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0万青少年自杀!为什么女孩更容易走极端?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上海学生坠楼人数多少 每年10万青少年自杀!为什么女孩更容易走极端?

每年10万青少年自杀!为什么女孩更容易走极端?

2023-08-25 10:4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又看到在校生自杀悲剧。

重庆涪陵区某职校15岁女生,坠楼抢救19天后死亡。女孩母亲称,出事后,学校老师一直不愿在手术单上签字,直到3小时后亲戚赶到医院打电话报警。4月1日,女儿抢救无效死亡,家里决定捐献女儿器官。之后,学校态度大变,一直在推卸责任。 希望查明真相,女儿是否真的自杀。

痛失爱女,母亲的想法可以理解。如果学校的做法,真如家属所言,未免太冷血。不过鹄哥推测,或许其中另有隐情。

本来,鹄哥想搜索与这起悲剧更多的细节。谁知道,网上跳出来的,是多起15岁女生跳楼自杀悲剧!

1、

2008年4月1日,深圳福田区某中学15岁女生跳楼身亡。其母亲说,当天上午女儿因上课看小说与老师发生过争执,女生推桌子,老师撕书。

下午女儿在家没去上课,学校要她向老师道歉后才能上学,母亲也劝导。而女儿坚称“老师侮辱了我,我向她道歉,她也得向我道歉。”

最后女孩从18楼跳下。2、

2019年12月16日,陕西咸阳某中学高一学生张某某(2004年生)在校内跳楼,警方调查后认定系自杀。

这起悲剧,只见警方通报,没有太多细节和事实原因的后续报道。

3、

2020年8月22日,四川泸县一小区,一名15岁女孩从25楼跳下,将楼下试图接住女儿的父亲砸伤,两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据悉,事发小区楼上开设了钢琴补习班,由于孩子对父母提供的钢琴兴趣培训班有抵触情绪,后来高空坠楼,父亲为了救 女儿,结果酿成悲剧。

4、

2019年2月21日,河南鹤壁某中学初三学生在三楼卫生间跳楼。

据女孩父亲说,女儿是个听话的好孩子,在学校的成绩也不差,可以排到年级100名左右。孩子比较开朗,出事前并未与家人发生矛盾或冲突。

校方公开的资料显示,寒假期间,女孩与家长到北京居住,其在QQ中与同学交流,希望在北京观看韩国明星表演,家里未满足愿望,感到很失望,并流露出轻生想法和家长对自己不理解。5、

2013年2月23日,郑州市秦岭路某小区一名15岁少女,从自家所住楼房的15楼楼顶纵身跳下。母亲称,事发时女儿独自在家。她开车带着来家做客的外甥女一同出门了。下午2点 ,她接到了女儿打来的电话,“当时女儿说要我回家送她上学,我没答应,让她自己坐公交车去,没想到没过多久就出 事了!”

6、

2020年3月30日,山西一名15岁初三女生,在自己家中坠楼身亡。家长认为她的死亡与老 师有关。

据悉,女孩在3月份因为听课时长不够曾三次被班主任兼数学老师宋老师移出网课群。3月30日,女孩第三次被拉出群。当晚 老师妈妈打来微信电话。女孩情绪很低落,一直在落泪,家人安慰了几句后就休息了。但当夜女孩便从16楼楼顶坠下。7、2020年10月21日中午放学后,广东湛江吴川市一名15岁女初三学生王某,从5楼坠亡。据王某父亲回忆,孩子平时学生成绩 很好也很听话,出事当天早起上学时还好好的。8、2021年1月26日,安徽阜阳太和二中15岁高三女生坠楼,桌盒内留有“集体荣誉感,垂死挣扎”的纸条。这名女生写着“垂 死挣扎”“考上大学”,可见孩子上进心很强,但是也很痛苦。

9、2020年4月23日,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某中学15岁女生,在学校坠楼身亡,校方拒绝交出事发时监控片段,称“技术原因”未 能查到。校方提供的监控片段显示,韩竹坠楼前10分钟,正和同学玩耍,还帮同学拿行李。 ……

上面列举的,只是近几年见于媒体报道的部分未成年人跳楼自杀悲剧,走上极端的都是15岁女孩,花一样的年龄。

为什么这么多未成年孩子会选择轻生?

根据《中国儿童自杀报告》统计,中国青少年每年有10万人自杀身亡。平均每1分钟,就有2人未成年人自杀,还有8人自杀 未遂。

这就是说,全国每年有将近40万未成年人在尝试自杀。

虽然鹄哥也经常听到某某学校又有孩子跳楼的消息,但这个数据还是让人触目惊心。 中国自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每年新生 儿数量在1800万-2500万之间,近年来生育率还在持续下降,每年自杀的青少年数量高达10万。

这个比例,高得令人痛心。

中国青少年自杀率已经位居全球第一。自杀已经成为我国青少年排名第二的死因,仅次于意外事故造成的死亡。

《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我国10-24岁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病率,自2005年至2015年间显著增加,其中女性发病率高于男 性。换句话说,青少年女孩更容易想不开。

中国儿童在自杀原因的排列中,学习压力过重占第一位,达到45.5%,其次为早恋,占22.7%。在自杀者的年龄排列中,12岁占 第一位40.3%,其次为14岁,占到22.7%。在自杀者的性别对比中,女孩占72.7%,男孩仅占23.7%,女孩远远高于男孩。在自杀方式上,选择口服药物的占了绝对多数,达95.5%。

这些数字,更让人意外。

一是,没想到自杀最密集的为未成年人年龄段只有12岁;

二是没想到听到大量孩子跳楼的消息,只是极少一部分,更多的自杀是服药。

毫无疑问,成年人之所以自杀,是因为心理压力。

如何防微杜渐,为青少年解压,是这个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近日,我国国家卫健委发布《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要求各个高中及高等院校应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各类体检中心在体检项目中也要纳入情绪状态评估。

从预防角度来说,学校当然有义务和责任,但是最好的防治在家庭。

研究显示,在人一生所受的教育中,学校教育对人的影响占到20%,社会教育占到了30%,而家庭教育则占到了50%。作为父母,要懂得引导孩子如何面对挫折,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孩子出现问题,不是自己想怎么办,而是多想孩子怎么想。

父母是孩子依赖的人,家是孩子心灵的港湾。有时候父母轻飘飘的几句话,就会摧毁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有时候就是很幼稚,你骂他就觉得是不爱他,打他就是放弃他。选择自尽,有时候就是极端的绝望。

作为父母,任何时候,都要对孩子多点耐心。每个孩子都是上天赐予父母的天使。

他(她)现在没有开花,或许今后会长成参天大树。

希望未成年人自杀悲剧不再出现。

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