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的这些桥,原来都那么美!哪一座有你的足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上虞三环和四环之间 上虞的这些桥,原来都那么美!哪一座有你的足迹?

上虞的这些桥,原来都那么美!哪一座有你的足迹?

2024-06-22 13:2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曹娥江上的桥 丁建国摄

众所周知,曹娥江上虞境内段接纳了10余条大小支流,其中以小舜江、范洋江、下管溪、隐潭溪、清潭溪五条为最长、最大。据老一辈人回忆,曹娥江流域内,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也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座古石桥和20余座民间造的木桥,供江河两岸群众进出往来,生产劳动,交通十分落后和不便。特别在每年夏秋季节,台风引发洪水灾害,汹涌的洪水冲走或部分冲毁桥梁,使两岸群众交通中断,只能待洪水退去后,再筹资把桥梁重建或修复。

关于上虞的桥梁,我区一位耄耋老人陈国桢具有发言权。1999年退休前,他是一名交通局的桥梁工程师,现为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中国古桥研究委员会委员,先后出版过《上虞古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石桥营造技艺》《上虞曹娥江百桥谱》等书籍。

《上虞曹娥江百桥谱》

1949年以来,上虞县政府以发展交通、繁荣经济、改善人民生活为己任,在曹娥江主流上逐年建造公路大桥、铁路大桥、特大桥和控水大闸(桥)20余座,以代替渡运,还在五大支流上建造公路桥和各种功能的桥渡,包括碇步桥、永久性堰等80余座桥梁。

在奔流不息的母亲河上,第一座大桥应是曹娥江铁路大桥,建造时间要追溯到1913年。那时,由德国商人开办的捷成洋行建造了两孔105米曲弦F桁及一孔7.5米上承式铁路桥台,后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而未完工。1937年,改为四孔51.92米平弦F桁及一孔7.5米上承式铁路桥合,又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而未能建成。直至1955年1月至9月,铁道部十一工程局改建了原先的两座桥合,并用四孔连接拖拉法架设桥面钢梁,于当年10月竣工通车。

曹娥江铁路大桥

铁路桥的建成,彻底结束了旅客中途下车坐渡船再上火车的奇特景观。老一辈上虞人对铁路桥印象深刻,铁路桥未建成时,旅客坐火车去宁波,往往需要在老曹娥火车站下车,在百官渡坐船至对岸,再前往老百官火车站上火车。1959年,铁路桥两侧的人行道开通,供行人过江往来,百官渡就此结束了上千年的伟大使命。

百官渡

江水东流,时代变迁。距离铁路桥不远的329国道曹娥江公路大桥始建于1969年10月,历时3年竣工并于1972年通车,是曹娥江上第一座公路桥。这座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由当年省交通厅设计师设计,根据曹娥江潮汐,河流通航1000吨船的水文、通航要求,制定了不断航施工方法和先进工艺,为当时的明星工程之一。

如今的曹娥江铁路大桥、公路大桥 叶宏斌摄

桥上车马喧嚣,桥下时光流淌。新中国成立前,上虞境内没有自行设计、建设的钢筋混凝土公路大桥。直至1971年,上虞才有了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跨径30米的丰惠谢家桥双曲拱公路桥。

曹娥江上,1978年11月开工建设的章镇大桥是中国斜拉桥之母,也是我国第一座独塔预应力混凝土公路斜拉桥,被写进中国桥梁史。后来在我国和其他国家江河湖海上屹立的斜拉桥,可以说多多少少都有章镇桥的影子。

章镇大桥通车庆祝实况 张剑英提供

小桥渡行客,两岸是故乡

蜿蜒的曹娥江

承载了一方百姓的过去

如今也变成了一幅幅美好的回忆

▲三环大桥夜景

如今的桥

已不仅仅是涉水通道

更成为了城市的景观

桥的变迁

演绎着城市的巨变

桥的发展

改变着城市的容颜

……

▲四环大桥

▲钱江潮涌嘉绍大桥 谷嘉摄

在不久的将来,

在四环大桥与三环大桥之间,

还会建起一座

长约600米,宽约11米的

曹娥江人行景观桥

大桥的作用就是连接和沟通

每天车来车往、人来人往

每一个人

心里面都有自己的故事

在来来往往的过程中

人和人的故事是自然而然地

交集在一起

汇成了上虞的故事

📝编辑:虞小花 来源:上虞日报、上虞交通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