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福民政2022怎么看、2023怎么干?一文读懂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virrue怎么读 开福民政2022怎么看、2023怎么干?一文读懂

开福民政2022怎么看、2023怎么干?一文读懂

2023-03-12 15:2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3月10日下午

开福区2023年度民政工作会议召开

2022开福民政成绩如何?

2023有什么目标?

一起来看看

2022开福民政怎么看

2022年,全区民政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实现“奋力强省会 建设大城北”目标任务担牢“三基”职责、筑牢民生底线,做实了民生获得感文章。

>>>>

兜底线,基本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全年累计救助保障全区困难对象11.91万人次,发放各类救助资金4687.05万元。城市低保人均补差588.38元,农村低保人均补差519.95元。

全面推行“救助通”小程序,基本实现低保、特困全程线上办理。对辖区内残疾人、困境儿童家庭、重病家庭、困难企业职工、申请低保未通过边缘户、已取消低保待遇家庭等特殊群体开展动态监测。

稳步推进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摸底、认定及登记造册,年内认定232户586人次;强化居民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比对,开展低保错时年审工作,落实“应保尽保”“应退尽退”。

成立37个社区发展基金会并与市慈善会签订合作协议;链接爱心企业(单位)定向捐赠资金179.88万元;各类慈善活动帮扶315人次82.3万元。

全年发放“两残”补贴8.6万人次1047余万元。站内救助生活无着人员460余人次,站外劝导500余人次。

>>>>

补短板,基本社会服务不断完善

打造“五心颐养 安老开福”养老服务品牌,新增养老床位500张,建设家庭养老床位50张,完成适老化改造115户,新建31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老年食堂就餐点8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社会化运营率达87%。

区社会福利中心建成投用,智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同步上线运营,成立区养老服务行业协会。

制定下发《长沙市开福区养老机构综合监管实施办法》,推进养老机构管理服务规范化、实时监管常态化。养老服务工作获得2022年度全市养老真抓实干督查激励表彰。秀峰街道、四方坪街道、望麓园街道三个街道获全区养老真抓实干督查激励;百善台社区、三角洲社区、双河社区、溪水湾社区、德雅路社区等五个社区获全区真抓实干幸福社区督查激励。

担牢区未保办职责,牵头加强政策建制工作协调,协调解决重点个案,牵头做好省、市专项督导及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开展“情暖童心”系列关爱活动,援建“希望小屋”3个,开展街道儿童督导员和社区(村)儿童主任业务培训,落实入职查询和强制报告制度。发放各类儿童福利资金176.1万元。

免除城市居民基本殡仪服务费1328人156万元,发放节地生态安葬奖补资金9万元。扎实做好清明安全文明有序祭祀活动。

建成新婚姻登记大厅,开展新婚辅导、矛盾纠纷调处等专业服务,落实婚姻登记“全省通办”,全年婚登业务量上升28%。

>>>>

强基础,基层社会治理深入推进

支持社区阵地建设,拨付建设补贴资金288.84万元。全年争取384万元用于奖励和支持56个社区、7个社会组织打造“五社联动”示范项目。湘民社区作为“做靓社区”创新民政民生工作实验点启动建设,砚瓦池社区获评湖南省先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湘民社区、王家垅社区获评全省和谐示范社区。清水塘街道、望麓园街道、浏阳河街道等三个街道获评全市基层治理真抓实干示范街道,伍家岭街道、新河街道、洪山街道、四方坪街道获评优秀街道。

强化党建引领,成立区社会组织综合党委及5个街道社会组织联合会。深入开展社会团体分支(代表)机构专项整治、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专项整治、社会服务机构非营利监管、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僵尸型”社会组织整治五个专项行动。

开展社工服务个案64个,联动志愿者1848人,链接各类社会资源折合67万余元。组织社工志愿者突击队支援全区疫情防控工作。全年新增持证社工179人,现有持证社工1106人。秀峰街道、新河街道、浏阳河街道、芙蓉北路街道、青竹湖街道等5个街道社工站获评全省五星级社工站;四方坪街道“有爱无碍 互助成长”案例获省级优秀社工站项目。芙蓉北路街道“四个圈”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新河街道“爱在童年 益起健康”城市流动儿童安全教育计划获评市级优秀社工站项目。

2023开福民政怎么干

>>>>

聚焦“精准规范高效”,关爱“一老一小一困”

宽领域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

贯彻落实《开福区养老机构综合监管实施办法》,制定基本养老服务清单。

实现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全覆盖,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站覆盖率达80%,建设6个老年食堂助餐点,完成379户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在农安小区发展居家养老,新增养老床位300张。

加快建设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和智慧养老平台。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区社会福利中心的托底保障作用,扩大普惠性服务供给;以各类社会化养老服务机构为补充,重点提升监管和服务水平;以社区居家养老为重点,通过落实《新建住宅居家养老服务用房移交管理办法》,保障社区居家养老用房的“增量”需求,通过城市老旧小区改造推动养老服务用房改扩建,解决“存量”问题,满足基本养老需求。

做好养老服务机构标准化示范和等级评定,强化从业人员培训,举办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做好民生事业和民生产业结合文章,争取国有企业、国有资产、国有资本参与养老事业,打造一批民办养老品牌,推动养老服务向高品质、个性化方向发展,逐步构建“基本有保障、普惠能满足、高端有选择”的多层次发展格局。

持续开展养老领域各项风险隐患专项整治,坚决防范和打击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等违法行径,以区养老协会健康有效运行为依托推进清廉养老服务行业建设。

全方位构建未成年人综合保护体系

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未成年人保护综合协调机制,推动相关工作向政策聚合、资源整合、服务融合转变,积极争取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创建。

持续开展“情暖童心”“利剑护蕾”、成立“向阳护卫站”、建设“希望书屋”等关爱活动,落实强制报告制度,组织开展从业查询。广泛链接各类资源,采取结对帮扶形式,给予困境未成年人物质资助、思想引领、倾心陪伴、学业辅导、心理疏导、法律服务等爱心帮扶,帮助其实现“微心愿”。

加强街道未成年人保护站建设,打造集“保护、服务、赋能”于一体的综合阵地。有效发挥社区(村)儿童之家作用,认真落实“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助力开福“全龄友好型城区”建设。

多维度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

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充分利用试点优势把“救助通”用好用熟,重点关注失业人员、低保边缘人口、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完善跨部门、多层次核对机制,加强动态监测,强化数据归集、更新、共享,主动识别、更加精准识别困难对象。

充分发挥临时救助“救急难”作用,加强资金监管,既要及时精准救助,又要防止各街道出现大额结余现象。

做好特困供养人员护理等级评定及护理补贴的及时发放。细化落实“5+3”城市帮扶新举措,积极探索服务类社会救助,实现政府救助与慈善衔接联动,探索构建大帮扶格局。

主动、精准做好城乡低保、“两残”补贴、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提标工作。探索建立救助对象结对帮扶机制,联动相关部门加强困难群众技能培训,延长帮扶链条。

>>>>

聚焦“便民利民惠民”,做优“一红一白一善”

婚姻登记暖心便民

加强婚姻登记窗口工作人员业务培训,提升婚登服务水平。继续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引入专业机构提供婚检、婚姻家庭辅导等服务。持续推进婚俗改革,在“5.20”“七夕”等特殊时间节点举办主题活动,引导新人婚事新办简办。加快完成婚姻登记档案电子化工作。

殡葬服务规范有序

落实好免除基本殡葬费用、奖励节地生态安葬等惠民殡葬新举措,开展“活人墓”、硬化大墓等违建墓地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协调引导农村拆迁迁坟进公墓。大力倡导文明节俭治丧,推广庄重简约治丧方式,引导群众破除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丧葬陋习,树立殡葬新风,引导做好清明节期间文明祭祀活动。

慈善社工全民参与

大力发展志愿服务,加强社区志愿服务站点建设,规范志愿服务记录证明工作。继续开展社工资格考前培训,提高全区社区工作人员持证率,完善人才梯队。

探索商业化慈善超市模式,建成5个标准化慈善超市,全年筹集慈善款物800万元以上。继续做好低保尿毒症患者救助、慈善助学等各类慈善救助工作,实现慈善救助效果最大化、最优化。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街道慈善工作服务站。谋划实施“爱心助老”“双百帮扶”“情暖童心”“五老助学”等可持续慈善项目。

大力推进社区成立发展基金,发挥社区发展基金办好民生“微实事”、解决群众“小急难”作用,重点围绕“谁”来做、“钱”从哪里来、“项目”怎么开展、“社工”如何作为、“志愿力量”如何培育五方面鼓励探索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力争社区发展基金规模达52支。

>>>>

聚焦“共建共治共享”,深化“一基一地一社”

统筹推进基层治理减负增效

推动健全基层减负常态化机制,打造基层减负观察点,以此为契机加强社区标准化建设,探索社区减负部门协同定期会商机制。

贯彻落实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方案要求,准确把握基层治理重点任务,特别在村规民约、居民自治、协商议事、网格化管理方面全面发力。

争创一批五型十佳示范社区,打造一批民政民生示范点。推动“五社联动 幸福邻里”落地见效,每个街道明确1-2个社区(村)探索城乡社区治理新模式。

贯彻落实区委《关于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和配套考核办法,实施全员绩效考核,对社区员额人员实行考核末位退出机制。

结合“完整社区”“美丽社区”建设,在优化功能布局、健全基础设施、改善社区环境等方面下功夫,实现社区精致精美、宜居宜业。

持续加强区划地名规范管理

贯彻落实《地名管理条例》,完善地名管理协调机制,谋划出台命名、备案、更名规范管理流程。完成开福望城区级界线联合检查;深化平安边界建设,加强界线日常管理维护,排查化解界线界桩争议纠纷。

着力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完善党全面领导基层治理制度、党建引领的社会参与制度,找准社会组织参与和服务社区治理的落脚点和着力点。培育扶持公益性、服务性、互助性社会组织。支持党组织健全、管理规范的社会组织优先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和服务项目,加大政府购买社会组织专业服务力度。

加大对非法社会组织和社会组织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推动社会组织规范化发展。全区各街道要尽快成立街道社会组织联合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