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止听个响,浅谈耳机界传奇三剑客,相关搭配与见解。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三大耳机厂商 真·不止听个响,浅谈耳机界传奇三剑客,相关搭配与见解。

真·不止听个响,浅谈耳机界传奇三剑客,相关搭配与见解。

2023-08-08 03:2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前言

前两篇文章主要是推荐了一些非常便宜的耳机,但其实我预估错了几件事情——

1、头戴式耳机的主流受众已经不再是传统的HIFI发烧友,取而代之的是游戏玩家,他们对头戴式耳机的需求量远大于目前的HIFI烧友。

2、B站用户是一个非常年轻的群体,年轻的HIFI烧友几乎都更中意耳塞,因为它们更加方便、便携、对知识的要求门槛低。忙于高压工作、高压学业的年轻人几乎没时间留在家里独自欣赏音乐,奢侈一点也就是在图书馆看书的时候戴着耳塞听听音乐。

3、B站的朋友们比我想象的有钱多了。(扶额笑)

这个廉价耳机系列还会更新,但是也只有一两期了(大概),毕竟后面的耳机,真的不算“便宜”了,自认为我对商品价格的认知还是理智的。

承接上篇文章——

评分标准 

为了直观地向B站的朋友们描述耳机的实力,我首次采用了伪量化的形式来衡量各个指标/特性,这种做法在HIFI圈是最为忌讳和鄙夷的,本就图大家一乐,希望各位不要当真,若是要截图,到处传个笑话,还请把这段话也截进去,谢谢~ 

低频下潜: 

Lv1——没有任何下潜,低频集中在头部,与中频混在一起。(结合若此时耳机的低频量也很大,那么就会有剧烈的轰头感)

Lv2——有一定的下潜,大部分中低频依旧在后脑,但极低频可以在喉咙处感受到。

Lv3——基本脱离了轰头的范畴,但几乎所有的低频都卡在脖子的位置,体验其实不太好。Lv4——HIFI耳机正常水平的下潜,大部分低频在胸口,拥有震撼的感觉,真正意义上的“用心感受低频”。 

Lv5——出色的下潜,大部分低频集中至胸腔,极低频可以传遍上半身,往往出现在旗舰级平板耳机和音箱上。 

声场: 

Lv1——厕所。 

Lv2——小房间。 

Lv3——常规录音室。 

Lv4——大型音乐厅。 

Lv5——大得离谱。 

Lv6——无边无际。

本期简介——

讲述耳机界的里程碑级耳机——HD600、K701、DT880。

简单谈谈目前的主流搭配方案。

本文全程吹牛,场面一度十分尴尬,受不了这种风格的……

还是请你忍着看完,并能耐心地百度文章中的某些梗。

废话少说,开始步入正题。

正文

sennheiser(森海塞尔) HD600

HD600

Beats在潮牌耳机界的地位众人皆知,森海在HIFI耳机界的地位虽然没达到家喻户晓,但是圈内的烧友都对此不可置否。而森海真正确立口碑与HIFI龙头地位,既不是高高在上的神器奥菲斯,也不是饱受争议的耳塞IE800。

是传奇老旗舰HD600——

是神,是god,是21世纪初最强的旗舰耳机!

直到2004年,才出现了一个与之抗衡的对手,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同门兄弟,HD650。

这个光环伴随了多少岁月……甚至成了之后HIFI大耳的参考级对象。

就连自家的次旗舰HD700都被小弟HD660s所压制,被迫一次次降价。

HD6XX家族

森海三兄弟稳稳地站在中高端市场的交界线上,以致于新晋厂商进入高端头戴式耳机市场就遇到桥头堡,想要把头戴式耳机定价在2000以上,HD6XX系列是一道不可不逾越的鸿沟,如果做出来的声音没有HD6XX系列好,就只能退市或者落涯式降价。

迄今为止,HD600依旧是最好的古典耳机之一,它并不是靠素质取胜,

仅仅凭借那特殊的听感——厅堂感、辉煌感。

音乐中充满着交响音乐厅的华贵,这是其他耳机难以拥有的。难以想象一款开放式耳机能够将氛围感做到如此极致。厚实的声底、富有能量感的低频,都是令人难以忘怀的印象……

频响:高频黯淡,中频略凹,HD600对于人声的表现显然不如它的同门师弟(HD650/HD660s)表现得出色,但是三频的衔接绝对是完美的。

下潜:Lv4,深度下潜,可能是4000以下最好的。

解析:标准水平,由于森海对低频的理解是“氛围”,因此在许多人的听感中,HD600并不是一款清晰的耳机,甚至还有“糊”的说法。

分离:出色的分离,尽管有些所谓的“糊”,但乐器与乐器之间并不会互相混淆,不然最引以为豪的古典就彻底混在一起了。

声场:Lv4,作为一款主流级开放式耳机,这个声场并不算大,但是得益于森海那宽松的声场风格,整体的密度不高,因此给人的感觉依旧是非常舒畅的。

动态:怪物一般的动态,看不到上限……

特长:测试中端一体机、耳放的参考级耳机,让你误以为自己的前端还不错,鄙视链顶端,日常对着所有旗舰大耳骑脸。

适用范围:大型古典交响、小编制、民乐、Jazz。

以上听感均为推开后的HD600表现,对于用手机、便携砖头直推的朋友,我只能说——没事,继续头铁,反正也不难听,对吧,主要是HD600系列不挑食的好习惯。

经典搭配——

Lehmann Linear ——4000

Graham Slee Solo Ultra Linear——4000

Brocksieper Earmax SE——6000

Violectric V90——6000

AMBER MK3 ——6000

啊?你问我为什么这些前端比耳机还贵了几倍去了?

然后这里写出来的只是几个参考耳放而已,还没有算上转盘、解码,以前用1W块钱的前端系统推HD600,可是一点都不稀奇。

所以老烧看到一些新烧用手机、电脑“糟蹋”这些老旗舰,都会忍不住出来说两句。

好在时代在进步,尤其是国产发力得很猛,还是带来了不少实惠……

哦,我不保证国产的实力哈,因为——

以下的推荐,我一个都没有听过。

新式搭配——

xduooTA10——1500

aune T1se——1000

这种都是解码耳放一体机,其入门门槛仅仅比便携播放器稍高一点点,稍微在PC上设置一下AISO,接入内置USB界面就可以听了。

AKG K701K701

由于各种原因——比如:动漫《K-ON!》中出现过的K701,导致K701一时风靡东亚,在年轻一代的烧友中口碑很不错。但实际上,K701早就在这些影视作品出现之前就已经获得全世界的认可了。而且K701在那个年代的设计语言可是十分先进的,即使放到现在,也是开放式耳机中少见的高颜值。

kon中的K701

K701由于较高的颜值,看起来高冷的气质,极其难推的特性,使得许多人干脆就把她当摆设了,因此得到了“大手办”的雅称。当然,这也离不开那优雅的底座和高级的伪玻璃包装盒。即使是不开封,放在卧室里当镇宅神器也是值得一摆的,不过放在客厅就有些尴尬了。

与对手的HD6XX系列不同,HD6XX怎么推都不会难听,而且上限还无穷无尽。可K701就尴尬了,极其容易出恶声,一般来说“恶声”指——耳机单元在没有得到充足电流的驱动下,产生严重的频响失真,具体表现为高频破音、声场挤压、低频混团。

(不过某些耳机自带“恶声”,怎么推都没有用的,放弃吧)

可旗舰始终是旗舰,只是许多人对她已是不屑一顾,价格不决定音质,但一定影响脑放。当年K701作为一个3000+的旗舰,烧友们都是老老实实地拿着中高端耳放,甚至顶级耳放伺候的。现在倒好,自从AKG将工厂转移到大陆之后,价格大幅下降,结果就是成了名副其实的“大手办”,K701还是K701,只是现在将其拿在手上的持有者已经变了。

于是就有了贴吧流传甚广的那副图——

(图片我找不到了……)

K701拥有AKG最具代表力的调音,高雅、朴素、婉约……极其优美的人声,特别适合表现女声清唱。与铁三角那种极致的女毒不同,这是对人声重放的另一种阐述。

如果说铁三角是妖娆的摩登女郎,那么AKG就是充满皇室气质的维也纳公主。

在早期的奥产K701上保有梅花标,她拥有被老烧们赞誉的“奶油味”人声,具体怎么解释呢……大概就是绝对没有齿音,润滑,而且软乎乎的。

(注意,以上均为K701已经推好后的听感)

频响:整体偏……偏个头,没有下盘。推出明显低频的K701都是不正常的,八成是用大压摆电流过推了,真正的K701不需要肥大的低频,K701讲究的就是干净的中高频。

下潜:Lv3,虽然量少得可怜,但是下潜却意外地令人满意。

解析:中等水平,虽然中高频很纯净,没有任何模糊感,但是依旧缺失了一些细节,这种单元技术上的瓶颈,并不是靠旗舰级DAC能弥补的。

分离:出色的分离,多个方向,多个位置的“发声源”从未混在一起过,不过纵向挤压感有些问题。

声场:Lv5,不需要怀疑,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质疑过K701的声场,尤其是横向声场,从来没一个人反映说K701“闷”,因为这种声场是没有边际感的,但也因此失去了令人着迷的泛音。整个声音由近及远,逐渐衰减,而不会有碰到声场边际导致“回响”,十分自然。

动态:正常水平,足以应付大多数音乐,但对于宏大的交响乐还是太勉强。

特长:镇宅,测试大电流甲类耳放,坑初烧。

适用范围:小编制,流行,轻音乐,欧美乡乐。

经典搭配——

SAC K1000 —— 5000

TEAC UD 503——5500

RudiStor nx03 —— 6000

其中503是一体机,不过现在其实还是建议直接入UD 505,适用范围广,绝对不会后悔。另外两个都是耳放。

新式搭配——

Yulong Canary—— 1100

JC AUDIO UDP-3 —— 2800

恰好这俩我都听过,一般人用UDP3推K701基本上到头了,理性发烧嘛。(我到底在说什么……)学生党可以考虑金丝雀,小巧方便,而且有2000以下少见的大电流甲类单端。

还有一种终极屌丝推法(并不是PC直推!),用LA5SE+解码板+树莓派数字转盘(或者加上XMOS模块做界面),再直接点,甚至是直接拿手机接上RCA转换线,连接上LA5SE耳放(399),完事。

beyerdynamic(拜亚动力)DT880

DT880与A1

作为耳机的创始者之一,对声学的沉淀自然是炉火纯青,其中更以专业监听耳机为骄傲,而这里面最富有传奇色彩的,就是DT880。很难想象一个卖了近40年的监听耳机到至今为止都一直受音乐发烧友喜爱。

监听耳机,这个名词往往都会给人以留下一副刻板的印象——严肃,直白,不加渲染。然而事实也如此,森海与拜亚同为德国音频设备厂商,但是两者对调音的理解大相径庭,一个是讲究温和尔雅,另外一个则是沉着冷静,于是也就有了拜亚白开水的称号。

DT系列的监听耳机不少,DT770,DT990,DT1990……以及各种pro版的衍生型号,但是没有一个能像DT880这样具有影响力。我认为,原因大概就在于那种真实的声场,而不是强行拉伸甚至挤压变形的声场。(另外一个原因是DT880一直都在改版,调音上做了微调)

频响:极致的高频,明亮而透彻,对于弦乐的表现近乎完美,中频凹,人声听起来会很遥远,冰冷……低频的凝聚感极强,每个鼓点都是清晰而有力。

下潜:Lv2,糟糕的下潜,即使在A2的加持下,下潜依旧卡喉咙,更别提万元以下的耳放了。

解析:结像极为清晰,定位精准无误,一般耳机听起来的大结像在DT880中绝对不存在,而且平时听起来像在正中间的人声,在DT880中甚至能听出偏离。

分离:第一梯队的水平,面对自家的特斯拉单元毫不逊色。

声场:Lv3,立体感十足,而且密度极高,不会有空的感觉。

动态:其实拥有与老对手HD600不相上下的动态,可惜吃了低频薄的亏,在许多人听来,大动态下显得略弱。

特长:专业装X,藐视一切音染废物,摆资历,外观日常被抄袭,真·大暖耳罩子。

适用范围:小编制,管弦乐独奏,Jazz,钢琴独奏。

经典搭配——

beyerdynamic A2 —— 10500

beyerdynamic A1 —— 7000

别多想了……这个世界上能真正还原DT880声音的只有它俩,其它的都是在加一些无聊的音染。

新式搭配——

beyerdynamic A20 —— 3000

J.C Audio THOR X —— 1000

A20是拜亚自家的缩水版A1,说实话,这东西推不了DT880,它的定位是给T90设计的西装套,光是从纸面参数上就不够看。THOR X则是专门推高阻大耳的廉价单端甲放。这是被逼无奈,DT880这种无法换线的设计使得万元以下的耳放都十分尴尬,它们都没有强大的大压摆单端,只能凑合着推一把。

曾几何时,DT880在老烧们的手上,都是直接用功放伺候的,因为600Ω实在是太难对付了,这与当年的K240的待遇一样,实在不行也只能妥协了。

还有一些DIY的仿A1、仿A2耳放,这些我就不做推荐了,完全没用过,而且型号太多太乱,实在是无心整理……

总结——

英雄迟暮,三大老旗舰随着岁月的流逝,身上的光辉不再耀眼,它们的后辈已然登上了新的顶峰,但是这并不妨碍它们继续在HIFI界发挥余热,引导着一位又一位HIFI发烧友继续探索前行。这三个死对头,曾经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可惜却因为业界环境的变化,物是人非,各自走向了不同的路,本来都在3000价位,

如今HD600依旧站在2000价位巍然不动,

DT880因为不冷不热的市场效应和为特斯拉技术让路,而降到了1500的价位以下,

而K701则是最令人惋惜的,多种因素,导致了她的迅速降价,如今已跌破千元大关。

命运不仅捉弄人,也会跟这些埋头研究音乐的厂商开玩笑……

未问先答——

Q:UP你搞什么啊?前端除了耳放以外还有解码的好不?没解码你玩什么HIFI?

A:解码自己买去,解码对耳机的适配没那么挑剔,我还没见过因为解码搭配不当而强行导致耳机推出来不好听的。

Q:瞧你把这三吹得,早就是淘汰的东西了,还老旗舰……新旗舰哪个不比它们强?

A:强不强我不知道,老不老无所谓,好听就对了。

Q:这个……一千多块钱的耳机,需要这么多东西去搭配,是不是有点过头了?

A:为了追求极致而不惜一切代价,这就是发烧。同样一万块钱预算,或许你会全部用来买耳机,并自认为自己处于一种相对理智的状态,但是你很快就会意识到——你需要花10W来推这个耳机。

Q:UP,怎么你说得跟我听到的完全不一样啊?

A:你是不是用手机推的?……电脑?当然也不行!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