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制图标准(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ug制图标准 线束制图标准(新)

线束制图标准(新)

2023-10-17 04:0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4、通用规定

4.1 连接列表

连接列表是线束连接、导线规格及其路径描述的一个说明表格,表格的高为:8.5mm,表格宽、从左到右依次为:线号栏宽21mm,线径栏宽16mm, 颜色栏宽16mm,起点栏宽16mm,孔位栏宽16mm,端子栏宽40mm,密封圈栏宽40mm、终点栏宽16mm,孔位栏宽16mm,端子栏宽40mm,密封圈栏宽40mm、备注栏宽40mm。表格栏如表1:

备注:

1、线号:导线的地址标记,可以采用字母(最多2位)、数字(最多2位)或它们的组合,当为字母数字组合时字母必须放在开头。

2、线经:导线的截面积。

3、颜色:导线的颜色:G 绿色,R 红色,Y 黄色,Br 棕色,B 黑色,L 兰色, Gr 灰色,P 粉红色,Lg 浅绿色,V 紫色,O 橙色,W 白色,详细参阅QC/T414。

4、起点:导线从何插件起始。

5、孔位:导线在起始插件中位于第几个孔的位置。

6、端子号:匹配插件的端子号

7、密封圈:匹配插件的密封圈号

8、终点:导线到壳插件终止。

9、备注:导线类型

此项线型采用 规定第0层,字体采用4号HZ.txt。

4.2 插接件

4.2.1 插接件画法

插接件视图方向如图1。

线束图纸仅画出实物A向视图表示插件孔位、线号、定位销,线型采用 规定第4层;内部导线代号采用 规定第4层,字体采用2号HZ.txt,优先根据用电器端或线束插件上本身的孔位号来定义孔位,如无法给出时按照图1所示从左至右对插件编号。

4.2.2 插接件的编号标志

插件的编号以A*(*代表自定义的数字)来表示,如插件有颜色区别需在插件编号后注明,如:A13(黑),此项字体采用中5号HZ.txt,线型采用0层;

每个插件必须有相对应的插件名称、插件号(参见插接件编号规则)标注于插件旁,此项字体采用中3号HZ.txt,线型采用0层。

其中插接件号应包括插件相对应的护套号(CONN)、锁片号(PLUG)、护盖号(COVER)、及插件自带的卡钉号(CLIP)等,如果不标明则认为没有。

4.3 线束

4.3.1 线束主干、分支作图以 规定第4层线条画,分支点以直径2mm的实心圆表示,线束长度的标注以 规定第0层线条、第3号HZ.txt标注于线束支干一侧。尺寸控制点以直径2mm的实心圆表示(此项标注以 规定第0层线条、当尺寸点与分支点重合时只标尺寸点);

4.3.2 线束包扎以在线束分支、主干一侧以直径为6mm的空心圆里面填以 规定3号HZ.txt大写字母区别:

D1表开口波纹管包扎、D2代表闭口波纹管包扎;

V代表PVC胶带全缠、V1代表PVC胶带花缠、V2代表PVC胶带点缠;

C代表绒布胶带全缠、C1代表绒布胶带花缠、C2代表绒布胶带点缠;

F1代表无纺布胶带全缠、F2代表无纺布胶带花缠、F3代表无纺布胶带点缠;

CA代表耐高温电碳管保护,CO代表单皮管保护;

(此项标注以 规定第0层线条、3号HZ.txt标注);

注:如果同时用两种方式包扎(比如:用波纹管外加绒布胶带全缠)则两种包扎代号同时标注线束分支的一侧;不加注释则表示没有任何包扎。

4.3.3 支线长度与走向

若没有特别说明,支线长度按照 GB/T 29106 标准执行,图纸上分支的走向必须能正确代表实物。

4.3.4 接点

若没有特别说明,接点可根据工艺、装车工艺制定位置(遵照 GB/T29106 标准)。

接点:用长为6mm、宽为3的实心矩形表示(见图2),只需标明大概位置具体尺寸可不注明。

如果线束采用接线器的接点方式,则必须给出A向视图,并对接点给予注明,如图3:

4.3.5 波纹管

波纹管以能完全包住导线且保证导线的直径不小于波纹管3/4为原则,线束波纹管的直径不再给予特别标注。

4.3.6 屏蔽线、双绞线

屏蔽线、双绞线需在表1备注里面注明。

4.3.7 海绵胶块:

海绵胶块:用长为6mm、宽为3的空心矩形框填以斜线表示并用(见图4,采用 规定的第4层线条),需用尺寸标明位置(此项标注以 规定第0层线条、3号HZ.txt标注);

4.3.8 线束卡、橡胶件、水管、接头:

线束卡、橡胶件、水管、接头、线束盖板、继电器、保险丝等线束上的附带物以其形状示意图画表示并以直径为6mm的空心圆里面填以数字给予类型区别(格式同包扎方式),并以明细表的方式注释数字对应的零件名称、零件号。(标注以Q/SQR.04.038规定第4层线条,字体采用 规定第4号HZ.text);见图(6、7)。

4.3.9 标签:

标签的表示用长为6mm、宽为3的空心矩形框表示并用Q/SQR.04.038规定3号HZ.txt大写字母N.P进行标识(见图7)。

4.4 技术要求:

线束上如灌胶、标记等技术要求应直接在图纸上体现(见图6),其余技术要求沿用现有格式。

4.5 比例

线束图为示意图,此项不予标注。4.6图框

图框参照Q/SQR.04.038规定。

5、UG线束制图

参照UG制图规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