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报]构建“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三网合一指什么意思 [中国改革报]构建“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中国改革报]构建“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2024-07-16 06:3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要加快教育体制改革,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形成一支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最重要标准。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高等学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在教育界已经基本达成共识,但是,“怎样培养人”则具有多元路径,如南京大学的“三三制”、四川大学的“小班式”、黑龙江大学的“融入式”等都是较为成功的案例。   作为高等学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指导性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指出,当前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实践平台短缺、指导帮扶不到位”等问题,“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亟待健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60多年办学实践中,坚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遵循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内在规律,紧紧围绕“怎样培养人”的主题,通过构建“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新路径,逐步形成了具有校本特色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三融合”之一: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   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是指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交叉培养。区别于以往单一学科专业的培养模式,该培养模式强调知识融合、技术集成、专业互补、资源共享,旨在培养具有强烈变革思维的“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是新兴学科的增长点、优势学科群的发展点、重大创新的突破点,有利于拓展人才培养的教育空间,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有效途径。   在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方面,中国地质大学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突出地学特色优势,建设交叉融合学科群。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念,着力推进“五个一批”:围绕强化地学优势重点建设一批基础学科,瞄准学科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发展壮大一批新兴学科,紧盯市场需求变化建设一批市场前景好的应用学科,下决心“叫停”一批持续低位徘徊、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和创新能力不强的学科,合并一批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学科;将有限的办学资源聚集到必须办好并且有基础、有干劲、有思路、有措施的优势和特色学科上,使学科建设水平与学校整体发展水平相适应。二是坚持协同创新,建立学科交叉融合平台群。按照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分工明确、运转高效的要求,重点打造三类多学科交叉融合平台:一类是学术交流平台,围绕交叉融合学科的前沿学术选题,定期开展跨领域、跨行业、跨区域乃至国际性的学术交流研讨,学习借鉴国内外多学科交叉融合理念、措施和方法。二类是研究试验平台,以重点骨干学科建设为依托,整合和配置校内多学科实验平台资源,建立高度集成、开放共享、交叉应用的研究中心和平台;以重大项目为纽带,以项目带头人为核心,汇聚多学科融合型团队,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三类是协同创新平台,打破校校、校所、校企、校地行政壁垒,整合各方创新资源,打通学术研究上、中、下游之间的创新链条,开展联合科研攻关,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发展。三是坚持聚焦师资,建立学科交叉科研团队群。学科交叉融合是基于多学科优势基础发展起来的,必须打破现有行政壁垒,以国家目标和战略高技术的重大需求为统领,凝练重大科研方向,推进人力和智力集聚,形成资源的整合和有效配置,组建学科交叉融合的科技创新大平台和大团队,促进多学科背景的骨干队伍的交流和合作。四是坚持构建有利于通识教育的大类培养模式。按照文理渗透、理工结合的要求,打通一级学科或专业大类下相近学科专业的基础课程,开设跨学科专业的交叉课程。逐步扩大专业选择的自由度,探索建立跨校、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专业融合型转变。   “三融合”之二:教学与科研实践融合   教学是学校之本,科研是强校之路,实践是检验教学、科研成果的标准,三者统一于教师教学、学生求学、学校管理的全过程。教学与科研实践融合是指在教学中融入科研训练,在科研实践中提升理论水平,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为促进中国地质大学教学与科研实践融合,一是建立融教学与研究实践于一身的教学科研队伍。按照“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的要求,积极借助“C2科教战略联盟”“丝绸之路”学院、“地球科学国际大学联盟”等国内外合作平台,聘请联盟成员单位知名专家担任学生导师,选派优秀教师参与国际项目合作与交流学习,实现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跨学科、跨领域、跨地区的合作。二是促进教、学、研和实践相融合。深入推进以“学术卓越计划”为核心的综合改革,着力推进战略管理、治理结构、资源配置等三项改革。深入实施“学术创新基地建设计划”,加强国家级和省部级创新基地建设,完善以学术创新基地、协同创新基地、国际合作与交流基地(“三横”)为载体,以教师与专职科研队伍、研究生、高水平本科生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三纵”)为依托的“三横三纵”网格式学科建设计划。加强周口店、北戴河、秭归野外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继续提升国家级工程实践教学中心、校外实习站点和产学研基地建设水平,争取把更多基地建设成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稳步提升全校学生参与专业实践活动的比率,引导教师把国际前沿学术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教学,促进师生“寓教于研、教研相长”,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造能力。三是吸引社会众创资源,促进校企人才交流。整合特色地学信息技术、智能地质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珠宝及贵金属智能制造等方面的学科特色资源,汇聚社会众创资源,服务教研结合。依托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强化知识产权与技术转移中心、武汉市地质资源环境工业技术研究院等产业孵化平台建设,拓展学校—地方—企业联合攻关的有效途径,促进教研成果转化。鼓励教师和企业高级技术人才双向兼职,每个优先/重点发展方向柔性聘任1位校外技术首席教授。新聘用青年教师到大型企业锻炼1年以上,不承担课程教学任务,保留学校所有待遇。   “三融合”之三: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是指在建构学生基本专业素养的同时,通过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的训练、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育,切实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为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推进人才培养由知识传授向知识、能力、素质融合型转变,中国地质大学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一是构建全链条、全过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开设《大学生KAB创业基础》《创业心理》《创业精神导论》等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程,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鼓励专业教师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开设所在行业的创新创业知识实训课程。二是设置创新创业学分,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将开展创新实验、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和自主创业等折算为学分,将参与课题研究、项目实验等活动认定为课堂学习,为逐步从弹性学制向完全学分制改革创造条件。为有意愿有潜质的学生制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建立创新创业档案和成绩单,客观记录并量化评价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三是提升专业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参与的深度与广度。通过“高徒计划”由院士、长江学者、杰青、企业家等一大批专业领域名师,直接从本科阶段对学生进行手把手培养,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整合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成立包含知名企业家在内的专兼职创业导师队伍。四是开展丰富多样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举办“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国家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各类创新创业计划竞赛和创业训练营活动。五是改进创新创业指导服务。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建立“线上+线下”的创业辅导服务平台,编写“创业通”“创业帮”等系列创业辅导教材,建立“创业辅导服务工作站”,为创业实践者提供政策咨询、管理咨询和心理辅导。   构建“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建议   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教学与科研实践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作为“三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三个维度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是基础,教学与科研实践融合是关键,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是根本。“三融合”模式的构建需要统筹规划、系统设计、整体推进。   一是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顶层设计。切实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把教学质量作为高校的生命线和评价教师优劣的首要标准。围绕如何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制定详细的发展规划和具体的实施方案,把全校的工作重点统一到教学工作这一中心,统筹推进其他各项工作。明确学校各管理部门和教学单位的主体责任,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要求各单位、各部门“制表上墙,挂图作战”。   二是明确“三融合”人才培养工作重点。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的重点是合理设置多学科交叉课程体系,推进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教学与科研实践融合的重点是改革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机制,落实《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师[2016]7号),突出教育教学业绩,引导教师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鼓励教师将学术前沿和实践经验融合课堂教学;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重点是明确全体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责任,建立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共同为学生开展创新思维和方法训练、创业意识和技能培训,建立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研修制度,提高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   三是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体系。加强专业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创业实验室建设,促进实验教学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自主建立或联合共建专业化众创空间、创客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作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广泛联合高新技术企业和地方政府建立形式多样的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和科技创业实习基地。通过培育和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建立慕课课程体系、创业导师队伍、风险投资体系等支撑要素。充分利用微信微博自媒体、互联网以及其他学生喜闻乐见且便捷高效的方式,打造“线上+线下”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四是推进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创新。完善资源倾斜配置机制,设立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经费专项预算,增加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投入;主动对接有关部委和省市两级政府,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支持;鼓励校友、社会各界捐赠或联合学院、专业设立创新创业教育专项,切实保障创新创业教育投入持续稳定增长。建立试点示范、多点推进机制,按照示范先行、逐步推广原则,积极引导相关部门和学院鼓励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类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取得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切实增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学习效应。完善激励机制,积极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对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管理人员在职务晋升、工资晋级上给予倾斜支持。加快完善高校科技成果处置和收益分配机制,支持教师以对外转让、合作转化、作价入股、自主创业等形式将科技成果产业化,并鼓励带领学生创新创业。   最后,政府应加强对人才培养工作的宏观指导。研究制定高校分类发展规划,探索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考评机制。抓好人才培养综合改革试点示范,推进一批高校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及时总结、推广高校人才培养改革创新的成功经验。(本文作者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