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为什么又叫田七?这里面有个真实故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三七代表什么数字前后 三七为什么又叫田七?这里面有个真实故事

三七为什么又叫田七?这里面有个真实故事

2024-07-03 00:1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因为三七的形状与人参相似,功效也相近,故又被称为“三七参”、“人参三七”、“田七人参”等。“血参”的名称,则不仅将三七与人参连接在一起,还突出了三七“补血第一”的功效。

三七又称“金不换”,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说,三七“大如拳者治打伤,有起死回生之功,价与黄金等”,意思是优质的三七对于外伤治疗有起死回生的功效,价钱与黄金一样贵。

我国西南地区山蛮起伏、河流纵横、交通险阻、与外隔绝,为多民族聚居的蛮荒之地。三七是西南民族医药文化的明珠。1979年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

县发掘出的古彝文医书《明代彝医书》(1566)(1912年手抄本)就记载三七“刀伤而血流不止,三七煎服或研粉撒伤口”。然而,三七最早的文字记载还可以追溯到1523年异远真人编著的《跌损妙方》。该书收录“参三七”多达40条,多配伍用于活血祛瘀,止血理气。

明朝万历年间,市场经济发达,官僚、诸生、乡绅,以及工商业者、手工工人、小商贩和城市居民组成的市井文化,促进了商贾的交流,人员的流动,商品的流通。频繁的征战增加了军旅的迁移。长江以南的城镇,流传着从西南蛮夷带来的“三七药”。称为“血证之奇药”。中国第一奇书《金瓶梅词话》(1573年)做了生动的描述。该书的第六十二回写李瓶儿患子宫出血不止、命在旦夕的危症,花子由来看她,说:“俺过世公公老爷,在广南镇守,带的那三七药,曾吃来不曾?不拘妇女甚崩漏之疾,用酒调五分粉末儿,吃下去即止”。显然,三七之奇、之珍贵,在当时已为世人所知。

张居正的继任者、政治家张四维著的《医门秘旨》(1575)记述“三七草,其本出广西,七叶三枝,故此为名。其根类香白芷,味甘气辛,温性微凉,阳中滋阴,散血凉血,治金疮刀斧伤立效。又治吐血崩漏之疾。边上将官宝之为珍。如有伤处,口嚼吞水渣敷患处即安。血证之奇药也”。那个时期,三七已成为闺房至宝、军中要药,秘传而不可多得。

公元1578年,李时珍在其不朽的著作《本草纲目》中第一次详细叙述了三七的性味、功能和用途:“三七生广西南丹诸州番峒深山中,采根暴干,黄黑色,团结者,状略似白艾;长者如老干地黄,有节。甘、微苦、温。无毒。止血散血定痛,颇似人参之味”;“此药近时始出,南人(特指我国大约从广西内江自云南澜沧江

区间的南方各族人民。)军中用为军疮要药,云有奇功”,“乃阳明厥阴血分之药,故能治一切血病”。可见李时珍已认识到三七对于外伤、内出血,以及血脉瘀堵都有着神奇的功效,并注意到三七“颇似人参之味”,第一次从“味”的角度将三七与人参联系在一起。同时,他还指出:“或云试法以末掺猪血中,血化为水者为真”,利用三七富含的皂苷具有溶血作用的特点,鉴别真假,将三七与其他“土三七”区别开。

三七被称为金不换,以三七配伍的药物被称为金创药,这不仅是对三七疗效的认同与夸赞,同时也说明三七的价格很高,与金子一样昂贵。三七之所以如此珍贵,是因为它产地偏远,数量稀少。目前比较好的三七有昌弘三七,以文山地道20头春三七为主,24年的大品牌,昌弘三七粉无论在品质还是口碑上都是非常好的,还配送有一个3克量的小勺子,食用的时候只需要用一勺子就可以了,这样就不用担心过量了。

随着李时珍《本草纲目》的问世,三七也逐渐进入了各代医家的视野。在之后的医学著作中,只要提到止血、活血、补血的药物,往往都会重点描述三七的疗效。

明天启四年(1642)由倪朱漠编著的《本草汇言》载:“三七味甘微苦,性平,无毒。”这是对三七安全性的最早的评价,证明了三七是一种平和、无毒,老少皆宜的药物。

清代名医陈士铎所著《本草新编》记载:“三七根,止血之神药也。无论上、中、下之血,凡有外越者,一味独用亦效。”讲的是三七对于外用止血的功效,只需要外用一次,就能见效。同时,《本草新编》还讲到了三七的内服,认为它在补血上更有独到之处。书中说:“加入于补血补药中则更神,盖此药得补而无沸腾之患,补药得此有安静之休也。”意思是三七用于补血时,药效神奇,不但补血效果好,而且不会把人补得像热火上的锅子那样热气腾腾的,是温和补血,不会上火。

1769年,黄宫绣在《本草求真》中说:“三七,世人仅知功能止血住痛。殊不知因通血瘀而疼作,血因敷散而血止。三七气味苦温,能于血分化其血瘀。”这一段话,是对三七的比较全面的认识,它纠正了人们把三七单纯看作外用止血药的误区,告诉大家,三七不但可以止血、补血,而且能活血散瘀。瘀血消散,血流畅通后,人体的疼痛、病痛也就自然消除了。

1860年,名医黄元御在《玉楸药解》中说:“三七,和营止血,通脉行瘀,行瘀血而敛新血。凡产后、经期、跌打、肿痛,一切瘀血皆破;凡吐衄、崩漏、刀伤、箭射,一切新血皆止。”可以说是对三七的功效做了全面的总结,止一切出血,散一切瘀血。

清末民初名医张锡纯则认为只三七一味就可以完全取代古医书《金匮要略》中所有去除瘀血的汤方,甚至认为从安全性上来说,它比任何下瘀血的汤方更为稳妥。

随着名医们对三七的不断应用实践,三七的功效渐渐被人们认识全面了,它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并被尊为与人参同等的神药。1765年,药物学家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中,就把三七与人参放在了一起,说“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二者味同而功亦等”。

几百年的探索,几十代人的实验,三七,这棵参族奇葩,穿越了千年的迷雾,终于走出了云南的莽莽大山,正式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三七的药理学研究

医学现代化,为三七的腾飞插上了翅膀,使三七超越传统,进入了全新的时代。随着中医药的大发展与现代生物分子技术的不断创新,三七的研究成为国内外医药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

传统医学强调“天人合一”,人体与自然环境是和谐统一的,健康的身体就是人适应自然的结果。外界的各类因素变化,作用于人体,为什么有的人若无其事,有的人就一病不起呢?这是因为人的体质不同,有的人身体内已有亏虚,内在的“虚”加上外来的“邪”,内外夹击,自然就受不住了。所以,要防病抗病,除了趋避外邪,更重要的是,增强人体自身的正气。对于提高身体的适应能力,增强体质和抗病与修复能力,中医药在与疾病几千年的斗争中积累形成了他人无法比拟的宝藏,而现代科技利用分子生物技术的进一步发掘,正在使这座宝藏逐渐释放出巨大能量。更多关于三七知识请加小编微信nnyygf了解,帮您解答三七困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