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逐渐放开,警惕新冠的雪上加霜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三星电池门事件 疫情逐渐放开,警惕新冠的雪上加霜

疫情逐渐放开,警惕新冠的雪上加霜

#疫情逐渐放开,警惕新冠的雪上加霜|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目录-

新冠感染如同感冒吗?

警惕新冠肺炎增加卒中风险

哪些人容易被脑卒中“盯上”?

疫情时期,卒中高危人群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本文约2199字,预计阅读需要5分钟

如幽灵般防了又防的新冠,终于在2022年的冬季短兵相接,直接冲到我们面前。在大时代下,我们每个人都显得特别渺小,我们能做的,可能就是做好准备,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家人,尽量避免一些不可逆的伤痛与遗憾。

怎么照顾好自己与家人?除了尽量避免外出,做好防护以外,我们还需要留意一类疾病在目前疫情状态下的雪上加霜,那就是脑卒中。

冬季是脑卒中的高发季,如果在这个特殊的时间段得了新冠,后续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哪些可能性的影响?本周公众号文章聊聊这个话题。

01 新冠感染如同感冒吗?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病毒“复仇”的年代。根据Worldometer实时统计数据,截至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7日6:21,全球累计确诊病例超6亿4133万例(641332107例),全球累计病亡病例超663万例。30%–48%的新冠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病。心脑血管病患者容易感染新冠,感染后症状比较重,死亡率高。

新冠感染后,多数患者临床表现类似普通感冒。但住院新冠患者中,急性心脏功能失常很常见。虽然不少人认为新冠感染如同感冒,其实,没有感冒那么简单,如果高危患者不积极对待,仍有生命危险。

新冠是一个大血管与微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系统受累是大概率的事情。老年,男性,携带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的人,处于新冠高重症风险之中。

新冠还是一个多器官疾病,恢复后可出现后急性病毒综合征——症状持续及/或延迟或长期并发症,其中也包括心脑血管症状。

根据60天随访结果,大约20%新冠幸存者仍然有胸疼;确诊新冠后超过2个月,心脏磁共振检查发现60%的患者存在心肌炎症。

02 警惕新冠肺炎增加卒中风险

新冠患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与中东呼吸综合征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等冠状病毒类似,新冠病毒也具备神经系统侵袭能力。

嗅觉丧失、头痛是其导致的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症状,同时,新冠病毒也可能通过介导内皮功能紊乱、凝血系统紊乱导致血栓形成或低凝状态,因此增加脑卒中的风险。

⚠️新冠病毒还会对心脏产生影响。对心脏的影响可能与新冠病毒用来进入细胞的关键蛋白有关。新冠病毒能与ACE2蛋白结合,这种蛋白出现在几十种人体细胞的表面,这能让新冠病毒进入几乎所有人体细胞。

当新冠病毒进入血管表面的内皮细胞,这可能是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开始。血栓会自然形成并修复身体在清除感染时造成的损伤。这些血栓会阻塞血管,轻则引发腿痛,重则导致心脏病、脑卒中发生。

一项针对超过50万例COVID-19病例的研究发现,这些患者在感染后两周内出现血栓的风险比流感患者高了167%。

斯坦福大学心脏病学家Robert Harrington说,即使初期感染结束后,免疫应答损坏血管内表面的地方也会有斑块聚集,导致血管缩小。就算在最初伤口愈合的几个月后,这依然会引起心脏病发作和脑卒中一类的问题。Harrington说:“这些早期并发症显然会转化成后期并发症。”

新冠病毒还会在免疫系统中留下痕迹。当耶鲁大学免疫学家Akiko Iwasaki和她的同事在对COVID-19住院患者的急性期抗体进行表征时,他们发现了大量针对人体组织的抗体。

因此有科学家怀疑新冠病毒在刺激人体免疫系统时,可能无意间激活了会攻击人体的免疫细胞——这些细胞在免疫系统没有过度激活时一般保持静息状态。这些免疫细胞可以损伤包括大脑、心脏在内的许多器官。

血管受损会加重免疫系统受到的攻击。你可以理解为这种损伤会随时间逐渐累积,当心脑血管系统的前线被攻击到一定程度,人体就会面临严重风险,比如脑卒中或心脏病发作。

03 哪些人容易被脑卒中“盯上”?

具有以下3项及以上危险因素,或者既往发生过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人群即为脑卒中的高危人群。

不可控的危险因素包括:

✅年龄:大于60岁,年龄越大风险越高;

✅性别: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发生脑卒中;

✅遗传因素:既往有脑卒中家族史。

✅可控的危险因素,也就是生活方式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疾病(房颤、心脏瓣膜病变等等)、吸烟、酗酒以及超重或肥胖、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

把能控制的因素控制好,卒中风险就会明显降低。

04 疫情时期,卒中高危人群

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患者如有心脏疾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有调查显示新冠病毒感染者脑卒中的发生亦可能是跟其原有的基础疾病有关,病毒感染会引起患者生理及心理的改变,若原有的基础疾病控制不当均可增加患者罹患脑卒中的风险。

但脑卒中“可防可控”,疫情当前,在日常生活中积极控制可干预的危险因素,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是降低脑卒中发病率的根本方法。以下几点:

01

控制已知的危险因素等

控制已知的危险因素等基础疾病要积极治疗,按时服药,做好血压、血糖的监测,以保证基础疾病得到良好控制。

如果已经存在心血管病,如冠心病、心衰、脑血管病,或携带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其他疾病,对新冠病毒易感,患感染之后病情比较严重。其中,肌钙蛋白升高是重要指标,肌钙蛋白T水平越高,预后越差;而且肌钙蛋白越高,死亡率越高,必须极端重视,不能贻误抢救时机。

02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严格戒烟限酒,合理膳食、均衡营养,适量运动。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多喝水。

03

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放松心情,避免因紧张焦虑、情绪激动而诱发脑卒中。调整心态,理性面对疫情,避免在疫情防控期间因过度恐慌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创造家庭和睦的环境,心情舒畅地生活,不过于紧张,思想上又高度重视。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重视的是,疫情期间也要通过媒体网络等介质加强对公众的卒中宣教。许多患者可能担心被传染而惧怕来医院就诊,也就错过了就诊的最佳时间,应当给公众传达相关的卒中自我诊断知识,警惕自己及家人身体各方面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变化,如果出现了突发的肢体无力、脸歪口斜、言语障碍等现象,及时送医。

作者:耿德勤

文源“神精庄园”公众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