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三伏天时间表出炉了!长达40天,哪天入伏?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三伏天哪些天最热 2023年三伏天时间表出炉了!长达40天,哪天入伏?

2023年三伏天时间表出炉了!长达40天,哪天入伏?

2024-07-17 00:1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023年三伏天时间表出炉了!长达40天,哪天入伏?

你是否感觉到了夏日的炎热?感觉又闷又湿?如果你有这样的感受,那么你一定正处在三伏天。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最湿、最难熬的日子,但也是一年中最适合养生的日子。三伏天到底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它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三伏天的由来

三伏天是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的名词,它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的秦国,是根据夏至和立秋两个节气以及干支纪日来确定的。它包括初伏、中伏和末伏三个时段,每年的入伏时间都不一样,但大致都在小暑和处暑之间。初伏和末伏各有10天,中伏有10天或20天,所以三伏天总共有30天或40天。

三伏天的“伏”字,有藏阴之意。《汉书·郊祀志注》说:“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这说明,在三伏天,阳气最旺,阴气被压抑在地下。

古人把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定为初伏,第四个“庚日”定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定为末伏。什么是“庚日”呢?就是用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组合成的六十个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比如庚子、庚寅、庚辰等等。

今年(2023年)夏至是6月21日,这一天是“庚戌日”,所以往后数两个“庚日”,就是7月11日(庚午日),这一天就是入伏的时间。7月11日再往后数一个“庚日”,就是7月21日(庚辰日),这一天就是入中伏的时间。8月8日立秋,这一天是“戊戌日”,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在8月10日(庚子日),这一天就是入末伏的时间。

三伏天的特点

说到三伏天,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热!热得让人难以忍受,热得让人无法安眠,热得让人想要逃离。这种高温不仅给人们带来了身体上和心理上的不适,还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

为什么三伏天会这么热呢?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太阳辐射强度大。夏至后虽然白昼在缩短,但白天还是比黑夜长,地面吸收了大量的太阳能,形成了高温现象。据统计,三伏天的平均气温比其他季节高出5-10℃。

二是空气湿度大。三伏天吹东南风,带来了海洋上的水汽,使空气变得潮湿。水分子的比热容很高,能够吸收很多热量,所以潮湿的空气会让人感觉更热。据测量,三伏天的平均相对湿度达到80%以上。

三伏天不仅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湿!湿得让人浑身粘腻,湿得让人衣服不干,湿得让人心情沮丧。这种湿气不仅会导致皮肤瘙痒、头晕、胸闷等症状,还会滋生细菌、病毒、霉菌等有害物质。

为什么三伏天会这么湿呢?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降水频繁。三伏天正值我国多数地区的汛期和雨季,由于季风和台风等气象系统的影响,常常出现强降水过程,导致地面水分增多。据统计,三伏天的平均降水量占全年的30%左右。

二是蒸发作用强。三伏天的高温促进了水体的蒸发,使得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增加,形成了高湿度的环境。据测算,三伏天的平均蒸发量是其他季节的2-3倍。

三伏天是一个适合养生的季节,要注意两个“养”字,就是养好阳气和脾胃,才能平安渡过“三伏天”。

●养阳气

阳气是身体活力的根本,夏天阳气最旺盛,但如果过分寻凉会损害阳气。在三伏天期间,要避免熬夜、保持饮食均衡、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 养脾胃

夏天天气闷热,很多人受“酷暑”困扰,吃不下东西。因此,养护脾胃是夏天的重点,夏天可以多吃些苦瓜、苦菜等解暑食物,但也不要过量,以免伤害脾胃的气机。另外还可以吃一些辛香健脾的食物,如葱、姜、芥菜等,既能健脾又能开胃。

三伏天虽然炎热难耐,但也不要为了一时凉爽而做出不利于身体健康的事情,事后后悔无用。在三伏天也要重视自己的生活习惯,保持作息有序,吃一些清凉的食物,度过这个火热的夏天。

总的来说,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也是一年中最养生的时候。就像一句古话说的那样:“三伏贴一年不生病。”我们要抓住这个黄金期,调整好自己的身心状态,为自己和家人创造一个健康快乐的夏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