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中的暗喻和影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三体中的人物 《三体》中的暗喻和影射

《三体》中的暗喻和影射

2024-06-20 07:5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刘慈欣的《三体》三部曲是一套伟大的科幻小说,论到想象力之雄奇、场面之宏大、情节之跌宕起伏,在中国科幻作品中不敢说绝后,至少也是空前了。在恣意飞扬的想象之外,这也是一部有意无意间反映现实问题的小说。自它出版之后,众说纷纭。一部《三体》三部曲,有人看到了基础科学的重要价值,有人看到了道德和人性的脆弱,有人看到了文革的破坏力,还有人看到了认了作为一个族群的进取精神。在笔者看来,《三体》系列是一部教科书,一部光年尺度上的中国近现代史。

事实上,“光年尺度上重新演绎的中国现代史”这句话是明明白白印在《三体》第一部的宣传语上的,只是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在第二、三部出版的时候不再提了。但是从整部三部曲的角度讲,这句话是当之无愧的。而且只有在读完第三部《死神永生》之后才能真正理解作者想要说的到底是什么。不过《三体》三部曲中的暗喻或者说影射并不像1+1=2那样明明白白写在读者的面前,它需要读者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并且对中国近现代史有所了解。

“光年尺度的中国近代史”《三体》

要了解《三体》中的影射,要先从第三部《死神永生》中那三个童话说起。用童话来传递事关人类生死存亡的情报,这是刘慈欣的构思巧妙之处。小说人物云天明使用的“二维隐喻定位法”,在三体人面前隐藏了自己的真实目的,但同时也让整个地球的人类陷入了猜疑之中。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云天明三个童话的影射方法是这样的,先给出一个比较模糊的猜测,然后再用另一件东西加以定位。

“二维隐喻:这种模式是用于解决文字语言所产生的信息不确定性的问题。在一个双层隐喻完成后,附加一个单层隐喻,用来固定双层隐喻的含义。在此例中,用雪浪纸的卷曲和熨平暗示曲率驱动中的空间形态,把肥皂船的隐喻确定下来。如果把故事看做一个二维平面,双层隐喻只为真实含义提供了一个坐标,附加的单层隐喻则相当于第二个坐标,把含义在平面上的位置固定下来,所以这个单层隐喻又被称为含义坐标。含义坐标单独拿出来看是没有意义的,但与双层隐喻结合,就解决了文学语言含义模糊的问题。 ”

有意思的是,这种隐喻解码方式其实也是《三体》这套小说影射的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讲,云天明用三个童话骗了三体人,刘慈欣则用三本小说骗了读者。

《三体》小说的影射没有童话那么精妙,但也有类似之处。请注意,我们猜测的前提是:《三体》三部曲是“光年尺度上重新演绎的中国现代史”,三部曲的主角一再变换,但始终不变的主角只有一个,即地球和人类。我们的猜测就需要把小说中的地球看成对现实中中国的隐喻。那么这两者有什么共同之处吗?有。在近现代史中,中国积贫积弱,被列强所欺凌,但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奋发进取,成为世界主要强国之一。这和小说前两部地球科技落后,被三体人欺辱嘲笑,但最终在罗辑等人带领下达成战略平衡恰有相似之处。

但是这样的猜测是否只是牵强附会呢?没关系,这是第一层的隐喻,我们只需要找到第二层给他以确认。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三体世界和我们的近邻日本的相似之处。它们都处于一个比较恶劣的自然环境下,生存空间狭窄,灾害频发。从人的角度说它们都是科学技术相对发达,崇尚集体主义,军队残忍冷血,文化相对贫瘠。最重要的是,三体和日本都对它们的近邻地球和中国充满了野心,甚至把征服对方作为自己战略的最重要一步。大刘生怕读者看不懂,在第三本书里还安排了一个智子在地球上化身和服丽人,精通日本插花、茶道的情节。显然,作者是把三体当成日本来写的。那么,和三体世界一衣带水,被其觊觎良久的地球世界,还有理由不是我们旧中国的缩影吗?你看,这种初看有相似属性,最后用智子加上一道明确坐标的写法和童话里传递情报的写法何其相似!

但是,如果仅仅把三体世界的影射理解成日本却又有点肤浅。好的影射作品,追求的一定是神似而不是形似,作者不会把故事完全跟影射对象写成完全一样的,但聪明的读者一眼就能看到其中的影子。《三体》中,三体世界是地球人类接触到的第一个地外文明,也是它打破了人类自己是唯一智慧生物的迷梦。这同近代史上鸦片战争打破了大清朝天朝上国的迷梦是不是也有相似之处呢?所以,作者实际上是把整个近代史做了压缩来写的。三体世界既是日本的影射,更是近代以来妄图瓜分掠夺中国的东西方列强的共同象征。建立这个基本概念之后,后面的情节理解起来就很容易了:几位面壁人代表了近代以来爱国志士们的各种救国道路,中间发生的科技大进步代表洋务运动的虚假繁荣,黑暗森林战役则代表了甲午和辛丑的一败涂地,三体在威慑后的入侵代表了抗日战争的艰苦卓绝……

那么顺理成章的,罗辑使用黑暗森林法则建立威慑,自然也就代表了1949以后中国人民终于站了起来,特别是1960年代造出两弹一星之后建立起对东西方列强的威慑。罗辑的形象自然也就代表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中国共产党人。

有人可能会问,你刚才不是说威慑后是抗日,怎么抗日跑到建国之后了?这就是我所说的神似与形似的关系了。威慑后三体入侵时的末日景象,包括地球治安军和敌后游击军的对峙,无疑都是对抗日战争的一种暗喻,但按照逻辑来说,以一己之力拯救地球,并和列强建立起威慑关系的也只有中国共产党人做到了。更何况之后还提到罗辑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独裁者”,这种称呼也只有当代穷酸文人对中国共产党,特别是对毛泽东的看法才比得上。前面说的这些其实都是背景,一旦接受了罗辑暗喻毛泽东老一辈共产党人的设定,那么《死神永生》中人类对他的态度就会让我们觉得很熟悉了。在罗辑卸任执剑人之后,没有一个人表示对他的感谢,反而还因为一些莫须有的罪状遭到了指控。这和当今网络上的某些思潮何其相似!对于毛泽东和他所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多少人已经忘记了他们把旧中国拉出饱受屈辱的泥潭,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功业,反而对他们讽刺谩骂的声音始终不绝,更有许多,甚至用一些莫须有的谣言对他们进行诬蔑中伤。《三体》三部曲要表达的,很大程度上是对这种思潮的一种反思吧。笔者认为,这种反思实际上就是《三体》三部曲的思想内核所在。他代表的是作者对历史的认识,也是他对现实社会逆向民族主义思潮的逆反。从罗辑、章北海、韦德等小说中英雄人物的身上,作者更体现了自己希望看到中华民族奋发进取,不为暂时困难所羁绊的豪情。

当然除了这个主线之外,《三体》系列中还有许多小心的暗喻和影射。有的比较明显,也有的比较晦涩。比如说作为人类却效忠于敌对的外星势力,四处煽风点火搞破坏的ETO组织成员和某些喊出“中国需要西方殖民200年”的公知、带路党何其相似!再比如,地球人类最终还是难以逃过毁灭的命运,但是给人类留下种子的只有勇于探索外空间的章北海等人,是不是作者也认为只有改革开放才能让中华文明存活下去呢?小说的最后,作者让三体星毁于“光粒”攻击,不由得让人想起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在美国金融攻击下的全面停滞。小说中地球遭受攻击则是比“光粒”还要高级得多的维度攻击,是否会让人联想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们进行的和平演变和CNN等境外媒体的舆论攻势?小说的最后,地球最终还是毁灭在了维度攻击之下,我们的中国能幸免于难吗?

笔者的这种认识究竟是作者刘慈欣的本意吗?这需要对刘慈欣本人的思想有一定的了解,更需要结合刘慈欣以往的一些作品。在《球状闪电》、《全频带阻塞干扰》等小说中,他塑造的主角都是为了祖国不惜奋勇献身的英雄人物;而在《光荣与梦想》等小说中则体现了他对西方霸权主义的警惕。笔者认为,刘慈欣至少也是一个对民族独立自强充满热情的爱国者,并且对历史和现实的外部环境有自己清醒的认识。《三体》三部曲中流露出的这种政治倾向有两种可能:或者是像笔者所认为的,是刘慈欣精巧布局之下的讽喻之作;或者是刘慈欣平时对社会现实思考之后下意识的运用到了小说里。但不管是哪种可能,《三体》这部书的基调都是改变不了的。

文学作品一经出版面世,解读权就不在作者手里。读者们读书的时候一定会结合自己现实生活中的经验和认识来对作品进行解读,有时这种解读甚至超出作者的意料。金庸听到文学批评家对自己作品意图的推测时大吃一惊,而假使曹雪芹复活更一定会对红学家们的成就张口结舌。《三体》三部曲也是这样,笔者甚至还见过“作者对罗辑等人实际上是一种批判态度,程心所代表的人性才能拯救宇宙”的奇葩言论。笔者在文中的解读方式也只是一家之言,个中意味还请读者自行体会吧。

作者 陈慕雷 幻想文学评论者,自由撰稿人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