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两巨头联手打造AI芯片,与其说抗衡AI霸主,不如说避免被边缘化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三星最好的手机芯片 韩国两巨头联手打造AI芯片,与其说抗衡AI霸主,不如说避免被边缘化

韩国两巨头联手打造AI芯片,与其说抗衡AI霸主,不如说避免被边缘化

2023-05-21 10:4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三星将获得一款内部AI工具,可规避使用其他平台带来的商业机密泄露风险;Naver计划在今年下半年推出AI芯片,将提高其打入全球企业AI市场的机会。

据韩国媒体报道,5月14日,韩国两大科技巨头--三星电子和Naver已同意联合开发一款用于企业的生成式Al.以与全球的 AI 工具如 ChatGPT 等竞争。

根据双方的AI合作关系,作为韩国最大在线和搜索引擎运营商的Naver将从三星获得半导体相关数据,由此创建生成式AI,再由三星进一步强化该工具。

知情人士称,一旦开发成功,这款可支持韩语的AI工具将被提供给三星电子设备解决方案部门使用,其中包括其半导体业务。而在实际测试后,三星计划将该工具的使用范围扩大到公司其他业务,包括负责智能手机和家电业务的设备体验部门。

作为全球数一数二的半导体科技巨头,三星为何不独立开发Al工具,而是要联合韩国最大搜索引擎合作开发Al工具呢?

一禁了之,非解决之道

5月初,因为此前三星电子引入聊天型机器人ChatGPT,短时间内就曝出有机密数据外泄,甚至有员工上传代码等信息安全事故。三星电子宣布禁止员工使用流行的生成式AI工具,如ChatGPT、Google Bard 和Bing。

担心传输到谷歌Bard和Bing等人工智能平台的数据存储在外部服务器上会泄露公司机密信息给其他用户,是三星禁用ChatGPT等Al工具的直接原因。实际上,除了三星,在韩国世界第二大存储芯片制造商 SK 海力士公司和韩国最大的钢铁制造商浦项控股公司也禁止其员工在工作中使用生成式 AI 聊天机器人。

但是,Al工具的开发和应用是数字时代的必然趋势,随着Al工具的快速普及,显然一禁了之,绝非解决Al工具泄密风险的解决之道。拒绝自家机密被别人的Al工具窥探的最好方法就是用自家Al工具。

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韩国三星还没有自家Al工具,更何况还没有足够的技术能力。那么,联合别人开发属于自己的Al工具,就成了必然选择,也是明智选择。由于技术壁垒和科技战的缘故,选择三星电子最好是选择韩国自己的搜索引擎运营商的Naver。这样信息和技术可以共建共享。

据报道,通过与Naver合作,三星将获得一款内部AI工具,可在提高公司生产力的同时规避使用其他平台带来的商业机密泄露风险。合作开发,可以带来安全且必不可少的AI工具。两家公司目标最早10月发布,足见其开发AI工具紧迫性。

强强联合,恐难挑战AI霸主

随着ChatGPT的大火,生成式AI已经被各行各业火速跟进,包括美国、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纷纷行动推出自己国家的大模型等AI工具,迅速抢占国际市场。相比之下,韩国企业在生成式AI领域显得有些沉默,主要原因是韩国企业在该领域互有短板。

三星和Naver作为韩国科技巨头,强强联合可以优势互补。三星和Naver还计划在今年下半年推出AI芯片,与英伟达等企业竞争。开发完成后,Naver人工智能平台将以之取代目前使用的英伟达芯片,将提高其打入全球企业AI市场的机会。

联合开发后,这款三星-Naver AI 聊天机器人的一个关键优势是其对韩语的支持度。这将弥补韩国科技企业AI工具开发的空白。三星半导体业务总裁庆桂贤最近通过其社交网络服务表示,“在发达国家,AI 数据主要以英语进行处理。不讲英语的国家如韩国在利用生成式 AI 工具方面处于边缘化状态。”Naver 首席执行官崔秀垠也表示,该公司的一个主要业务目标是提供更好地解决韩国企业面临问题的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三星与Naver联合可增强韩国AI实力。

三星和 Naver 计划在今年下半年推出 AI 芯片,以与英伟达等公司的 GPU 产品等竞争。研发完成后,这些 AI 芯片将取代目前在 Naver 的 AI 平台中使用的英伟达芯片。据市场研究机构 Gartner 预测,全球 AI 芯片市场预计将从 2020 年的 230 亿美元增长到 2025 年的 700 亿美元。

要知道,英伟达在 AI 芯片技术和市场都是绝对霸主。三星和 Naver联合开发AI 芯片,想要挑战撼动英伟达的霸主地位,谈何容易。数据显示:英伟达独立GPU市场份额达80%,在高端GPU市场份额高达90%。2020年,全世界跑AI的云计算与数据中心,80.6%都由英伟达GPU驱动。2021年,英伟达表示,全球前500个超算中,大约七成是由自家的芯片驱动。

有分析说,韩国两大科技巨头联合打造AI工具和芯片,与其说抗衡ChatGPT和英伟达,不如说避免在AI被边缘化。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