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4【隋唐】教辅补充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五经》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4【隋唐】教辅补充版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4【隋唐】教辅补充版

2023-12-09 13:3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7.南衙北司

官署别称。唐代三省六部等中央官署位于长安城宫城之南的皇城内,因称以宰相为首的政府机构为南衙,后来代指朝官。宦官所在的内侍省,以及担任使职的各官署,均在长安城皇城之北的宫城内,其衙门又多称“司”,因称宦官掌握的诸机构为北司,后来代指宦官。朝官与宦官的斗争也就被称为“南衙北司之争”。

8.科举制

以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具有不问出身背景、提倡公平竞争的特色,萌芽于南北朝,始于隋,因分科举人,故名。隋炀帝在秀才、明经科基础上,新设进士科,标志科举制确立。唐朝科举分常科和制举,及第后获出身,然后经吏部考试方可授官,以进士科地位最高。宋代科举制进一步完善,科目以进士、明经、明法为主,分解试、省试、殿试三级,主要考儒家经义,及第即授官。后代多因循,至明代分童试、乡试、会试、殿试,考中者分别称生员(俗称秀才)、举人、贡士、进士。进士分三甲授官,其中一甲三名,称状元、榜眼、探花。清沿明制,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

9.乡试

科举考试的一级,因一般在八月举行,又称“秋闱”。唐宋时期有“乡贡”、“解试”,由州、府主持;金代以县试为乡试,县令充当试官,取中者方能应府试。元代乡试一般在行省举行。明朝规定,乡试三年一次,于八月在两京及各省会举行。考试分三场:头场四书义三道,经义四道,次场论一篇,第三场经史策五道。主考官由皇帝钦派。各省分别录取,每科均有一定的举额限制。中式者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举人为终生资格。只有考取举人,才可以参加会试,考取进士。举人屡考不中,可向吏部申请选官,但仕途一般不如进士发达。

10.会试

科举考试的一级,因士子会集京师,故名。因春季由礼部主行,又称“春闱”、“礼闱”。唐宋时代有省试,辽有礼部试,与后代会试相近。会试之名始于金,府试中选者可参加会试。元代会试一般在乡试次年举行。明代规定,会试三年一次,在乡试次年的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分三场进行。明初会试录取不分南北。洪熙元年(1425)规定会试取士南人占十之六,北人占十之四;宣德、正统年间,又分南、北、中三卷,数额亦时有变通。会试的第一名为会元。会试中式者须再参加殿试,方成为进士。

11.殿试

殿试,又称“御试”、“廷试”、“亲试”,科举考试方式之一。唐武则天曾策问贡士于洛城殿,为殿前试士之始。宋以殿试为士人入仕的最高级考试。举人经省试中第,须再赴殿试,才算真正登科。殿试开考时,在一日内试诗、赋、论题,熙宁三年(1070)改试时务策。举人纳卷后,试卷封弥、誊录,送考官批阅定等。殿试完毕,由皇帝主持唱名仪式,合格人按等第高下授本科及第、出身、同出身,释褐授官。中榜者为“天子门生”。

12.使职差遣

“差遣”指本官被派遣去掌管非本官所管事务;“使职”指以“使”为名的职衔。使职差遣的出现与唐代中央集权加强,以及社会问题日益复杂有关。以低品官“同中书门下三品”成为宰相,就是一种“差遣”。“差遣”更多表现为使职,形成地方军政(节度使观察使)、经济财政(度支使盐铁使)、宦官(枢密使内诸司使)三个系统。这些使职已是固定官职,但无品秩,待遇需由本官的品秩决定。“使职差遣”在唐后期瓜分了三省六部体制下的部分职掌,其发展趋势延续至宋代。

13.门荫

指按照父祖官位取得入仕资格。大致起源于汉,完备于两晋,北朝后期式微。隋唐科举制建立后,仍与科举入仕并行。唐门荫制为:一品子,得官正七品上;二品子,得官正七品下;直至从五品子,得官从八品下。三品以上荫曾孙,五品以上荫孙;孙低于子一等,曾孙低于孙一等。其他爵、勋官、赠官荫法,都有相应规定。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完善,后代虽仍保持了门荫入仕道路,但数量和地位都有大幅度下降。

14.朋党

古代政治事务中为某种利益而结成的政治集团,具有贬义。同样的集团,一般认为只有“小人”、“邪人”结成者为“朋党”。又因其“言之则可恶,寻之则无迹”而成为政治斗争中互相攻讦的借口。历朝历代均有,尤以汉、唐、宋、明为盛。唐代发生朋党之争多次,最著名的是“牛(僧孺)李(德裕)党争”,持续四十余年。历代政治家对朋党问题发表过种种议论,以欧阳修的《朋党论》最为人知。

15.《天圣令》(附唐令)

宋代法典。宋仁宗天圣初年诏命修《令》,于是参知政事吕夷简等取《唐令》为底本,在《唐令》基础上依据宋代实际情况参酌修订,同时将废弃不用的《唐令》附在现行令文后,天圣七年(1029)完成,十年颁下实行。《天圣令》后来佚失不存。1998年,浙江宁波天一阁博物馆发现了明抄本《天圣令》残本一册十卷共十二篇令文。由于唐宋《令》文本几无存世,此令又内含宋、唐两朝令文,因此具有重要史料价值,一经发现就为学术界所瞩目。

16.神策军

唐后期主要禁军。本属陇右节度使,安史之乱后驻守陕州,以卫伯玉为兵马使、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使,后为鱼朝恩掌握。广德元年(763)吐蕃进犯长安,代宗奔陕州,鱼朝恩率此军护卫代宗回长安,从此成为禁军。德宗不信任文武臣僚,命宦官分领左右神策军,并设左右护军中尉实际掌控,军力扩大至十五万。由于宦官控制神策军,同时控制了长安城和关中地区,造成宦官集团长期专权局面。至昭宗末(903)朱全忠诛杀宦官,神策军解散。

17.折冲府

唐代府兵制中的主要建制。府兵制以“军府”为主要建制,隋及唐初曾名骠骑府或鹰扬府,唐太宗贞观十年(636)统称折冲府,长官为折冲都尉。折冲府依人数多少分为三等,府下逐级设团、队、火,兵士通称卫士。折冲府总数六百余,分布各地,其中三分之一在关中。诸府卫士分属中央十二卫及东宫六率,平时轮流赴长安承担宿卫,战时由折冲都尉率领出征。折冲府在唐初起过重大作用,此后随卫士逃亡增多,缺额难补,以致无兵可交,遂于天宝八载(749)被停止发兵,府兵制于是遭到彻底破坏。

18.宫市

唐代以宦官采买宫中用品,在市场上以低价强购、掠夺民众物品,称为“宫市”。德宗贞元时(785—805)为害最烈。当时宦官常以“敕使”名义前往长安东、西两市,给价十不偿一,并令卖者支付运送物品进宫的“脚钱”,往往使卖者空手而归,白居易《卖炭翁》诗对此有形象揭露。顺宗即位(805)后罢之。

19.租庸调

唐朝前期实行的赋税制度。租是谷物,调是布帛,庸是代役所交的绢。北魏实行均田制,同时制定了与之相适应的租调制度,北齐沿之。隋朝规定一夫一妇每年交租粟三石,调绢一匹(四丈)或布一端(五丈)、绵三两或麻三斤,丁男服役一个月。唐朝规定每丁每年交租粟二石,调绢二丈(或布二丈五尺)、绵三两(或麻三斤),服役二十日,若不役则每日折绢三尺收取(称为“庸”)。租庸调制以人丁为本,建立在唐初自耕农占有一定数量土地的基础上,随着土地兼并发展,农民破产逃亡,户籍严重不实,终于在780年为两税法所取代。

20.突厥

中国古代北方与西北操突厥语民族及其所建汗国的名称。6世纪初,突厥乘柔然衰落发展势力,552年伊利可汗始建突厥汗国,最盛时东至辽海、西至里海、北至贝加尔湖、南至漠北。583年分裂为东、西突厥。东突厥分前后两汗国:前汗国在隋末唐初最强,曾围隋炀帝于雁门、逼唐太宗渭水结盟,629年为唐将李靖所灭;后汗国崛起于683年前后,武周时为北边大患,744年左右为回纥所灭。西突厥651年前后有兵几十万,曾进攻唐庭州,658年为唐将苏定方所灭,唐在其故地设两个都护府。西突厥可汗后裔742年后不再见诸记载。

21.回纥

中国古代北方与西北方的民族之一,亦为其所建汗国的名称。回纥原为铁勒诸部之一,受突厥统治。东突厥前汗国灭亡后,回纥占有漠北,受唐册封为瀚海都督。744年攻灭后突厥汗国,建回纥汗国,受唐封为怀仁可汗。788年更名为回鹘。安史之乱时曾助唐收复两京,后与唐交往密切,受唐文化影响明显。840年前后为黠戛斯所灭,余众除一部降唐外,分三支西迁,建立了多个回纥汗国,如甘州回纥汗国,9世纪90年代建立,1026年后为西夏所灭;高昌回纥汗国,981年前后建立,13世纪初称臣于蒙古。元代“回纥”泛指信奉伊斯兰教的西域突厥语诸部族,对高昌回纥则以“畏兀儿”称之。

22.吐蕃

公元7世纪至9世纪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权,其君号“赞普”。629年,松赞干布继赞普位,统一青藏高原,建都今拉萨,开展与唐、印度、尼泊尔的友好交往,640年迎娶文成公主。唐高宗、武则天时期,吐蕃向外用兵,威胁唐之陇右,并与唐争夺西域。安史之乱时,唐西北劲兵东调平乱,吐蕃乘虚据有陇右、河西,随后占领安西、北庭,控制区域最大。790年后势力削弱,823年与唐会盟,立《唐蕃会盟碑》于拉萨。846年后因内部矛盾爆发,政权瓦解。

23.吐谷浑

活跃在青海及周边地区的民族,及其于4世纪至7世纪所建政权的名称,唐后期也称为退浑或吐浑。吐谷浑本为鲜卑前燕王族,西迁至阴山,扩展至青海、甘南和川北。6世纪30年代至90年代初,可汗夸吕建都于青海湖西伏俟城,常与隋发生冲突。609年隋大败吐谷浑,在其地置西海等四郡。隋末唐初,伏允可汗复故地,不断侵边,635年被唐将李靖击败。663年,吐谷浑为吐蕃所灭,残部东奔凉州,再东迁至朔方、河东等地,唐末五代称代北吐浑,后受契丹统治。

24.靺鞨

隋唐时活跃于东北的民族,此前曾被称为肃慎、挹娄、勿吉。南北朝时,勿吉各部分布在今长白山以北、松花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广大地区,逐渐兴盛。至隋被称为靺鞨,部落数十,主要有粟末、黑水、白山等。黑水部在最北,以勇健著称,唐玄宗时在其地置黑水都督府,赐其首领姓李。粟末部在最南,较先进,隋炀帝时移居今辽宁朝阳。7世纪末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以粟末部贵族为主体,建立了渤海政权。黑水及其余靺鞨皆附属于渤海。

25.本教

亦作苯教,藏族原始社会时产生的一种巫教,崇奉鬼神精灵和自然物,重祭祀和占卜。佛教传入前,在吐蕃社会中占统治地位。宫廷中本教巫师地位很高,左右朝政。7世纪后与佛教长期斗争,8世纪后因赞普墀松德赞“兴佛抑本”,势力渐衰。部分教徒逐渐发展成为类似藏传佛教的一个教派。佛教也吸收了本教的仪式和一些神祇,于10世纪后半形成为藏传佛教。

26.禅宗

中国佛教宗派之一,因以修习禅定为主而得名,主张用参究之法,彻见心性的本原佛性。传统说法认为是北朝时天竺僧菩提达摩创立。至五祖弘忍后,分为以神秀为首的北宗和以慧能为首的南宗。北宗主“渐修”,南宗主“顿悟”。后南宗经慧能弟子神会弘扬以及唐王室扶持,成为禅宗正系,其下分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五家。宋以后传世者只有临济、曹洞二家,且远播朝鲜、日本。自中唐始,禅宗大盛,渗禅意于日常生活中,对宋明理学影响较大。

27.净土宗

中国佛教宗派之一。因专修往生阿弥陀佛净土的法门而得名。东晋慧远被奉为净土宗初祖,实际奠定净土宗立宗基础的是北魏的昙鸾,继承昙鸾法系弘扬净土宗的是唐代的道绰、善导。该宗以《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为三大经典,认为必须依靠佛力援引,才能往生西方净土,而修行方法之一就是念佛名。由于修行简易,在社会上流行甚广。唐代即传入日本。宋初以后多为禅宗、天台宗、律宗学者所兼修,而专修净土者亦多。

28.天台宗

中国佛教宗派之一。因陈、隋间天台山(今浙江天台县境内)僧人智顗所创而得名。以《法华经》为主要经典,又称“法华宗”。智顗为消除南北朝时南北教派分歧,适应统一王朝需要,创立该宗。由于他与隋代帝王过从甚密,备受推崇,天台宗遂盛极一时。该宗主张一切事物都是法性真如的显现,以中、假、空三谛圆融的观点解释世界,其观法为“一心三观”、“一念三千”,没有“心”就没有了一切。9世纪初传入日本。会昌毁佛(845年)后衰落。

29.华严宗

中国佛教宗派之一。因所依经典为《华严经》而得名。又因此宗实际创始人法藏号贤首大师,故称“贤首宗”;因发挥“法界缘起”旨趣,又称“法界宗”。后人推杜顺为一祖、智俨为二祖,至三祖法藏,弘扬华严学说,与皇帝武则天及朝廷贵族多有交往,得武则天尊崇,其著作遂大行于世。其后有四祖澄观、五祖宗密。此宗认为“一真法界”为宇宙万有之本,“圆融无碍”为认识最高境界。7世纪后半传入朝鲜。会昌毁佛后衰落。

30.律宗

中国佛教宗派之一。因以研习及传持戒律为主而得名。又因依据的是《四分律》,故名“四分律宗”;因主要创宗人道宣住在终南山(今陕西西安南),又称“南山宗”。汉地翻译戒律和实行受戒,始于曹魏时。至唐道宣,以规范信徒明戒、受戒为宗旨,制戒仪、设戒坛,广事著述。与道宣同时的还有法砺、怀素,并称律宗三家。后来只道宣一系(南山)传承独盛,绵延不绝。此宗将一切诸戒归为“止持”、“作持”两类,主要学说是戒体论。8世纪中,唐律僧鉴真将其传入日本。

31.拜火教

祆教俗称。源出于波斯的琐罗亚斯德教。该教认为世界有光明和黑暗,各为善恶之源,人应弃恶从善,就要崇拜光明,因此敬拜火、光、日月星辰。传入中国后有火祆教、祆教、拜火教、波斯教等名称。大约南北朝时经新疆,由波斯商人传入中国,传入后出现祈祷神像(天神)的变化。唐代在两京及西部诸州多建祆祠。中央设萨宝府管理。信奉者主要是在华的胡人。会昌毁佛时被禁毁。南宋后罕见记载。

32.摩尼教

又名“明教”。3世纪波斯人摩尼创立,教义杂糅祆教、佛教和基督教,宣扬“二宗三际”。二宗是光明与黑暗;三际是初际、中际、后际三段;认为经此三阶段后,光明将战胜黑暗。传入中国有明确记载的是武则天延载元年(694)拂多诞的来朝。但唐廷只允许胡人信奉。该教传入回纥后大受尊崇,仗回纥势力扩展,于唐长安及多处府州建立寺院,称“大云光明寺”。会昌毁佛时被禁。此后在民间秘密传布,成为宣传、组织反抗朝廷斗争的工具。

33.敦煌文书

主要指1900年发现于甘肃敦煌莫高窟藏经洞(今编号为17窟)的多种文字古写本(另有少量刻本和拓本),最早为4世纪,最晚为11世纪,大部分写于中唐至宋初。文书共六万件以上,佛典占百分之九十;非佛典部分除经史子集四部书外,具有珍贵史料价值的是“官私文书”,包括公文、簿籍、契券、信牍、帐历等。这些官私文书都是未经后人编辑过的第一手资料。敦煌文书主要收藏于中国、英国、法国和俄罗斯,它的发现推进了中世纪中国乃至中亚历史的研究。20世纪以来,以研究敦煌文书、敦煌石窟艺术、敦煌地区历史地理为对象的学术,被称为敦煌学。

34.吐鲁番文书

新疆吐鲁番古墓葬区以及一些古城、洞窟遗址出土的纸质写本文书。主要是汉文,其他还有古粟特、突厥、回纥、吐蕃文等,时代大致是4世纪至14世纪,以唐代文书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吐鲁番文书可粗略分为官、私文书与古籍、宗教共四类。官文书包括诏敕、籍帐、大量各级军政机构的文牒;私文书含各类疏(衣物疏、功德疏等)、契券、遗嘱、信牍等。吐鲁番文书主要收藏于中国、日本、德国,21世纪以来还续有出土,是研究中国及中亚历史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35.法门寺

位于陕西省扶风县城北,始建于东汉,唐高祖时改名“法门寺”。因寺中安奉佛祖释迦牟尼指骨舍利,成为唐朝皇家寺院。终唐一朝,曾有多位皇帝将佛骨迎入长安宫中供奉,其中最盛大的是宪宗和懿宗两次。到僖宗将佛骨送还寺院,后代再无皇帝迎奉。直到千年后的1987年,因明代所建宝塔倒塌,考古工作者对塔基和地宫进行清理发掘,才使佛骨舍利重见天日,同时出土了上千件精美器物。这些器物绝大部分是唐懿宗、僖宗以及惠安皇太后的供养物。

36.孔颖达(574—648)

唐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少时曾从隋大儒刘焯问学,大业初举明经高第,入唐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是太宗“十八学士”之一,后历任国子博士、国子祭酒等职。精通经学,于服虔注《左传》,郑玄注《尚书》、《诗经》、《礼记》及王弼注《周易》有很深造诣,兼善历算。曾参与修撰《隋书》,并奉诏与颜师古等撰《五经正义》一百八十卷。是书融合南北经学家见解,成为经学注疏定本、唐代科举考试经学的依据。

37.刘知幾(661—721)

唐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字子玄。少以文词知名,进士及第。从武周末期到唐玄宗初年,历任左史、凤阁舍人、秘书少监、左散骑常侍等,同时兼修国史,时间长达二十余年,开元九年(721)被贬,死于安州(今湖北安陆)。刘知幾著作很多,但现存者只有《史通》。《史通》详述历代史书及其体例的利弊得失,强调修史要直笔,是中国首部史学评论专书,奠定了古代历史编纂学、史学史研究、史学批评学的基础,对后代史学的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

38.一行(683—727)

唐魏州昌乐(今河南南乐)人,俗名张遂。青年时博览经史,精通历象阴阳五行。二十一岁因逃避官场斗争出家为僧,从金刚智研习密宗经典,后成为唐代密宗领袖。开元九年因奉诏改定历法,组织全国十多个点的天文大地测量,并根据南宫说等人的测量,归算出子午线纬度的长度,在科学史上意义重大。经此实测,他主持制定的《大衍历》比以前历法更精密,是唐代最好的历法,并很快传入日本。《大衍历》的结构体例与演算步骤,为后代编历者所师法。

39.鉴真(688—763)

唐代赴日传法名僧。俗姓淳于,扬州人,江淮间尊为授戒大师。当时日本佛教戒律不完备,决定邀请鉴真去传授戒律。742年鉴真毅然应请。由于地方官阻挠和海涛险恶,先后四次未能成行。第五次漂流至海南岛,双目失明。第六次(753)终于随日本遣唐使船东渡,754年一月抵日,同年在首都奈良东大寺建戒坛,日本僧人始正规受戒。鉴真也成为日本律宗始祖。759年建唐招提寺,763年圆寂。弟子为其塑干漆夹纻像,供奉至今。鉴真传播唐朝文化,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

40.吴道子

唐阳翟(今河南禹州)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在唐玄宗时期。早有画名,玄宗召入宫内,授内教博士,官至宁王友。善画人物、佛像、神鬼、山水、禽兽等,当时人称“国朝第一”。他在寺院墙壁所画地狱变相,形象恐怖,屠夫观之,惧罪修善,不敢再杀生卖肉,足见其佛画艺术的高超。所画人物衣服飘举,被称作“吴带当风”;着色于焦墨痕中,略加微染,自然突出,被称作“吴装”。因笔法超妙,后人尊为“画圣”。有《天王送子图》摹本存世。

41.李白(701—762)

唐绵州彰明(今四川江油)人,字太白,一说祖籍陇西,生在碎叶(今属吉尔吉斯斯坦)。少时刻苦攻读,兼习剑术。二十五岁出蜀漫游,四十二岁被玄宗召为翰林供奉,三年后离京二次漫游。安史之乱时卷入皇室内部斗争,得罪流放。晚年漂泊,六十二岁死于当涂(今安徽当涂)。李白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其诗作或雄伟豪放,或清新隽永,想象丰富、语言夸张,善于用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抒发感情,诗中体现的傲视权贵、敢于反抗的性格尤为历代读者喜爱。现存诗一千余首。

42.颜真卿(708—784)

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字清臣。祖籍琅琊临沂。开元进士,官至殿中侍御史,出为平原(今山东陵县)太守。安禄山叛,与从兄颜杲卿联军抗叛。肃宗时辗转入京,历任刑部尚书、御史大夫。忠贞耿直,屡为权臣所忌,出为地方刺史。代宗时任尚书左丞,封鲁郡公,史称“颜鲁公”。德宗时,尊为太子太师。李希烈叛乱,被遣往宣慰,为李希烈缢杀。因忠烈被谥“文忠”。颜真卿书法庄重宏伟,气势开张,被称为“颜体”。传世有正书、行书和碑刻多种。

43.杜甫(712—770)

唐襄阳人,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东北),字子美。屡试进士不第,在长安近十年,贫病交集。安史乱时至凤翔投奔肃宗,历尽艰辛,拜左拾遗。后辗转入蜀,居成都草堂,一度被保荐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晚年出蜀,居无常所,病故于湘江舟中。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其诗揭示现实苦难、忧国忧民,受到历代读者推重,被称为“诗史”。杜诗在艺术上具有沉郁顿挫的风格,雄浑凝练、属对精切、格调严谨,代表了律诗的最高成就。现存诗一千四百余首。

44.杜佑(735—812)

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字君卿。好学博闻,精通财政和吏治。德宗时任户部侍郎判度支事,历岭南、淮南节度使;顺宗时任度支盐铁转运使,主持国家财政;宪宗时拜司徒、同平章事,封岐国公,甚受礼遇。以丰富的从政和理财经验,积三十多年之功,编《通典》二百卷,上自黄帝,下至唐玄宗时代,分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九门编排各项制度,为我国第一部记载历代典章制度发展演变的通史著作,也为史学开辟了一个新领域。

45.韩愈(768—824)

唐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南)人,字退之。贞元八年(792)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国子博士、中书舍人、国子祭酒、吏部侍郎,期间因上书言事、谏迎佛骨等,屡次被贬。终官京兆尹兼御史大夫。死后谥“文”,世称韩文公。韩愈倡导儒学,抨击佛老,以儒家“道统”继承者自居,在纲常中解释性、情。文学上提倡散体文,主张文以载道,是古文运动主将。其文章气势奔放,结构严谨,语言新奇,具有鲜明特色,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集存世。

46.柳宗元(773—819)

唐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西南)人,字子厚。贞元九年(793)进士及第,先后任校书郎、蓝田县尉、监察御史。顺宗时参与“永贞革新”,升礼部员外郎。宪宗时被贬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元和十年(815)为柳州刺史,四年后死于柳州。柳宗元主张儒佛融合,重视历史发展的“势”。与韩愈共同提倡古文运动,所写文章说理透彻,寓意幽深。其山水游记十分著名,人物传记和寓言小品也别具特色。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文集存世。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