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钟表》说课稿15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说课稿 《认识钟表》说课稿15篇

《认识钟表》说课稿15篇

2023-09-19 01:4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认识钟表》说课稿 推荐度: 认识钟表说课稿 推荐度: 《认识钟表》说课稿 推荐度: 相关推荐

《认识钟表》说课稿1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认识钟表》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认识钟表》说课稿15篇

《认识钟表》说课稿1

  一、说教材:

  《认识钟表》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习数学。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

  一般来说,一名

  6、7岁的儿童每天起床、吃饭、上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因此,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知识目标:认识钟表的时针和分针,学会看整时,学会两种表示整时的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

  3、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引导学生通过所学的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 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

  二、说教法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设计了多种游戏,让学生在游戏和活动中学习。同时我还采用了实践探索学习法,让孩子们通过看钟、拨钟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拨一拨、说一说、做一做、找一找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三、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安排了三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诱发兴趣。(2)自主参与,探索新知。(3)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第一层: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出示小明每天遇到了一个难题:小明妈妈天天早上叫小明很辛苦,请小朋友想办法?这样引出课题。目的在于引发学生乐于助人,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景。其次,课件出示一些漂亮的钟,教师提问:你们喜欢它们吗?为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揭示课题:是啊,钟表不仅外型漂亮,还可以告诉我们时间,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钟表的知识。

  第二层: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1、认识钟表

  设计这一环节时,我注重给学生提供观察与思考,发现与表达的空间,注重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机会,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先让学生观察钟面,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然后小组交流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教师板书:时针 分针 12个数

  在汇报观察结果时,课件出示:又粗又短是时针,又细又长是分针。有的学生说到了秒针,我肯定学生观察得很仔细,我们看时间的时候通常只看时针和分针就可以了,有关秒针的知识我们以后再学习。

  2、教学整时

  这一环节在教学形式上应重视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有机结合,因此在课堂中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使每个学生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思维拓展空间。

  出示2时的钟面,让学生说说表示的是是什么时刻?你是怎么知道的?

  再出示4时、8时让学生说说是什么时刻,然后再提问:2时、4时、8时的钟面上,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分针都指着什么数?你能用一句话说说看整时的方法吗? 小组讨论看整时的方法,通过讨论发现分针长长指12,时针指几就几时。学生个性化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接着让学生在自己的学具钟上拨出3时,6时,师说时间生拨,同桌互考等通过拨规定的时刻进一步巩固看整时的方法。

  3、学习时刻的另一种表示法――电子表示法 教师出示有许多钟表的课件,让学生发现了一个不同的钟表――电子表。

  接着出示钟表和电子表表示的时刻,让学生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然后教师再提问:电子表是怎样表示时间的?像电子表这样表示时刻的方法你还在哪里见过?你能试用这种方法表示3时吗?

  学生试着用电子表示法写时间。教师小结出用电子表表示时间的方法,为了巩固知识,我紧接着出示8时、10时让学生用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

  第三层:课间休息

  这一环节是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身心的需要设置的,让学生拿尺子举起当分针,另一只手当时针做3时、6时、9时、12时游戏,同时也让他们轻松轻松,为下一环节的学习起到调节作用。

  第四层: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在这一环节中寓教于乐,溶练习于游戏中,让学生玩乐中巩固知识。

《认识钟表》说课稿2

  一、说教材

  《认识钟表》是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习数学。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

  一般来说,一名6岁的儿童每天起床、吃饭、上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因此,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认识整时的方法;知道表示时间的两种形式。

  二、说教法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40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设计了多种游戏,让学生在游戏和活动中学习。同时我还采用了动像发现教学法,让孩子们通过画钟、谈钟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画一画、说一说、做一做、找一找、拨一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三、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创设情境,揭示课题;自主参与,探究新知;深化新知,应用提高和课堂总结。

  第一层: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出示钟表声让大家猜谜,当同学们猜出闹钟,再说说它的作用。这样引出课题。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景。

  第二层:自主参与,探究新知。

  在这一环节,我分了两大步骤来完成:

  第一步骤是观察钟面。

  充分的让学生说一说。

  第二步骤是对比学习整时的认识和读写。

  学生在生活中虽然有的能认识整时,但概念是模糊的,为了更好的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将3个钟面板在黑板上,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讨论交流,最后达成共识:这三个钟面的分针都指12,引导总结出当分针指12时,时针指几就是几时。最后让学生动手操作,拨一拨,在这里教师作示范按顺时针拨动钟面,再让全班同学参照老师的方法,拨出不同的四个整时刻,这为今后的教学作铺垫。

  在教学整时的两种写法时,我先介绍汉字“时”表示的'方法,在教学电子表形式时,充分利用教材,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桌子上放着什么?你在哪儿见过这样的钟?自然巧妙地把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打开学生的记忆大门,使学生从生活中找出答案,通过对8时的两种书写形式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整时两种写法,再通过练习,让学生板演黑板另外两个钟面的写法。使学生学以致用,促使知识内化。

  第三层:深化新知,应用提高。

  在这一环节中寓教于乐,溶练习于游戏中,让学生玩乐中巩固知识,在这里我主要设计了三大板块,

  (1)用两种方法表示时间(认识电子表);

  (2)我说你拨

  (3)小朋友一天的作息安排(讲故事,边说边拨)。

  课件出示小明的一天,让学生边看图边互相说“小朋友什么时间在做什么”然后让学生评一评他的安排合理吗?这样将数学课堂教学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数学的活动课,体现“数学源于生活,赋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也为后面的作业打下铺垫。;

  第四层: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上课的时间过去了,就再也不会回来了。时间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希望小朋友们今后能建立良好的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好习惯,做时间的小主人。

《认识钟表》说课稿3

  一、教学目标设置的依据及相关解读

  这节课我主要依据:课程标准、单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依据一:《课程标准(实验稿)》相关内容标准

  《认识钟表》是在一年级的教材中,属于数与代数领域中常见的量部分,在常见的量具体目标的第(2)条有这样一句话:能认识钟表。

  下面我对“能认识钟表”这句话进行分解。认识钟表包括认识整时、半时、几时几分(5分5分地数)几时几分(1分1分地数),这节课研究其中的“认识整时” 这部分内容,这节内容又包括认识钟面(分针和时针、钟面上的数字、表针转动的方向)、电子表、读写整时等知识点。

  这里的认知行为动词是“认识”,“认识”是主体收集客体知识的主动行为,是认识意识的表现形式。其替换动词有:说出、读出、写出、回忆、选出、举例、列举、复述、描述、识别、辨认、再认、选择、标明、指出等。但根据这里的“认识”后面跟的是“钟表”,我把“认识”分解为“说出、读出、写出”等。

  根据前面的分解,形成下面的剖析图:

  概念分解

  动词分解

  认识整时:

  读写整时

  认识钟面

  电子表

  读出 写出 拨出

  依据二:《教师用书》中的单元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和半时。

  2、培养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从中寻找出与《整时》有关的内容标准,摘录如下:

  依据三:教材中《认识整时》

  1、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

  2、培养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认识整时》这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90~91页的内容。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以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整时。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

  通过以上分析,我认为“正确读写钟表上的整时”应是本节内容学习的重难点。

  依据四: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既熟悉又陌生。有些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钟表的经验,但他们认时间、看钟表的方法是零碎的、不具体的;也有些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时间观念差,对钟表的知识感到陌生。

  二、教学目标的陈述

  依据对“课程标准、单元目标、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及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的分析,结合叙写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原则,我制定并叙写出《认识整时》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在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活动中会读出整时、写出整时。

  2、在观察、比较、交流中总结出整时的读法,快速说出整时。

  3、在拨一拨、说一说、写一写等活动中会正确读写整时。

  评价设计

  教学目标确定后,用什么方式检测目标的达成情况,这就要根据目标来设计适合的评价方案,下面是我针对这节课设计的评价方案

  1、通过提问、小组交流反馈、板演等方式,检测目标1、2,达标率95%。

  2、通过观察、提问、评价样题等,来检测目标3,达标率100%。

  附:评价样题设计

  教材第92页,小明做操、吃午饭、看电视和睡觉的时刻分别是几时?

  写在横线上。

  三、教学流程预设

  下面我详细说一说,我是如何来完成以上教学目标的。

  1、通过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等活动学会读出整时、写出整时来完成教学目标1。

  (1)首先,听一听,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通过孩子们听钟表的声音,(播放课件),说钟表在生活中的作用,自然揭示课题:认识钟表

  接着去看各式各样的钟表,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刺激学习的欲望。

  (2)接着:交流反馈认识钟面

  出示钟面,并提出问题:有关钟表,(点击)你已经知道了什么?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学生4人一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反馈认识钟面:钟面上有数字。钟面上有两根针,又粗又短的`是时针,较长较细的是分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时针、分针的名称。

  (3)观察交流 认识整时

  ①认识了钟面,很自然的过渡到观察交流 认识整时这个环节。

  通过出示小明上午上课(8时)的时间,学生结合自己的已有知识基础认、说,在交流之中认识整时。

  说明:大家说的“8点”就是8时(点击课件:8时)时间的“时”,以后我们都说成8时。8时还可以这样写:8:00,及时请学生说在哪里见过这种写法?学生联系生活学数学。

  ②(接着出示明下午上课(3时)的钟面)让学生认。先找2、3个人说说,再同桌互相说一说怎么认的。

  在认、说的基础上,学生把这个时刻写下来(一人板演,其余的写在练习本上),写完后,反馈矫正。

  ③(出示5时的钟面)放手让学生用两种表示方法独立写在练习本上。(同桌同学互相对照,再对照屏幕集体订正)

  到此达成目标

  1,学会读出整时、写出整时。

  2、通过观察、比较、交流,总结认识整时的方法,完成教学目标2。

  (1)出示:刚才的三个钟面,让学生观察:时针和分针,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借助课件演示,分针都指着12。第一个钟面时针指着3、第二个钟面时针指着5、第三个钟面时针指着8学生在独立思考、小组讨论讨论中,总结方法认识整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小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这时的时刻就是几时。

  (2)接着:及时练习,巩固方法。(课件出示钟面:2时、4时、6时、12时)

  对于特殊时刻,6时、12时,请孩子说说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成什么样子?12时呢?

  6时,时针和分针成了一条线。12时,时针和分针合在一起了。

  以加深印象。通过刚才的借助课件观察总结,及时练习巩固方法,到此达成教学目标2

  一年级的学生,学习了这么长时间,注意力开始分散,这时,及时让学生动手、动口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3、通过拨一拨、说一说、写一写等活动学会正确读写整时。

  (1)动手拨一拨

  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互动正确读写整时。

  师说生拨、生说生拨。

  (2)、在此基础上 巩固练习 当堂检测

  ②评价样题:,小明刷牙、上课、做操、吃午饭、看电视和睡觉的时刻,用两种方法

  学生完成后,对照屏幕,集体订正。

  并及时追问:那你是几时起床,又是几时睡觉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我们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养成按时起床,按时睡觉的好习惯。

  (3)做游戏(找朋友)

  为了切实巩固学生认读整时的方法,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我设计了找朋友游戏。

  师在黑板上贴钟面,每组代表发一个时间,你们组的好朋友是谁,就贴在谁的下面。

  4、最后 回忆梳理 全课总结

  一节课马上就过去了,时间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很宝贵,我们不但要珍惜时间,还要合理利用时间,做个遵守时间的好学生。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通过拨、说、写等活动,到此达成教学目标3

  因为时间看不到、摸不着,不具有直观、形象性,儿童感知时间比较困难,我注意与儿童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受时间,钟面与电子表表示时间的方式对照出现认识整时。设计了多样的练习形式,快速说一说,拨一拨,写一写,找朋友等学生学得扎实、学得生动活泼

《认识钟表》说课稿4

  教材分析

  《认识钟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基础。

  学生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刚入学不久,好动、好奇、好玩。大部分学生在学前教育或家庭教育中多多少少都接受过一些关于时间的知识。一般来说,一名6岁的儿童每天起床、吃饭、上课、下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来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而且几乎每个家庭都有挂钟或手表,钟面、表面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

  设计思路

  本课从导入到实践活动,学生都在和两位新朋友(时间老人和琦琦)交谈着;整个背景都是以学生非常熟悉的“琦琦的一天”来设计的。这样的设计不仅创设了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而且一下子就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促使他们愿学、好学、乐学。时间这一数学知识,本来就是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的,进行这一知识的教学,更需要体现以生活为依托,以实践为第一。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随意地玩自备的钟或电子表,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让他们在玩中发现数学问题,找寻数学知识,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尽情的发展,个性得到尽情的张扬,逐渐感受到数学学科的趣味性、生活性和挑战性。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钟面和电子表面,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正确地读、写整时时刻,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2、经历操作、讨论、交流等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合作精神,发展数感。

  3、充分感知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并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4、学会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1、创设情境。

  (1)展示课件:日出东方,配有闹钟“嘀嗒”声。

  (2)引出主题图(由教材第91页主题图改编)。

  提问:

  ①琦琦正在干什么?(学生:起床。)

  ②你知道琦琦是什么时候起床的吗?(学生:6时。)

  ③你怎么知道的呢?(看挂钟或电子表。)

  2。揭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钟表”。

  (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二、探究新知。

  1、认识钟面、电子表面。

  (1)观察钟面和电子表面:学生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观察的对象,可以观察钟面,也可以观察电子表面,互相讨论、交流意见,教师参与共同研究。

  (2)学生交流、反馈(得出以下几种答案)。

  钟面:

  ①有1~12个数字(点击闪烁)。

  ②有2根指针,长针和短针。(点击闪烁,配有画外音:我的身体长,我叫分针;我的身体短,我叫时针。)

  ……

  电子表:

  ①由数字表示时间。

  ②中间有2个点会闪烁。

  ……

  2、认识整时。

  (1)创设情境。

  课件依次出现“琦琦一天的生活”。

  ①观察画面,说一说琦琦接下来的一大是怎样安排的?

  ②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观察、交流。

  ③学生反馈(随着学生反馈情况,依次出现与主题图相对应的'6个钟面)。

  ④学生互相评价,教师引导学生体验:描述任何事物时都要按照一定的顺序。

  (2)认识钟面上整时刻。

  ①观察6个钟面,你有什么发现?

  ②学生充分交流,得出:

  A、分针都指着12(点击闪烁)。

  B、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点击闪烁)。

  ③引导学生小结:我们在看钟面时不仅要看时针,还要看分针,如果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④反馈练习。

  出示模型钟:说说这是几时?你是怎样想的?

  板书:2时。(边叙述边板书写法。)

  (3)认识电子表的整时刻。

  ①出示连线题。

  ②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可以自行完成,也可以小组讨论完成。

  ③教师:说一说你是怎样认识电子表上的时刻的?

  ④引导学生小结:在电子表上,如果点的后面是2个0,前面的数字是几就是几时。

  ⑤反馈练习。

  出示模型钟:这个时刻用电子表的方式来表示,该怎样写呢?

  板书:

  (强调:电子表表示的整时刻时,点的后面是2个0。)

  ⑥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用两种方法来表示整时刻。一种是文字表示,一种是电子表的形式。

  三、巩固练习。

  1、学生自选完成第92页练习题并分组说一说自己一天的生活中几时正在干什么。

  (1)投影展示结果,集体订正。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琦琦起床的时间是6时,看动画片的时间也是6时呢?(得出一天有早晨、上午、下午和晚上,初步感知时针每天转2圈。)

  2、练习十六第3题(引导做第1小题)。

  (1)出示第1个钟面。

  (2)提问:

  ①钟面上现在是几时?

  ②再过1小时是几时呢?

  (3)反馈(教师演示课件):分针转一圈,时针走一格。(4时)

  (4)学生独立认识其余钟面时间。

  3、实践活动:小组合作设计一份合理的作息时间安排表。

  要求:

  (1)添上时针、分针表示整时。

  (2)在方框里填上电子表所表示的时间。

  (3)说一说这个时间你准备干什么?

  四、小结。

  师:希望通过这节课大家不仅能认识钟表,还要懂得珍惜时间,和时间一起赛跑!

  五、板书设计。

《认识钟表》说课稿5

  一、说教材:

  《认识钟表》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学生踏入学校大门后系统学习时间知识的起始课,也是认识钟表的第一课时。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教材在编写上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习数学。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

  时钟是孩子们了解时间、感受时间最直接的工具,因而设计教学活动《认识钟表》。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认识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能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掌握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

  2、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有序的思维能力。

  重点:能正确读写钟表上的整时,并应用于生活实际中去。

  难点:会用两种表示法表示整时

  准备:课件、实物钟、学具钟。

  二、说教法学法:

  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一下方法:

  1、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法:充分利用学具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2、情境教学法:教学中注意创设情境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数学学习贴近生活。

  3、实践探索学习法:教学中设置了有趣的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开放性,强调数学学习的过程。

  4、合作学习法:整个教学过程中,做到了让学生多动手、多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三、总体设计:

  本节课我安排四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3)巩固练习。

  (4)小结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先说出谜语让大家猜,然后引出课题。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营造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景。

  第二环节: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这一环节,我分了三大步骤来完成:

  第一步是整体感知

  创设情境――钟表店开张,让我们去参观。

  第二步是初步认识钟面

  在这个环节中,我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观察钟面,主动探索,并把自己的发现与同组小朋友交流。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凌乱的,不容易将知识内化,有的学生只能说出“钟面上有2根针,有数”等,在教学设计中我充分地考虑到这一点,继续提问,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再通过课件演示指针的转动方向。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第三步是认识整时

  虽然有些学生在生活中能认识整时,但概念是模糊的,为了更好的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充分利用课件,师生一起观察,并提出问题,引出结论。再引出整时的两种写法。然后,用课件出示3个不同时刻的钟面,让学生书写。

  第三环节:巩固运用,解决问题

  这一环节中寓教于乐,溶练习于游戏中,让学生在玩乐巩固知识。在这层中我设计了三个活动。

  活动一:拨一拨

  活动二:找朋友――连一连

  活动三:小明的快乐周末

  让学生边看课件边说一说,再让学生评一评他的安排合理吗?这样将数学课堂教学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数学的活动课,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第四环节:小结

  引导学生说你们学会了什么?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巩固。教师提出希望。

《认识钟表》说课稿6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认识钟表》是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要求学生掌握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习数学。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初步认识钟面,知道分针,时针及钟面上的数字。

  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会看整时,知道整时的读法,写法。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钟面及整时的认读方法

  教学难点:能准确、熟练的认出整时时刻,初步建立时

  二:学情分析

  (一)心理特征

  从心理特征来说,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刚入学不久,好动、好奇、好玩,通过自身体验获得知识能使头脑更加活跃,保持愉悦的学习情趣。并且他们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限,要在课堂上适当安排一些与教学相关的小游戏。

  (二)认知状况

  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对钟表有一定了解,但那是来自生活的感性的零碎的,对某些问题还一知半解。因此教学时我尊重学生生活中获取的关于钟表的经验,让学生在操作中感知,在观察中比较,在交流中验证,从而寻找规律,突破难点。

  三:教学模式

  教法: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同时我还采用了讨论合作教学法,让孩子们通过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想,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法: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画一画,想一想,拨一拨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四: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谜语导入:

  猜谜导入课题认识各种不同类型的钟表。钟表的作用,初步纠正几点,在数学上叫做几时。其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景。

  (二):新知导学,合作探究

  1.认识钟面的组成。(活动一:画一画)

  2.认读整时。(小明的一天,动脑筋,观察总结)

  3.时间表示法,写出时刻。

  认识钟面,我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观察钟面和空的表盘来自己动手画一画,主动探索性观察解决问题;整时是把自己发现的与同桌小朋友交流,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这比教师直接给予答案,更能使学生记忆深刻,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活动二:拨一拨;活动三:找朋友。拨一拨是为了让学生动手操作,更好的.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时针和分针的区分;找朋友调动了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又将课堂气氛推向了一个高潮。

  (四):全课总结,拓展提高

  1.钟面认识:12个数,分针,时针

  2.认识整时

  3.时刻的读写方法

  把一节课所教的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固化和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整体印象。

  (五):达标检测当堂反馈

  课件出示预设好的问题,握情况进行了解。对学生掌握不好的知识点,当堂纠错并讲解。

  五:板书设计

  认识钟表

  一:认识钟面

  认识钟表12个数

  写作:7:00时针(短粗)

  分针(细长)

  二:认识整时分针指12,时针指几就几时。

  六:课堂评价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看能否准确的掌握钟面,整时的读写法。设计课堂环节和检测试题来巩固知识

  过程与方法的评价:课堂上注意观察学生的活动,看他们能否通过观察总结,倾听和理解别人的思路,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看学生能否主动积极参与,能否与他人合作交流,能否建立时间观念,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七:课程资源的开发

  文体资源:教科书、教参、其它教辅资料。

  信息技术资源:多媒体、互联网资源

  环境与工具:授课时教师用的钟表以及课前让学生们自己制作的钟表。

  生成性资源:学生的疑问,老师的解答,师生互动推动了课程资源

  八:教学得失

  得:充分利用好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课中让学生亲自画一画,拨一拨,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近学生。

  失:由于教师对学生自主探索的规范不够,虽然学生交流讨论,但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学生没有独立思考和观察,就急于和小组内同学去说,有的甚至在玩。结果既没观察清楚,交流的效果也不好。

《认识钟表》说课稿7

  一.说教材:

  《认识钟表》是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习数学。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

  一般来说,一名6岁的儿童每天起床、吃饭、上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因此,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认知目标:

  通过观察、***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认识整时的方法;知道表示时间的两种形式。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及说课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117---118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 通过探究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要种和两端不种两种不同情况植树问题 的规律。

  2. 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3. 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 谈话引入,明确课题

  母亲节刚过,我们马上又要迎来一个快乐的节日──“六一儿童节 ”,这也是全世界少年儿童共同的节日。其实,一年中有意义的日子还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能说几个吗?(生说)

  2、情感目标:

  通过观察、***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3、思维拓展目标:

  (1)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2)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

  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

  二、说教法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设计了多种游戏,让学生在游戏和活动中学习。同时我还采用了动像发现教学法,让孩子们通过画钟、谈钟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画一画、说一说、做一做、找一找、拨一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三、总体设计:

  本节课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1)创设情境,诱发兴趣。(2)自主参与,探索新知。(3)应用新知,解决问题。(4)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第一层: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出示闹钟声和录音让大家猜谜,当同学们猜出闹钟,再说说它的作用。这样引出课题。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景。

  第二层: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在这一环节,我分了两大步骤来完成:

  第一步骤是画一画钟面,做一做钟面

  在这一部分内容里,我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回忆自己平常所看到的钟面并把它画下来。同时选两个画得有代表性的同学在黑板上板书出来。接下来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观察别人的钟面与自己的看发现了什么?充分的让学生说一说。数一数,主动探索性观察解决问题,把自己发现的与同桌小朋友交流,合作学习,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凌乱的不是在序的,不容易将知识转为内化,如:有的学生发现有长针也有短针等,在教学设计中我充分地考虑到这一点,采用了电脑辅助教学,让时针和分针作自我介绍,用充满童真的语言来吸引孩子。接着再跟着电脑数,得出钟面的基本结构,也强调了时针走的慢,分针走的快的特点,这样的组织让学生的思维有序了,同时以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这比教师直接给予答案,更能使学生记忆深刻,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第二步骤是学习整时的认、读、写。

  学生在生活中虽然有的能认识整时,但概念是模糊的,为了更好的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将3个钟面板在黑板上,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讨论交流,最后达成共识:这三个钟面的分针都指12,引导总结出当分针指12时,时针指几就是几时。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时针和分针的区分,做一个时针和分针交朋友的小游戏。最后让学生动手***作,拨一拨,在这里教师作示范按顺时针拨动钟面,再让全班同学参照老师的方法,一人说时刻,一人拨钟面。这为今后的教学作铺垫。

  在教学整时的两种写法时,我先介绍汉字“时”表示的方法,在教学电子表形式时,充分利用教材,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桌子上放着什么?你在哪儿见过这样的钟?自然巧妙地把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打开学生的记忆大门,使学生从生活中找出答案,通过对8时的两种书写形式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整时两种写法,再通过练习,让学生板演黑板另外两个钟面的写法。使学生学以致用,促使知识内化。

  第三层: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在这一环节中寓教于乐,溶练习于游戏中,让学生玩乐中巩固知识,在这里我主要设计了三大板块,1:小朋友一天的作息安排。2:找朋友。3:生活情境体验。

  1.我用出示小朋友的一天,让学生边看录像边互相说“小朋友什么时间在做什么”然后让学生评一评他的安排合理吗?这样将数学课堂教学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数学的活动课,体现“数学源于生活,赋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也为后面的作业打下铺垫。;

  2.在找朋友中,让学生全员参与,给每个小朋友都带上头饰(钟面、整时的两种写法),让时间相同的小朋友握手做个好朋友。这样设计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钟面和两种记时方法的联系,同时以调动了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又将课堂气氛推向了一个高潮。

  3.通过去买东西的生活情景体验,启发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第四层: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我先让学生说说在这40分钟里学会了什么样?你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的?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妈妈帮助下为自己设计一份作息时间表。

  以上是我对“认识整时”这部分内容的分析和教学设想

《认识钟表》说课稿8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认识钟表》,我将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程序三个方面进行说课。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认识钟表》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第7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认识钟表的初始课。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观察与对比中会认、读、写整时。

  (2)在经历制表、认表、记录时间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简洁美,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与表达的能力。

  (3)使学生在探索钟表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感受时间的宝贵,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按时作息。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认识整时、记录整时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对特殊时刻的认识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规律出发,为了更好的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化解难点,我采用了以下教法和学法:

  (1)直观演示,操作发现:我利用直观教具和多媒体的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操作讨论,使学生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探索新和理解新知。

  (2)巧设疑问,体现两“主”:我通过设疑,指明学习方向,营造探究新知的氛围,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观察、比较、讨论、研究等活动中参与教学全过程,从而达到掌握新知和发展能力的目的。

  (3)运用迁移,深化提高:运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课堂的学习活动成为对他们原有经验的总结和提升。从而使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4)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观察、比较、归纳、概括,让学生主动探索、主动交流、主动提问。

  三、说教学过程

  为体现本课的设计理念,我构建了自主探索性的课堂教学模式,即“设疑激情、引导探索、应用提高、交流评价”。

  1、质疑激趣

  同学们,你们都几点起床?你是怎么知道时间的?

  这里有12个数学宝宝,你能把它们送到钟表的家吗?

  生活化、活动化的问题情境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和问题意识,使

  学生产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积极心态。这个质疑的环节,一方面快速指明学习方向,营造和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氛围;另一方面快速对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做一大概了解,便于调整后面的教与学。

  2、引导探索

  (1)初步认识整时:首先让学生试着说出小明做事的时间,然后板书课题:整时,然后引导学生对比观察这些整时的`特点,学生讨论交流后归纳出: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并让学生拨一拨,说一说。

  (2)认识特殊时刻:首先让学生观察6时和12时,引导学生质疑讨论: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有什么特点?最后归纳出:12时,时针和分针都指向12,看起来像一根针。而6时,时针和分针在一条直线上。并让学生自己拨一拨,说一说这个时刻自己在做什么?

  (3)记录时间:首先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办法记录时刻,在学生展示交流多种记录方法后,老师引导学生归纳出:汉字记录法和数字记录法。并让学生用这两种方法记录时刻。

  认识整时和记录整时,让学生充分经历了操作、观察、比较、归纳等数学活动与数学思考,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也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3、应用提高

  针对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我有层次、有针对性地设计三个层次的练习:

  (1)基本练习:

  第一道:记录小明的一天中做事的6个时刻,并思考:两个9时,

  小明为什么做的事不一样?

  第二道:快乐的周末(连线)。

  在此,用学生最熟悉的生活情境,既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再次练习认和写整时。

  (2)变式练习:

  下面的时间对吗?如果不对,请改正。

  用判断的形式,让学生来巩固练习整时。这种变化的练习形式,一方面可以对学生的思维有所挑战,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练习认和写整时。

  (3)拓展练习:

  过1小时是几时?

  这是有难度的一道练习题,学生一要认识整时,二要知道过1

  小时是指哪个时刻?目的是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和多样性。

  4、交流评价: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什么内容?

  你学会了什么?你感觉自己表现如何?

  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性学习,获得了新知识、新经验,无论是认知,

  还是情感,都全方位地得到发展,再通过交流评价引导学生愉快地交流活动中的感受和经验,交换意见与看法,让学生在交流中认识自我。

  四、说板书认识整时

  7时9时10时

  7:00 9:00 10:00

  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就是()时。

  这是本节课的板书设计,设计的目的是重点突出。

  整节课,我以科学的发展观,遵循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点,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学生在获得对知识的理解的同时,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真正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认识钟表》说课稿9

  “认识钟表”是冀教版教科书数学第一册第八单元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分两课时进行教学,本节课是第一课时,要求学生认识整时和半时。认识整时虽是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但学生对本节课所要掌握的知识并不陌生,日常生活中学生已潜移默化的感知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因此通过教学,使学习成为学生生活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同时,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并为以后继续教学时、分、秒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教材以聪聪的星期天为情景,呈现了聪聪在不同时刻都在干什么,以7点、9点、12点半、3点半、5点半为例,从而让学生认识整时和半时,课后还设计了3道练习,贴近生活,富于童趣。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 经历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初步认识钟表的过程。

  2、 知道钟表在生活中的作用,会看整时、半时。

  3、 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有计划的、合理的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

  重点:正确读写钟面上的数

  难点:正确迅速说出或拨出钟面上的.数

  二、说教法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同时我还让孩子们通过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想,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设置了许多新颖有趣的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增强了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开放性,强调了数学学习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现的,老师决不包办代替,学生和学生彼此分享自己的思考、见解,做到了让学生多动手、多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三、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1)创设情境,诱发兴趣。(2)自主参与,探索新知。(3)应用新知,解决问题。(4)体验成功

  (1)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钟表店去看看,你们愿意吗?”

  (课件展示各种各样的钟表面)你们喜欢它们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揭示课题:是啊,钟表不仅外形漂亮,还可以告诉我们时间,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钟表的知识。(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你都知道关于钟表的那些知识?

  在这一环节中,通过让学生说说自己所了解的钟表的作用并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起床时间,从而让教师了解了学生收集时间信息的情况,学生更明确了时间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营造了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气氛。

  (2)自主参与,探究新知

  1、认识钟面

  观察:先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小闹钟,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

  交流: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自己的发现。

  汇报:学生汇报观察及讨论结果,教师板书:时针 分针 12个数

  讨论:时针和分针的区别。

  (在汇报观察结果的时候学生通常会说到秒针,当学生说到秒针的时候应肯定学生观察得很仔细,同时教师说明秒针走一圈才一分钟,我们在看时间的时候通常只看时针和分针就可以了,有关秒针的知识我们以后再学习。)

  2.教学整时

  (1)出示2时的钟面,让学生说说表示的是什么时刻?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说出后教师引导:2点,还可以说成2时。

  (2)再出示4时,让学生再说说是什么时刻,并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么知道的。

  (3)出示8时,让学生说说是什么时刻,同时谈谈这个时刻我们一般该干什么呢?

  (4)出示2、4、8时,引导学生小组讨论看整时刻的方法,并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方介绍给大家。

  总结:分针指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5)让学生在自己的小闹钟上拨出3时,6时等时刻,并展示给大家看。

  3、教学半时

  出示半时的钟面,让学生讨论交流这是什么时刻。自己动手拨一拨。

  4.出示情景图:聪聪的一天

  (1)师谈话:想不到小朋友们的动手能力这么强,下面,我们来看看大家的观察能力怎么样?请大家看屏幕上的这张图,你能马上说出钟表显示的时刻是几时吗?聪聪都在干什么?

  (2)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会有两个同样的时间“9时”? 并说说自已在这两个时刻的时候分别在做什么?从而向学生渗透一天有24小时和学会用上午下午。

  (3)让学生拨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时刻,并说说在这个时刻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喜欢这个时刻?

《认识钟表》说课稿1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钟表的组成部分,知道时针、分针及钟面的数字。

  2.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并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3.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看整时

  教学难点:整时时针、分针所在的位置

  教学具准备:实物钟、模型钟,实物展示及相关多媒体课件,头饰。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请同学们听听这是什么声音?(嘀嗒……)

  再听听这是什么声音?(闹钟声……)

  2.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离不开钟表,钟表有着各种不同的形状,(圆的、方的、扇形的……)钟面上还有丰富的知识,你们想知道吗?

  二、整合问题:

  1.说一说,关于钟表,你都知道哪些知识内容?

  2.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钟表。

  三、解决问题:

  1.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学生拿出学具钟,说说在钟面上你都看见了什么?

  2.合作学习,解决问题

  同桌比一比,看钟面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指名汇报)

  3.教师点拨,解决问题

  (1)时针、分针、12个数(数一数)12个大格、一些小格(秒针)

  (2)师拨动按钮,生说针是按怎样的`方向转的?(顺时针)

  四、总结归纳

  1.认识整时

  (1)师:听闹钟又响了,文文还在睡懒觉呢。(出示情境图)

  快告诉文文,现在是什么时刻了,再睡下去,她会迟到的。

  (纠正7点说成7时)

  (2)师:再说说这些是什么时刻?(出示图片)8时、3时、6时

  生观察这些钟面上的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

  生汇报: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3)整时的常用方法8时、3时、6时(文字表示法)

  (4)整时的另一种表示法:8:00 3:00 6:00

  你见过这种时间吗?在哪见过?(电子表示法)

  (5)怎样用电子表示法记录时间?(同桌互练)

  五、拓展应用

  1.找朋友(头饰)时间相同的才是好朋友,刻别找错呀。

  2.拨钟表说时间。(同桌互做)

  3.过一小时是几时?(出示图片)生思考动手操作

  六、升成创新

  出示缺少时针的钟面,分针指向12.问:这是几时,你想让它是几时,怎么办?

《认识钟表》说课稿11

  一、说教材

  《认识钟表》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本课的教学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第一次接触时间学习,是在学生已经积累了大量看钟表时间的经验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又是二年级进一步学习半时的认识和三年级秒的认识的开始,掌握认识钟表和整时是小学生必备的知识。教学的本质在于帮助、激励、引导,本课就是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注重联系实际,力争做到“思想、方法、知识、能力”的有机统一。根据教材的地位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知道时针、分针及钟面上的数字;并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2.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体验学习数学的兴趣。

  3.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了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这样的目标设计使我更多的关注学生在有限的时间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发展。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确定教学重点为整时的认读方法。教学难点为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会看钟表上的时间。课前准备了教学课件、钟面模型、钟面模型零件等大量教具。

  二、说教法

  教师是数学活动的合作者、引导者和组织者,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思想,本课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在学生初步感知钟面特点的环节主要采用启发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钟面上都有些什么,逐步归纳、总结,从而使学生形成表象认知。在例题学习环节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对比、讨论出钟面上的三个时刻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探究认读整时的方法。

  三、说学法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是单纯的记忆和模仿,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基于这样的理念,本课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有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等。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后,我为了加深学生对钟面的'进一步认识,设计了学生自己制作钟面的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操作遇到困难的时候学生自然而然的想到了自己的同伴,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最大的帮助。

  四、说流程

  1、上课伊始,我就抓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的心理特点,创设情景猜谜语,为后期学习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开端。通过回忆“在哪里见过钟表”充分唤起学生的已有经验,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

  2、自主合作、探究新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途径。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我采用讲练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设计了三个层次,首先让学生观察钟面,充分交流,全班汇报,了解钟面上有什么,从而形成表象,再通过动手制作钟面加深对钟面的了解;其次,让学生通过对三个时刻的对比,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归纳出认读整时的具体方法;最后,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巩固认读整时的方法,安排了学生动手拨时钟的练习。

  3、巩固练习、运用新知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助于学生巩固新知,还可以让学生合理灵活的选择新知解决实际问题。安排了本课的基础练习课本86页练习的第一题连线,和提高练习课本85页的做一做,最后让学生体会接近整时的“快8时”和“10时多一点”的发散练习。层层递进,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所发展。

  4、总结评价、回顾新知,通过“你有什么收获”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系统回顾,明确本课的知识重点和学习时应注意的问题和方法,帮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知识。

  我注重系统直观的板书,及时的体现了知识点,便于学生对新知识进行梳理。

  总之,一节课的成功与否不仅是课前教师设计的好,还要及时抓住课堂的生成问题,巧妙处理,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在我们的课堂上有所收获。

《认识钟表》说课稿12

  一、说教材:

  《认识钟表》是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习数学。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

  一般来说,一名6岁的儿童每天起床、吃饭、上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因此,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结构,总结出认识整时的方法,知道表示时间的两种形式

  2、情感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3、思维拓展目标: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

  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

  准备:课件、时钟实物

  二、说教法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一下方法:

  1、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法:充分利用学具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2、情境教学法:教学中注意创设情境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数学学习贴近生活。

  3、实践探索学习法:教学中设置新颖有趣的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开放性,强调数学学习的过程。

  4、合作学习法:整个教学过程中,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现的,老师决不包办代替,学生和学生彼此分享自己的思考、见解,做到了让学生多动手、多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三、总体设计:

  本节课我安排四个教学环节:(1)情景导入,诱发兴趣。(2)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3)巩固运用,解决问题 (4)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第一层:情景导入,诱发兴趣。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用课件出示数字宝宝去钟表家做客。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景。

  第二层: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在这一环节,我分了两大步骤来完成:

  第一步是初步认识钟面

  在这一部分内容里,我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上的钟面和自己的学具钟表,“请你仔细观察,钟面上有什么?” (操作PPT与板书教具钟表)充分的让学生说一说,主动探索,并且把自己发现的与同桌小朋友交流,合作学习。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凌乱的不是有序的,不容易将知识内化,有的学生只能说出“钟面上有2根针,还有数”等,在教学设计中我充分地考虑到这一点,继续提问“这两根针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分针和时针的特征。之后,我再结合课件和板书同步演示,介绍时针和分针。我会用充满童真的语言和动作来吸引孩子。用自我介绍的方式,一边做动作一边说“我长长的,细细的,我的名字叫分针;记住分针是又细又长的。我又矮又胖,我的名字叫时针,记住,时针是又粗又短的”。当学生发现钟面上有很多数字时,我再引导学生数出钟面上一共有12个数,得出钟面的基本结构。并且强调时针走的慢,分针走的快的特点,这样的组织让学生的思维有序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比教师直接给予答案,更能使学生记忆深刻,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接着,我适时的安排分辨分针和时针的练习,如:认课件中这三个钟面的时针和分针,还可以让每个学生用自己的学具钟表,按老师的要求指出时针和分针。

  第二步是学习整时的认、读、写。

  学生在生活中虽然有的能认识整时,但概念是模糊的,为了更好的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充分利用教材,出示教材85页主题图,通过小明一天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墙壁上和床头柜上的钟表试认整时。明确“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7的时候就是7时”在教学整时的两种写法时,我先介绍汉字“时” 的表示方法,《板书:先写一个7,再写一个时间的时,读作7时》指导学生书空练习;在教学电子表示法时,《板书:先写一个7,再写两个圆点,记住,第一个圆点点在7的中间位置,第二个圆点,点在下面一些,然后再写两个0,读作7时》并且小结,两点后面两个0表示整时,两点前面是7就是7时。学生同步书空练习。然后,我用课件和教具同步出示3个不同时刻的钟面,通过对7时的认、读、及两种书写形式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整时的两种写法。《板书:7时 7:00》再通过练习,《板书:3时 5时》让学生板演另外两个钟面的写法,全班学生同步在课堂作业本上练习书写,使学生学以致用,促使知识内化。

  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讨论交流,最后达成共识:这三个钟面的分针都指向12,引导总结出“分针指向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揭示课题――“认识整时”。

  第三层:巩固运用,解决问题

  1.把教科书86页第一题制成课件,通过观察把时钟和电子表有效结合

  2.把教科书87页第6题练习制成课件,让学生仔细观察学着说一说。

  引导学生根据题目要求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读题能力。

  第四层: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我先让学生说说在这40分钟里学会了什么?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巩固。并布置作业扩展训练,如:回家在爸爸妈妈帮助下为自己设计一份作息时间表。

《认识钟表》说课稿13

  一、说教材

  “认识钟表”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数学第二册教学内容。钟表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时间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学生每天起床、吃饭、上课、下课都要按一定的时间进行,尽早让学生了解有关时间的知识,能够方便学生的生活。本节课要求学生认识整时,虽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但学生对本节课所要掌握的知识并不陌生,日常生活中学生已潜移默化的感知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在教学的同时,我注重对学生爱惜时间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认识钟表的时针和分针,学会看整时,学会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精神。

  3、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引导学生通过所学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二、说教法教学

  1、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法:充分利用学具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受官参与学习。

  2、情境教学法:教学中注意创设情境,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数学学习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3、实践探索学习法:教学中我设置了许多有趣的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增强了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开放性,强调了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

  4、合作学习法:整个教学过程中,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现的,老师决不包办代替,学生和学生彼此分享自己的思考、见解,做到了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三、说教学过程

  (一)提问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教师提问:谁来说说今天你是什么时候起床的?

  通过让学生说自己起床的时间,教师了解了学生收集时间信息的情况,学生更明确了时间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兴奋感,营造了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气氛。

  出示主题图,教师提问:这个小朋友是什么时候起床的?你怎么知道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提示课题:是的,闹钟可以告诉我们时间,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时间的知识。

  (二)动手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认识钟面

  设计这一环节时,我注重给学生提供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空间,注重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机会。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先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小闹钟,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板书]:时针 分针 12个数。在汇报观察结果的时候学生通常会说到秒针,当学生说到秒针的时候教师应肯定学生观察得很仔细,同时教师说明秒针走一圈才一分钟,我们在看时间的时候通常只看时针和分针就可以了,有关秒针的知识我们以后再学习。引导学生观察时针、分针走的方向,通过观察学生发现时针和分针是按照从数字1到12这样的顺序走的。再让学生沿着这个方向拨一拨闹钟。

  2、教学整时

  这一环节在教学形式上应重视学生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有机结合,因此,课堂中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使每个学生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思维拓展空间。

  出示2时的钟面,让学生说说表示的是什么时刻?你是怎么知道的?再出示4时、8时让学生说说是什么时刻,然后提问:你能用一句话说说看整时刻的方法吗?小组讨论看整时刻的方法,通过讨论发现学生个性化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自己的小闹钟上拨出3时、6时,通过拨规定的时刻进一步巩固看整时的方法。

  3、掌握用上午、下午这些词语表示时间

  这一环节通过让学生发现、思考、讨论有挑战性的问题,了解时针每天要在钟面上走两圈,所以一天中有两个9时,拓展了学生视野,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出示两幅表示9时的图,让学生观察,看能提出什么问题?通过观察学生发现两个都是9时,但不一样,一个是上午9时,一个是晚上9时。学生在钟面上拨出自己起床和睡觉的时间,然后同桌的同学说一说,要求说完整。教学这一环节时,教师顺势教育学生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养成按时起床,按时睡觉的'好习惯。让学生拨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时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个时刻?

  根据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通过具体事例如几时起床,几时睡觉,丰富学生对时间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逐步建立了学生时间观念,再通过趣味性的练习,动手拨一个自己喜欢的时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个时刻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突出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学习时刻的另一种表示方法

  通过学生观察比较,发现了表示时间的第二种方法,再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为学生再次积累时间的感性认识。

  教师提问:在生活中除了用钟表表示时刻外还可以用什么表示时刻?出示用钟、机械表、电子表表示的三个时刻,让学生观察,看看发现了什么?通过观察学生发现,钟、机械表是用时针、分针表示时刻的,而电子表不是。

  教师提问:电子表是怎样显示时间的?像电子表这样显示时刻的方法你还在哪见过?你能试着用这种方法表示2时吗?学生自己练习,然后指名学生说说是怎样表示的。出示8时、3时让学生用二种方法写出来。

  (三)应用新知,巩固发展

  1、应用新知。出示小明一天的作息时间图,让学生观察什么时刻小明在做什么,然后用两种记时法写下这个时刻。再从小明一天的作息时间图中抽出6时和12时让学生观察这两个时刻时针和分针有什么。

  2、通过游戏,巩固新知,拓展学生思维

  (1)手势游戏:老师做手势,学生根据老师做的手势猜猜是什么时刻。

  (2)小品游戏:请几个小朋友分别上台做出洗脸、读书、吃饭、睡觉的动作,其他学生猜什么时刻在做什么,然后在钟面上拨出你猜的时刻,只要学生说得合理就可以。

  四、全课小结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谈谈自己这节课的收获,目的是归纳这节课所学的知识。

《认识钟表》说课稿14

  一、说教材

  本节课所讲的内容西师大版教材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105――106页例1,例2及相关课堂活动。《认识钟表》的知识教学,属于新授课,授课时数为1课时。《认识钟表》是学生在一年级已认识整时、半时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有关钟表的知识。本节课内容主要是认识时间单位时和分;初步建立1时、1分的时间观念,知道1时=60分。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有关钟面的知识,认识时间单位时和分;结合生活经验,体验1分钟的长短;知道1时=60分。

  2、能力培养目标:通过认识钟面及建构时间单位之间关系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3、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习时间,让学生懂得珍惜时间,利用好每一秒;对自己的生活能做好合理的时间安排。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1时=60分,体验1分的长短。

  教学难点:建构时间换算的过程。

  教学设想:通过现实情境引入对钟表的认识,在提供的教学资源中,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参与建构活动,再现知识的生成过程。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体现出数学学习的本质来源和数学教学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的新理念。用学会的钟表知识来解释生活中有关时间的问题,从而实现学习数学的'价值。

  四、说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钟面模型每两个学生一个,纸质钟面一个,跳绳,秒表。

  五、说教法和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以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设计体验游戏,让学生在参与游戏和活动的感知中愉快学习。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找一找、数一数、做一做、跳一跳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动眼、动耳、动脑、动口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有序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六、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多。

  1、把全班分成男女生两组,哪组表现好就前进一大格。比一比,哪组最厉害!

  2.课件展示:钟表的滴答声,让学生猜一猜这是什么声音?

  3、媒体演示:北京奥运会开幕仪式场景。场景中有一个显示8时8分的画面。

  (二)合作探索活动

  1.提问。

  关于钟面,同学们都已经知道些什么?

  2.观察钟面,根据学生回答引导观察出示钟面。

  (1)指一指钟面上的时针、分针、秒针。

  (2)学生或老师向同学们介绍秒针,(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引导学生看一看自己的钟面,指一指秒针是哪根。)

  (3)教师:钟面上除了时针、分针、秒针外,还有些什么?(数字和格子)

  (4)引导学生观察:钟面上的大格、小格数及其关系。

  3.分别说一说。

  分针走1小格和时针走1大格的时间各是多少?

  4.拨一拨,看一看,说一说。

  当分针走1圈,时针正好走多远?一大格是多少小格?思考讨论:1时等于多少分?

  板书:1时=60分。

  老师介绍:如何用字母表示时、分?(时可用字母h表示,分用min表示)并引导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这些字母。

  5.完成第106页的填空内容。

  (三)联系生活,构建1分的时间概念。

  教学例2。

  教师:同学们知道1分的时间有多长吗?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学生活动:

  (1)1分大约击掌多少次?

  (2)1分大约跳多少下?

  汇报交流活动情况。

  (四)活动拓展。

  (1)做课件上的练习题。

  (2)完成教科书第109页第3题。你能在1分内完成吗?

  (3)回家后体验1时有多长,为下节课的学习打下了铺垫。

  (五)小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我们应该珍惜我们的每一分钟,做好时间的小主人!

  (六)作业。

  数学书109页第3题、4题。

  七、说板书设计

  认识钟表

  贴钟面

  1时=60分

  1h=60min

  八、结束语

  因为我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有限,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提出宝贵意见。我会继续努力,取得更大的进步!

  谢谢大家!!!

《认识钟表》说课稿15

  一、说教材:

  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习数学。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

  一般来说,一名6岁的儿童每天起床、吃饭、上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因此,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认识整时的方法;知道表示时间的两种形式。

  2、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3、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

  难点:正确认整时,尤其是6时、12时。

  二、说教法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同时我还采用了动像发现教学法,让孩子们通过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想,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写一写、拨一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三、总体设计:

  本节课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1)创设情境,诱发兴趣。(2)自主参与,探索新知。(3)应用新知,解决问题。(4)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第一层: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用课件出示闹钟声和录音让大家猜谜,当同学们猜出闹钟,再说说它的作用。这样引出课题。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景。

  第二层: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在这一环节,我分了两大步骤来完成:

  第一步骤是初步认识钟面

  在这一部分内容里,我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上的钟面和自己的学具钟表看发现了什么?充分的让学生说一说,数一数,主动探索性观察解决问题,把自己发现的与同桌小朋友交流,合作学习,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凌乱的不是有序的,如:有的学生发现有长针也有短针等,在教学设计中我充分地考虑到这一点,采用了电脑辅助教学,让时针和分针作自我介绍,用充满童真的语言来吸引孩子。接着再跟着电脑数钟面上的12个数,得出钟面的基本结构,也强调了时针走的慢,分针走的快的特点,这样的组织让学生的思维有序了,同时以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这比教师直接给予答案,更能使学生记忆深刻,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第二步骤是学习整时的认、读、写。

  学生在生活中虽然有的能认识整时,但概念是模糊的,为了更好的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将3个动物钟面贴在黑板上,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讨论交流,最后达成共识:这三个钟面的分针都指12,引导总结出当分针指12时,时针指几就是几时。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时针和分针的区分,我让学生动手操作,拨一拨,并说一说,哪个是时针,哪个是分针,当学生会认整时后,我用手势做整时让学生猜,伸直的手表示分针,握拳的手表示时针,然后老师说整时,让学生用手势表示出来,这一互动环节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对整时的'认读掌握得非常深刻。

  在教学整时的两种写法时,我先介绍汉字“时”表示的方法,在教学电子表形式时,充分利用教材,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桌子上放着什么?你在哪儿见过这样的钟?自然巧妙地把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打开学生的记忆大门,使学生从生活中找出答案,通过对8时的两种书写形式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整时两种写法,再通过练习,让学生板演黑板另外两个钟面的写法。使学生学以致用,促使知识内化。

  第三层: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在这一环节中寓教于乐,溶练习于游戏中,让学生玩乐中巩固知识,在这里我主要设计了四个知识点:1、找朋友2、认识只有4个数字的整时钟表3、认识无数字的整时4、小明愉快的一天,并讨论:为什么都是8时?

  1、找朋友是一个基础巩固练习,让学生全员参与,给每个小朋友都带上头饰(钟面、整时的两种写法),让时间相同的小朋友握手做个好朋友。这样设计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钟面和两种记时方法的联系,同时以调动了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又将课堂气氛推向了一个高潮。

  2、出示只有4个数字的整时钟表,让学生认,主要加深学生对钟面12个数所在位置的认识,知道12的正对面是6,3的正对面是9,从而判断出其它的数字,并读出钟面的时刻。

  3、出示无数字的钟面,这是拔高题,要求学生在心里想钟面各数字的位置,并认读出整时。

  4、我用课件出示小明愉快的一天,让学生边看录像边互相说“小明什么时间在做什么”然后让学生评一评他的安排合理吗?这样将数学课堂教学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数学的活动课,体现“数学源于生活,赋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并提出思考:为什么都是8时呢?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得出一个上午8时在看书,一个是晚上8时在睡觉,初步感知时间观念。

  第四层: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我先让学生说说在这40分钟里学会了什么样?你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的?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巩固。并布置作业扩展训练,回家在爸爸妈妈帮助下为自己设计一份作息时间表。

【《认识钟表》说课稿】相关文章:

认识钟表说课稿07-13

《认识钟表》说课稿02-28

《认识钟表》说课稿范文03-25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11-25

《学看钟表》说课稿03-11

比的应用说课稿比的认识说课稿11-15

幼儿园大班认识钟表教学反思03-22

认识钟表幼儿园教案(通用11篇)06-02

一年级认识钟表课件02-28

《圆柱的认识》说课稿01-14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