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的基础理论依据是什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三维设计理论是什么 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的基础理论依据是什么?

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的基础理论依据是什么?

2024-05-10 21:3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的基础理论依据是什么?-未名研学

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一种实践活动课程,必须把课程理论作为其最基础的理论依据。而课程理论中,最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是泰勒的现代课程理论和多尔的后现代课程理论。两种课程理论看似对立,实则互补,共同构成研学旅行的课程理论基础。

1、泰勒的现代课程理论

泰勒是现代课程理论的重要奠基者、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集大成者,被誉为“当代教育评价之父”“现代课程理论之父”,其著作《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是围绕四个基本问题的讨论展开的:第一,学校应该试图达到哪些教育目标?第二,如何选择有助于达到这些目标的学习经验?第三,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第四,如何评价学习经验的有效性?泰勒的现代课程理论作为西方课程理论的主导范式,揭示了课程编制的四个阶段: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是现代课程论最有影响的理论构架,对我国课程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多尔的后现代课程理论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突出特点是去权威化、去中心化、去普遍化,突出个性化、差异化、多元化,突出互动性、生成性、批判性、创造性。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的不断扩展,以多尔为代表的后现代课程观在批判以泰勒为旗帜的现代主义课程观的基础上异军突起。多尔批判泰勒模式把课程的重点放在课程目标的选择上,导致一种预定的目标。课程评价只关注目标是否得以实现,对于目标的适宜性则不关注,预先选择的目标作为目的提升到过程之上或外在于过程本身。多尔批判泰勒模式充斥着教育本质的工具主义或功能主义的观点,在此教育不是自己的目的,并非来自于自身;它指向外在的目标并受其控制。

在研学旅行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泰勒的现代课程理论为我们提供了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基本框架,具有预设性、规范性、科学性、操作性的突出优点;多尔的后现代课程理论为我们提供了课程开发微型化、模块化、个性化的新思路和重要的理论支撑,具有生成性、选择性、个性化、人本化的突出优点。按照泰勒现代课程理论进行课程框架的设计与规划,按照多尔后现代课程理论进行课程设计的细化、微观化、操作化,实现泰勒现代课程理论与多尔后现代课程理论的有机结合,这是研学旅行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最佳策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