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课堂】孙娟:《狼》教学设计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狼》蒲松龄教案设计 【湿地课堂】孙娟:《狼》教学设计

【湿地课堂】孙娟:《狼》教学设计

2024-06-16 03:2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狼亦黠(xiá)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同桌结组,两人一组,每人朗读一段,读给对方听,注意标注拼音的词语。

(2)提读,读出标注拼音的词语所在的句子。如:缀(zhuì)行甚远、屠大窘(jiǒnɡ)。

(3)通读全文,注意停顿。注意: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其一/犬坐于前。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屏显:

句中停顿小贴士

主谓之间停顿。

动宾之间停顿。

发语词的后面停顿。

注意:要根据句意判断是否有道理。

2、读懂故事,分析屠户与狼的三次交锋。

(1)结合连环画再读课文,体会屠户的恐惧和勇敢。

屏显:

美国作家、哲学家梭罗说:“恐惧与勇敢近在咫尺,而且互相共存。”

在这场人狼之战中,明显处于劣势的人,最终战胜了凶残的狼,这个过程可谓一波三折。请细读故事,假设自己已经化身屠户,设身处地,体会屠户的恐惧和勇敢。

明确:

恐惧——

“一屠晚归。”夜晚,是鬼妖狐狼的世界;而聊斋,就是属于夜晚的故事。晚,罕见行人,屠户孤立无援。

“缀行甚远。”两狼一直在尾行跟踪。被人跟踪,怕;被狼跟踪,更怕。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骨已尽,人危险,恐为二狼腹中餐。

一屠、二狼。狼是聪明的动物,这两只狼,从一路跟踪寻找机会,到不被诱惑、得到骨头后交替追踪,再到对峙时眈眈相向、琢磨对策,再到一狼假寐、麻痹屠户,另一只到背后打洞、想要攻其不备,狼堪称谋略大师。

勇敢——

“弛担持刀。”放下担子,拿起屠刀,放下的是软弱、是幻想,拿起的是孤胆、是抵抗,屠户的杀气回来了!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一个“暴”字写出屠户的果敢。“劈”干脆利落。“数刀”,杀伐决断。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一处细节,可见屠户心思缜密,不留后患,至此,故事以屠户的胜利落幕。

(2)小结人狼之战中的三次交锋。

中国传统文学作品是很喜欢用“三”展开故事情节的,例如,在七年级上册必读名著《西游记》中,有很多这样的故事,“三打白骨精”“三调芭蕉扇”“三探无底洞”……在人狼之战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三次交锋。

屏显:

惧怕——对峙——杀狼

(3)关注交锋中的转折点,思考人战胜狼的根本原因。

明确: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屏显:

狭路相逢勇者胜,勇者相逢智者胜。

三、读懂主旨。

1、异史氏对这件事有自己的看法,他在文章中直言不讳,写出了自己的观点。

屏显: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表达方式:议论)

明确:

蒲松龄嘲笑了狼的狡猾奸诈,嘲笑了其顷刻两毙的结局,暗含了对屠户勇敢机智的赞扬。

2、《狼》是一篇经典作品,从1978年到现在,四十余年的时间里,《狼》一直是初中语文教材的保留篇目。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狼》的主题解读也发生着细微的变化。

现行版本中,《狼》被编入以“人与动物”为主题的单元,导向对人与动物关系的思考。人与动物都是大自然的成员,要和谐相处,但人与动物也难免会有矛盾冲突。

屏显:

人类富有智慧,一定能战胜任何狡猾凶残的动物。

3、剥离掉时代背景的影响,与“恶”的斗争其实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话题。说回蒲松龄。

屏显:

蒲松龄出生在亦儒亦商的家庭,出生时家境败落,又赶上明清易代。他才华横溢,立志通过科举考试当官、建功立业,但从19岁考中秀才,虽每逢乡试必参加,却一无所获。科考的失败是他一辈子的心痛。由于生活所迫,他当了一辈子私塾先生,从30岁左右一直到70岁才撤帐归家。

——中华书局《聊斋志异·前言》

他在《聊斋志异》中还写过《梦狼》。

屏显:

异史氏曰:“窃叹天下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我暗暗感叹,像虎狼一般凶狠的贪官污吏,到处都是啊!)

——《聊斋志异·梦狼》

蒲松龄写的是狼,又不仅仅是狼啊!文学家郭沫若给蒲松龄故居题写了这样的一幅对联——

屏显: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4、小结。

在我们的成长之路上,也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狼”,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希望《狼》这个故事能给你启示。

四、读入佳境。

1、引出《狼三则》的另外两则。

屏显:

其一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歘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屠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默念狼所欲者肉,不如悬诸树而蚤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近视,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革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是可笑也。

其三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傍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

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2、结合《狼》,总结归纳三则故事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屏显: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

…… ……

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是可笑也。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 ……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

…… ……

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明确:

(1)三则故事的主角都是屠户与狼,写的都是人狼之争,都以屠户的胜利而告终。

(2)三则故事都采用了卒章显志的写法,先叙事,后议论。

(3)三则故事都嘲笑了狼的奸猾狡诈,都暗含了对屠户的机智、勇敢的赞美。

3、且慢!再读原作,探索新发现。

屏显:

《狼三则》结尾

三事皆出于屠;则屠人之残暴,杀狼亦可用也。

明确:假如狼遇到的不是屠户,故事可能就是另外的样子。蒲松龄毫不避讳地指出了屠户的“残暴”。

想要知道《聊斋志异》的本来面貌,推荐同学们去读原著。

孙娟,现任教于河北省献县第一中学,深耕语文课堂二十余年,曾在省市县各类比赛中获奖,获县优秀教师、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语文湿地栖居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