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科创成果赋能上海地铁高质量发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上海地铁介绍world文档 哪些科创成果赋能上海地铁高质量发展?

哪些科创成果赋能上海地铁高质量发展?

2024-07-12 12:0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 国 家☆

二等奖

城市高密集区大规模地下空间建造

关键技术及其集成示范

完成单位

同济大学、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成果介绍

该项目聚焦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需求,攻克了在城市高密集地区大规模建造地下空间面临的周边环境控制、改扩建及安全穿越等关键难题,建立了包含高密集区超近距地下施工及环境安全控制技术、大型换乘枢纽站改扩建技术、高敏感环境地下穿越技术、地下空间建造新技术固化与集成示范等在内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经过工程验证的核心技术成果。项目授权发明专利42项、实用新型18项、软件著作权6项,授权国家级工法2项、市级工法2项,编制技术标准和规范4项,发表学术论文170篇,出版著作5部,国内外受邀特邀报告15次。研究成果获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上海市☆

特等奖

面向重大工业装备核心控制软件的

安全可信保障技术及应用

完成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创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普华基础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

成果介绍

重大工业装备是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军事国防等国家关键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控制软件是工业装备正常运行的关键中枢。该项目攻克了控制软件安全可信保障技术三大基础性难题,即软件正确性“验证难”、可靠性“保障难”与复杂性“分析难”,并突破了控制软件分析、验证及测试等多项关键技术,从而保障列车运行等控制软件的安全可信,解决了轨道交通等重大核心装备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项目成果已应用于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首条全自动运行线路、神舟天宫无人交会对接等一大批重大工程。研究成果获2019年上海市科技进步特等奖。

☆ 上海市☆

一等奖

轨道交通无人驾驶关键技术研制

与应用

完成单位

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同济大学、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上海申通轨道交通研究咨询有限公司

成果介绍

该项目研发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无人驾驶安全运控平台和综合监控系统,解决了突发情况下维持无人驾驶安全运行的难题,线路的运营可靠度实现了成倍的增长。构筑了适用于大客流高密度的运营和维护管理的整体架构和关键技术体系,制订了我国无人驾驶系统运营规则及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并成功应用。形成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装备4套,获发明专利授权14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5项、软件专著权21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篇(其中SCI 2篇、EI 4篇),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上海地铁10号线、15号线、18号线等线路。推动了北京、广州和武汉等城市相继策划建设无人驾驶线路,促进了行业关键技术进步和装备升级,核心技术已在海内外30多个项目中得以应用,新增产值超百亿元。研究成果获2016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 上海市☆

二等奖

城市轨道交通非正常运营安全保障

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完成单位

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航天电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同济大学、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成果介绍

该项目以城轨列车自动保护系统(ATP)失效情况下的列车防撞技术及弓网故障下列车救援问题为突破口,首次研发列车区段定位方法,研究、论证多种列车测距预警技术,并实现高功率电池组系统自牵引,使列车在外部失电情况下自运行至就近车站。形成新产品3项,提出并建立城轨列车非正常条件下运行安全评估体系,实现列车定位准确率达到99.9%、小曲线车车测距距离提高327%、降级运营限速提高100%、被困区间救援时间缩短90%,达到国内首创、国际领先水平。项目研究形成企业标准2项,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19项,发表论文45篇。研究成果获2017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工程关键技术

研究与应用

完成单位

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成果介绍

该项目依托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工程,首创超长距离穿越高风险敏感建筑群的超微环境影响控制技术体系;首创既有轨交结合型超深超大地下综合体设计施工关键技术,实现重点保护区水位零降落,整体沉降小于30mm;首创车站基坑零距离穿越运营轨交高架桩基施工关键技术;首次实现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与地铁的大规模结合;构建了集土建实施、机电改造、客流组织为一体的换乘枢纽站不停运改造技术体系;实现了基于轮轨关系的减振降噪技术有效匹配,大幅度提高轨道平顺性并降低振动噪声水平。研究成果获2017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城市轨道交通高运能控制系统关键

技术及应用

完成单位

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电气泰雷兹交通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成果介绍

该项目针对部分城轨线路运能提升后仍不能满足高峰时段大客流运输需求,突破以信号或行车单一专业为增能核心的理论瓶颈,开展多专业核心技术的一体化深度融合,创新提出了高运能控制系统的4类关键创新技术和一站式策略决策体系,创建了高运能检测推演系统和产品,填补了高运能深度耦合控制系统空白。编制国家、行业、地方等标准规范32项,授权及申请专利61项、软件著作权5项,发表EI收录论文6篇。研究成果获2018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面向轨道交通多业务融合的无线宽

带通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完成单位

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大学、同济大学

成果介绍

该项目面向大规模网络化运维与服务保障需求,首次构架了城市轨道交通无线宽带通信系统体系,首次提出了线网LTE综合承载的架构,通过率先研发应用基站共享、频率优选、多业务资源调度等技术,设计实现了高效可靠的运行指挥业务通信。率先研发了高速车地大带宽WLAN、毫秒级高速切换、瞬时高并发终端接入等技术,实现高速车地通信速率10倍提升。研究并建立了线通信优化及验证新模型,实现频谱资源合理共享。项目制定国家标准1项,形成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装备6套,获发明专利授权11项、实用新型13项、软件专著权5项、国内外发表论文23篇,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究成果获2019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轨道交通供电智能运维平台研发

及应用

完成单位

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海事大学、上海玖道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电气化工程分公司、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地铁维护保障有限公司供电分公司、上海电科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成果介绍

该项目通过理论突破、技术创新、模拟仿真、装备研发、标准制定等,在行业内首创集设备状态实时感知预警、全寿命管理、业务流程智能驱动、专家分析四大核心功能于一体的轨道交通超大规模网络化供电智能运维体系,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确保了供电运营的安全、可靠与经济性。项目获得授权专利19项(发明专利10项)、软著12项、企业标准6项、论文20篇(SCI/EI 4篇)。研究成果获2020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 上海市☆

三等奖

盾构智能化再制造集成技术

完成单位

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地铁盾构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同济大学、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成果介绍

该项目针对盾构设备成本高、使用寿命有限等问题,研发基于再制造盾构关键部件在线监测与远程维护系统,再制造盾构上首创前向探测、姿态及地层损失测量等多项关键技术及装备,建立再制造盾构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体系和平台。在国内首次实现盾构再制造,达到节约时间、成本和循环利用的目标。项目取得知识产权19项(发明专利4项),企业标准13项,著作1部,论文36篇(SCI/EI检索2篇),自主研制技术设备7套。再制造盾构单台成本节约50%,近6年节约装备投资近2亿元。研究成果获得2016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轨道交通双U箱型复合变截面节段

拼装梁的设计、施工关键技术的

综合应用

完成单位

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二十三局集团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成果介绍

该项目依托17号线20座跨节点(跨河、跨路)桥,创新采用“双U+箱型”变截面连续梁形式,其最大跨度达到70m,建立了完整的设计施工一体化技术体系,解决了轨道交通桥梁部件运输和拼装难度大、桥梁跨度大等问题。优化了桅杆式起重机的三维调整体系,设计了边跨安装吊具及边跨节段梁支架法三维调整体系,参与预制线型的计算,优化计算参数,保证了成桥线型与设计计算线型基本一致。节段拼装的实施使工程周期缩短50%以上,运输费用节省55%以上,施工对交通及环境影响大幅减小。研究成果获2016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基于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可靠性的

车辆技术及维护体系优化

完成单位

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地铁维护保障有限公司、石家庄嘉祥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上海天佑铁道新技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成果介绍

该项目立足列车全寿命管理,在设计理论、检修工艺等方面实现突破,并研发出一套谱系化检测技术装备及结构优化产品,大幅提升了车辆维护品质及维护效率,在行业内率先提出并践行了车辆均衡修维护模式,实现车辆关键系统故障率降低18%,厂段检修工时缩短40%,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有序运营。形成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装备8套,专利14项(发明专利7项),软著1项,论文14篇(EI收录论文3篇)。研究成果获2018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素材来源:上海经信委、申通地铁

·谢谢你的深入阅读,转发分享点在看是最大的鼓励·

新媒体合作/品牌宣传请联系微信号:zionland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