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剪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wind的意思是什么中文 “大道至剪

“大道至剪

2023-12-11 02:1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三晋大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晋城张永忠剪纸艺术,是山西民间艺术的杰出代表,具有丰富想象力和地方文化特色。10月23日,由山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晋城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大道至剪——张永忠剪纸艺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剪纸艺术取材简单的纸张、剪刀,便可在艺术家的手中塑造出精妙绝伦、包罗万象的艺术作品。历史上,剪纸多以春幡、窗花、礼花、鞋花、绣样等形态应用于岁时节令和生命礼俗。逢年过节、娶媳嫁女、满月祝寿,人们往往要打扫庭室、裱糊墙壁,执剪铰纸,把空间装饰得五彩缤纷、红红火火。剪纸融入民俗事象,承载着民间生活的情感和记忆。

展厅中,张永忠传统型剪纸既有“祈福”主题的神异形象剪纸,如人类始祖神祇伏羲、黄帝、炎帝、仓颉,“辟邪”的龙将军、虎将军,抓髻娃娃等,古朴稚拙,神秘狞厉;也有“山连山,沟套沟,一张木犁俩牲口”的劳作场景,以及“黄道吉日开,花花喜轿娶回亲”“怀胎正月正,小奴头发蒙”等人生喜乐画面,散发乡土气息,浸透人生况味。

民间剪纸用简约单纯的语言形式表达着意味深远的文化内涵。神话世界或日常生活都是张永忠剪纸的常见题材,剪神话形象充满着想象力和视觉张力,剪花样小品则信手拈来、生机盎然。

“劳者歌于事”,乡土剪纸以天真的形式、亮丽的色彩表达人们对美的渴望,不论形制大或小、意象的夸张或真实、风格的粗犷或细腻、平实或华美,都体现着创造者的生活经历,包含刚健质朴、生生不息的文化精神。

“大道至剪”发源于山西高平的韩山堂剪纸,韩山堂剪纸是以图腾祭祀剪纸和民俗剪纸为特点。从清晚期开始,便以师徒传承的方式传承至今。其中,第五代传承人张永忠是韩山堂剪纸的代表人物,他的剪纸既还原了传统剪纸艺术的内涵和特点,同时具备强烈的现代创作意识。他在传统与现代艺术之间穿梭往来,以剪纸入画,内容和题材既取材于自然也观照现实,妙趣横生,耐人寻味。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评价张永忠的剪纸艺术:“从传统中走来,采用民间语言,以剪为主,刀风灵透,起承转合间富于巧思。其章法布局突破了菱形、方格、角隅等传统剪花造型图式,既有小品剪纸的通透,亦有巨幅剪纸的气派。”潘鲁生指出,从张永忠的《人生谣》《祈福乐》《岁月歌》《四季调》等作品看,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具有当代生活审美风格,拓展了剪纸艺术的表现空间。

张永忠表示,剪纸艺术来源于生活,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体现,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尊重与热爱。他来自民间,懂“风吹雨淋汗水流”的劳作之苦,晓以苦为乐的生活趣味。他的剪纸艺术根植民间,表现生活,“花”成为核心意象贯穿于其大多数作品。头顶花、身坐花的神灵,眼成花、尾变花的游鱼,展翅为花、触角为花的蝴蝶,是张永忠审美观、生活观的体现,蕴含深厚的生命情感,是对民艺之美的诠释。

古往今来,剪纸装饰生活、表达情感、寄托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富有特色的纹饰谱系、民俗符号和艺术创造,积淀中国人的集体文化意识。剪纸的活态传承,离不开民间艺人、艺术家的技艺精进和创新,离不开更广泛的民众的关注、欣赏和传播。此次张永忠剪纸艺术展的举办,旨在推动地方民间文化发展传承,并进一步弘扬根祖文化,是对剪纸的再一次聚焦、阐释和交流,是对剪纸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样式的凝视和体悟,也是对民间艺术创造力和创造精神的感受与共鸣。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田呢)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