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变绿海,江河成舞台|连南打造“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三江明珠集团 荒山变绿海,江河成舞台|连南打造“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地

荒山变绿海,江河成舞台|连南打造“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地

2023-12-05 02:2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摄影“发烧友”带上“长枪短炮”取景拍摄,游客拍照“打卡”,还可以在旁边的摊位买特产……这样的场景,在连南万山朝王国家石漠公园观景平台已是司空见惯。

作为连南瑶族自治县的“十佳”摄影点,伫立平台之上看着开阔的山谷,视线之内是郁郁葱葱的连绵群山,山峰就像千军万马奔腾向前。游客李先生与家人在平台上合影留念,他说:“这里风景很美,山群很有气势,‘出片率’非常高。”

不远处,夜幕降临的三江河畔热闹了起来。越秀桥上彩灯高照、流光溢彩,结束一天忙碌的人们结伴来到岸边、桥上散步休闲。河中建成一个半圆形的三江源舞台,刷成红黄蓝青等七彩颜色的江边,既可作近水碧道,逢重大演出还可摇身变成容纳4500人的“彩虹座席”。

一山一水,美不胜收。很难想象前者曾是荒山秃岭的连片石头山、石漠化土地,后者则是近年来才在荒草丛生的江边建成的又一文旅新热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连南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正努力打造成“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地。

万山朝王观景台。曾亮超 摄

连南万山朝王国家石漠公园入口处。曾亮超 摄

公园内的超美骑行路线。房翔龙 摄

瑶山明珠——连南万山朝王国家石漠公园,为广东省首个国家石漠公园。曾亮超 摄

三江源舞台两边是刷成红黄蓝青等七彩颜色的江边,既可作近水碧道,逢重大演出还可摇身变成容纳4500人的“彩虹座席”。曾亮超 摄

彩虹观景台。黄慧诚 摄

“一河两岸”碧道,既是一条瑶族文化特色碧道,也是“醉美”民族特色马拉松赛道。曾亮超 摄

石漠化治理

绿色生态惠民的“连南模式”

万山朝王又称八百罗汉,开阔的山谷,群峰突兀,伫立于此,让人有如君临帅台、点兵阅将之感。其山形山势庄重、磅礴气势,更有瑶族人民敬拜盘古王祖先的神韵,故美誉为“万山朝王”,素有“第二丹霞”之誉。

锦绣瑶山不缺美景,特色旅游景点还在不断新增中,彰显瑶山活力。2019年1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复同意开展国家石漠公园建设,同年,省林业局支持连南依托石漠公园开展森林生态综合示范园建设。

森林生态综合示范园作为万山朝王国家石漠公园首期建设项目,投资1.05亿元,主要包含森林旅游示范区、自然教育示范区、森林康养示范区等三大园区。

今年,连南计划新增投资8000万元,以创建省级自然教育基地、省级康养基地、生态公益林示范区为抓手,开展森林生态监测站、勘界立标、自然教育径、标识标牌、园区水系等基础项目建设,开展小微湿地等生态修复项目建设。

连南万山朝王国家石漠公园是广东省首个国家石漠公园。公园内建设七彩花谷、四季果园、蚕桑文化体验园区、千亩银杏、森林康养基地等多个节点,还有全长5.5公里骑行路线,呈环形路线穿越丛林,每一公里以红色和蓝色为间隔。

东门入口处的科普宣教中心,展示了石漠公园的岩溶地貌,科普宣教石漠化知识,呈现石漠化治理的历程。里面还有一条“银杏大道”、室内望远镜、热气球等互动感强的体验项目,炫酷的科技体验让人眼前一亮。

近年来,广东不断创新机制,促进石漠化地区绿色生态惠民,打造了连南万山朝王国家石漠公园等示范样板,创建连南“万山朝王模式”等石漠化治理特色模式。

原来,连南属我国典型的峰丛洼地地貌区,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石漠公园山上到处荒山秃岭,地上是连片裸露的岩石,石漠化越来越严重。

近几十年来,连南着力推行封山育林林草植被恢复治理模式、异地生态移民治理模式、生态经济型系统治理模式等石漠化治理三大模式,让3568.5亩石漠化土地披上“绿衣”,公园内洼地以银杏、油茶、桑园为主,下坡至中坡以杉木、马尾松、任豆树为主,山上经过封山育林以灌丛为主。

写好山水文章

打造连南瑶族文化演艺IP

2020年,三江源景点、龙腹陂石碑正式揭牌,连南的文旅版图进一步“扩展”;今年7月26日,广东省第三届“乡村振兴大擂台”连南出征誓师大会举行,作为活动举办地的三江源演艺广场受到更多关注。

三江源、龙腹陂、万里碧道等项目,是连南“瑶山那抹红”乡村振兴示范带的重要节点,也是连南推动生态振兴的重要项目。

其中,三江源为沿陂河、涡水河、大保河的交汇点。为加快建设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连南建设了“三江源”,建设项目有亲水平台、“三江源”天然石碑、小型停车场、厕所、草坪等。

“三江源”景点对面,新“三江八景”之一的龙腹晴澜(龙腹陂)正位于此处。龙腹陂始建于东汉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至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是珠江水系首个拦河筑坝水利工程。

在龙腹陂遗址,连南树立“龙腹陂”立石,正面镌刻“龙腹陂”三个大字,背面镌刻“龙腹陂碑记”,还修建了“龙腹陂”摄影观光平台。

三江河是连南的母亲河,连南建设了一条全长20公里的“一河两岸”碧道,既是一条瑶族文化特色碧道,也是“醉美”民族特色马拉松赛道。连南将充分发挥“碧道+生态旅游”“碧道+民族文化”等“碧道+”功能效益,全力打造连南绿色名片。

位于三江河中的三江源舞台项目,是三江河岭南民族特色文旅廊道配套设施的一部分,由碧桂园集团投入资金助力建设。舞台直径为36.9米,整个演绎广场面积约1000平方米,河两岸的彩虹座席是观众席,能同时容纳4500人观演。

连南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舞台背景造型融合了瑶族铜鼓与瑶族刺绣图案,寓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族大团结;两端伸展出的红绸带,其创作灵感来源于瑶族服饰中的红腰带,寓意瑶族文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2022年以来,结合开展“千企帮千镇 万企兴万村”行动,连南与碧桂园集团合作,通过加强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搭建三江源演绎舞台,并与一河两岸、碧道建设、梅村田园综合体、马拉松赛道等项目串珠成链,打造连南瑶族文化演艺IP。此外,整个帮扶项目还包括民族地区教育医疗文化补短板项目、养猪项目,预计总投入资金达1亿元

该负责人介绍,借助上述一系列项目的建设,将形成集演艺、引客、留客等核心特色功能为一体的全域旅游夜游娱乐点,推动连南住宿、餐饮、娱乐、休闲等业态相互关联带动,加快连南高质量发展。

一线快评

作为全省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地区之一,离开了绿色,瑶乡就失去了本色、底色和特色。连南既要在提升绿水青山的“颜值”上走在全省前列,更要在做大“金山银山”的价值上为全省先行探路,闯出一条“连南路径”。

【记者】陈国飞 黄津

【摄影】曾亮超

【通讯员】王慧星 梁敏

【作者】 陈国飞;曾亮超;黄津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