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爱的真谛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爱的真谛》 8.1 爱的真谛

8.1 爱的真谛

2023-11-04 19:0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第八单元:阅读名人

一,爱的真谛

(海伦·凯勒/张雪峰、张卫健、郭秋阳译)

目录

作者简介课文题解理解与探究

作者简介 目录

海伦·凯勒(Helen 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美国著名的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在十九个月时因患急性胃充血、脑充血而被夺去视力和听力。1887年与莎莉文老师相遇。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1968年6月1日逝世,享年87岁,却有86年生活在无光、无声的世界里。在此时间里,她先后完成了14本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人生故事》《石墙故事》。她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了许多慈善机构,1964年荣获“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二十世纪美国十大偶像”之一。

中文名 外文名 别名 国籍 民族

• 海伦·凯勒 • Helen • 海伦 • 美国 • 拉丁美裔 Keller

出生地 出生日期 逝世日期 职业 毕业院校 信仰

• 美国亚拉巴 • 1880年6月 • 1968年6月1 • 女作家、教 • 哈佛大学拉 • 社会主义 马州塔斯喀 27日 日(87岁) 育家、慈善 德克利夫女 姆比亚镇 家、社会活 子学院 动家

主要成就 代表作品 老师 父亲 性别

• 20世纪美国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再 • 安妮·莎莉 • 凯勒上尉 •女 十大英雄偶 塑生命的人》、《走出黑暗》、 文 像之一 《我的生活》

表明语言让 在无声、无 色、无语、 黑暗中的海 伦看见了希 望,是海伦 的精神寄托。

学习过程的艰苦对比作者对学习结果的欣慰和自豪,这突显了作者自强不息、好学不倦的精神。另一方面也突显了作者不畏艰难,不轻言放弃的坚强性格。虽然学习对一个又盲又聋又不会说话的人来说,是很艰难的,但海伦并没有放弃学习。

说明了海伦的求知欲很强。

从莎莉文老师 对待海伦的举 止中,可以知 道莎莉文老师 是个细心体贴 和温柔的人。

从海伦的疑问中,可看出海伦渴望知道爱的概念,同时可看出她从未学过抽象的词语。

海伦第一次学会了抽象的单词。

目录 莎莉文老师以形象的方 式解释爱的概念,以便 海伦可以更容易的去了 解爱的概念。

海伦终于了解了爱的概念。

目录

题解

此文出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莎莉文老师用耐性和爱教会了海伦认识世界:用自己的爱去感受世界的美好,去善待每一个生命。她不仅教会海伦爱的真谛,也用满满的爱浇灌海伦的生命,让海伦感受到温暖与文字的力量。爱并不是一个具体可视可触的事物,却弥漫在生活中。只要用心体会,我们处处都能感受到它的存在。

理解与探究

1)朗读课文,然后回答问题。 (a)为什么莎莉文老师不直接告诉海伦·凯勒什么是“爱”

呢?这是因为“爱”是个抽象的概念,不是具体的实物所能表达的,“爱”是需要通过用心感受,才能领悟什么是爱。

(b)海伦·凯勒如何领悟爱的真谛?这种爱的感觉和体验对海伦·凯勒起了什么作用?海伦·凯勒在莎莉文老师包含爱和耐性的教育以及引导下,

领悟了爱的真谛。这种爱的感觉和体验让她感到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爱,让她觉得温暖、幸福。

2)你认为莎莉文老师在海伦·凯勒的生命中扮演着怎么样的角色?如果没有莎莉文老师,海伦·凯勒还能有这般非凡的成就吗?说说你的看法。

我认为莎莉文老师的耐心教导和爱深深影响着海伦·凯勒,改变了她的命运。如果没有莎莉文老师细心教导,我觉得海伦·凯勒决不会有这般非凡的成就。

3)莎莉文老师认为:“爱有点儿像太阳没吃不来以前天空中的云彩。”

每个人对爱的定义都不一样,试模仿以上句子,结合你的生活经历,谢谢你对爱的看法。

我认为爱就像天上的云朵,有各种形状。虽然我们摸不到,但永远都在那。

4)虽然我学习语言的过程既艰苦又痛苦,但是学习的结果却让我既欣慰 又自豪。 以上句子中的“虽然……但是……”和“既……又……”的作用是 什么?用以上关联词语造句。 “虽然……但是……”具有表示句子转折关系的作用,前面的句子说 一个意思,后续句朝着另一方面意思说下去。 “既……又……”则具有表示并列情况的作用,几个句子说明相关的 几件事情,或从不同的方面阐述一件事情是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

虽然这次的考试不简单,但是我考获了优异的成绩,让我既自豪又高兴。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