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崔颢《黄鹤楼》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word字体太大一行放不下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崔颢《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崔颢《黄鹤楼》

2022-03-24 20:2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这夜星太独,使人生愁绪,一个人看天的晚上,最想喝点酒。只是酒进愁肠之苦,又有谁理解?也是在一个下雨的晚上,唱着:“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醉了,却有故人相扶而归,雨水淋沥,反添浪漫气氛而已!只是前事已古,同一榕树下,却无朋相伴,惟叹息:“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眺望在夜幕中掩隐的远山,点燃一支烟,就让香烟的光撩动宁静的黑夜,让缥缈的青烟相伴茫然的身躯,因已经害怕了孤独,因身边没有可以让人醉倒的烈酒。有人说:把不快的往事写在纸上,然后烧毁,那么你将获得新生。我宁愿把不快化在烟云里,在我深深一吸后,再吐出来,让它烟消云散!然而,命运总在重复地戏弄人,旧的愁绪犹在弄风未散,新的又已缠绕复现。

   白天的那一场雨,可否已冲洗去旧日的足迹?是否还留下伊人轻诉低吟的:“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多情自古空余恨,海角天涯,各居一方。那连天的衰草,早已望断归来路。清影悠悠,然在梦里。

  一烟燃尽,触及手指,乃于痛楚中惊醒。抬头但见乌云渐浓,星远光微,夜色更深,惟寻路而归。田间蛙声空鸣,惊虫早伏,只怕恶蛇觅声,徒添烦恼。

  15、 时近新春,余闲临武昌江畔,遥见黄鶴楼,矗立长江之滨,雄踞蛇山之巅,挺拔独秀,辉煌瑰丽,临江倒影,争与波流。缓步走近,行至近处,只见主楼巨矗,拔地而起,高耸入云,巍峨壮美。楼分五层,琉璃黄瓦,翘角如勾,飞檐斗拱,小亭画廊,雕栏回护。主楼与配套,主次分明,布局严谨,雄浑天成。

 随即兴致盎然,购票入内,拾级而上,半途几歇,见旅社之彩旗,高高飘扬,往来楼者,非止九洲同仁,异族高人,金发蓝眼,勾鼻白肤,叹今胡人至此,也不再草木皆兵了,不胜唏嘘,心想三分天下之英雄们,见此会有何感想?但英雄们也不知所踪了。忆崔颢之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再忆起谪仙送孟浩然往广陵之绝:“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余遂乘黄鹤之兴,喜楼台之雄,附崔颢、谪仙之雅,终至楼巅。

 壮哉!欹楼远眺,和风轻拂,楚天空阔,长江贯流。浩浩江水,滚滚东去,烟波茫淼,长桥如虹。悠悠长江水,深深两岸情,远方尚有晴川阁,犹见晴川历历汉阳树,近处不见鹦鹉洲,那芳草萋萋之鹦鹉洲,已逐江水无影无踪。黄鹤楼与晴川阁,隔江相望,遥遥呼应。苍天浩宇,远山含黛,如舒广袖,近见帆影,更显辽阔,胜景天成,蔚为壮观。慷慨之意,心头涌动。想必清风月夜,闲卧楼台之颠,或坐晴川之津,天为幔,地为席,伴龟蛇同宿,风餐露饮,把盏斟愁,人世艳俗,繁华喧嚣,弹指瞬间,皆出尘寰!

 观烟波浩荡思绪万千之时,深晓远处龟山之西,林荫深处,可至古琴台。追忆伯牙当时,于龟山之西,月湖东畔,玉兔闲走,抚琴自娱。樵夫子期,不约而至,听出弦外之音,“巍巍乎志在高山,洋洋乎志在流水。”二人相投,遂成知己。后子期病故,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断弦,誓言不再弹奏,遂成一词:知音。

 此时余望长江之逝水,烟波浩荡,悲壮悠长,虚虚渺渺。犹听伯牙重上汉阳龟山之西,犹在山环水尽处,松柏交荫下,流泻高山流水,子期旁听,潺潺之声,啸虎闻而不吼,哀猿听而不啼。痴叹!知音千古何处觅,除却子期是何人?“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凭栏久思,转入楼内,见黄鹤楼六次重建之模型:唐、宋、元、明、清、现代,楼历千年,屡遭兵灾火灾,屡毁屡建,仅明清两代,就被毁7次,重建及维修十次。有“国运昌则楼运盛”之说。史话黄鹤楼,始建三国时,孙权为“以武治国而昌”,遂得“武昌”之名,筑城为守,建楼以瞭望。几历沧桑,先乘崔颢之诗,后扶谪仙圣笔,鹤以仙显,楼以诗名。屹今一千七百余年,几遭灭楼,屡屡重建,巍峨耸立,风雨飘摇,天下绝景,千古名楼,与岳阳楼,滕王阁合称:江南三大名楼。

 回忆史话,余忽茫然,楼台千古,几历沧桑,但见人往人来,滚滚长江,东逝流水,浪花尽淘,英雄儿女。朝朝青山依旧,暮暮夕阳艳红。会否慨叹,一代天骄,诸葛孔明,何处寻踪?尚能有西江月词中“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之英雄气概?

 焉问别时朝朝暮暮,自嘲处处即是乡关。古时冲锋陷阵,于今微力之蚁,何时方可驾乘黄鹤,破云撞天?如斯切切之诚,寄文一篇,非欲媚献,黄鹤仙翅。谨叹时光荏苒,岁月蹉跎,寰如烟海,大浪掏沙!想必千古黄鹤楼台,看遍冷冷清风繢綣,惯对远远青山惆怅,历尽世间繁华寂寞,惊慕黄鹤双宿双飞!斯是天若有情天亦老,楼如有魂楼亦伤了吧!(文 / 逍瑶)

 16、爱没了。情淡了。该分手了。 既然要分手,就不用再找借口。所有的甜言蜜语,你可记忆如初? 企盼与你相偎相依,风雨共渡天涯路,心终要失望成泣血红豆吗?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人去楼空,唯留两痕清泪与一丝惆怅。但是,既然已为你植下了一颗红豆,相信有我深情执着的呵护,她会在相思的路上萌芽。

17、不知从何时开始,喜欢读诗,喜欢品筝,喜欢围棋,发现自己逐渐沉迷于古典文化中去。爱好所有一切与古典文化有关的东西。因为我总觉得,古典文化身上散发着一种淡淡的香味,凝聚着一笔淡蓝的墨色。这笔淡蓝色透着其特有的韵味。引着我一步一步回到古代。在宁静的夏日午后,一杯茶、几本书让我陶醉其中:我仿佛看到了纳兰容若,他静静地看着远方,幽幽地说“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李清照倚坐在淑玉泉边,泪眼婆娑,道不尽心中愁苦,只能徐徐哭诉道:“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又隐约听到岳飞飘渺不定的声音,他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我的青春将笔墨调和成淡蓝色,柔和纯净,在人生的白色画卷上挥洒笔墨,畅谈人生。

  然而,有人说:“青春是一道明媚的忧伤。”的确,在我的青春中明媚的忧伤便是离别四散。夏至一来,鹄燕纷飞,追求各自的梦想。三年的相处,仿如弹指一瞬,又如过眼云烟。刻骨铭心的相处已成为记忆,温暖可爱的朋友已成为故人。这是我青春中最浓烈的一抹色彩——深蓝。幽暗深邃,充斥着浓浓的忧伤与深深的不舍。

  是谁说过,“我们永远不分离。”  是谁说过,“你为子期,我为伯牙。”  是谁说过,“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可此刻,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但是,离别又有谁能阻止呢?我们都在青春里打马而过。是青春的过客,也是彼此的定格。然而,即便是这样,可相思的红豆已在我心中生根发芽。

  我的青春盛满浓烈的醇酒夹杂着眼中深蓝色的泪珠一起被人生,被年华囫囵吞枣地喝下,吐出忧伤,吐出辛辣。

  青春如同照耀在山间的太阳,拥有绚丽的七色光,而我却独喜那一抹蓝色,和蓝色里古风古韵的气息与“陪君醉笑三万场,”不诉的离殇。

18、风声鹤唳看繁华落去,忽觉心头一片阴霾。那份伤感如浓云在天、似山雨欲来,有意逃出桎梏,却实无力排遣、亦不忍拂拭。只好任其肆虐,独自品咂那酸楚楚,悲切切的伤心滋味。

 命运多舛,不如意事常八九。愈是娇美的花朵就愈容易凋落,留下的只是一腔幽怨遗恨。愈是热闹契合的盛宴,散去后愈觉得满目凄凉、形单影只。最为融洽的挚友,相谈时有多少的欢愉,分别后就会有加倍的伤感。

 踱出户外感觉天际也是一般的阴云密布,体会不到一丝秋日应有的云淡、天高、惬意、爽洁。忍不住吟哦起崔颢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时,烟波江上使人愁。”

 一句:“白云千载空悠悠……”写尽了千古情愁。昔人去也,寂寞空楼。往日笙歌依稀仍在绕梁,只是再也寻不见那仙踪鹤影,无奈只有独自徘徊在那芳草萋萋鹦鹉洲。平平几句写尽惆怅,读之令人回肠九转、念兹在兹。

 烟波江上使人愁肠百结的恐也并非那江水,而是那无边的寂寥如水般将人浸没、是那浓浓的愁云盘桓心头,偏偏又无处倾诉,讳莫如深。似这般重重盘结,密密囊裹的伤感情绪又怎么能够旦夕挥去,只有任那伤心如云般踟蹰心头。

 又是一夜的飒飒秋风,鼓动着窗棂啧啧有声,搅得梦境也是一片惨淡。不能安枕干脆拥被而起,坐待天光。

 看窗幔微透晨曦,恹恹然缓缓开启。眼前突现一片湛蓝晴空,是那一夜的长风涤净了漫天浮云,终于又显出了高爽的秋日本色。走到室外,心头郁闷似乎有了几分削减,但那份伤感却依然如云充塞心怀。自忖本不是多愁善感的郁闷个性,怎的这份伤感就是盘桓不去呢?

 再次去细读那如洗得纯净天空,顿悟!阳光、云霾、雨露、风霜皆是自然本色,天阴了会下雨,雨过后天会晴,即使是那扫尽落叶的无情秋风,不也是在尽力为我们涤荡出清新的环境。思至此泪珠儿扑簌而下,不再抑制悲伤与胸。终究我会走出这生命的低谷,再次看到我的阳光与晴空的。

19、“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假如我们凭栏而眺,回溯历史的烟云,我的感觉,就是如此,那么,你们的感觉呢?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