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营宁波首个考古公园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上林湖越窑遗址作文 探营宁波首个考古公园

探营宁波首个考古公园

#探营宁波首个考古公园|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上林湖越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局部)

在规划和建设上林湖越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过程中,慈溪市充分融合了青瓷文化传承园、鸣鹤古镇、寿鹤青瓷文化创意园、栲栳山健身步道等周边文化和旅游片区的相关资源,力图整合休闲旅游、青瓷创意、观光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展示等传统特色文化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形成业态多样、功能丰富的南部青瓷文化旅游功能区。

宁波首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初具规模

风光旖旎、瓷片如碎玉铺地的上林湖畔,一直是中外陶瓷研究者心中的“圣地”。两年前,慈溪启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并斥资1.75亿元打造青瓷文化传承园。沉寂千年的上林湖越窑遗址迎来了全方位复兴的新时代。

依山傍水,层林尽染,上林湖畔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景色醉人。

在上林湖南岸码头边上,便是气势磅礴的上林湖越窑博物馆。总建筑面积4266平方米的博物馆有三个展厅,分别展现母亲瓷、越窑青瓷最辉煌的时期以及海上丝绸之路有关的青瓷文化。

其中,第二展厅内的法门寺出土地宫和第三展厅的海上丝绸之路实体展示,是一大看点。这里,不仅可以欣赏到稀世珍宝秘色瓷,还可以体验秘色瓷的烧造过程以及青瓷的制作工艺。

在越窑博物馆附近的荷花芯窑址,经过两次主动性发掘,揭示了唐宋时期越窑的窑场布局、制作工艺流程等重要信息。

唐代龙窑遗址

这里不仅可以看到唐代的龙窑遗址,还能看到复原后的龙窑,整个窑的体型、宽度、长度,都是按遗址之前的文献资料复原的。复原的龙窑,既展现了千年前的龙窑的雏形,也让游客有一个立体了解。

同时,荷花芯原窑址保护篷的修缮、游步道的建设、龙窑模型及保护罩的建设也让人眼前一亮,和金黄满地的银杏一起组成了如画般的风景,令人流连忘返。

一片碧波的湖面,布满青瓷碎片的遗址,出产秘色瓷的后司岙窑址现场十分震撼,几乎是每一步都踏在历史上。由于陆路不通,需要乘船抵达。

考古发掘为遗址公园建设提供了最珍贵的材料

“慈溪上林湖是越窑青瓷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和唐宋越窑中心产地,世界最大的青瓷‘露天博物馆’。”慈溪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工作人员说,在慈溪市境内已发现有越窑遗迹200余处,集中分布在以上林湖为中心的周边地区。仅上林湖库区便有115处,其分布之密集、保存之完好、延续时间之长世上罕见。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可追溯到三年前的考古发掘。

让时光倒回到2014年9月至2015年10月,浙江宁波两级考古部门,对越窑荷花芯窑址进行大规模考古发掘,首次发现唐宋时期越窑大作坊遗迹。

荷花芯窑址位于慈溪市桥头镇上林湖的西南岸边,是上林湖地区较具代表性的唐宋时期越窑窑址。此次发掘面积近1200平方米,经过一年考古发掘一批唐、五代、北宋诸时期丰富的地层堆积,展露出唐宋时期越窑制瓷大作坊的“真面目”。

千百年过去,唐宋时期用废品堆砌的筑匣钵墙,盛放原料的贮泥池、上釉的釉料缸、至今还堆放在原来的地方,生动地呈现出越窑完整的作业图景。

“这些作品胎质细腻,釉色青翠,技艺非常高超。”长期从事越窑遗址研究工作的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郑建明博士说,这样的大作坊遗迹,是越窑遗址考古中的首次发现!该遗址是目前国内已知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烧造时间最长的古代窑址。

国家文物局专家考核组点赞“慈溪模式”

为推进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慈溪在保护文物的同时进行环境整治,上林湖越窑遗址申遗所涉及的8800多座坟墓已全部完成迁移安置和墓地整理复绿,上林湖周边山体白化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呈现一派郁郁葱葱的景象。

上林湖越窑博物馆用一年时间完成了从选址到设计、施工、装修、布展等所有工作,目前内部功能设施已基本完善。

此前,荷花芯窑址经过一系列保护和整治工作,已正式对外开放。

在加快遗址公园建设的同时,慈溪力争把遗址公园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瓷遗址保护的典范。

前不久,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考核组对上林湖越窑遗址进行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评定现场考核。

在上林湖越窑博物馆,专家考核组惊讶于这片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的建筑群,在短短的一年左右时间里拔地而起,盛赞其为“慈溪速度”。专家组对上林湖越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给予高度评价和肯定,称赞为“慈溪模式”,开创了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慈溪案例。

文字来源:中国宁波网、甬派

图片来源:中国宁波网、甬派

图文编辑:叶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