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 考点28 人口的空间变化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上海人口居住密度分布图 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 考点28 人口的空间变化

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 考点28 人口的空间变化

2023-03-23 19:4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 考点28 人口的空间变化,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重书本抓主干,重原理抓过程,勤归纳会比较,多读图勤考虑,重标准有条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重书本抓主干从最原始的概念入手,把这些概念都弄清,千万不要混淆一些概念,根底知识,这点来说就是地理成功的一半掌握了,这些根底东西一定要掌握非常好,才能灵敏运用。注重书中特别案例的学习,和特殊国家的自然特征、人文状况的学习。2、重原理抓过程我们必须从根底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如: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与季风气候;生态平衡的条件等。3、勤归纳会比较要勤于考虑,注重平时的积累,将知识整理归纳形成主干,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用联络的方法来表达头脑中的概念、思想和理论,把隐性的知识显性化、可视化。把平时遇到的区域的形成原因及影响因平素总结,把知识归纳成一个系统。4、多读图勤考虑地理学习的灵魂是地图的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图是我们获得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地理学习不可以分开地图。5、重标准有条理答题标准、有条理是文科综合的得分重要法宝,因此学生在平时就要注重培养标准做题的才能,以进步得分率。考点28 人口的空间变化考点热度 ★★★★☆一、人口的迁移1.概念: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2.国际人口迁移19世纪以前:eq \x(欧洲)eq \(――→,\s\up7(大批),\s\d5(集团性))eq \x(美洲、大洋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eq \x(\a\al(发展中,国家))eq \(――→,\s\up7(定居移民减少),\s\d5(短期流动增多))eq \x(发达国家)3.国内人口迁移(1)我国古代:受脆弱的农业经济、频繁的战争、自然灾害的影响而迁移。(2)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提示]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流向:从内地迁往沿海;山区迁往平原;农村迁往城市;贫困地区迁往发达地区,并出现了大规模的“民工潮”。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是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时也会引发人口的迁移。2.经济因素: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其中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等是主要的因素。3.社会因素:政策、社会变革、战争和宗教等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特别提示] 在发展中国家,一方面,农村居民收入低、生活水平低、教育和医疗等方面落后;另一方面,城市有较多的就业机会、较高的收入、较好的教育和医疗条件,因此导致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图文拓展〗1.人口迁移对年龄结构的影响对迁出地来说,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迁出,会使其青壮年人口比重下降,人口老龄化加重;对迁入地来说,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迁入,会使其青壮年比重上升,人口老龄化减轻。2.人口迁移对城市化的影响人口的大量迁入会加快城市化进程,但会使城市人口数量增多,住房、交通问题加重,失业率提高,给社会治安带来不利影响。考向一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及人口迁移的影响一、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表现为“两个变化”“四个因素”1.“两个变化”(1)个人动机的变化:个人对生活和职业需求的变化。(2)环境支撑的变化: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2.“四个因素”一般认为,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自然、社会、经济和政治因素的综合反映。如图: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着主导作用。但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二、人口迁移的影响1.人口迁移对迁出(入)地的影响2.人口迁移影响的分析思路(1)从辩证角度: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2)从区域角度:对迁出地的影响和对迁入地影响。(3)从三大要素角度: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的影响。(4)从具体方面: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性别比、职业构成、产业结构、交通、社会治安、城市化等都有重要影响。下图示意我国2012年省际人口净迁移率与城市化率线性关系。读图,回答1—2题。1.据图可知A.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净迁移率呈正相关B.人口迁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口流入区和流出区的城市化水平C.北京迁入人口数量最多是因为北京经济最发达D.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贵州人口迁出率最高2.关于黑龙江人口净迁移率和城市化率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净迁移率低主要是受经济因素的影响B.人口净迁移率低主要是受气候因素的影响C.城市化水平较高主要是因为黑龙江地广人稀,人口数量少D.城市化水平较高主要是因为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答案】1.B 2.A【解析】1.仔细读图,注意对比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净迁移率的相对关系;由图可知西藏人口净迁移率为正值,但城市化水平很低,黑龙江省人口净迁移率为负值,城市化水平较高,所以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净迁移率不呈正相关,排除选项A;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应该位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排除选项C;贵州人口迁出率高,主要是由于经济较为落后,排除选项D;城市经济较为发达,是我国的主要人口流入区,人口流入导致城市人口增加,城市化水平增加,而人口流出区主要为农村,人口流出增加,农村人口减少,城市人口比重相对增加,即城市化水平增加,选项B正确。故选B。2.资源开发、工业发展是促进黑龙江省早期城市化发展和现在城市化水平较高的重要原因,排除选项C、D;2012年前后,黑龙江省等东北老工业区由于矿产资源枯竭、技术水平落后等原因导致传统工业衰落,经济发展水平低下,人口迁出大于迁入,即人口净迁移率低,选项A正确。故选A。考向二 人口迁移统计图的判读人口统计图是根据人口的相关地理数据绘制成的直观图形,最常考查的一种形式是曲线图或折线图,即利用线条的升降、起伏来显示人口数据的变化情况和发展趋势。人口迁移统计图中,一般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迁出率、迁入率(如图1);另外也有坐标图(如图2),它的纵横坐标分别表示迁出率和迁入率,显示静止的人口迁移状况。图1 1995~2009年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移变动情况图图2 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示意图(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图3 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示意图1.看坐标轴,明确表示的含义图1中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大小。图2中横坐标表示迁入人口比重,纵坐标表示迁出人口比重。图3中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人口年变化率。2.比较人口迁出数量(或迁出率)从图1中能直接读出各年的迁出率大小。图2中贵州迁出人口比重稍大于四川,但四川省人口基数远比贵州省多,故贵州迁出人口数少于四川。3.比较人口迁入数量(或迁入率)从图1中能直接读出各年的迁入率大小。图2中上海市迁入人口比重约为24%、广东省迁入人口比重约为14%,但广东省人口总数远大于上海市人口总数,故广东省人口迁入数多于上海市。4.比较人口增长率人口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机械增长率。图2中浙江和江苏都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人口自然增长率都较低;比较图中数据可知,浙江省机械人口增长远大于江苏省,故浙江省的人口增长率大于江苏省。从图3中可以比较两个时间段内,自然增长、国内净迁移、国际净迁移、总人口增长的大小。5.结合省级区域间人口的迁移,判断老龄化、城市化水平图2中人口迁移主要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会加快迁出区老龄化进程,延缓迁入区老龄化进程;人口迁移会促进迁入地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下图为某地区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1.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A.人口的老龄化B.婚姻家庭C.政治因素D.经济因素2.图中甲~丁四个阶段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相比,有明显相关的是A.甲、乙B.甲、丙C.乙、丙D.甲、丁3.近几年,由上述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说法错误的是A.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B.扩大了迁出地、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差距C.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D.给迁入地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答案】1.D 2.A 3.B【解析】1.从图中数据分析,人口迁移数量最多的是乙年龄段。该年龄段人口主要是劳动力人口,所以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因素,D对。故选D。2.老年人一般不愿离开家乡,迁移率低。少年儿童随父母一起迁移的可能性大,青壮年迁入多的地区,新生儿比重较大,所以甲、乙有明显相关,A对。中老年人迁移与儿童、青壮年迁移的关系不大,B、C、D错。故选A。3.人口迁移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人口迁移缩小了迁出地、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差距,B说法错误。人口迁移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人口迁移给迁入地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故选B。﹝2018届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三得分训练(二)﹞近年来春节期间,城乡交通状况来了个大反转,车流、人流密集涌向乡间。乡间出现了如城市的堵车现象,“城堵”变成了“乡堵”。据此完成1—2题。1.“城堵”变成了“乡堵”说明A.城市化速度加快B.乡村交通条件改善C.逆城市化现象明显D.城乡居民收入提高2.影响春节期间人口流动的主导因素是A.经济B.教育C.家庭D.交通﹝2018届甘肃省兰州市高三4月实战考试(二模)﹞下图示意2000年、2010年我国劳动力流动情况。读图完成3—5题。3.2010年我国劳动力区域流动的特点是A.东部地区以县内流动为主B.中部地区以县内流动为主C.西部地区以省际流动为主D.全国平均以省内县际流动为主4.图中数据反映,从2000年到2010年十年间,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是①县内经济差异变大 ②县内经济差异变小 ③省际经济差异变小 ④省际经济差异变大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5.促使我国劳动力区域流动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条件的差异B.教育水平的差异C.区域经济的差异D.居住环境的差异﹝2018届高三全国(新课标区)金优试卷模拟(三)冲刺卷﹞下图为百度地图记录下的2015年春运期间人口流动数量前五位省份(直辖市)人口流动状况,五省市地域相邻省贡献了主要流动人口。据此回答6—8题。6.春节前后人口流动方向与图示相反的是A.安徽、河北、广西B.湖南、江西、陕西C.湖北、河南、宁夏D.四川、河南、西藏7.五省市净流入人口波峰波谷出现时间不同的影响因素是A.来源地远近B.交通通达度C.职业构成D.年龄结构8.能有效降低五省市春运期间人口流动强度的措施是A.东部地区完善社会公共服务设施B.东部地区加快进行高速铁路建设C.中西部地区大力发展节日旅游业D.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加工制造业(2018届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下图显示2010—2014平我国农民工变化情况。读图完成9—10题。9.据图可知,2010—2014年我国A.农民工增长速度加快B.农民工数量一直增加C.农民工外出务工减少D.农民工本地务工减少10.据图所示,推测我国今后A.更多农民工选择到东部就业B.农民工平均年龄呈降低趋势C.倒逼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D.加剧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趋势﹝2018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3月综合练习(一模)﹞近年来,离开“北上广”成为一个热门话题。2017年第二季度全网移动用户的大数据显示,“北上广”迁出的人群主要流向了重庆、杭州、成都、厦门、苏州等地。据此完成11—12题。11.与“北上广”相比,重庆等地A.生活服务设施较完善B.房地产价格较低C.城市的拥堵指数更高D.人均消费水平更高12.为吸引和留住从“北上广”迁出人群中的创业人员,重庆等地应当重点A.承接劳动力导向型产业的转入B.加强对迁入人口的职业培训C.提高行政效率,加大政策优惠D.加强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2018届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3月质量检测考试)四川省是我国人口大省,人口分布极不均衡,以平武—盐源一线为界,川东与川西人口分布差异悬殊。四川省也是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最多的省份之一,其中川东丘陵山区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较多,成都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并不突出。下图示意四川省平武—盐源人口界线。据此完成13—15题。13.影响川东与川西人口分布差异悬殊的主导自然因素是A.气候B.地形C.植被D.河流14.成都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并不突出的主要原因是当地A.城郊农业发展快,乡镇企业多B.平原广阔,土壤肥沃C.育龄妇女比重较小,生育率低D.山清水秀,环境优美15.解决川东丘陵山区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较多的主要措施有①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②改善交通条件 ③加快农业现代化 ④加大基础教育投入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2018届河北省涞水波峰中学高三5月地理专练七)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这类人,被煤体称为“城归”。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万。随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这将给家乡的社会经齐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据此完成16—18题16.“城归”返乡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产业已达饱和,经济效益不断下降B.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C.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的撂荒D.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17.“城归”给乡村带来的是人口红利升级,人口红利升级指的是“城归”人员A.技能与素质的提升B.年龄构成的年轻化C.数量的大幅度提高D.性别结构的均衡化18.“城归”现象给乡村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A.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B.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C.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D.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19.(2018届宁夏育才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图。材料二 我国流动人口数量多、增长快。下表为我国第五次与第六次人口普查年龄结构与流动人口统计表。(1)根据材料一,说出我国人口变化的特点。(2)指出广东省常住人口总量由第三位变为第一位的原因,并分析这种变化可能给广东带来的影响。(3)根据材料二,分析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以及给流出地和流入地带来的问题。(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Ⅰ)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下图示意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据此完成1—2题。1.根据图示资料推测,近十年来该直辖市A.外来务工人口多于外出务工人口B.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C.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D.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2.该直辖市是A.北京市B.天津市C.上海市D.重庆市(2018年海南卷)常住人口是指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安徽省2017年常住人口达6254.8万人,比上年增加59.3万人。2001—2017年安徽省常住人口年增长率如图所示,同期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6%—0.7%。据此完成3—4题。3.2005年和2010年该省常住人口大量减少,表明该省当年A.外出求学人数剧增B.外出务工人员激增C.外出旅游人数剧增D.外来务工人员剧减4.2013年后该省A.人口出生率大幅提高B.劳动力缺口逐渐缩小C.人口回流现象渐明显D.老龄化问题得到解决(2017年江苏卷)下图为某年我国部分省市城乡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各自总人口比重图。读图回答5—6题。5.城乡65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的分布反映了A.东部超大城市的城镇老年人口占比高B.中西部地区的城乡老年人口占比均高C.经济发达的省市均已进入老龄化阶段D.东北地区农村老龄化现象比城市明显6.影响贵州、湖南等中西部省份农村老年人口占比高的主要因素是A.人口出生率B.人口迁移C.人口死亡率D.人口密度(2017年江苏卷)据微信大数据分析,2017年春节期间,全国微信红包收发总量突破460亿个。下图为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前五位省份分布图。读图回答7—8题。7.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最大的是A.京→冀B.闽→川C.桂→黔D.粤→湘8.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分布状况反映了地理A.要素综合性B.环境复杂性C.空间邻近性D.条件相似性(2016年浙江卷)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2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完成9—10题。9.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密切,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①城乡间人口流动 ②农业专业化发展 ③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②→①D.③→①→②10.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B.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C.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D.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Ⅲ)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据此完成11—12题。11.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A.产业转型升级B.食品价格大增C.环境质量下降D.交通拥堵加重12.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①服务设施齐全 ②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 ③适宜就业机会多 ④生态环境较好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015年山东卷)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完成13—14题。13.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自然环境好B.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C.城乡收入差距大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14.“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带来A.土地资源浪费B.农业发展水平提高C.城乡协调发展D.农村老龄化程度降低15.(2015年广东卷)下图为2005—2012年我国某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图。由图可推断该省是A.海南B.四川C.广东D.浙江(2015年北京卷)下为某网上商城通过大数据分析绘制的“城市牵挂”示意图。由于迁出人口比例较高,甲地网购收货量中,从异地下订单的寄达商品所占比例最高,从而成为2014年全国最受异地牵挂的城市。读图,回答下题。16.据图可以推断,甲地人口迁出比例A.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高B.直辖市比省级行政中心高C.珠江三角洲比四川盆地高D.内陆城市比沿海城市高17.(2018年天津卷•节选)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攀枝花市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由乡村发展起来的工业城市。据图3中信息,概括攀枝花市人口分布的两个特点。18.(2017年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义乌市是著名的国际商贸之都,目前外来人口约占常住人口的37%。说明义乌市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请回答两项。19.(2016年海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改革开放后,由于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的人口规模持续快速增大。下图是2010年3个城市外来人口分省统计情况。(1)归纳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外来人口来源的共性特点。(2)分析河南、四川、湖北3省在北京、上海、广州外来人口中均占较大比例的原因。(3)诸如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超大城市是否应限制外来人口?请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20.(2016年江苏卷▪节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材料二 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2015 年来此过冬养老人结合数近10万,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材料三 下图为四川省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下表为攀枝花气温、降水资料。大量外来人口对“阳光花城”兴起有哪些积极影响?考点冲关【答案】1.D 2.C[来源:学。科。网]2.春节是中国人的最重要的节日,家庭聚会、访亲探友是必不可少的项目,造成人口流动大,所以影响春节期间人口流动的主导因素是家庭,C对;春节人口流动与经济、教育、交通的关系不大,A、B、D错。故选C。【答案】3.B 4.D 5.C【解析】3.根据图例分析,2010年我国劳动力区域流动的特点是东部地区以省际流动为主,A错;中部地区以县内流动为主,B对;西部地区以县内流动为主,C错;全国平均以省内县内流动为主,D错。故选B。4.图中数据反映,从2000年到2010年十年间,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是县内流动减少,说明县内经济差异变小,①错、②对;省际流动增大,说明省际经济差异变大,③错、④对。故选D。5.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经济水平高、收入高、就业机会多,中西部部地区经济水平相对较低、收入低、就业机会欠缺,促使我国劳动力区域流动的主要原因是区域经济的差异,C对。自然条件的差异、教育水平的差异、居住环境的差异不是主要原因,A、B、D错。故选C。【答案】6.A 7.C 8.D【解析】6.影响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春节期间,人口由图示省市移出进入相邻省区,据此选择与图示省市相邻的较为落后的省区即可(与北京相邻的河北,与江苏、上海、浙江相邻的安徽、与广东相邻的广西、湖南)。故选A。7.五省市净流入人口均来自周边地区,交通通达度相当,A、B错;年龄结构不会对波峰波谷出现时间造成影响,D错;职业不同,要求不同,会影响到开工时间,进而影响到波峰波谷的时间,C对。故选C。8.东部地区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已经相对完善,A错;东部地区高速铁路建设会舒缓交通压力,但不会降低人口流动数量,B错;中西部地区大力发展节日旅游业会拉动节日经济但不会改变春运现状,C错;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加工制造业,会缩小东中西的经济差距,从本源上减少人口流动规模,D对。故选D。【点睛】经济因素是现代人口流动的最主要因素,只有缩小地区经济差距实现全民富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口大规模流动的现状。【答案】9.B 10.D【答案】11.B 12.C【解析】11.生活成本高是导致流动人口外迁的推力因素,与“北上广”相比,重庆等地经济发达程度稍逊,在生活服务设施、城市拥堵方面、人均消费水平方面均不如北上广,但房地产价格较低。故选B。12.为吸引和留住从“北上广”迁出人群中的创业人员,重庆等地应当重点承接科技导向型产业人员的转入,提高行政效率,加大政策优惠,对迁入人口的职业培训应是用人单位或打工人员的自主行为,加强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并不能吸引高素质人才的流入。故选C。【答案】13.B 14.A 15.D【答案】16.D 17.A 18.B【解析】16.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城归”返乡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C对。城市产业未饱和,经济效益仍增长,A错;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乡村土地大面积的撂荒不是主要原因,B、D错。故选D。17.“城归”给乡村带来的是人口红利升级,人口红利升级指的是“城归”人员技能与素质的提升,A对。与性别结构的均衡化、年龄构成的年轻化无关,B、D错;人口数量的提高不表示技能、素质的提升,C错。故选A。18.“城归”现象给乡村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B对。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是经济、环境效益,A错;不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C错;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是经济效益,D错。故选B。19.【答案】(1)我国人口基数大,总量增长快;性别比总体呈下降趋势;不同省区人口数量变化差异较大。(2)原因:广东经济发展迅速,就业机会多,迁入人口多。有利影响:提供大量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速度,提高城市化水平。不利影响:加重交通、就业、住房等方面的压力;带来社会治安问题。(3)方向:由农村向城市、由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问题:给迁出地带来劳动力减少、产生大量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等问题,给迁入地带来人地矛盾(环境、资源问题)加重、就业困难(失业率高)、社会治安差等问题【解析】(1)根据材料一,可知我国人口变化的特点是我国人口基数大,总量增长快;性别比总体呈下降趋势;不同省区人口数量变化差异较大。(2)广东省常住人口总量由2000年第三位变为2010年第一位,这是由于广东经济发展迅速,就业机会多,迁入人口多。大量人口迁入广东,给广东带来的影响包括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有利影响主要是为广东提供大量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速度,提高城市化水平;不利影响是由于人口增多加重了交通、就业、住房等方面的压力,同时也带来社会治安问题。(3)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是由农村向城市、由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大量人口流动给迁出地带来劳动力减少、产生大量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等问题,给迁入地带来人地矛盾加重、就业困难、社会治安差等问题。直通高考【答案】1.C 2.D2.北京、天津、上海三个直辖市均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为人口的迁入区,常住人口数量大于户籍人口数量;重庆市为人口迁出区,户籍人口数量大于常住人口数量。故选D。【点睛】解答该题首先弄清楚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概念,这考查了考生平时知识积累的能力,另外,考生还要仔细读图,首先图上第一个信息是:该地的户籍人口比常住人口多;第二个信息是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差距略微缩小(这一点考生不易发现,就很容易误选)。根据第一个信息可以得出该地外来务工人口少于外出务工人口;根据第二个信息可以得出该市人口迁出回落,即该市劳动力需求增加。【答案】3.B 4.C【解析】3.安徽省地处我国中部经济地带,经济欠发达,大量人口外出务工,从而导致人口大量减少,B正确、D错误。我国高校招生是有计划进行的,不会在某年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外出旅游不会改变居民常住人口的身份,A、C错误。故选B。4.材料显示,2013年后安徽省常住人口增长率稳定在0.7%以上,但“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6%—0.7%”,说明人口迁入率增加,而以前安徽省大量人员外出务工,因此人口回流现象渐明显,C正确、A错误;图中没有信息显示安徽省是否存在劳动力缺口及老龄化问题,B、D错误。故选C。【答案】5.A 6.B【答案】7.D 8.C【解析】7.根据图中提示,箭头方向表示红包流向,粗细表示红包流量大小,广东流向湖南的箭头最粗,所以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最大的是粤→湘。故选D。8.从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前五位分布可知,前四位的都是发生在相邻省份,相邻省份间人口流动量大,红包单向流量也大,所以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分布状况反映了地理空间邻近性,与要素、环境和条件等因素没有多大关系。故选C。【答案】9.D 10.C 【解析】9.该题需要理解三者的关系,城市工业、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因而导致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促进城乡间人口流动,带来农村经济发展,从而促进农业专业化发展。故选D。10.人口流动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内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会缩小,从而减缓流动人口增长;小城镇人口也属于城市人口,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不会提高城市化水平。故选C。【答案】11.A 12.C【解析】11.上海市吸引外来人口的主要动力在于其经济发达,工、商业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大,可以为外来劳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更高的收入。外来人口减少反映其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对劳动力需求减少。结合材料 “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可以判断:由于上海市的劳动力导向型企业转移到了周边中小城市,上海市产业转型升级,对劳动力需求减少,人口出现了负增长;食品价格、环境质量、交通状况是影响人口变化的次要因素。故选A。12.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外来常住人口”。结合我国实际可知,人口迁移(流动)的主要目的是更好地就业和生活,因此人口迁往中小城市说明中小城市适宜的就业机会多。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人口流动趋势与中小城市承接了上海市的产业转移有关。故选C。【答案】13.C 14.A【解析】13.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主要是城乡收入差距大,农村人口到城市务工、经商的多,导致农村出现空心化现象,C对;城市环境主要是人文环境好,自然环境不如农村好,A错;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大,B错;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城市,D错。故选C。14.“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造成了土地资源荒芜、浪费,A对;无人耕种,不能带来农业发展水平提高,B错;造成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C错;迁出的多是青壮年劳动力人口,留守的大多是老年人,导致农村老龄化程度升高,D错。故选A。【答案】15.B【答案】16.C【解析】16.从图中看出接收甲地迁出人口的前五名城市中,位于南方地区的占多数,故甲地人口迁出比例南方地区高于北方地区,A项错误;我国有4个直辖市,结合材料和图可推知甲地人口迁出比例省级行政中心应比直辖市高,B项错误;接收甲地迁出人口的前五名城市中位于珠三角的占三个,而迁往四川盆地的较少,C项正确;从图中可明显看出迁往沿海城市的人口比例高,D项错误。故选C。17.【答案】特点:人口密度差异大(人口分布不均);1965年后迁入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区和西区,其他区域迁入人口少。【解析】攀枝花市人口分布的两个特点可从图中直接读取,注意整体总结及迁入集中地的说明。读图可知,迁入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区和西区,其他地区迁入人口少。18.【答案】商贸发达(商品集散地);就业岗位多(收入高);生活水平高(服务设施完善)。【解析】义乌市为国际商贸之都,吸引人口大量迁入的原因,主要从发达的商业活动,较多的就业机会和完善的基础设施等方面分析。义乌市以商业活动为主,是主要的商品集散地;第三产业发达,劳动力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社会服务设施完善,人们可以享受高质量的生活。19.【答案】(1)(地理位置)邻近省份,人口大省(河南、四川、湖北等),中东部省份比例高。(2)3省与3个城市的距离差别不大;3省兼具南北文化属性,适应性强;皆为人口大省,剩余劳动力多。(3)应该限制:外来人口增加了城市负担(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就业等);加重了大城市病(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不该限制:外来人口(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角色)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促进了不同地域和城乡间的文化交流。【解析】(1)对比3个城市外来人口来源省份的特点以及与各市地理位置的关系,可知共同特点主要是靠近3市的省份,人口大省(河南、四川、湖北等),中东部省份比例高。(2)河南、四川、湖北3省在北京、上海、广州外来人口中均占较大比例的原因主要与到城市的距离、文化习俗、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有关。(3)此问为开放性问题,限制与否都可以,只有回答的理由能够充分支持自己的观点就行。20.【答案】促进房地产、旅游、养老服务等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动当地的消费,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生态环境改善;促进多元文化交流。

相关试卷

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 考点64 我国的交通: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 考点64 我国的交通,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重书本抓主干,重原理抓过程,勤归纳会比较,多读图勤考虑,重标准有条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 考点63 我国的工业: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 考点63 我国的工业,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重书本抓主干,重原理抓过程,勤归纳会比较,多读图勤考虑,重标准有条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 考点62 我国的农业: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 考点62 我国的农业,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重书本抓主干,重原理抓过程,勤归纳会比较,多读图勤考虑,重标准有条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