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部!α受体阻滞剂降压治疗中国专家共识重磅发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α2受体阻滞 中国首部!α受体阻滞剂降压治疗中国专家共识重磅发布

中国首部!α受体阻滞剂降压治疗中国专家共识重磅发布

2023-09-11 01:2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特邀解读专家: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  徐婷嬿  王继光

《α受体阻滞剂降压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已于近日在《中华高血压杂志》发表,共识经过20位专家多次讨论和修改,最终定稿。

共识分为6个部分,包括α受体阻滞剂在中国的应用现状,药理学,降压作用、临床研究证据及临床应用观点,α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临床应用,临床建议和小结。

我们特别邀请到共识通信作者王继光教授团队针对共识进行深入解读,以飨读者。

王继光教授

徐婷嬿副主任医师

共识制定的背景

α受体阻滞剂是治疗高血压的经典药物,进入临床应用近50年,曾作为6大类一线降压药物之一被指南推荐。

但因为在降压和降脂治疗预防心脏病发作研究(ALLHAT研究)中α受体阻滞剂与噻嗪类利尿剂相比并未显示出明显优势,其临床应用价值因此受到质疑,主要高血压指南不再推荐其作为一线降压药物。

尽管如此,该类药物仍在多种临床情况下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在《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和2021年发布的《高血压基层合理用药指南》中均有推荐。

但α受体阻滞剂在中国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非常少,不少具有明确适应证的高血压患者未能接受α受体阻滞剂治疗,从而失去其治疗获益。

鉴于这一现状,《α受体阻滞剂降压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专家委员会结合全球相关临床研究证据和临床实践,对α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的疗效与安全性进行了客观评价,经充分讨论撰写了《α受体阻滞剂降压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作为中国首部α受体阻滞剂共识,希望能为α受体阻滞剂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指导。

α受体阻滞剂降压治疗的优势

高血压发病机制之一是交感神经异常激活。

α受体阻滞剂通过竞争性拮抗作用,阻断位于血管平滑肌细胞上的α1肾上腺素能受体,抑制交感神经活性,阻滞肾上腺素能神经递质与其结合,继而扩张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压。

α肾上腺素能受体有2个亚型α1和α2,能同时阻断这2个受体的药物为非选择性α受体阻滞剂,如酚苄明、酚妥拉明等;另一类为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主要作用于α1受体,代表性的药物有哌唑嗪、特拉唑嗪和多沙唑嗪。发挥降压作用的主要是α1受体阻滞剂,α2受体阻滞剂无降压作用。

该类药物的主要特点是没有明显的代谢不良反应,因此可用于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及高尿酸血症的高血压患者,也可用于合并外周血管病、哮喘等疾病的高血压患者。

α受体阻滞剂与心血管事件预后的争议

α受体阻滞剂作为降压药物无论是单药,还是联合治疗,均具有明确的降压效果,但在长期心血管预后方面存在一定争议。

ALLHAT研究是针对α受体阻滞剂最大规模的长期疗效研究,纳入2万多例年龄55岁以上的高血压且合并有1项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患者,多沙唑嗪组4年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住院风险是氯噻酮组的2倍,同时卒中、心绞痛、冠脉血运重建和外周血管疾病等事件的风险也更高;但多沙唑嗪并未增加4年全因死亡率。

有学者认为,ALLHAT研究中心衰的诊断可能不够准确,对试验结果有一定影响。

在随后进行的另一项研究(ASCOT-BPLA研究)中,多沙唑嗪作为附加降压治疗药物,并未发现其会增加心衰风险。

另一项研究(TOMHS研究)对比了包括多沙唑嗪在内的5类降压药物与安慰剂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长期疗效与安全性,结果发现,5类药物治疗组合计,死亡与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略低于安慰剂组。

因此,α受体阻滞剂是否增加心衰风险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α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临床应用

▼难治性高血压▼

临床上多采用“A+C+D”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联合钙通道阻滞剂(CCB)和利尿药的三联降压方案,降压效果不佳时,还需要加用第4种甚至第5种降压药物。

α受体阻滞剂是可供选择的降压药物之一,用于难治性高血压的附加治疗(add-on therapy),提高降压治疗的达标率。

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不宜使用利尿剂时,或长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出现男性性功能障碍等不良反应时,均可考虑优先使用α受体阻滞剂。

共识推荐:α受体阻滞剂可作为难治性高血压联合治疗方案的第4种或第5种降压药物。

▼继发性高血压▼

1.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筛查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最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其筛查主要依靠检测血浆醛固酮与肾素水平,计算血醛固酮/肾素比值(ARR)。

多种降压药物均会影响醛固酮和(或)肾素浓度,从而影响ARR检测的准确性,因此检测前需要停用相关药物。

研究表明α受体阻滞剂对ARR影响较小,是常用替代降压治疗药物之一。

共识推荐:α受体阻滞剂作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筛查期间的降压药物。

2. 嗜铬细胞瘤

α受体阻滞剂是嗜铬细胞瘤术前控制血压的一线降压药物。

嗜铬细胞瘤术前采用α受体阻滞剂可使血压下降,减轻心脏负荷,并使原来缩减的血容量扩大。

在手术治疗前,α受体阻滞剂的应用一般不少于2周。

对因为嗜铬细胞瘤出现高血压危象的患者,可采用速效的α受体阻滞剂酚妥拉明静脉推注,继之以静滴。‍

共识推荐:α受体阻滞剂用于嗜铬细胞瘤术前控制血压与高血压危象治疗。

▼特殊类型高血压▼

1. 高血压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常见于中老年男性,α受体阻滞剂可作用于前列腺和膀胱颈部平滑肌上的α1受体,改善BPH症状,是BPH的常用治疗药物之一。

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因为降压与改善BPH症状疗效均较强,对于高血压合并BPH的患者更有优势。因α受体阻滞剂具有降低血压和改善BPH症状的双重疗效,

共识推荐:其用于高血压合并BPH患者的降压治疗。

2. 高血压合并慢性肾脏病

高血压和慢性肾脏病(CKD)密切相关,互为病因和加重因素。α1受体阻滞剂可使外周血管扩张、血管阻力下降,降低血压,同时防止交感神经张力反射性增加,在降低血压和肾脏血管阻力的同时不减少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GFR)。

共识推荐:多沙唑嗪、特拉唑嗪用于高血压合并CKD的附加降压治疗。

3. 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

糖脂代谢异常是高血压患者的常见合并症。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对糖脂代谢均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而α受体阻滞剂没有明显的代谢不良反应。α受体阻滞剂还可能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共识推荐:多沙唑嗪、特拉唑嗪用于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的降压治疗,具有改善糖脂代谢的额外获益。

4. 高血压急症

α受体拮抗剂可用于高血压急症降压治疗。在高血压急症降压治疗时,乌拉地尔具有明显的疗效和安全性优势。

共识推荐:静脉使用乌拉地尔作为控制高血压急症的一线临床用药。

共识推荐的α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应用中的适应证见下表。

▼表  α受体阻滞剂的适应证

α受体阻滞剂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01. α受体阻滞剂应根据剂型不同给药。通常,普通片应在每晚睡前服用,而缓释剂型则可根据血压情况选择在睡前或白天服药,α受体阻滞剂的缓释剂型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较低。

02. α受体阻滞剂普通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缓释片高,因此建议优先选择缓释剂型,并提醒患者缓释剂型应完整吞服,不应咀嚼、掰开或碾碎。

03. 初次使用或停药后再次使用α受体阻滞剂者,要特别注意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建议患者初始用药时睡前服用,以降低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风险。

04. α受体阻滞剂可能会有水钠潴留问题,与小剂量利尿剂联用可解决这一问题。

05. α受体阻滞剂是否增加心衰风险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共识暂不推荐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选择α受体阻滞剂进行降压治疗。

α受体阻滞剂临床使用原则

个体化用药原则:不同α受体阻滞剂的疗效有一定差异;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征、合并症、合并用药情况等均可影响α受体阻滞剂的反应性,因此应遵循个体化用药原则。

“剂量滴定”原则: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具有剂量依赖性,通常α受体阻滞剂需要从小剂量开始使用,逐渐加大剂量,以观察患者血压、心率等的变化,滴定到降压达标后,如果耐受良好,再维持滴定剂量。剂量滴定可减少由于剂量过大造成的不良反应。

附加治疗:α受体阻滞剂一般不作为高血压一线治疗药物。如患者血压未控制,α受体阻滞剂可与β受体阻滞剂、ACEI、ARB、CCB、噻嗪类利尿剂联合应用。

[1] 《α受体阻滞剂降压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专家委员会. α受体阻滞剂降压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中华高血压杂志[J]. 2022; 30(5):409-416. 

[2] Sica DA. Alpha1-adrenergic blockers: current usage considerations[J]. J ClinHypertens (Greenwich). 2005;7(12):757-762. 

[3] Major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randomized to doxazosin vs chlorthalidone: the antihypertensive and lipid-lowering treatment to prevent heart attack trial (ALLHAT). ALLHAT Collaborative Research Group[J]. JAMA.2000;283:1967–1975.

[4] Chapman N, Chen CY, Fujita T, et al. Time to re-appraise the role of alpha-1 adrenoceptor antagonists in the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J]? J Hypertens. 2010;28(9):1796-1803.

[5] Chapman N, Chang CL, Dahl?f B, et al; ASCOT Investigators. Effect of doxazosin gastrointestinal therapeutic system as third-line antihypertensive therapy on blood pressure and lipids in the Anglo-Scandinavian Cardiac Outcomes Trial[J]. Circulation. 2008;118(1):42-48. 

[6] Neaton JD, Grimm RH Jr, Prineas RJ, et al. Treatment of Mild Hypertension Study. Final results[J]. Treatment of Mild Hypertension Study Research Group. JAMA. 1993;270(6):713-24.

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