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唐诗里的成都生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一纸薄笺的读音是什么呢 【夜读】唐诗里的成都生活

【夜读】唐诗里的成都生活

2024-06-04 12:5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纸造出来以后,根据不同用途可以再加工。蜀笺,就是成都古代一类著名的加工纸。薛涛所制之笺纸,被称为“薛涛笺”或“校书笺”,其名气一度超过薛涛之诗,有人甚至遂以“制笺”代指薛涛。明人何宇度认为:

蜀之文人才士每出皆表仪一代,领袖百家。汉如杨雄、王褒、司马相如,唐如陈子昂、李白,宋如苏家父子,元如虞集,岂他方所能比拟?然不特此,香奁之彦,若花蕊、当垆、制笺,才情岂在人下?

薛涛的才情,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诗,一是制笺。尤其后者,简直就是她的主业,正如宋人计有功所云“涛,蜀妓也,以纸为业”,明人屠隆也称“元和初,蜀妓薛洪度以纸为生业”,生业即人赖以生存的职业。

首先必须有好山好水,有嘉木,有良匠,最后方能产出妙纸。唐人李肇《唐国史补》所记妙纸产地,其山水即无一处不清美:“越之剡藤、苔笺,蜀之麻面、屑末、滑石、金花、长麻、鱼子、十色笺,扬之六合笺,韶之竹笺,蒲之白蒲、重抄,临川之滑薄。”实际上,在薛涛之前,成都就有很好的笺纸蜚声在外了。麻面、屑末、滑石、金花、长麻、鱼子等纸诞生于薛前抑或薛后,今已难以确定,但十色笺确在她之前就有。

说起十色笺,就不得不提到薛涛在成都的居住地。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说她“居浣花里,种菖蒲满门,傍即东北走长安道也”,元人费著《笺纸谱》一则云“府城之南五里,有百花潭,支流为一,皆有桥焉。其一玉溪,其一薛涛,以纸为业者,家其旁”,再则云“涛侨止百花潭”。浣花里,百花潭,看是两名,实指一处,其地即在唐时之浣花溪边,所以元人周衡之《谢惠浣花笺》诗云:

“浣花溪上桃花水,

薛涛捣作宫中纸。”

锦江真是一条好水,濯锦而鲜明,淬刀而锋利。浣花溪水虽为锦江支流,用来造纸亦佳。因此,浣花溪边的原住民大多会造十色彩笺。《笺纸谱》描述其生产盛况云:“江旁凿臼为碓,上下相接。凡造纸之物,必杵之使烂,涤之使洁,然后随其广狭、长短之制以造砑,则为布纹,为绫绮,为人物、花木,为虫鸟,为鼎彝,虽多变,亦因时之宜。”先在水畔凿石为碓臼(由碓窝和碓锥两部分组合而成),再把造纸的原材料放进去捣烂成纸浆,然后洗去其间的粗壳与渣滓,捞出成形(或宽或窄,或长或短),砑制成纹——布纹、绫绮纹、人物纹、花木纹、虫鸟纹、鼎彝纹,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总之紧跟着时尚而调整,市场上畅销什么纹样就大量生产该纹样的笺纸。

(未完待续)

(每周周一、周五晚9点更新《唐诗里的成都生活》,敬请期待)

更多精彩

想要收听全部往期节目

在成都晚报微信公众号主页

点击菜单栏“唐诗成都”即可

END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文字:林赶秋 音频播出、制作:叶微蓝 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郭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