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影片《长津湖》背后的真实历史场景是怎样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长津湖》背后的历史故事 献礼影片《长津湖》背后的真实历史场景是怎样的?

献礼影片《长津湖》背后的真实历史场景是怎样的?

2024-06-30 21:5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我志愿军战士冻伤3万余人,冻死4000余人,“长津湖”电影描述的真实历史场景究竟有多悲壮?

JKR0N2G3.jpg

▲《长津湖》剧组主创:易烊千玺、林超贤、吴京

经过近两百天的拍摄,战争史诗巨制电影《长津湖》拍摄完成。在杀青现场,主演吴京、易烊千玺和导演林超贤一起举瓶“碰杯”留念。

这部待映电影描述的真实历史场景究竟是怎样的,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71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在严酷的环境下,东线作战部队凭着钢铁意志一路追击,扭转了战争局势。在零下40多度的极端天气,一排排志愿军战士们被冻成冰雕,却始终保持着战斗的姿势。这样的英雄故事,怎么不让人闻之落泪?71年后,博纳影业将这段冰与血凝聚的战役——“长津湖之战”搬上大银幕,在令人泪目的同时,也将带着人们重回当时的历史场景之中。

提起朝鲜战争,就不得不说一场战役,那就是长津湖战役,这场战役不仅是中美两国的激烈交锋,直到现在都在两国军人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印象深刻的原因不仅仅是战斗的激烈,还有恶劣的天气。长津湖战役是在1950年11月27日打响的,到12月24日结束,正是寒冷的时候,而且更为糟糕的是当时的长津湖地区遭遇了50年不遇的严寒,最低气温甚至降到-40℃。

零下40度是什么概念,可能很多南方的朋友都不了解。据志愿军老兵刘伯清回忆说:“冷到什么程度呀,讲了你都不敢信,战士的耳朵被冻得硬邦邦的,一碰整个就掉了,一点都没的知觉喽!”

而且志愿军并没有足够的御寒衣物。

undefined

▲朝鲜战争形势图

参加长津湖战役的是我军第9兵团,长期久居江南,很多士兵连雪都没见过,几乎是没有任何后勤准备便来到了东北准备入朝。

当熟悉朝鲜高寒气候的东北军区副司令员贺晋年,看到第九兵团的战士们的单衣单裤时十分震惊,立即警告道:“你们这样入朝,别说打仗了,冻都把你们冻死了!”

他立即将库存的5万件日军大衣、棉鞋全部拿出来调给9兵团使用,东北边防部队的干部战士也脱下身上的衣帽送给9兵团战士,可这么一点临时调拨和脱下的衣帽,也有很多没能来得及送上入朝的火车。

所以长津湖战役我们虽然是在与敌人作战,但实际上也在与严寒作战,长津湖战役中,后者对我们的杀伤力更大。

相比我军简陋的衣物,美军的后勤则要好的多,美军每人都有一件大衣和一个鸭绒袋,还有防寒帽、厚呢军装、毛衣、大衣、毛袜、皮靴等。连队还装备棉帐篷、火炉等。饮食上,有饼干、罐头、饮料等,甚至还有火鸡、火腿、苹果派等“感恩节大餐”。

但是即便如此,美军仍然感到不满意,因为吃喝实在挑不出毛病,美军就开始抱怨了武器,一位参战的美军中士在回忆这样写道:“想象一下怎样对付手中的卡宾枪吧,那钢家伙是冰,你赤手碰它就会被粘住,甩掉的唯一方法就是舍去一层皮。”

至少你们还有手套,再不济可以将枪支缠上布条,而我军的战士不仅棉衣短缺,很多还拿着日军的武器,却没有丝毫的抱怨。

undefined

除了恶劣的天气外,长津湖地区山峦叠嶂,山高林密,道路狭窄,自然环境也异常恶劣。美陆战第1师师长史密斯曾对美军战史学家谈道:“长津湖地区根本不适合军事行动,就算是成吉思汗也不会想去征服它。”

战争打的就是出其不意,打的就是敌人预料不到,正因为美军认为这地区不适合作战,所以我们就偏偏选择在这里对美军进行迎头痛击。成吉思汗办不到的事情,我们的战士办到了。

虽然气候和环境恶劣,但是志愿军战士们仍然完美地穿插、分割、包围。

长津湖战役与我军对决的是美军海军陆战队第1师(简称陆战一师)和第3、第7步兵师,以及韩国第1军团,约10万人。其中美陆战1师,是美军的王牌部队。长津湖战役打响后,陷入包围中的美军深感恐惧,美7师和陆战1师被九兵团分割成了5个部分。

undefined

根本没有想到中国会如此大规模参战的麦克·阿瑟也开始慌张起来,连忙下令全军南撤。

就这样,美军开始了史上最长的败退。

想撤退哪有那么容易,一路上我军层层阻击设防,就拿美军陆战1师的第五团和第七团举例,这两个团全员机械化,却足足用3天时间才走了22公里的路程,而这22公里道路上美军付出了1500多人伤亡。

死亡、迷茫笼罩在每一个美军士兵身上。

而在撤退的过程中,美军还不忘销毁战略物资,美军先用炸药炸,然后用推土机碾一遍,最后将堆积如山的食品、衣服、弹药泼上汽油烧掉。那些在几公里外山头上20余天没有吃过几顿饭的志愿军战士,看着就快到手的大批给养被这样毁掉,心疼无比。

undefined

由于我军的后勤严重不足,长津湖战役中也发生了很多悲壮的故事,其中最让人泪目的就是“冰雕连”的事迹。

当时我军已经将美军撤退的后路断绝,但是负责截断美军后撤的连队却在严寒下牺牲了,整个连队冻成了“冰雕”,虽然牺牲,但是我们的战士们依然保持战斗姿势,枪口依然瞄着敌人的方向。

一路后撤到此的美军也被这一幕深深的震撼了,美军指挥官作出了脱帽致敬的举动。

多年后,美步兵第7师师属第57炮兵营营长卡罗曾顿斯中校回忆长津湖战役时说:“我曾经在二战中,遇到过德军最后一次大反攻,但也不似长津湖之战这样激烈。那情景真是不堪回首。”

美军上校阿尔法·鲍泽对此战也深有感触,他直言不讳的说:“中国人没有足够的后勤支援和通信设备,否则我们绝不可能走出长津湖!陆战一师是侥幸生还!”

长津湖战役直到现在依然是美国老兵无法忘却的事迹。

50多年后,年迈的美国老兵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心有余悸,甚至会痛哭流涕:“我被那些不畏死亡的灵魂震撼了,太可怕了!”除了恐惧和敬畏,那场战争留给美军的还有疑惑和不甘:中国士兵为什么不怕死?中国军队为什么能打赢?

美国人也许永远都不会明白,什么是保家卫国,我们的战士们为什么不怕死?因为背后是祖国,那里有父母、有妻儿、有我们的家乡。

undefined

长津湖战役虽然重创美军,但这场战役打的非常艰苦,用时任第九兵团司令员宋时轮的话来说:其艰苦程度超过长征。

1952年9月,在鸭绿江边即将返国的宋时轮上将让司机停下了车。下车后,他向长津湖方向脱帽弯腰,向长眠在那里的他认识和不认识的战友、那些有名和无名的忠勇士兵,深深地鞠了一躬。

微信图片_20210611170611.jpg

▲宋时轮上将

当他抬起头来戴上军帽向他们致庄重的军礼的时候,人们发现,这位身经百战的名将已经泪流满面。

多年后老将军在回忆长津湖战役时说:“让我们永远记住这段历史!”

长津湖战役不仅在朝鲜战争中具有重大意义,在中华民族历史上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综合自《决战朝鲜》、近代人物周刊

编辑:陈熙涵

责任编辑:王雪瑛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