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没有名字”的大学,凭什么赶超清华北大?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一对情侣三对基友 这所“没有名字”的大学,凭什么赶超清华北大?

这所“没有名字”的大学,凭什么赶超清华北大?

2024-07-14 19:3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图 | 源于bilibili网站 —— ©和光含章

论自黑的精神,在全国高校江湖里,没有谁能比得过上海交通大学。

不用其他人下场,自个学生就能把自家吐槽个遍。

【自黑一:男女比例 】

虽然官方一直拼命找补,宣称交大的男女现在接近1:1、2:1。

但交大儿深知,如果进入的是工科,这种全校的男女比例只能在选修课上看到。

如果进入的是外语媒设等文科专业,一个班十几位女生只有一位男生的情况也不少见。

同学们发现,交大不仅是座和尚庙,其实还是座尼姑庵。

因此有学生作诗云:

“远看是座庙,近看是我交。七千多尼姑,三万多老道。”

一半人找不到男朋友,一半人找不到女朋友,成了上海交大的一大奇特现象。

【自黑二:校名】

上海交通大学,被学生们亲切称为“上海脚痛大学”。

占地5000亩的闵行校区,幅员广阔,没有自行车,真的会走到脚痛。

一首《交大赋》,“君住交大东,我住交大西。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交大水”。

生生写出了在交大校园内东西远隔的辛酸之情。

图12 | 源于bilibili网站 —— ©RoadTrip_Z

由于闵行校区处于上海西南角,上海交大另有别名“上海西南某高校”。

英文名为“Shanghai Southwest Some School”,简称4S。

不知情的人一看,这汽车经销的4S店名,跟上海交通大学的“交通”二字还挺匹配。

据传该别名来源于上海交大被卷入的一场招生纠纷。

对方不仅以“上海西南某著名理工类学校”指代上海交大,还在采访中说,“上海交大是工科见长的院校,如果你读制造类的专业,在大城市里会很难驻足”。

交大学子在bbs论坛上踊跃创作,正式定下“上海西南某高校”的别名,并把它做成了文化衫,自嘲玩梗不断。

图 | 源于微博@上海交通大学

2013年,由于英国前首相卡梅伦访问交大时,为保密行程,称其为“上海的一所大学”。

往后,交大学子开始自嘲”毕业于(上海)一所大学”。

好家伙,交大直接连名字都没有了。

【自黑三:校园一切】

每到金秋招生季,当各大高校招生办都在绞尽脑汁宣传自家的优势时,

交大儿倾情制作的土味招生宣传,在招生季成功出圈。

只能说,看了这则朴实无华的招生视频,很想报考上海交大(不是)。

而每到盛夏的毕业季,更是交大儿尽情向母校表(吐)白(槽)的时机。

下面请欣赏2013级机械动力学院学生会出品的配音剧——

《妈妈说名字一定要取得特别长这样才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先笑翻,后泪奔,感受交大儿对母校的深沉喜爱。

视频:交大机械动力学院学生会出品 配音剧《妈妈说名字一定要取得特别长这样才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上海交大勇于自黑,善于自黑,总是带给人无数的欢乐。

这种吐槽向的自黑,一般人做不到。

因为它需要有无比开阔的心胸,苦中作乐的精神,和批判进取的思维。

很多事情,交大人一笑也就过了,然后,再去积极创作更好的未来。

图 | 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

交大人开阔的胸怀,不仅表现在自黑上,还体现在实干上。

那是另一层面的开阔:任何困境逆境都不怕,埋头苦干就是。

甲午战败后的第二年(1896),著名实业家盛宣怀先生创办了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

图 | 南洋公学

他坚信国家要自强,首先在于人才,而人才要从办学中来。

少有人知道,南洋公学一开始重在政务商和师范教育,在1907后才改为专办工科。

转折的关键人物,是唐文治先生。

图 | 唐文治

那时正值“工业救国,实业兴邦”思想澎湃,他停办商科,接连创设铁路、电机、船政等工程专科,奠定了上海交大(时称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工科大学的发展方向。

到了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上海交大已经被誉为“东方麻省理工”。

上海交大人有多实干呢?人称“北蓝翔,南闵行”。

40年代,国民党为了压缩教育经费,下令取消交大的航海、轮机学科。

近3000交大学子出发前往南京向国民党政府请愿抗议。

图12 | 摄影——孙萍

但来自政府的阻力层层叠叠,他们进了车站,空无一车。

形势越是不利,交大学子越不认输,自己要干出一条路来。

他们分成几个小组,沿各条路轨寻找机车和车皮,找到后,自己开着就驶进了月台。

车厢不够,就拿闷罐车来凑,务必要让所有学生都能上车。

“火车不开,火车不开,自家开,自家开!交大同学真正崭,交大同学真正崭,真正崭,真正崭! ”

唱着歌,交大学生们前进了。

图 | 摄影——孙萍

行到半路,一段铁轨被拆除扔在路边,土木系学生下车,把路轨重新铺好,继续向前。

很快,又有一段铁轨被拆,这次连铁轨都不见了。

土木系学生见招拆招,拆下列车后面的铁轨,铺到列车前方,再次前进。

图 | 铁轨遭破坏,土木系学生自行拆装铁轨 ,摄影——孙萍

就这样,一路坎坎坷坷,交大学生自己开的火车顺利到达了南京。

请愿,抗议,最终迫使南京政府承诺:交大校名不更改,航海、轮机两科不停办。

十多年后,毛主席到上海视察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时,得知火箭的工程师潘先觉先生是交大毕业的学生时,立即说到:

“啊,交通大学!是不是那个学生自己开火车到南京请愿的交通大学?”

困难来了,就迎难而上;

没有路,就自己开出一条道来。

什么都难不倒交大人。

靠着笃实苦干的劲头,上海交大创造了中国近现代发展史上的诸多第一:

最早的内燃机

最早的电机

最早的中文打字机

新中国第一艘万吨轮

第一艘核潜艇

第一艘气垫船

第一艘水翼艇

自主设计的第一代战斗机

第一枚运载火箭

第一颗人造卫星

……

最早的内燃机

最早的电机

最早的中文打字机

新中国第一艘万吨轮

第一艘核潜艇

第一艘气垫船

第一艘水翼艇

自主设计的第一代战斗机

第一枚运载火箭

第一颗人造卫星

……

到了60年代,因国家需要,上海交大的主要任务变成了为国防工业服务。

1970年发射的东方红卫星的技术负责人孙家栋先生,是哈工大毕业生。

但其实,东方红卫星的最高技术负责人钱学森先生,是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大的校友。

东方红发射当日,倒计时2小时,离发射塔架只有300米的地方,钱学森先生慢慢地踱着步。

距离如此之近,燃料一旦爆炸,相当于好几吨炸药的威力,相当危险。

但钱学森先生就在那里,坐镇前方。

现在无从得知当时钱学森先生在想什么,但我想他那种开阔自信的心胸一定帮他战胜了死亡恐惧。

图 | 钱学森

此外,东方红卫星的发射,除了卫星,运载火箭“长征一号”同样重要。

这背后,也少不了交大人的身影。

1958年,钱学森先生指导上海筹建上海机电研究院,交大船舶动力系主任王希季先生任总工程师,教师潘先觉先生任首枚探空火箭主任工程师。

王希季先生被调到上海机电研究院,是很突然的。

去了之后,他才知道,是要他研制运载火箭“长征一号”。

图 | 王希季年轻的照片

在此之前,没有人做过运载火箭,他们决定从探空火箭开始。

条件简陋,这些老交大人只能用很多“土办法”来进行艰苦的研制工作。

实验室来不及建,就把厕所改装成测试室;没有吊车,就用轱辘绞车把火箭吊上发射架;没有燃料加压设备,就用自行车的打气筒把气压打上去……

终于,1960年,我国第一枚探空模型火箭T-7M发射升空。

图 | 中国第一枚T-7探空火箭在603基地发射升空。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供图

后面又陆续试验成功了18种探空火箭,为“长征一号”的研制积累了宝贵的技术经验。

但就在“长征一号”初样就快完成时,王希季先生又突然被调离。

“很长很长时间,没有人提到我为‘长征一号’做了什么工作。”王希季先生曾说。

1970年,当“长征一号”运载“东方红一号”升空,收音机传来“东方红”乐曲时,王希季先生只是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

图 | 历史瞬间:1970年东方红1号升空记录

与探空火箭研制同年的1958年,另一件对中国国防发展至关重要的大事开始悄悄进行。

黄旭华先生被任命进行核潜艇的研究,这是他从上海交大船舶制造专业毕业后的第10年。

当时只有美国、苏联等发达国家拥有核潜艇,核心技术在中国为零。

没有先进的计算机器,庞大的计算量,却生生被科研人员用算盘打出来了。

核潜艇研究是国家军事机密中的机密,接到研究任务,黄旭华先生轻描淡写地跟父母说,自己去外地工作了。

却不想,这一走就是30年。

在那隐姓埋名的30年,黄旭华先生没能送父亲最后一程。

但中国终于有了自己的核潜艇。

图 | 黄旭华

这些老交大人的故事,总是让我想起彭康校长曾说过的一句话:

“交大是国家的交大,是社会主义的交大……”

牛掰的背后,是交大人为国家和人民日复一日的拼搏,年复一年的苦干。

轻描淡写,没有举重若轻的能力,是表现不出来的。

现在我们提起中国高校前列,会习惯性说“清北复交”。

跨越3个世纪,历经125年,某种程度上,上海交大做到了20世纪初唐文治先生提出的宏伟愿景:

“本校将来须成为中国第一大学,校旗所到之地,即中国国旗所到之地。”

不久前艾瑞深校友会发布的2022中国大学排名中,

上海交通大学位列第三,当之无愧是中国第一梯度大学。

(另,排名第12的西安交通大学,是上海交大50年代分家出去的兄弟。)

据统计,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交大校友有200余位;

在国家23位“两弹一星”功臣中,有6位是交大校友;

在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有5位来自交大。

民间还有个说法,中国船舶和中船重工的领导,基本上就没其他学校的,大多数都毕业于上海交大。

上海交大不仅在学科方面实力强劲,体育方面也锋芒毕露。

几十年来,上海交大运动健儿为国斩获国际性奖牌30余枚。

光是在2020东京奥运会上,就拿下6金3银2铜。

关于东京奥运的的乒乓球赛事,还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段子。

孙颖莎、马龙、许昕、刘国梁,都出身于上海交大。

还有其他我们很熟悉的运动员或教练,姚明、刘国梁、秦志戬、张军、李菊等,也都来自上海交大。

每当交大体育健儿在国际赛事上拿下奖牌,中国国旗就会在那里升起。

唐文治先生所言不虚。

图 | 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新闻学术网

另外,上海交大甚至改写了中国甚至是全球顶尖大学科研设施的技术格局。

2021年12月14日,上海交大1981级计算机科学及工程系校友、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先生为母校捐赠的绿色水冷高性能计算中心“思源一号”正式启动。

“思源一号”每秒6千万亿次的超高浮点运算能力,在中国高校算力中排名第一,并碾压哈佛、剑桥等一众名校,在全球排第五。

超级计算机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对科研、国防、航天航空都意义非凡。

“思源一号”的落户,使上海交大实力更强劲。

图 | 在中国高性能计算TOP 100榜单上,它排名12位,中国高校高性能计算排名第一。

母校太强太优秀,在学海中挣扎的交大儿总有种“校强我渣”的感觉。

虽然华东高校圈,一直流传着一句话:学在交大,玩在复旦,吃在同济,爱在华师。

但一入学的《数学分析》和《线性代数》,就已经让交大儿头秃。

“每逢期末考试的时候,同学们就会在思源湖底欢聚一堂”,不断祈祷:老师,捞捞我。

能顺利上岸(及格),感谢老师温柔善良力挽狂澜。

图 | 源于上海交通大学网——摄影金晓晖 等

来自课程的降维打击还不算,同辈学霸才是让人压力山大的罪魁祸首。

在交大,你前面永远有人,不担心没有追赶的目标。

上早八的课,提前一小时也可能坐不到前几排;

以为自己早上6点半起床已经很牛,却发现有同学6点就已经在学习了。

图书馆总是满座,热爱学习的情侣占了一大半。

走在路上,经常能听见有同学在讨论函数重载和各种连续性问题。

即使要学的很多,时间总是不够用,但忙碌充实的感觉很棒。

熬过去,就会发现,在交大学到的所有东西都受用无穷。

图2 | 源于:上海交通大学,交大学子深夜在图书馆里用功。

平时写个抢课插件,坐等抢到自己心仪的好课。

经历学校工厂的金工和电工实习后,用车床/铣床/数车/数铣/电焊/电烙/松香/二极管做个手工不在话下。

最实在也最让人安心的,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毕业去向。

因为上海交大的就业率能达到98%,剩下的2%是去创业了(大概)。

只要肯努力,踏实学,就能接住交大给与的机会,把握住自己的路。

当然必须要为上海交大澄清的一个误解是:

虽然校名有交通二字,交大学子毕业后真不当交警。

他们最常去的领域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制造业,

最常去的单位是中国船舶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国防科技单位。

图 | 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

表面上看,上海交大充满了又憨又直的纯理工气质。

思源门看起来就像人字拖,堪称力学奇迹、美学奇葩,故又称“拖鞋门”。

十几年前,闵行校区的道路完全按照经纬命名,和同学约见的地点就像暗号:经七纬八路口。

西区教学楼从上排到下,东区三座楼从D排到F,新的图书馆建好了就叫“新图书馆”。

食堂的命名也很朴素,第一餐饮大楼、第二餐饮大楼、第三、第四……直到第七。

这绝对是为了好记那些难忘的美味:

一餐的小面和蛋烧卖;

二餐的大饼和串;

三餐的蒙古烤肉;

四餐的鸡排饭、烤鸭饭;

五餐的麻辣香锅和铁板系列……

一餐的小面和蛋烧卖;

二餐的大饼和串;

三餐的蒙古烤肉;

四餐的鸡排饭、烤鸭饭;

五餐的麻辣香锅和铁板系列……

图| 上海交通大学食堂

但小编还想为上海交大正名:虽然理工实力强,但人文气息也不缺。

事实上,那5000亩的大校园就已经充满诗情画意,多次荣获“上海市花园单位”殊荣。

4条内河道穿校园而过,还有4个内湖环绕其中,1900亩的绿地,让交大校园四季如画。

图 | 源于上海交通大学

春来,樱花,玉兰、梨花,竞相开放,美不胜收。不过那过于灿烂的石楠花,也实在令人“左右为楠”(懂的都懂,不懂的可自行上网查询。)

夏到,红花酢浆草、荷花俟时而开,在青葱绿荫中掩映。秋满,银杏、桂花的金黄铺满整个校园,灿若朝霞。冬至,香樟静静耸立,南天竹带来一片火红。

图 | 源于上海交通大学网

美景虽好,贪看却可能会走到“脚痛”。

若不想“脚痛”,在思源湖畔看波光粼粼,电院大草坪看云卷云舒,也无比适意。

图12 | 源于上海交通大学网——摄影金晓晖 等

除了风景画,更能展现交大儿人文气息的是涂鸦画。

隧洞里的涂鸦墙,记录了交大人的理想、兴趣、爱情、苦闷。

每当上课路上骑车经过,总会提醒他们,除了作业和忙碌,还有青春和梦想。

图 | 上海交通大学涂鸦墙作品

绘画之外,还有文字。

就交大今年2月14日创下历年开学最早记录为题,可以有几个版本:

图 | ©二月十三

还可以改编歌词,作一首《交大欢迎你》:

图 | ©二月十三

总而言之,上海交大比表面上的刻板印象精彩得多。

这里是理工科的天堂,多是埋头苦干的人,善良淳朴的人;

这里也是广阔的平台,给努力拼搏的人以许多机会和依托。

如果让交大人给母校一句最深情的告白,一定是:上海交大,你不知道你的学生有多爱你。

如果让交大人表达在上海交大求学最深切的感受,一定是:

“进了拖鞋门,就是交大人。

青春就是一场旅行,

即使走到jio痛,也还想再来一次。”

(引自二月十三)

国馆:用文化温暖人心,让好书滋养心灵,以好物点缀生活。每天8点,分享有深度的好文,品味有内涵的好书,遇见精致有品的美物。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