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防治课件.ppt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一例小儿重症肺炎个案护理ppt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防治课件.ppt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防治课件.ppt

2023-03-24 12:4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防治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防治课件.ppt(88页珍藏版)》请在文库网上搜索。

1、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防治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防治 一、背景、目的和意义一、背景、目的和意义1 1、对人类生命健康的威胁、对人类生命健康的威胁 全球全球SARSSARS特大疫情,特别是广州、北京特大疫情,特别是广州、北京 禽流感特大疫情,人禽流感不断增加,禽流感特大疫情,人禽流感不断增加,流感大流行进入流感大流行进入3 3级预警级预警 动物疫源地及鼠间鼠疫疫情和人间鼠疫病例动物疫源地及鼠间鼠疫疫情和人间鼠疫病例 增加增加2 2、呼吸道传播(飞沫、气溶胶、沫核),速度、呼吸道传播(飞沫、气溶胶、沫核),速度 快,距离远快,距离远3 3、早期诊断难度大、早期诊断难度大4 4、缺少特效疫苗、缺少特效疫苗Cou

2、ntry20032004200520062007TotalcasesdeathscasesdeathscasesdeathscasesdeathscasesdeathscasesdeathsAzerbaijan000000850085Cambodia000044221177China110085138532717Djibouti000000100010Egypt00000018102053815Indonesia000020135545383311391Iraq000000320032Lao 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000000002222Nigeria00000

3、0001111Thailand0017125233002517Turkey00000012400124Viet Nam3329206119007410046Total4446329843115797449337207CumulativeNumberofConfirmedHumanCasesofAvianInfluenzaA/(H5N1)ReportedtoWHO2007.12.9Areas Female Male Total Median age(range)Number of deathsa Case fatality ratio(%)Number of imported cases(%)N

4、umber of HCW affected(%)Date onset first probable case Date onset last probable case Canada 151 100 251 49(1-98)43 17 5(2)109(43)23-Feb-03 12-Jun-03 China 2674 2607 5327b Pending 349 7 Not Applicable 1002(19)16-Nov-02 3-Jun-03 China,Hong Kong 977 778 1755 40(0-100)299 17 Not Applicable 386(22)15-Feb

5、-03 31-May-03 China,Taiwan 218 128 346 42(0-93)37 11 21(6)68(20)25-Feb-03 15-Jun-03 Singapore 161 77 238 35(1-90)33 14 8(3)97(41)25-Feb-03 5-May-03 Viet Nam 39 24 63 43(20-76)5 8 1(2)36(57)23-Feb-03 14-Apr-03 Total 8098 774 9.6 143 1707(21)SummaryofprobableSARScaseswithonsetofillnessfrom1Nov2002to31

6、July2003(revised26September2003)5 5、社会安全、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产生严重影响、社会安全、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产生严重影响通、公安、军队、卫生、银行、学校、企业等通、公安、军队、卫生、银行、学校、企业等区域经济、国民经济、全球经济区域经济、国民经济、全球经济政体、国际形象政体、国际形象6 6、政治病、法律管理疾病、国际检疫疾病、政治病、法律管理疾病、国际检疫疾病 地球村地球村全人类缺少免疫力,易感性高全人类缺少免疫力,易感性高 实施甲类(实施甲类(A A类)传染病管理类)传染病管理7 7、尽快提高医疗卫生技术服务能力和依法科学管、尽快提高医疗卫生技术服务能力和依

7、法科学管理水平理水平8 8、对于有效控制疾病,保障健康,减轻疾病负担、对于有效控制疾病,保障健康,减轻疾病负担意义重大意义重大二、存在问题及对策二、存在问题及对策20062006年末年末-2007-2007年初北京突发流感疫情案例年初北京突发流感疫情案例(一)存在问题(一)存在问题1 1、医疗机构缺少应对重大突发群体性呼吸系统疾、医疗机构缺少应对重大突发群体性呼吸系统疾病暴发流行疫情准备和应急能力与运行机制病暴发流行疫情准备和应急能力与运行机制2 2、广大公众缺乏流感防控知识,未能及时有效地、广大公众缺乏流感防控知识,未能及时有效地采取隔离措施,造成家庭、工作单位、公共场所交采取隔离措施,造成

8、家庭、工作单位、公共场所交叉感染叉感染3 3、尚未建立突发群体性呼吸道疾病信息报告制度、尚未建立突发群体性呼吸道疾病信息报告制度和管理办法,无法进行预测和预报和管理办法,无法进行预测和预报4 4、疾病控制系统反应迟缓,缺少及时准确地流行、疾病控制系统反应迟缓,缺少及时准确地流行病学监测数据和信息报告,病因不清,病原(源)病学监测数据和信息报告,病因不清,病原(源)不明,无法做出明确的疫情判定不明,无法做出明确的疫情判定(二)应急措施(二)应急措施1 1、加强门急诊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诊疗服务、加强门急诊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诊疗服务2 2、开展门诊发热伴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病原学、开展门诊发热伴急性呼

9、吸道感染病例病原学检测,早期诊断甲检测,早期诊断甲3 3型流感病例,及时隔离型流感病例,及时隔离3 3、实行每日报告制度,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实行每日报告制度,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4 4、制定规范治疗方案,合理使用静点和抗生素、制定规范治疗方案,合理使用静点和抗生素5 5、加强市和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应急指挥和组织、加强市和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应急指挥和组织协调与规范化管理工作协调与规范化管理工作(三)建议(三)建议1 1、正确地认识儿童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危害,、正确地认识儿童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危害,搞清楚暴发流行规律搞清楚暴发流行规律2 2、建立首都儿童传染性疾病监测、预测、预警、建立首都儿童传染

10、性疾病监测、预测、预警基地和网络基地和网络 3 3、继续支持北京市感染与免疫中心高技术实验、继续支持北京市感染与免疫中心高技术实验室的建设室的建设 三、呼吸道传染病定义三、呼吸道传染病定义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微生物从人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微生物从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感染侵入一些易感的人体,并随呼吸道感染侵入一些易感的人体,并随呼吸道分泌物继续向外传播,侵入另一易感道分泌物继续向外传播,侵入另一易感人体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人体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四、呼吸道传染病的分类四、呼吸道传染病的分类(一)分类原则:(一)分类原则:呼吸道传染病是按照人体解剖机

11、构和功能,呼吸道传染病是按照人体解剖机构和功能,并结合传染病的特点而进行的分类并结合传染病的特点而进行的分类 依法、科学、规范依法、科学、规范(二)国际疾病分类(二)国际疾病分类(ICDICD)(三)现代传染病分类:(三)现代传染病分类:法定传染病和非法定传染病法定传染病和非法定传染病 国家法定传染病和国际法定传染病国家法定传染病和国际法定传染病(四)按照致病微生物(生物病原):(四)按照致病微生物(生物病原):细菌病、病毒病和其它传染病细菌病、病毒病和其它传染病InternationalStatisticalClassificationofDiseasesandRelatedHealthPr

12、oblems-10thRevisionVersionfor2006(ChapterX)Diseasesoftherespiratorysystem(J00-J99)J00-J06AcuteupperrespiratoryinfectionsJ09-J18InfluenzaandpneumoniaJ20-J22Otheracutelowerrespiratoryinfections国际疾病分类同时具备以下同时具备以下4 4条条,不能明确诊断为其它疾病的肺炎病例不能明确诊断为其它疾病的肺炎病例:发热发热(腋下体温腋下体温38)38)具有肺炎的影像学特征具有肺炎的影像学特征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降低或正

13、常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降低或正常,或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减少或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减少经规范抗菌药物治疗经规范抗菌药物治疗3-53-5天天(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颁布的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颁布的20062006版版“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病情无明显改善或呈进行性加重,病情无明显改善或呈进行性加重不明原因肺炎的定义不明原因肺炎的定义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卫应急发(卫应急发20072007158158号文件)号文件)治疗治疗7272小时小时:临床上出现以下任何恶化的征象临床上出现以下任何恶化的征象血

14、流动力学不稳定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呼吸衰竭的表现呼吸衰竭的表现需要机械通气需要机械通气胸部影像学继续恶化胸部影像学继续恶化新出现的感染病灶新出现的感染病灶MenndezR,TorresAetal.Thorax2004;59:960-5“无反应肺炎无反应肺炎”定义定义“不明原因肺炎不明原因肺炎“的概率的概率Rosn et al:6%early failureCAPCAP临床诊断标准临床诊断标准新新出出现现的的咳咳嗽嗽、咳咳痰痰,或或原原有有呼呼吸吸道道疾疾病病症症状状加加重重,并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发热发热肺实变体征和(或)湿性罗音肺实变体征和(或)湿性罗音WBCWBC

15、10 x1010 x109 9L L 或或4x104x109 9L,L,伴或不伴核左移。伴或不伴核左移。胸胸部部X X线线检检查查显显示示片片状状、斑斑片片状状浸浸润润性性阴阴影影或或间间质质性性改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以以上上1-41-4项项中中任任何何一一项项加加第第5 5项项,并并除除外外肺肺结结核核、肺肺部部肿肿瘤瘤、非非感感染染性性肺肺间间质质性性疾疾病病、肺肺水水肿肿、肺肺不不张张、肺肺栓塞、栓塞、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肺血管炎等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肺血管炎等卫生部文件:附件2“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CAPCAP常见病原菌常

16、见病原菌致病菌致病菌门诊门诊(n=9)(n=9)住院住院(n=23)(n=23)ICU(n=13)ICU(n=13)肺炎链球菌肺炎链球菌19.319.325.925.921.721.7流感嗜血杆菌流感嗜血杆菌3.33.34.04.05.15.1军团菌军团菌1.91.94.94.97.97.9金葡菌金葡菌0.20.21.41.47.67.6卡他莫拉菌卡他莫拉菌0.50.52.52.5G G肠杆菌肠杆菌0.40.42.72.77.57.5肺炎支原体肺炎支原体11.111.17.57.52 2肺炎衣原体肺炎衣原体8 87 7病毒病毒11.711.710.910.95.15.1不明原因不明原因49.8

17、49.843.843.841.541.5Eur Respir J 2002,20:suple 36“病原不明肺炎”:占CAP50%-80%“不明原因肺炎”:占CAP15%-20%“不明原因肺炎不明原因肺炎”的原因的原因非感染因素非感染因素(15%)肺部肿瘤肺部肿瘤肺出血肺出血肺水肿肺水肿BOOP嗜酸性肺炎嗜酸性肺炎药物诱发浸润药物诱发浸润SLE、血管炎、血管炎病因不明病因不明(45%)感染因素感染因素(40%):耐药病原体耐药病原体肺炎链球菌肺炎链球菌 21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7绿脓杆菌绿脓杆菌 2 军团菌军团菌少见病原体少见病原体:结核分支杆菌结核分支杆菌 4曲菌曲菌/真菌真菌奴卡

18、氏菌奴卡氏菌卡氏肺孢子菌肺炎卡氏肺孢子菌肺炎Arancibia et al.AJRCCM 2000,El-Solh A et al.AJRCCM 2002Rosn et al.Arch Inter Med 2004,Menndez,Torres.Thorax 20041 1、我国法定呼吸道传染病、我国法定呼吸道传染病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甲类:鼠疫甲类:鼠疫乙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乙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肺结核、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流感、麻疹、肺结核、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其中传日咳、白喉

19、、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其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按照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甲类传染病管理丙类: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丙类: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其他其他:2 2、国际法定呼吸道传染病、国际法定呼吸道传染病 国际卫生条例国际卫生条例(2007.6.152007.6.15正式实施)正式实施)鼠疫鼠疫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肺结核肺结核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 军团病等军团病等3 3、病原生物所致的呼吸道传染病、病原生物所致的呼吸道传染病细菌所致的呼

20、吸道传染病细菌所致的呼吸道传染病:包括鼠疫、肺结核,典型肺炎,白喉,百日咳,包括鼠疫、肺结核,典型肺炎,白喉,百日咳,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等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等病毒所致的呼吸道传染病病毒所致的呼吸道传染病:包括流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麻疹、传染性包括流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麻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性脑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等脊髓膜炎、猩红热等病原生物所致的其它呼吸道传染病:病原生物所致的其它呼吸道传染病:非典型肺炎,即衣原体肺炎和支原体肺炎非典型肺炎,即衣原体肺炎和支原体肺炎五、呼吸道传染病病例的诊断五、呼吸道传染病病例的诊断传染病病

21、例诊断和突发传染病事件的判断传染病病例诊断和突发传染病事件的判断(一)传染病病例诊断原则、特点及其依据(一)传染病病例诊断原则、特点及其依据 1 1、传染病诊断原则、传染病诊断原则 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辅助检查 病原学实验室检查病原学实验室检查 病因学、病原学分析相结合病因学、病原学分析相结合2 2、传染病诊断的特点、传染病诊断的特点传染病病例诊断传染病病例诊断密切接触者诊断密切接触者诊断易感人群、高危人群、敏感人群的诊断易感人群、高危人群、敏感人群的诊断3 3、诊断依据、诊断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传染病目录和传染病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传染病目录和

22、传染病诊断标准诊断标准进行诊断进行诊断接触史及其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辅助接触史及其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病原学实验室检查和病因学分析结果检查、病原学实验室检查和病因学分析结果综合做出诊断综合做出诊断(二)呼吸道传染病诊断(二)呼吸道传染病诊断 1 1、早期诊断、早期诊断 在传染病感染发病初期,及时有效地对患者进行临床在传染病感染发病初期,及时有效地对患者进行临床症状和体征,医学影像学等辅助检查和临床实验室检测,症状和体征,医学影像学等辅助检查和临床实验室检测,并采集人体呼吸道生物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综合分析尽并采集人体呼吸道生物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综合分析尽早做出的诊断早做出的

23、诊断 2 2、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 尽快查明患者发病前所在地区是否有同类呼吸道传染尽快查明患者发病前所在地区是否有同类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是否有密切接触史,是否在多发季节,是否为职病流行,是否有密切接触史,是否在多发季节,是否为职业接触等高危人群,是否为敏感人群等业接触等高危人群,是否为敏感人群等 3 3、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发热急、头痛、身软无力、咳嗽和呼吸道刺激等症状;发热急、头痛、身软无力、咳嗽和呼吸道刺激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呼吸频率加快、气喘、肺炎等症状。同时,严重者可出现呼吸频率加快、气喘、肺炎等症状。同时,出现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和体征出现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症

24、状和体征4 4、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1 1)临床实验室检查)临床实验室检查 血象检查和生物化学检查。病毒性疾病,血血象检查和生物化学检查。病毒性疾病,血液检查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细菌性疾病则白液检查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细菌性疾病则白细胞总数与中性粒细胞增高。其余略细胞总数与中性粒细胞增高。其余略2 2)病原学检查)病原学检查(1 1)病毒分离)病毒分离 将急性期病人的鼻咽部分泌物或咽喉部含漱将急性期病人的鼻咽部分泌物或咽喉部含漱液,经抗生素处理后,接种于鸡胚羊膜腔或组织液,经抗生素处理后,接种于鸡胚羊膜腔或组织细胞内分离病毒,如呼吸道合孢病毒、副流感及细胞内分离病毒,如呼吸道合孢病毒、副

25、流感及流感病毒、新型肠道病毒、麻疹病毒等,主要用流感病毒、新型肠道病毒、麻疹病毒等,主要用于早期诊断和确诊病例诊断于早期诊断和确诊病例诊断 创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原学诊断创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原学诊断及其技术平台及其技术平台1)1)、组织网络及其职责、组织网络及其职责2)2)、实验室网络、实验室网络3)3)、数据库与统计信息中心、数据库与统计信息中心4)4)、生物病原学标本库、生物病原学标本库5)5)、学科群专家库、学科群专家库6)6)病原学质量体系病原学质量体系7)7)病原学诊断程序病原学诊断程序8)8)实验室生物安全实验室生物安全9)9)病原学检测规范病原学检测规范10)10)病原学诊断标

26、准病原学诊断标准实验室生物安全实验室生物安全实验室设施实验室设施病原分析病原分析人员防护人员防护数据库、信息平台、数据库、信息平台、质量体系、等生物质量体系、等生物安全措施。安全措施。SARS-CoVIgMIgG1571015202530(d)疾病过程疾病过程潜伏期潜伏期发病期发病期治愈期治愈期恢复期恢复期正常期正常期早期抗体早期抗体晚期抗体晚期抗体阳阳性性率率(%)SARS SARS患者不同病程免疫学变化患者不同病程免疫学变化 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盒诊断试剂品牌、产品化和产业化诊断试剂品牌、产品化和产业化病毒特点病毒特点病毒亚型病毒亚型检测结果检测结果病毒特点病毒特点病

27、毒亚型病毒亚型检测结果检测结果流感病流感病毒大流行毒大流行可能毒株可能毒株H1+禽流感禽流感或普通流或普通流感病毒感病毒H8+H2+H3+H10+H5+H11+人禽流感人禽流感H5(严重)(严重)+H12+H7+H13+H9+H14+禽流感或禽流感或普通流感普通流感病毒病毒H4+H15+H6+季节性流感季节性流感乙型流感乙型流感+(2 2)细菌培养)细菌培养 将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排泄物,如鼻咽将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排泄物,如鼻咽部分泌物或痰液送实验室培养检查致病微生物部分泌物或痰液送实验室培养检查致病微生物细菌。包括:鼠疫杆菌、炭疽杆菌、军团菌、细菌。包括:鼠疫杆菌、炭疽杆菌、军团菌、百日咳

28、杆菌、白喉杆菌、脑膜炎双球菌、乙型百日咳杆菌、白喉杆菌、脑膜炎双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结核杆菌等,主要用于早期诊溶血性链球菌、结核杆菌等,主要用于早期诊断和确诊病例诊断断和确诊病例诊断(3 3)依原体和支原体细胞培养)依原体和支原体细胞培养 临床上一般应用细胞株为临床上一般应用细胞株为McCoyMcCoy细胞、细胞、Hela-229Hela-229细胞和细胞和BHKBHK细胞,最常用的是经放线菌细胞,最常用的是经放线菌酮处理的单层酮处理的单层McCoyMcCoy细胞,孵育后,用单克隆荧细胞,孵育后,用单克隆荧光抗体染色,可迅速诊断。培养法的敏感性为光抗体染色,可迅速诊断。培养法的敏感性为80

29、%-90%80%-90%,阳性即可确立诊断,阳性即可确立诊断(4 4)基因检测法)基因检测法 聚合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PCRPCR)法)法 连接酶链反应(连接酶链反应(LCRLCR)基因检测法)基因检测法 (5 5)血清学抗体检查)血清学抗体检查 在发病初期和发病在发病初期和发病2 2周后分别采取双份患周后分别采取双份患者血清,进行血清抗体检测,如抗体滴度升高者血清,进行血清抗体检测,如抗体滴度升高达到达到4 4倍以上则有诊断价值。主要用于确诊病倍以上则有诊断价值。主要用于确诊病例诊断和疾病恢复及愈后情况的判断。常见的例诊断和疾病恢复及愈后情况的判断。常见的方法有:血清学琼脂扩散鉴定法

30、、血清学酶联方法有:血清学琼脂扩散鉴定法、血清学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吸附试验(ELISAELISA)诊断法)诊断法5 5、诊断结论、诊断结论依据依据风险分析和管理风险分析和管理,临床思维临床思维上分为五个层面处置:上分为五个层面处置:1 1)不是病例:可以排除呼吸道传染病诊断,进入正常诊疗)不是病例:可以排除呼吸道传染病诊断,进入正常诊疗程序程序2 2)不像病例:尚不能绝对排除,应当安排医学隔离观察,)不像病例:尚不能绝对排除,应当安排医学隔离观察,可采用居家隔离观察并随诊可采用居家隔离观察并随诊3 3)疑似病例:综合判断与呼吸道传染病有较多吻合处,但)疑似病例:综合判断与呼吸道传染病有较多

31、吻合处,但尚不能绝对排除,也不能做出临床诊断,应当留院观察,尚不能绝对排除,也不能做出临床诊断,应当留院观察,收入单人观察室收入单人观察室4 4)临床诊断病例: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结合临床表现、)临床诊断病例: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结合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临床实验室分析,基本定为病例,但尚无病原辅助检查和临床实验室分析,基本定为病例,但尚无病原学依据。应当收至医院,但为避免其中少数疑似病例或健学依据。应当收至医院,但为避免其中少数疑似病例或健康人被交叉感染,应当放置单人病房康人被交叉感染,应当放置单人病房5 5)确诊病例:在临床诊断基础上有病原学证据支持。收至)确诊病例:在临床诊断基础上有病

32、原学证据支持。收至定点医院,可置多人病房定点医院,可置多人病房6 6、鉴别诊断、鉴别诊断 呼吸道传染病是由不同病原体引起的种类各异的传染性呼吸道传染病是由不同病原体引起的种类各异的传染性疾病。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目前呼吸道传染病的诊断还主要疾病。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目前呼吸道传染病的诊断还主要为临床诊断,而且临床表现又有许多相同之处,在相当程度为临床诊断,而且临床表现又有许多相同之处,在相当程度上属于排除性诊断。因此,在做出诊断之前,需要排除能够上属于排除性诊断。因此,在做出诊断之前,需要排除能够引起类似临床表现的其他疾病,特别是应当排除人与人不传引起类似临床表现的其他疾病,特别是应当排除人与人不

33、传染的感染性疾病。染的感染性疾病。临床症状相类似的疾病: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一般临床症状相类似的疾病: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一般细菌性肺炎、一般病毒性肺炎、军团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细菌性肺炎、一般病毒性肺炎、军团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真菌性肺炎、艾滋病和其他免疫抑制(器官移衣原体肺炎、真菌性肺炎、艾滋病和其他免疫抑制(器官移植术后等)患者合并肺部感染、鼠疫、人禽流感、传染性非植术后等)患者合并肺部感染、鼠疫、人禽流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典型肺炎等。其他需要鉴别的疾病:肺结核、流行性出血热、肺部肿其他需要鉴别的疾病:肺结核、流行性出血热、肺部肿瘤、非感染性间质性肺疾病、肺水肿、

34、肺不张、肺栓塞、肺瘤、非感染性间质性肺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血管炎、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等临床表现类似的呼吸系统疾血管炎、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等临床表现类似的呼吸系统疾患。患。呼吸道生物多病原鉴定情况呼吸道生物多病原鉴定情况 呼吸道传染呼吸道传染 病病/感染感染 AIDS 3%肿瘤肿瘤0.4%SARS鉴别鉴别诊断诊断葡萄球菌葡萄球菌40%流感流感 29%急急/慢支气管染慢支气管染14%支原体支原体 2.3%麻疹病毒麻疹病毒 2%衣原体衣原体合胞病毒合胞病毒TB 3%链球菌链球菌炭疽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主要存在于食草动物和牲畜群落之中,牛、羊、猪、犬等家畜极易受染,并能造

35、成环境的广泛污染人类主要经接触牲畜的毛皮和肉类获得感染,食肉动物也可从食草动物获得感染病原体革兰阳性粗大杆菌,长510m,宽13m,两端平切,排列如竹节,无鞭毛,不能运动。在人及动物体内有荚膜,在体外不适宜条件下形成芽胞本菌繁殖体的抵抗力同一般细菌,其芽胞抵抗力很强,在土壤中可存活数十年,在皮毛制品中可生存90年。能耐受高温和一般的消毒剂。在普通琼脂肉汤培养基上生长良好炭疽杆菌能产生毒力很强的外毒素,引起局部出血、坏死和周围水肿,并引起毒血症体外炭疽杆菌形态体外炭疽杆菌形态炭疽杆菌炭疽杆菌是最为理想的生物战剂能够获得炭疽芽孢粉末保存时间极长释放途径广泛,包括直接接触、呼吸道传播、消化道,用于生

36、物恐怖时可以通过信件邮寄、人工抛洒、无人驾驶飞机抛洒等危害极大,对人体及环境都有极大危害病情发展快,病死率高:胃肠炭疽病死率为25%到60%,未治疗吸入型炭疽病死率达90%临床表现临床表现皮肤炭疽:从小丘疹发展到疱疹状,然后溃破成溃疡,直径通常为13厘米并且中间有黑色的坏死区域,周围也会出现淋巴结肿胀。在没有接受任何治疗的皮肤炭疽患者中,死亡率大约是20。如经及时诊治,几乎不会有死亡的情况发生皮肤炭疽肺炭疽:主要症状类似流感,2天后逐渐出现高热、血痰、胸痛、发绀,继而呼吸困难,常迅速死亡肠炭疽:主要是由于进食带菌肉类所致,以急性肠道感染为特征。其主要症状为恶心、厌食、呕吐和发热,重者腹痛、吐血

37、并有严重的水样便。肠炭疽导致的死亡病例占患者2560口咽部炭疽:表现为严重咽痛、颈部肿胀、吞咽困难、同时有气管压迫和呼吸困难。颈部和颈下淋巴结肿大炭疽性脑膜炎:起病急骤,有剧烈头痛、呕吐、昏迷、抽搐,明显脑膜刺激症状,脑脊液多呈血性,少数为黄色,压力增高,细胞数增多。病情发展迅猛,常因误诊得不到及时治疗而死亡检验涂片和培养:取不同临床类型的病灶渗出物、分泌物、呕吐物、痰、粪、血及脑脊液等作涂片或培养动物试验:取分泌物、组织液或所获得的纯培养物接种兔、豚鼠、小白鼠等动物的皮下组织。注射处于24小时内出现典型水肿、出血者为阳性反应,动物多于3648小时死亡,在动物血、组织液及各脏器中可找到病原菌血

38、清学检查:琼脂扩散试验、间接血凝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及炭疽环状沉淀试验(Ascolistest)等有助于诊断特异性治疗患者的治疗:大剂量青霉素G首选,氨基糖苷、红霉素也有较好的效果预防性治疗:对可疑吸入炭疽芽孢者,应立即给与口服抗菌素预防。如左旋氧氟沙星0.4g,每日2次;或者强力霉素0.2g,每日2次等,连服3天对皮肤有伤口者,除口服抗生素外,还要在伤口局部使用抗生素软膏,疗程也为3天炭疽恐怖事件的临床处理在接触可疑动物或物品(邮寄品)时,要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如戴口罩、穿胶鞋等。要及时报告,请专业人员处理发生炭疽恐怖事件时,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对污染区域进行封锁,对被污染的环境给予消毒处理,

39、污染材料须彻底消毒进入污染区域的个人要加强防护炭疽病人或动物的尸体必须彻底焚烧火化可能受到污染的人群应进行预防接种,并预防服药鼠疫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传染性强、病死率高,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列为甲类1号传染病鼠疫原发于啮齿动物并能引起人间鼠疫流行,传染源主要是啮齿动物。传播途径主要是跳蚤。肺鼠疫病人也可成为传染源,造成人类鼠疫流行鼠疫耶尔森菌为肠杆菌科、耶尔森菌属,革兰阴性球杆菌,大小约11.5m0.50.7m,无鞭毛、无芽孢、有荚膜,兼性需氧,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荚膜是该菌能在细胞内生存和繁殖的原因之一对外界抵抗力较弱,特别是对热和干燥敏感。日晒、煮考和常用

40、化学的消毒剂均可将其杀灭。在脓液或痰液中可存活1020天,在鼠蚤体内可存活1个月,在尸体中可存活数周至数月。本菌可存在于病人的各种组织、血液和体液中,粪便亦可带菌目前全球鼠疫处于活跃状态我国动物鼠疫发生的地点距城市和旅游景点越来越近,人间鼠疫病例数增加人类鼠疫的发生和远距离传播的危险性增加鼠疫杆菌作为生物战剂的条件致病性极强,菌体产生内毒素性质的V和W抗原具有致病性和致死性,可引起出血、坏死性病变。病死率30%100%危害极大。公元六世纪第一次鼠疫大流行,起于中东,传至欧洲和北非,死亡近1亿人,14世纪欧洲第二次鼠疫大流行,使不少城镇人口灭绝,死亡约2500万人传染性极强,野生动物、蚤类、患者

41、都有传染性释放手段多,可通过跳蚤携带,也可以通过烟雾或气溶胶释放恐怖分子有能力获得并制造历史上曾作为生物战剂使用:日本731部队曾在中国制造并使用鼠疫杆菌作为生物战剂蚤叮咬叮咬前叮咬后剥獭潜伏期:一般在16天之间,多为23天一般症状:发病急,恶寒战栗,体温突然上升至3940,呈稽留热。头痛剧烈、头晕,呼吸促迫,极度虚弱,心动过速,心律不齐,血压下降,重症病人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眼睑结膜及球结膜充血,出现所谓的鼠疫颜貌腺鼠疫:受侵局部淋巴结肿大、红、热、痛、硬,股、腋、颈等淋巴结多见肺鼠疫:原发性肺鼠疫、继发性肺鼠疫。咳嗽、胸闷、呼吸困难,鲜红色血痰。缺氧,口唇、颜面及四肢皮肤发绀,甚至全身发绀,

42、故称“黑死病”败血型鼠疫:一般症状极重,但无其他型鼠疫所特有临床症状鼠疫的临床表现腺鼠疫患者肺鼠疫尸体淋巴结穿刺液、血液、痰液,咽部和眼分泌物、尸体脏器或骨髓标本,培养分离血清学检查:患者间隔710天血清用间接血凝试验检测鼠疫F1抗体呈现4倍以上增长鼠疫的检验病原治疗链霉素首选腺鼠疫:成人首次注射1g,每4-6小时注射0.750.5g,直到体温下降。一般在退热后继续给药3天,每日1-2g,分2-4次注射肺鼠疫和鼠疫败血症:成人第1日用量5-7g,首次2g,以后每4-6小时1g,直到体温下降。在体温接近正常,全身症状显著好转后,应持续用药3-5天,每天用量2g可选用庆大霉素、四环素或氯霉素合用磺

43、胺类药物作为辅助治疗或预防性投药鼠疫恐怖事件的临床处理封锁现场,根据恐怖发生手段,采取针对性措施,现场消毒,灭鼠、灭蚤进入现场的工作人员必须特别采取三级防护措施对暴露者医学观察9d,同时预防服药,口服磺胺嘧啶,每次1g,每日2次;或四环素,每次0.5g,每日4次,均连用6d病人的分泌物与排泄物应彻底消毒或焚烧;死于鼠疫的尸体应用尸体袋严密封包后焚烧六、突发传染病事件判定六、突发传染病事件判定(一)突发传染病事件判定(一)突发传染病事件判定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信

44、息报告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等法律法规规章传染病诊断标准传染病诊断标准 所有临床确诊病例及其接触人群或危险人所有临床确诊病例及其接触人群或危险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风险评估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风险评估 突发传染病事件性质、危害程度、风险预突发传染病事件性质、危害程度、风险预测和预警的判定,为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提供法测和预警的判定,为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提供法律与科学依据律与科学依据(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1 1、传染源、传染源 主要为病人或隐性感染者,也可以是动物。显性感染主要为病人或隐性感染者,也可以是动物。显性感染者只占全部受感染

45、者的一小部分,隐性感染者与病原携带者只占全部受感染者的一小部分,隐性感染者与病原携带者在一些传染病中,会成为重要的传染源者在一些传染病中,会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2 2、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病原体主要经飞沫、飞沫核传播,也可通过气溶胶等病原体主要经飞沫、飞沫核传播,也可通过气溶胶等形态直接密切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这些飞沫、飞沫核、形态直接密切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这些飞沫、飞沫核、气溶胶中可含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当人体吸入后,在免气溶胶中可含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当人体吸入后,在免疫力低下的情况下就可能引发疾病疫力低下的情况下就可能引发疾病 3 3、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 人群对多数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

46、普遍易感。有的病后人群对多数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普遍易感。有的病后可以产生一定的免疫力或持久性免疫力;也可以通过接种可以产生一定的免疫力或持久性免疫力;也可以通过接种疫苗获得一定的免疫力或持久性免疫力疫苗获得一定的免疫力或持久性免疫力 七、呼吸道传染病的危险因素七、呼吸道传染病的危险因素 1 1、人体生理解剖特点、人体生理解剖特点 2 2、气候变化和季节影响、气候变化和季节影响 3 3、病原微生物的传染力、抵抗力及其在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传染力、抵抗力及其在环境中的传播形态的传播形态 4 4、敏感人群、高危人群、敏感人群、高危人群 儿童、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对环境致病微生物非儿童、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对

47、环境致病微生物非常敏感,容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常敏感,容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 老年人、营养不良或慢性疾病患者、过度劳累老年人、营养不良或慢性疾病患者、过度劳累者、精神高度紧张者等人群容易患呼吸道传染病者、精神高度紧张者等人群容易患呼吸道传染病 5 5、交通发达、寒冷地区和人群密集公共场所、交通发达、寒冷地区和人群密集公共场所八、医疗急救(八、医疗急救(烈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例烈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例)1 1、病人转运、病人转运 负压急救车,并配备负压担架,转运病人负压急救车,并配备负压担架,转运病人 2 2、负压病房、负压病房 生物安全负压层流病房,观察和治疗生物安全负压层流病房,观察和治疗 3

48、3、重症监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 负压隔离重症监护(负压隔离重症监护(ICU/CCUICU/CCU)治疗)治疗 4 4、医疗急救人员的防护、医疗急救人员的防护 医疗机构按照传染病防治法要求,建设符合医疗机构按照传染病防治法要求,建设符合生物安全医疗救治病房等基础设施,配备医疗救生物安全医疗救治病房等基础设施,配备医疗救治仪器设备(如无创和有创呼吸机等)治仪器设备(如无创和有创呼吸机等)医疗卫生人员配备个体防护用品医疗卫生人员配备个体防护用品(如(如N95/N99N95/N99口罩、医用防护面罩、医用防护服、防护眼镜、防护帽、口罩、医用防护面罩、医用防护服、防护眼镜、防护帽、防护手套、防护鞋防护手

49、套、防护鞋/套等)套等)九、呼吸道传染病的治疗九、呼吸道传染病的治疗(一)一般治疗(一)一般治疗 1 1、充分休息和保证足够的睡眠。、充分休息和保证足够的睡眠。2 2、多饮水,吃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适当补充液、多饮水,吃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适当补充液体和维生素,避免活动过多,酌情输液。注意漱体和维生素,避免活动过多,酌情输液。注意漱口,保持鼻、咽、口腔卫生口,保持鼻、咽、口腔卫生(二)对症治疗和控制继发细菌性感染(二)对症治疗和控制继发细菌性感染 对于发热头痛,全身酸痛明显者,可给予解对于发热头痛,全身酸痛明显者,可给予解热镇痛剂,高热者给予冰敷、酒精擦浴等物理降热镇痛剂,高热者给予冰敷、酒精擦浴

50、等物理降温措施。咳嗽、吐痰者给予镇咳、祛痰药。同时,温措施。咳嗽、吐痰者给予镇咳、祛痰药。同时,注意控制继发细菌性感染注意控制继发细菌性感染 (三)(三)急诊早期经验性用药急诊早期经验性用药 临床诊断一确立,经验性治疗开始用药:临床诊断一确立,经验性治疗开始用药:早期合理果断选择抗生素药物治疗直接关早期合理果断选择抗生素药物治疗直接关系到患者预后系到患者预后 对于未知生物病原危及生命的严重感染经对于未知生物病原危及生命的严重感染经验性治疗应选择有效可靠的广谱杀菌抗生素,验性治疗应选择有效可靠的广谱杀菌抗生素,以快速控制感染。在以快速控制感染。在48-72 h48-72 h之后,根据药敏结之后,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