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喝奶茶,女子多器官衰竭进ICU?真相原来是……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一女子喝奶茶进icu 常喝奶茶,女子多器官衰竭进ICU?真相原来是……

常喝奶茶,女子多器官衰竭进ICU?真相原来是……

#常喝奶茶,女子多器官衰竭进ICU?真相原来是……|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但当林女士的化验报告出来时,值班医生们都“惊呆了”:

林女士的 血糖值高达38.86mmol/L,远远高于正常值(非空腹时≤11.1mmol/L)。

她的 血淀粉酶高达396U/L,正常值的范围是30-110U/L。

此外,林女士的血酮、血白细胞、pH值、剩余碱、乳酸、肌钙蛋白等指标均有严重异常,随时可能危及生命!

同时,林女士的腹部CT显示,她的胰尾部局部膨隆,周围脂肪间隙模糊,有可能出现了胰腺炎。

但是,林女士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为6.2%,处于正常范围内。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可以反映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这个值的正常意味着林女士三个月前血糖稳定。

正如林女士所说,

她没有糖尿病病史,

那这来势汹汹的高血糖是怎么回事?

林女士病情明显比预想中更加严重,医护人员立即给予其输液、降血糖等处理。但林女士病情没有好转,反而继续加重,并且逐渐出现意识改变、血压下降,在场医护人员当机立断,将林女士转重症监护室(ICU)继续抢救。

(林女士的检查报告一出来,医生们“惊呆”了)

发病急、病情重、血糖高

原来是这个病

ICU医护人员密切监测林女士生命体征,时时刻刻观察其神志等,守在她旁边实施补液、调控血压、小剂量胰岛素控制血糖、补碱、消酮、营养心肌、抑酸护胃等措施。

抢救8小时后,林女士状况有所缓解。

此时,ICU医生发现林女士与普通糖尿病或胰腺炎病人大不一样: 林女士很年轻,身体一向健康,没有明显“三多一少”(“三多”指的是多饮、多尿,多食;“一少”指的是消瘦)的症状。

但是,她却在 一天之内出现发热、腹痛、头晕、乏力等多种症状,并且在短时间内病情迅速发展,出现酮症酸中毒合并多器官功能不全等危象,随时危及生命——这就不是糖尿病或者急性胰腺炎能解释的了。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ICU叶珩主任考虑到林女士症状很特殊,目前虽然病情稍有减轻,但会不会反弹,再次出现险情,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揪出病因,以便针对性治疗防止病情反复。

ICU医护团队立即召开病例讨论,为林女士制定个体化检查治疗方案。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林女士各项检查结果也陆续出来了。辅助检查提示, 她的胰岛功能不全,且血红蛋白浓度一直未有升高或下降,血糖一直不稳定。

综合考虑,

林女士的病因终于找到了!

她患上了 暴发性1型糖尿病,合并休克、胰腺炎、心肌炎、多器官功能不全。

找到了病因,采取了针对性治疗后,很快见效了。经过近72小时积极治疗,林女士的病情终于稳定,离开ICU转入内分泌科继续治疗。

(医护人员为林女士查房)

24小时内的有效治疗

非常重要

暴发性1型糖尿病是什么?

他和普通糖尿病有什么不同?

叶珩介绍,暴发性1型糖尿病是在2000年提出的,是1型糖尿病的新亚型。该病 起病隐匿,发病急,因在短时间内出现胰岛素重度缺乏而导致严重代谢紊乱。对暴发性1型糖尿病国内近年只有散在的报道。

目前, 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并不清楚,可能与HLA基因型、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有关。女性可能与妊娠有关系,大多数女性患者的发病时间为妊娠中晚期或刚分娩后。

所以说, 林女士突发暴发性1型糖尿病到底与喝饮料和奶茶有没有关系,目前还很难有定论。

暴发性1型糖尿病一般起病年龄在18岁~35岁,进展迅速,容易合并严重代谢紊乱以及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故24小时内的有效治疗十分重要。

叶珩介绍,暴发性1型糖尿病有四个临床特点:

1.发病急骤。

患者从出现“三多一少”症状到出现酮症酸中毒的时间很短,多在1周以内,有前驱感染病史。

2.病情危重。

90%以上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以酮症酸中毒起病,伴有意识障碍,高血糖、酸中毒、电解质严重紊乱,可伴有胰酶、肌酶、转氨酶升高,而且病情容易进展至横纹肌溶解和急性肾衰竭,死亡率高。

3.胰岛功能衰竭。

胰岛功能几乎完全丧失,在空腹、餐后2小时或经胰高血糖素刺激后的血C肽值均处于极低水平。经常出现年龄很小却完全依赖胰岛素的病例。

4.70%的患者在起病前

可有流感症状以及胃肠症状。

此外,这个病可发生在妊娠期间以及分娩后的短时期内,易被误诊。叶珩提醒,大家应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暴饮暴食,保持合理适当的饮食,忌过多甜食。同时,避免过度劳累,劳逸结合,适当锻炼身体,提高个人免疫力。当出现身体不适时应该及时就医,切勿擅自处理以免耽误治疗时机。

如何预防暴发性1型糖尿病?

叶珩提醒,大家应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暴饮暴食,保持合理饮食,忌过多甜食。

同时,避免过度劳累,劳逸结合,适当锻炼身体,提高个人免疫力。具体来说,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合理饮食,在控制能量摄入的同时,尤其要注意合理的饮食结构,多吃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的食物,日常饮食少油少盐、食物多样,不要吃含油过多、过甜、过咸、过辣的食物,并注意控制饮食量,要有节制。

2.日常适当运动,以不疲劳为度,可选择游泳、散步、健身操、太极拳、游泳、交谊舞等。之前没有运动或者长期没有运动的人,开始运动前要有一定的训练期,不要选择过于激烈的项目。

3.保持心理健康,心情要放松,不要给自己过多压力。平时注意体检,出现身体不适时应该及时就医,切勿擅自处理以免耽误治疗时机。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青梅 通讯员储洁雅

编辑/李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