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冠李戴说“三川”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三川是指什么地方 张冠李戴说“三川”

张冠李戴说“三川”

2024-06-29 04:3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偶尔翻阅台湾省出版的《中文大辞典》,在“三川”条第三义项下看到了这样的释文:

唐以剑南西、剑南东及山南西三道为三川。〔唐书杜甫传〕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

“安史之乱”爆发初期杜甫避走的“三川”,怎么能跟蜀中剑南诸道合称的“三川”混为一谈呢?这条释文肯定有问题。接着,我查检了大陆出版的修订版《辞海》和《汉语大词典》,它们的“三川”条都没有收录这个义项;修订版《辞源》和中华书局的《汉语数目词辞典》虽然收了此义,但两者的释文却又同《中文大辞典》如出一辙。看来,对唐代“三川”一词忽略和误解的人还不少,就此作一点必要的考证,我想不会是毫无意义的。

我先把“三川”一词的文献资料梳理了一下。作为古代的地理名词,“三川”既可以指三条河流的合称(具体是哪三条河流,又有不同的说法),也可以指行政区划的地区名、郡名和县名等,义项达七八个之多。限于篇幅,这里不可能一一作详细的介绍,只能集中到一点,即跟杜甫避走有关的“三川”来谈。

为了便于说明问题,让我先把《中文大辞典》所引《新唐书•杜甫传》的那段文字引得完整一些:

会禄山乱,天子(按:指玄宗)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按:指灵武),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右拾遗。(中华书局标点本第5737页)

人们一般都知道,杜甫在“安史之乱”中曾经到蜀中的成都去住过一段时间,其故居被称为杜甫草堂。成都在唐代属于剑南道(“道”大致相当于现在的“省”),而唐中叶以后,又将东邻的山南西道与剑南东川(剑南道东部地区)、剑南西川(剑南道西部地区)合称为“三川”。于是有人便想当然地把这个“三川”同《新唐书》中杜甫避走的“三川”混为一谈了。其实这两个“三川”,无论从时间或地域来说,都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新唐书》的那段引文说得很清楚,杜甫的“避走三川”是在玄宗“入蜀”以后和“肃宗立”以前。肃宗是天宝十五载(756)七月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南)即位的(改元至德元载)。那时的剑南道还没有分成东、西两川(两川分设于至德二载,即757年),当然不会有与山南西道合称“三川”之事。再说杜甫到成都是在肃宗乾元二年(759)的腊月,大约要晚三年多的时间。所以,杜甫于“肃宗立”以前避走的“三川”,不可能是蜀中的“三川”。要揭开这个谜底,必须另辟蹊径。

其实,唐代“安史之乱”以前的“三川”,是属于关内道鄜州的一个县,故址在今陕西洛川县西北,因华池水、黑水、洛水三川交会而得名。《新唐书•地理志一》说:“〔鄜州〕县五:洛交、洛川、三川、直罗、甘泉。”原注:“〔三川〕华池水、黑水、洛水所会。”据四川文史研究馆《杜甫年谱》的考订,早在“安史之乱”爆发前两年的天宝十三载(754)秋天,杜甫就从长安将妻儿送往奉先县(在长安东北,今陕西蒲城)安置。天宝十四载(755)仲冬,安禄山起兵反于范阳,长驱西进。次年(756)六月攻克潼关,玄宗仓皇逃奔蜀中。杜甫也携带家眷从奉先辗转北上,经过白水、彭衙、华原、三川等地,最后在鄜州西北三十里的羌村住了下来。在途经三川县时正遇山洪泛滥,原野一片汪洋,他曾作《三川观水涨二十韵》一诗,记下了这次艰苦的经历。不久听说肃宗已于七月十三日在灵武即位,便又告别妻儿,离开鄜州前去投奔新君。至德二载(757)夏秋之际,他在长安;怀念鄜州的妻儿,写了一首《述怀》诗,诗中说:“寄书问三川,不知家在否。”这里的“三川”并非指具体的三川县,而是他家眷所在的鄜州羌村。因为鄜州地处三川(华池水、黑水、洛水)所经的流域,当时人们可能习惯上有这样的称呼。但不管这个“三川”指的是县名(三川县)还是地区(鄜州地区),它绝非某些词典所说的蜀中“三川”,则是完全可以肯定的。

(原载2002-06,署笔名封常曦)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汉典主站:www.zdic.net

汉典论坛:bbs.zdic.net

汉典手机站:m.zdic.net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