等平台,建设“网络思政工作坊”。建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课程、“四史”系列课程、“大国三航”系列课程,力争建成具有鲜明西工大特色的品牌思政课程。围绕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宪法法律等开设有特色、高质量的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力争参与编写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大国三航》《科技哲学》等具有学校特色的教材、教辅,形成立体化教材体系。

5. 以“新文科”建设为契机,着力打造高质素教师队伍

进一步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标准配齐建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设立“新文科人才特区”,超常规引进全国马工程专家或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重点马院教授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军人才。构建高层次人才图谱,重点引进中青年学术骨干。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师制定特殊化成长激励机制,遴选优秀教师开展“一人一策”培育,使其尽快成长为国家级人才、省部级人才。完善评价体系,在教师年度考核、晋升、工作量认定中,加大教学竞赛、教学成果、教改立项、教研活动、教材建设等的占比,突出对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和实绩的考核,加强对日常评教结果的运用,实施“全国思政课教学展示获奖”“陕西省教学标兵”等突出教学业绩可替代科研成果的制度,将国家级“三报一刊”以及《陕西日报》等地方主要党报党刊列入学校重点报刊目录,引导教师全面发展,培养造就一批中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骨干。

6.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提升服务中国之治能力

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鲜活实践,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智慧科技与国家治理、国防文化与红色文化等领域开展重大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研究。选拔科研方向明确、科研实力突出的团队,加大支持力度,培育高水平成果,争取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奖等方面取得突破。建好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陕西省重点舆情信息研究中心等智库平台,积极宣传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旗帜鲜明批驳错误思潮、错误观点,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围绕习近平强军思想、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科技强国等主题,形成智库特色,力争形成一批国家领导人批示、省部级决策咨询报告、参与重要法律制度制定等各项智库成果。

(五)加强基础学科建设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落实基础学科深化建设行动,加强基础学科顶层设计,深化科研组织和评价体系改革,健全投入和激励机制,推进理工深度交叉融合,为以一流学科为代表的优势工科和理科提供强力支撑。汇聚和培育一批在前沿领域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家级中青年领军人才,使学校基础学科整体水平和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并在重大原创性学术成果方面获得突破,为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1. 以重大基础研究项目为牵引

凝练特色方向。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组织参与国内外重大合作研究项目,从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一流学科和相关优势工科、理科中提取基础科学问题,在科学计算与应用、超常环境物理化学、凝聚态物质结构与性质、功能高分子化学、特殊环境生物学、生物基因组和大数据等学科方向培育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形成3~4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特色优势方向,为冲击一流学科奠定基础。

加强原始创新。设立基础学科发展研究基金,强化基础学科与拟建设一流学科等优势工科和理科协同发展和深度融合。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超常调制特种金属材料”基础科学中心等国家级及省部级基础科学研究平台,开展超常条件下金属材料凝固机理、智能与功能材料化学、材料生物学与医学工程、多尺度计算等方面研究,孕育“从0到1”原始创新突破。

2. 提高基础学科生源质量和规模

完善研究生招生机制。根据基础学科的学科特色和学术范式推进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健全博士生“申请-考核”制,完善导师和学生双向选择机制。全面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探索引入学科核心课程考核,加大对申请者学术基础、学术志趣、科研潜力及深造研究计划等方面的考核权重。选拔高契合度且具有创新能力和学术专长的研究生,提高招生质量和效率。

提高基础学科招生规模。完善研究生招生指标动态管理机制,按照“目标导向、质量优先、支持改革”的原则,招生指标向基础学科倾斜,科学合理、稳步有序扩大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规模。

深化基础学科研究生推免和转换改革。加大以“强基班”为代表的基础学科研究生推免比例,对在基础科学领域具有坚定志趣,学术基础和创新潜力强的拔尖学生,提前给予“本科直博”或“本硕连读”研究生推免资格。探索从应用学科转向基础学科培养机制。每年从全校硕士推免和博士审核名额中拿出一定比例,鼓励全校基础较好、对基础研究兴趣浓厚的应用学科研究生转入基础学科培养。

3. 加强基础学科教师队伍建设

创新基础学科人才引育机制。优化基础学科人才培育机制,建设后备人才数据库,按照基础学科的学科发展规律和特色,分阶段对人才“精准画像”。创新基础学科人才选拔机制,在各类人才项目选拔中,对基础学科人才单独分组、单列指标。建立基础学科青年人才成长系统,为青年人才成长提供个性化支持。重视基础学科教学团队建设,培育教学名师。

改革基础学科师资评价和激励机制。实施“基础学科师资水平提升计划”,加大对基础学科教师薪酬待遇、职称评聘的支持力度。加大对原创性理论成果产出、相关领域科学问题的解决等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成效在综合考核和岗位聘用中的权重。探索有利于基础学科教师潜心治学育人的差异化资助机制。创新科研考核评价晋升机制,为在基础学科研究中取得重要原始创新成果的科研人员在职称评审中给予倾斜。

4. 全面提升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质量

强化重大平台育人。依托已有的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多层次、多类型、全参与的自主研学训练体系,加强对基础学科研究生科研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训练,挖掘研究生的创新潜力,提升基础学科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加强导师团队指导。加强学科团队培育,组建高层次人才领衔的基础学科优秀导学团队。根据研究生的个性化需求、基础能力和学科兴趣方向等匹配合适的导师,通过特色化多元化基础学科的培养范式,强化对基础学科学生的精神感召、学术引领和人生指导。

提高基础学科研究生奖助学金投入。探索增设基础学科特等奖学金,激励基础学科研究生潜心原始创新研究。建立基础学科研究生培养基金申请制度,加大对基础学科和关键领域等资助力度。

5. 完善研究生分流与退出机制

建立“不胜任退出机制”,畅通基础学科转应用学科渠道。全面打消基础学科研究生毕业顾虑,提升学生对基础学科选择意愿。对于有一定研究进展但不能胜任基础研究的硕士和博士生,允许从基础学科方向向应用学科方向分流。

6. 加强国内国际交流合作

积极拓展和完善基础学科研究生出国(境)交流渠道。加速推进基础学科成建制研究生联合培养。设立学校基础学科出国(境)访学专项计划,加大对基础学科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出国(境)交流访学的支持力度。通过联合培养、交换学习、海外研修、寒暑期学校、学术会议、国际科研合作等方式,力争实现在校基础学科博士研究生海外交流访学全覆盖。

四、预期成效

通过重点建设,学校构建起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的人才培养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服务国防科技现代化发展的能力大幅提升,在武器装备研制和国防领域核心技术自主安全可控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到2025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重点学科水平显著攀升,一流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创新策源能力明显增强,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社会服务成效斐然,文化传承与创新取得丰硕成果,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办学实力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

1.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五个以”办学理念内涵得到进一步深化,面向新时代国防科技人才培养需求的人才培养改革持续深入,“产学研用+国防”模式的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

2. 重点学科水平显著提升。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等工科在世界一流学科中的优势更加凸显,力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等学科具备冲击世界一流学科的能力。形成绿色航空、空间科学、海洋科学、人工智能等一批前沿交叉学科方向。

3. 一流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初步建立起与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人事制度体系,形成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形成规模适度、结构合理、质量优异、特色鲜明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4. 创新策源能力明显增强。形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重大型号攻关协调发展的“三航”领域有高度、有宽度、有厚度的科研布局。超高温复合材料、无人系统、柔性电子等、深远海探测、深空装备、海空天跨界智能武器、航空宇航制造、空天微纳器件与系统等研究领域国际领先。

5. 文化传承与创新成果丰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三航精神”产生重大社会影响力,世界一流、中国特色、工大风格的大学文化精神体系基本形成,学校“大文化”工作格局逐步完善,文化育人成效更加突出。

6. 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国际合作网络广泛拓展,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建立,国际声誉和影响力显著增强。新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或机构、省部级及以上国际科技合作平台若干个。

7. 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得到有效落实,以大学章程为统领的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内部决策更加规范、科学,学院办学主体地位进一步落实,学术与行政权力的运行机制得到完善,党委领导、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大学制度基本建成。

五、组织保障

学校将以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方案编制为契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新一轮建设中全面加强党对“双一流”建设的全面领导,不断完善“双一流”建设管理体制机制,着力深化资源配置改革,为“双一流”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制度活力和资源支撑,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一)完善组织机构与管理机制

1. 加强学校党委对“双一流”建设的全面领导

(1)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办学正确政治方向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学校综合改革,实现党建工作与学校教育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同向同力,为加快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坚实保障、凝聚强大力量,使党始终成为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领导核心,使学校始终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坚强阵地。

(2)完善领导机制,为“双一流”建设提供坚强领导保证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统领,把党的领导贯穿学校“双一流”建设全过程,坚定不移落实党委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保落实的职责,确保党对“双一流”建设的全面领导权。党委常委会常态化研讨“双一流”建设等学校重大问题,聚焦涉及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和事项进行研究决策,坚决落实党中央关于教育改革发展和“双一流”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为教育事业发展和“双一流”建设提供坚强领导保证。

2. 深化“双一流”建设管理机制改革

(1)进一步完善学校“双一流”建设管理机制

不断深化和完善党委全面领导、校长负责,一流大学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校务委员会、校学术委员会咨询把关,各职能部门分工协作的“双一流”建设管理体制,厘清各方建设职责。党委常委会负责“双一流”建设的顶层设计和重大决策;一流大学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双一流”建设的统筹协调和实施推进,审议事关“双一流”建设重要事项;校务委员会、校学术委员会就“双一流”建设中的重要事项决策进行咨询和把关;各职能部门协同推进建设和改革任务。

(2)理清校院两级责权划分,构建联动建设工作机制

改革学校、学院在“双一流”建设实施推进中的责权划分。对于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合作交流等领域的全局性事项,在学校层面设立一流建设专项,给予相应建设支持,由各职能部门依据职能分工负责建设。其他事项由各学科、学院依据建设方案和阶段性建设目标自主组织建设,各职能部门依据职能分工予以监督、指导和服务保障。

3. 改革一流学科组织和建设模式

优化一流学科建设组织模式,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学科根基。打破现有一级学科建设壁垒,以教育部指定的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3个一流学科为主干学科,分别整合有关优势学科为支撑,设立一流学科建设专项,发挥一流学科对学校整体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完善矩阵式的学科建设管理模式,构建由主建学院和学科召集人共同负责学科建设的协同管理模式,强化学科召集人对学科的统筹规划与协调作用。做好一流学科成果归属划分,制定相应激励考核机制,明确学科建设关键性目标任务,压实学院建设职责,并强化对建设成效的考核。主建学院考核学科整体发展情况,参与学院考核支撑和贡献情况。

(二)加强资源汇聚与优化配置

树立大资源观念,拓宽资源集聚渠道,优化建设资金、房屋、科研设施等资源配置方式,切实提高资源筹措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积极争取政府部门、企业和校友等多方支持,为“双一流”建设提供资源支撑。

1. 统筹优化各类资金配置

(1)优化资源配置,统筹各类资金投入

统筹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中央高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资金、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资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以及陕西省、西安市财政资金的规划使用,保持社会捐赠长期可持续增长,扩大教育服务收入、学校科研经费收入、科研成果转化收入,增强学校经营性资产经营收益能力,为“双一流”建设提供充足资金保障。

(2)以发展和问题为导向,改革资金投入模式

进一步深化“资源随人走、随新走、随改革走、随贡献走、随公共平台走”的配置机制,以教育部《“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试行)》为导向,聚焦教育部首轮“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提出的问题,突出建设质量、发展贡献,坚持扶需扶特扶新,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发展+问题+贡献”导向的“双一流”建设资源投入模式。

2. 构建科研设施开放共享机制

(1)完善科研设施开放共享管理体系,压实各方责任

以《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国发〔2014〕70号)为指导,强化主体责任落实,成立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工作小组,负责统筹和协调开放共享工作,审批开放共享中心承接单位资格和实施方案。建立学校、学院(二级单位)、共享中心三级共享管理责任体系,将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工作纳入学院年度考核,协同推进学校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工作。

(2)建立校、院两级共享体系,盘活校内科研设施资源

建立以校级分析测试中心为主体,院级共享中心和共性学科公共平台为支撑的科研设备开放共享机制,着力推动大型仪器的开放共享,盘活校内科研设施资源,降低科技创新成本。集中财力建设高性能计算研究与发展中心、陕西省材料分析研究中心、西北工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等校级平台。依托现有学院科研平台设立共享中心,对分散在各院系、课题组的不便于集中的仪器设备,实行相对集中集约管理。根据学科发展需求,重点建设信息类、生命科学类科研平台等一批支撑一流学科发展的共性学科平台。

(3)纳入国家、省市开放共享平台,服务社会

依据国家对50万以上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要求,将已将具备开放共享条件仪器设备全部向社会开放,并纳入国家管理平台、陕西省科技资源中心和西安科技大市场共享平台,为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提供测试服务。

3. 改革公用房配置机制

(1)完善公用房配置机制,强化学院资源配置权利

推进管理中心下移。实行“学校主导,两级管理”的公用房资源管理模式,推进公用房屋资源管理责权利重心向学院下移,不断扩大学院对公用房屋资源使用和再配置的自主权,建立动态配置机制,对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团队予以倾斜。

实施公共用房支持计划。支持二级单位扩大公共办公、公共科研平台,对相关公用房维修改造提供资金支持,对经学校认定的公共科研平台免收房屋资源调节费,对学院整合公用房提供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为承接大型关键科研项目做好场地准备。

(2)发挥绩效和经济杠杆调节作用,推进公用房配置优化

深化完善“基础资源+竞争性资源”的公用房资源配置模式。按照“办公定额、教学保障、科研有偿、绩效导向”的原则推进资源配置优化,加强核算管理和动态调配。对科研用房面积收取公用房资源调节费,超出核定面积按科研用房标准收缴超定额面积用房使用费,缺额面积对照科研用房面积收费标准给予相应的补贴,最大限度提升房屋资源对学校发展的贡献价值。

(三)健全动态监测与评估调整机制

对“双一流”建设过程实施动态监测,对建设目标和任务完成情况及学科建设水平、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等进行全面跟踪,加强对重点任务的督办和实施情况的反馈,定期发布整体自评报告,主动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监督。

1. 明确成效评价的导向

以《“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试行)》为指导,结合学校办学传统和特色,改革现有建设成效评价方式。在人才培养方面,将人才培养质量摆在首位,从思政教育成效、培养过程质量、生源质量、毕业生质量四个方面进行评价。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设置“师德师风建设成效”指标,采用队伍结构质量与代表性教师质量相结合方式评价师资队伍建设质量,将教师承担重点重大项目作为人才考核的主要依据。在科学研究方面,对学术论文及著作质量采取代表性成果评价;对成果转化考察建设期内发明专利转化数及转化金额;对科研项目,采用国家级科研项目与其他代表性项目相结合的方式,突出质量、特色与贡献;在获奖方面,对国家奖、教育部科研优秀成果奖、国防奖、军队科技进步奖以外的项目,采取代表性奖项评奖方式。在社会服务方面,主要采取典型案例进行综合评价。在办学声誉方面,邀请国内外同行专家进行国际声誉调查。

2. 开展年度监测及评估

建立健全年度进展监测、中期及周期成效评估相结合的自我考核评价机制,构建基于长远、有机衔接近期、中期和长期目标,定性与定量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

开展建设进展年度监测。以五大建设和五大改革任务为核心,对照《教育部“双一流”建设监测指标体系(试行)》,通过信息化手段等搭建基础数据信息平台,建立学校“双一流”建设常态化监测机制,实时掌握各领域建设动态。

开展建设成效中期和周期评估。对标《“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试行)》,以“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为核心要素,从成长提升程度、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体发展水平三个维度考察学校及建设学科在建设中期、末期的建设成效。

3. 建立调整及退出机制

以一流学科为重点,探索建立常态化的学科自评估机制,开展学科国际评估,及时掌握学科建设成效,找准短板,精准施策。建立基于学科建设的资源动态调节机制和奖惩机制,对于建设成效突出的学科相应增加投入,并根据所依托学院、团队、个人的贡献大小给予相应的绩效奖励,对于建设不力的学科相应减少投入或终止该学科的一流学科建设计划,并根据所依托学院、团队、个人应当承担责任的大小给予相应绩效惩罚,对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依规问责、问责到人。

 

展望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面对党和国家的新部署新要求,学校将心怀“国之大者”,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把学科建设作为发展根基,把深化改革作为强大动力,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坚强保障,进一步探索实践“双一流”建设路径,推动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以钉钉子精神扎实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新的西工大贡献!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