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设备专题:伴随国产面板厂商崛起,设备厂商在前中段制程仍需发力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tft模组又可以叫什么 显示面板设备专题:伴随国产面板厂商崛起,设备厂商在前中段制程仍需发力

显示面板设备专题:伴随国产面板厂商崛起,设备厂商在前中段制程仍需发力

2024-01-23 06:1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 显示面板行业面临技术路径和区域产能的双重转移

1.1 LCD及OLED技术路径介绍——OLED有效降低质量、减薄厚度且利用柔性技术

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即液晶显示器,主流技术是TFT-LCD,由上下两片平行玻璃基板和极板之间的液晶盒构成,LCD的上基板设置有彩色滤光片,下基板上设有薄膜晶体管(TFT),其工作原理为,通过改变TFT上的信号与电压来控制液晶分子的转动方向,从而达到控制每个像素点偏振光出射与否而达到显示目的。 由于LCD本身不发光,因此需要借助背光源即背光模组,来实现饱满的色彩显示效果。LCD的背光光源包括CCFL(阴冷极荧光灯管)和LED(发光二极管)两类。尽管LED相较于CCFL色彩表现稍差,但其体积小、功耗低,因此智能手机通常选用LED背光型液晶显示器。

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即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 显示按驱动方式可分为主动式(AMOLED)和被动式(PMOLED), 其应用于显示屏幕的主要类型为AMOLED,即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与LCD的不同在于AMOLED可以实现自发光,因此无需额外配备背光模组,仅需非常薄的有机涂层和玻璃盖板或柔性有机基板即可成像,因此可以让手机更轻薄、质感更好、反应速度更快,此外, 基于AMOLED自发光的特性,可以使屏幕的视角更广、分辨率更高。同时相较于LCD屏幕,AMOLED在非白光状态下的耗电量仅为LCD的6成。因此自2017年LG首次推出采用OLED显示屏的智能手机后,OLED便受到了各大品牌的广泛关注,目前市面上大多数曲面屏手机采用的都是AMOLED显示屏。但目前OLED技术在智能手机方面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生产成本较高,日后随着技术的发展,生产成本有一定的下降空间,届时也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去除了背光源有效降低质量、减薄厚度;而且现在的技术可以将电路板涂布在柔性薄膜上,将整个OLED显示屏柔性化,这是LCD所不能做到的。这些性能上面的优势可以满足许多新兴出现的消费需求,使得OLED成为发展迅猛的新一代显示技术。

LCD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大尺寸。大于6代线是高世代产线,一般来说7代线以上面板制造可切割尺寸为大尺寸,在40英寸以上。常用的最大尺寸液晶面板目前是70-80寸左右,也是市场的临界点。

1.2 面板价格下行,销量稳步攀升

近十年来,显示面板行业产生了从2010年时期的快速扩张到目前的平稳态势的一个发展过程。全球移动销售面板每月销售面积大致稳定在25万平方米的体量,液晶电视面板也呈显出相同的趋势和数额。最近一段时间有下行趋势,受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移动平板及液晶电视显示屏出货量均负增长。

随着技术的革新和产品的迭代,面板价格也经历了小幅波动整体下行的趋势。关于“技术创新”的影响,京东方前董事长王东升提出:“每三年,液晶显示面板价格会下降50%,若要生存下去,产品性能和有效技术保有量必须提升一倍以上”,上述论断被业内称为“王氏定律”。目前行业主要存在两个显著特征: 半导体显示行业在近期处于下行周期;市场压力加剧技术竞争、提升行业集中度。

为应对当期供过于求的行业环境,半导体显示器件厂商一方面调整产品结构,如京东方等厂商减少32英寸等中小尺寸面板产量,同时增加55英寸及以上超大尺寸面板的产量;另一方面厂商谋求开发更先进的产品和技术,例如用于电视的8K分辨率、量子点有机发光二极管(QD-OLED)和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可折叠显示器,以便刺激消费者需求。

2020年2月下旬由于行业下行、供给减少,液晶电视面板价格回暖。32寸面板单价为37美元,增幅最大达到5.71%,其他尺寸均有约4%的增幅,75寸面板单价仍为291美元,价格未变。

1.3 行业变化趋势一:OLED面板渗透提速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2019年全球显示产业产值为1081亿美元,与2018年基本持平,较前几年来下降,主要原因是:2019年AMOLED两大阵营的产值渗透率持续提升,但是提升的速度不及液晶面板产值的下降速度。所以,全球显示产业产值未来两年将在低位徘徊。

2019年OLED面板出货量300万台,据IHS Markit预测,2020年OLED面板出货量将增长50%,达到450万片,到2021年将达到670万片,到2022年将达到935万片,到2023年将达到1150万片。因此,预计2023年OLED电视在整个电视市场中所占的比例将超过10%。

OLED生产成本逐渐向LCD靠近,助力OLED面板渗透提速。IHS Markit表示,目前55寸UHD OLED以60%良率设算,制造成本是LCD面板的2.5倍;若良率提升至90%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缩小至1.8倍。这意味着,LCD面板在大尺寸TV应用中,仍具更高的成本竞争优势。而对于5.5英寸高解析度全高清智慧手机显示荧幕,AMOLED和LCD面板之间大约存在30%的成本差距。

随着近年智能手机发展,OLED红利明显,OLED在智能手机触控面板上市占率预计在2020年达到37.7%。作为第三代显示技术,OLED正处于快速成长期,其应用市场主要是替代LCD,OLED的渗透率与其成本直接相关,而其成本又直接与生产良率相关。如果组件和材料价格合理,生产良率超过80%时,OLED成本将低于LCD。一旦成本低于LCD,OLED将凭借其性能优势大规模替代LCD。2019年韩国媒体thelec报道,在智能手机面板市场,OLED面板出货量在第三季度首次超过LTPS LCD,达到1.44亿片。

根据CINNO Research月度 LCD TV液晶电视面板出货报告显示,2020年2月,全球LCD TV面板出货量1,964万片,较2020年1月环比下降5.1%,较2019年2月同比下降5.6%。由COVID-19新冠疫情导致的物流资源紧张、供应链运行不畅等问题是2月LCD TV出货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同样可以印证的是根据IHS数据2019年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2.89亿片,因为电视面板占LCD面板的67%(后文产业链中提及),所以大致计算出LCD电视面板出货量为4.31亿片。

根据IHS Markit,2019年11月全球OLED面板发货量达4370万片,11月的OLED面板出货量数据较之前的10月份下降了5%,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却大幅上升了38%。 中国产业信息网显示2019年AMOLED智能手机出货量约为4.7亿片, 同比增长约8%,根据下游手机应用占比69%,大致推算OLED出货量6.8亿片。

从产能来看,TFT-LCD面板远高于OLED,2019年增速达到9.04%。OLED手机产能较高,OLED电视占比逐步提高,预计2022年OLED手机面板产能3190万平米;电视面板1820万平方米,达到手机面板产能的57%。

截至2020年2月,全球已建成AMOLED生产线25条,在建生产线3条,计划2条。在TFT-LCD方面,京东方正逐渐代替三星和LG的产能实现进一步的领先地位;而在OLED制造上还和韩国企业有一定的距离。除了三星以外,京东方在全球OLED产线布局上还是处于相对领先地位。

相对于Samsung Display在中小尺寸OLED面板的领先优势,LG Display则是把重心全放在大尺寸的OLED电视面板上,LG Display未来两年内将在韩国坡州设10.5代OLED生产线及6代可挠式OLED生产线;若再加上广州的8.5代OLED生产线,2020年时LG Display的OLED总投资金额将高达135亿美元。

而在大尺寸TFT-LCD产线布局方面,国内的京东方、华星、惠科等处于领先地位;韩国、日本和台湾厂商的扩产步伐明显放缓。

1.4 变化趋势二:韩国厂商减产,行业面临洗牌

从下图中可以看出,目前世界上液晶显示屏的产能主要分布在东亚地区,韩国产能最高,其次是大陆和台湾。从下图可以看出,目前OLED技术及其产能主要掌握在韩国LG、三星等企业手中,我国京东方、深天马等企业也在积极推进OLED显示器的研发和量产,日后我国在世界范围内的OLED产能占比将有所提升。

从产业发展历史来看,LCD 过往由投资驱动,周期性的带动产能过剩,韩国厂商逐步退出。三星显示器决定到2020年12月底为止、将终止所有LCD产品供应,以加快转向QD display事业(量子点OLED)。根据供应链采购调研,三星及 LG 旗下的电视厂商面板采购逐步转向了国内面板厂,其中三星主要转向了京东方和华星光电;LGD 主要转向了京东方和惠科。韩国产能减少的主要是8.5 代线,8.5 代线主要切割的尺寸是在 32’和 55’,65“和 75’的切割主要在10.5代线,京东方武汉产能持续开出,供给端继续增加。

根据CINNO Rearch研究表明,全球LCD面板产线中,中国面板厂的产能面积占比将从2019年的54%,进一步提高至2020年63%、韩国面板厂市占率滑落到2成以下。随着韩国面板厂逐步关厂,到2021年,南韩面板厂LCD产能市占率预计将只有约6%,中国市占率将跃升至75%,2022年市占率更将突破8成。台湾面板厂市占率相对平稳,未来几年将维持在13%~15%。在OLED方面,随着中国面板厂持续投入建设新产线,中国AMOLED产能占比快速提升。

大陆显示平板产能持续扩张的主要原因有:(1)显示面板行业新应用不断迭代、新产品需求旺盛,(2)大陆电子制造产业集群优势明显,(3)FPD行业有一定后发优势属性,并且大陆技术高速发展,(4)大陆地方政府在资金实力和支持力度上有较大优势。

1.5 制造商竞争格局:大尺寸面板京东方迎头赶上

对于国外竞争者,日本企业松下和夏普表现并不突出,国内厂商的主要竞争者为韩国企业三星和LGD。而三星和LGD正在逐步退出LCD产能,液晶面板营收也在2019年下滑。京东方、华星光电和深天马的TFT-LCD营业收入保持上涨趋势。

大尺寸面板整体营收超过中小尺寸面板,其中大尺寸面板营收目前京东方和LGD持平,逐渐超过三星。中小尺寸面板方面,LGD仍有规模优势。

根据群智咨询(Sigmaintell)发布的2019年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及出货面积排名, BOE(京东方)以5330万片出货量和2910万平方米出货面积,双双位列全球第一。2019年受供需失衡、面板价格持续下行的影响,大部分面板价格跌幅均超过20%,企业面临严峻的经营挑战。2020年伊始,全球液晶电视价格逐步企稳回升,面板供需趋于平衡偏紧。这将进一步带动京东方等中国企业的利润增长。

根据群智咨询(Sigmaintell)发布的2019年全球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排名,三星显示、BOE(京东方)、和辉光电显示屏出货量位列全球前三甲,三星以85.4%的市占率雄踞榜首。国内厂商除京东方外,和辉光电、维信诺和深天马表现也比较亮眼。

三星电子是韩国最大的电子工业企业,同时也是三星集团旗下最大的子公司。2017年,三星手机平板全球市场份额高达44.8%,2018年上升至47.60%,2019年前三季度下降至43.80%。三星作为全球手机第二大生产商,自给自足的面板供应仍然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三星年报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三星显示屏幕产能利用率为100%,产能和产量也在近三年稳步攀升。三星宣布将扩大销售,提高利用率,扩大客户群并增强产品竞争力。专注于通过扩大超大型和8K电视面板和高级显示器面板等增值产品的销售来确保盈利。2019年第四季度QLED电视的销量超过了去年同期的两倍。对于大型LCD面板,预计超高清,超大型电视以及曲面和游戏显示器的高端市场将稳定增长。同时,由于行业产能扩张导致供过于求,供求可能仍将保持不平衡,此次产能转移给中国企业带来机会。

京东方出货量及产能亮眼:2019 年,京东方共出货 3910 万块 OLED 面板。其中刚性显示器达 2210 万台,柔性显示器为 1700 万台。与 2018 年相比,该公司刚性面板出货量增长了 12 倍,柔性面板出货量的增长则超过了 4 倍。在智能手机面板方面,京东方共出货 1700 万块 OLED 面板;智能手表面板上,京东方出货量为 2210 万台。在新产线方面,京东方在武汉设立的 10.5 代生产线,目前处于产能爬坡阶段,疫情期间,整体生产进度没有受到太大影响。按计划京东方武汉工厂的 10.5 代生产线将在 2020 年底至 2021 年一季度实现满载生产,主要生产 65 英寸以上超大尺寸、超高分辨率的高端智能液晶面板。

京东方积极布局高世代产线,在全国多地先后自主规划建设15条半导体显示器件生产线,产品覆盖TFT-LCD全尺寸、以及AMOLED和Micro OLED等技术类型:中国大陆首条第5代TFT-LCD生产线、首条第6代TFT-LCD生产线、首条第8.5代TFT-LCD生产线、首条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以及全球首条第10.5代TFT-LCD生产线。京东方在显示与传感器件事业群也积极建设新产。

京东方的国内主要竞争企业是华星光电、深天马、维信诺和和辉光电。其中维信诺和和辉光电主要专注于OLED和AMOLED的研发和生产。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的t6 G11产线提前达产,t7 G11产线建设顺利,t3 G6 LTPS产线突破设计产能扩产至50K/月,成为全球单体产能最大的LTPS工厂,t4 G6柔性OLED产线一期量产并实现折叠屏产品出货,惠州模组整机一体化项目一期达产,至2023年,TCL华星出货面积5年复合增速(CAGR)达到18%,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增长。通过2条8.5代线、2条11代线、2条6代线的投资建设,TCL华星已形成大、中、小尺寸齐备的产线格局,满足市场主流产品需求。 华星光电公司在LCD显示领域,重点开发4K/8K及Touch产品,全球首发MiniLEDon Glass星曜屏,将建立家庭大屏和商用显示领域高端市场的竞争优势,开启技术领先之路。在AMOLED领域,公司成功开发可实现外折及内折形态切换的叠层技术,多折及卷曲等新型技术取得良好进展,t4产线折叠屏已量产出货。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产线组合完善并不断加大对全球先进技术和高端产线的布局,现经营管理4.5代a-Si、5代a-Si、5.5代LTPS、5.5代AM-OLED、6代LTPS、6代AMOLED等多条产线。其中,厦门5.5代LTPS产线为中国第一条,并率先实现满产满销。 公司已经连续两年保持 LTPS 手机面板出货全球第一,高阶打孔屏出货第一,车载 TFT 全球第二,多个细分市场持续保持全球领先。目前 LTPS 依然是主流中端机型显示方案,整体产能稳定,技术持续进化。相较a-Si TFT-LCD和LTPS TFT-LCD产线,AMOLED产线投资大、技术难度高、技术变化快、产品复杂度高,并且,AMOLED新产线从投建到稳定量产仍需要一定的时间。LTPS TFT-LCD在窄边框、高刷新率等技术参数上不断优化,加上打孔全面屏的进一步渗透和屏下/屏内指纹方案的突破,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LTPS TFT-LCD在中高端显示产品中仍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维信诺是新型显示整体解决方案创新型供应商。公司成立于2001年,前身是1996年成立的清华大学OLED(有机发光显示器,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项目组。公司专注OLED事业20余年,已发展成为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全球OLED产业领军企业。

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专注于中小尺寸高解析AMOLED显示屏研发和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首期项目斥资70.5亿,建成国内首条第4.5代低温多晶硅 (LTPS) AMOLED量产线。为了形成量产规模,和辉光电正在建设一条6代AMOLED生产线。 公司专注于AMOLED领先技术、专注中小尺寸显示屏。

2. 显示面板产业链分析

2.1 显示面板产业链上中下游概述

液晶面板显示利用液晶的电光特性,通过场效应管来控制液晶偏转的显示技术,其核心技术在于场效应管的半导体阵列(Array)技术。液晶面板主要分为LCD和OLED两种。

液晶面板的产业链分为上游材料,如玻璃基板、彩色滤光、驱动IC、偏光片、液晶等;中游组装则是电源管理、控制集成电路、液晶面板(阵列、成盒、模组);下游则是电视、智能手机、笔记本等面向用户的终端产品。

上游装备和材料的市占率不足,成长空间大:根据群智咨询研究显示,我国显示器件上游材料本地化配套率为55%,上游装备本地化配套率保持在15%左右。2019年,全球显示行业产值约为1972亿美元,其中,我国显示器件(面板)产值的全球占比约为37%,而上游材料的全球占比只有15%,上游装备的全球占比则只有6%。

中游制造商是显示面板产线生产的主力军,目前面板生产厂商主要来自于中国大陆、台湾、日本、韩国。除了传统势力强劲的日韩企业以及早前兴起的中国台湾企业分羹外,中国企业也迎头赶上。两个行业趋势非常显著:其一是各厂商均在逐步提升大尺寸TFT-LCD的产能,已然过剩的中小尺寸产能逐渐削减;其二随着OLED显示技术在手机和高端电视中的渗透率日益提升,各主要厂商均在积极扩张OLED面板产能,其中京东方、华星光电、深天马、维信诺等中国大陆厂商扩产尤为显著,。据IHS Markit估计,到2022年,韩国面板制造商在全球AMOLED产能中所占的比重将从2017年的93%下降至71%;中国制造商的市场份额则将从2017年的5%增至2022年的26%。

上游材料供应主要由国外企业垄断:半导体显示行业上游领域的技术壁垒和行业集中度较高,部分产品较为依赖国外供应商。目前,全球能够规模化提供玻璃基板的厂商主要有美国企业康宁、日本企业旭硝子、电气硝子以及安瀚视特,我国的国产玻璃基板供给不足,仍需要大量进口。彩色滤光片、偏光片、液晶材料、驱动IC和有机发光材料等供应亦主要集中于少数几家外国厂商。

显示面板产业链下游主要是华为、惠普、戴尔、三星、索尼、LG、联想、海信等全球一线消费电子品牌。在下游的众多应用中,LCD和OLED的主要应用领域较为不同。TFT-LCD占比最大的应用领域是电视,占67%;其次是占比13%的显示器,手机、商用液晶显示、计算机和车载分别占比3%、5%、4%、1%。OLED目前平均尺寸相对较小,应用最大的领域是智能手机,占比69%,其次是可穿戴设备和家用电器及电视,分别占比10%、8%。

3. 显示面板生产工艺分析

3.1 前段制程投入占比大;中段制程TFT-LCD与OLED差异大;后段制程国产品牌实现突破

上游公司生产的TFT-LCD面板主要成本为原材料采购成本,占总成本的70%左右,主要原材料包括玻璃基板、彩色滤光片、偏光片、液晶材料、驱动IC和背光模组等。AMOLED面板材料成本降低至47%,原材料中取消了光学结构、液晶层与背光模组等,增加了有机发光材料。玻璃基板行业在上游原材料产业中的投资规模和持续投资压力最大,具有资本和技术双密集、规模效应明显、行业壁垒高等特点。

面板生产线设备使用周期短,升级改造需求频繁。TFT-LCD与OLED生产工艺均可分为前段Array、中段Cell与后段Module三部分。

根据UBI研究表明,其中Array、Cell、Module三个制程的设备投入占比约为6.9:1.7:1.4。

Array和Cell段制程设备基本由美日韩企业所垄断;检测和组装设备国产品牌异军突起,精测电子、联得装备等快速切入国内产线。前段Array制程为TFT背板制程,核心设备包括沉积设备、曝光设备、显影、蚀刻设备,主要供应商为ULVAC、东京电子、AKT(应用材料子公司)等日本和美国的半导体设备供应商。目前国内相关设备技术较落后,无法切入目前的面板生产线,Array制程设备基本由美日韩企业所垄断。TFT-LCD在Cell段重要设备如液晶灌注、对位压合设备以及OLED在Cell段的蒸镀设备、喷墨印刷设备、封装设备目前仍由海外企业垄断。

在前段Array制程上,TFT-LED和OLED工艺和设备大致相同。由于OLED采用LTPS(低温多晶硅) TFT背板,相较于传统a-Si(非晶硅) TFT-LCD的Array制程,添加了激光结晶设备和离子掺杂机。

在中段Cell制程中,TFT-LCD与OLED的制程差异较大,TFT-LCD的Cell制程设备涉及PI涂覆/固化设备、定向摩擦设备、灌注液晶/封口设备、基板对位压合机等一系列传统液晶面板制作设备,OLED由于采用有机材料制作自发光的RGB画素,在工艺流程上有所改进,引入了蒸镀设备、喷墨打印设备以及封装机等设备。

后段模组工艺是将封装完毕的面板切割成实际产品大小,之后再进行偏光片贴附、控制线路与芯片贴合等各项工艺,并进行老化测试以及产品包装,最终呈现为客户手中的产品的过程。 Module段TFT-LCD与OLED的工艺设备大致相同,主要设备有绑定、贴合、点胶和检测记忆其他设备,其中绑定设备价值量占比最高。

4. 中国显示面板设备企业异军突起,尤其在检测、组装等中后段设备

4.1 检测、激光加工设备重点关注企业

随着显示面板的升级换代,从LCD到刚性AMOLED到柔性AMOLED,投资规模逐渐增加的同时,上游设备投入成本也在逐步提升。柔性AMOLED的生产线总投资规模是LCD的110%,其中设备投资更是高到82.1%。

中国企业在面板显示工艺制程上也在逐步突破,在激光、检测设备和组装设备领域有多家上市企业正在形成自己的技术优势,并同中国先进企业密切合作。 2017到2019年的模组检测设备国产化完成度接近50%,目前基本可以实现替代。在自动化、模组贴合/绑定等领域,国产化提升较为迅速,均达到20%左右。另外,多种关键工艺设备,如激光切割机、曝光机、有机材料蒸镀机、自动光学检测仪器等实现了零的突破。 其中国内主要突破企业为:亚威股份、精测电子和大族激光。

公司在国内平板显示测试领域处于绝对领先地位,产品包括模组检测系统、面板检测系统、OLED检测系统、AOI光学检测系统、Touch Panel检测系统和平板显示自动化设备,已在京东方、三星、LG、夏普、松下、中电熊猫、富士康、友达光电等知名企业批量应用,并大量用于苹果公司的IPhone和IPad系列产品显示测试。在面板检测环节,精测电子已成长为国内面板检测设备龙头,产品覆盖LCD、OLED等各类平板显示器件,能提供基于LTPS、IGZO等新型显示技术以及8K屏等高分辨率的平板显示检测系统,在生产制程上,已成为业内少数几家能够提供平板显示三大制程检测系统的企业。

精测电子以 Module 段检测业务起家,逐步将业务范围向前延伸至 Cell 及 Array 段,并取得一定突破。Array 段检测设备壁垒最高,基本被国外及台湾厂商垄断,Cell 次之,均高于 Module 段的技术难度。公司向前延伸至 Cell 及 Array 段检测设备,不仅可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核心竞争力,也使平板显示业务进入了设备价值量需求更高的前、中段制程。

Ø 亚威股份(002559.SZ)

公司的激光加工装备业务主要产品包括二维激光切割机、二维激光柔性切割单元、三维激光切割系统、激光切管设备、激光焊接系统及自动化成套生产线;精密激光加工设备等。完成熊猫电子激光加工装备业务:完成第三代HLF、HLE激光切割机的升级,程序构架和工艺性能得到进一步优化。研制了20kW超高功率超大幅面激光切割机、三维五轴激光切割机、重载激光切管机、激光板管切割一体机等一系列新产品,全方位拓宽产品线,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公司与拥有面板行业领先的柔性OLED激光加工技术的韩国上市公司LIS进行战略合作,通过境外投资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同时与LIS在苏州工业园区设立中方控股的艾欧斯,推动高端精密激光加工设备国产化,同时将公司激光产品业务链从金属材料高功率激光加工设备领域扩展到超精密微纳激光加工设备领域,为公司未来规模成长形成强有力支撑。LIS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精密激光加工设备制造商,主要产品应用于显示面板、半导体、新能源等行业。LIS 公司在中国显示面板行业的柔性 OLED 激光加工领域一直保持市场领先地位,是国内显示面板一线厂商如京东方、华星光电、天马、维信诺等企业的主要供应商,产品包括柔性 OLED 面板切割、模组切割、柔性 OLED 面板剥离、刚性 OLED封装、偏光片切割、玻璃切割等激光加工设备。

Ø 大族激光(002008.SZ)

目前国内 OLED 产线中高端激光装备仍由韩国企业主导,以其中技术含量最高的 ELA 设备为例,市场基本被 AP Systems、Tera semicon、Viatron 三家韩国企业占据;激光剥离设备方面,市场主要由 Dongjin Semichem、ENF Tech 等韩国企业主导。在国内如大族激光等激光设备企业持续研发投入下,在激光切割、激光修复、激光剥离等设备领域已渗透入国内面板厂商生产线,未来有望向核心制程进一步开拓,进口替代空间广阔。

4.2 组装设备重点关注企业

以华为智能手机为例,看面板相关成本占比和供应商。目前的华为5G智能手机主要分8个模块。在手机成本中占比最大的屏幕模组由长信科技独家供应;精密结构件、CMOS传感器、数字图像处理分别由科达利、比亚迪、虹软科技独家供应。

我国模组组装设备领先企业之一,主要产品为平板显示模组组装设备,产品覆盖富士康、欧菲光、京东方、深天马、蓝思科技、华为、苹果等众多厂商。从投资节奏来看,面板厂(Panel)建厂高峰已过,但模组线(MDL)的资本开支仍处于上行通道。相较前段制程,模组段相对技术壁垒较低,联得装备在后段设备研发中的技术水平与日韩企业持平。

公司最新公告与成都京东方(B7)签署了设备采购订单,订单含税金额为 1亿元,对应2条生产线,订单标的为固态光学胶贴合机(3D贴合设备)、偏光片贴片机。再度中标京东方OLED大单,3D贴合设备取得突破。公司主营产品主要用于TFT-LCD显示模组,同时积极布局OLED领域,2019年公司与京东方合计签署订单3.35亿元,其中单4季度订单金额为2.06亿元,订单设备包含 OLED 贴合设备改造部件、偏光片贴片机、OCA 贴合机。

旗下子公司鑫三力是一家3C智能制造装备供应商,客户主要包括TPK、京东方、天马、华星光电、信利、合力泰等,产品覆盖苹果、华为、OPPO、VIVO、三星等一线品牌厂商。当前OLED模组设备主要包括绑定、贴合、折弯、激光、检测、点胶等几大类设备。公司在OLED绑定机、点胶机、3D贴合、折弯机等领域均拥有产品布局,在显示模组后段产线的整体解决方案领域具有相对领先地位。

收购九天中创:九天中创是专业从事LCM(LiquidCrystalModule,液晶显示模组,将液晶显示器件、连接件、控制与驱动等外围电路、PCB电路板、背光源、结构件等装配在一起的组件)及OLED模组全套自动化组装设备及控制系统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及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产品已覆盖平板显示模组切割后的清洗、偏光片贴附、OCA全贴合、3D贴合、背光组装、侧边封胶、精度与效果检测、柔性OLED贴合、折叠屏贴合等关键程序,是国内替代进口的主流产品。

Ø 深科达(拟上市)

平板显示器件生产设备行业是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行业,平板显示技术迭代频繁,平板显示器件终端产品更新换代快,这就要求设备厂商的研发设计必须及时跟进客户需求,并具备将客户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理念快速转化为设计方案和产品的业务能力。 以上均为在显示面板设备商中中国企业的代表,它们将随着显示平板产能转移和技术进步的红利有了更大的发展潜能。

4.3 前中段其他生产设备

4.3.1蒸镀设备

TFT-LCD在Cell段重要设备如液晶灌注、对位压合设备以及OLED在Cell段的蒸镀设备、喷墨印刷设备、封装设备目前仍由海外企业垄断。OLED蒸镀,就是通过真空蒸镀机能够将OLED有机发光材料精准、均匀、可控地蒸镀到玻璃基板上。蒸镀机及蒸镀工艺是OLED屏生产过程中难度最高的环节之一。目前业界公认日本Canon旗下子公司Tokki的技术能力最佳,全球范围内拥有大规模量产蒸镀设备的也仅有日本Tokki一家,实际上Tokki基本垄断了全球蒸镀机的供应。由于TOKKI 产量不足,许多面板厂迫于市场产能指标压力纷纷退而求其次选择其他OLED设备供应商供货。

中国企业在蒸镀设备方面存在机会。合肥欣奕华通过自主研发,也已实现研究用G1蒸镀机和量产用G6H蒸发源销售突破。未来,喷墨印刷替代蒸镀将大幅降低大尺寸OLED生产成本。OLED喷墨印刷能简化制程,只需在基板上喷洒镀膜材料,无须昂贵繁复的程序,该技术有望大幅降低OLED生产成本。

4.3.2面板减薄设备

平板显示玻璃基板是主流厚度为0.4mm或0.5mm的表面极其平整超薄的玻璃片,是平板显示器(FPD,Flat Panel Display)的基本部件,其中用于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的称为液晶玻璃基板。 FPD光电玻璃薄化主要指对FPD玻璃基板进行薄化处理。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消费者消费需求的升级,人们对移动终端轻薄化要求日益提高,也是未来FPD显示器的发展趋势。 使用TFT-LCD、OLED或其他平板显示技术的各类终端消费电子产品,轻、薄是其两大核心竞争要素。为了达到轻、薄诉求,业界普遍采用缩减显示器件的玻璃基板厚度,以达到同时减少厚度与重量的效果,来应对市场竞争。

显示面板薄化主要是用化学蚀刻(主要方式)和物理研磨(辅助方式)将面板模组和显示玻璃进行减薄处理,达到显示产品轻薄化的需求,最初起源于日本。在薄化产业中面板薄化企业主要面向显示面板厂商进行面板的减薄加工处理,在显示面板高质量及轻薄化的需求下分别需将面板由0.5mm(或以上)之厚度薄化至0.4mm、0.3mm 、0.2mm甚至0.1mm。

伟仕泰克2015年在新三板挂牌,所属分层为基础层,其为半导体、平板显示(FPD)、电子化学品等领域客户提供工艺设备、系统方案的高端装备制造,主要从事半导体、LCD、太阳能、LED等行业湿制程中的清洗、蚀刻、化学供应、再循环、混合等特殊工艺的方案设计与设备供应,并基于自主研发的设备,为客户在不同的制造环节中提供清洗和蚀刻服务。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公司已成为超一流的液晶面板(TFT-LCD、OLED)减薄技术的拥有者,在 TFT-LCD、OLED面板蚀刻清洗、蓝宝石(Sapphire Wafer)的制成清洗、化学品供应等领域有丰富的经验,可以将TFT-CLD的玻璃基板分别用DIPPING、TOP SPRAY、DOWN FLOW等工艺进行减薄。其“免抛光倾斜式喷淋”技术为当前减薄行业领先技术。

京东方是伟仕泰克的主要客户,两者联系紧密。2017年下半年,公司成功在合肥建立了G6减薄工厂,目前减薄工厂已具备大规模生产和加工能力。公司的核心目标客户包括京东方、天马微电子、华星光电、南京熊猫、国显、龙腾光电等主要面板厂商。京东方的发展制约着伟仕泰克的崛起,伟仕泰克以及其他玻璃减薄企业的的改革也影响着京东方的发展。伟仕泰克后续发展的重心将是包括 TFT-LCD/OLED 基板减薄和抗反光玻璃(Anti Glare Glass)加工在内的精加工服务业务。凭借划时代的独家高良率减薄技术,基于自研自产的高端装备,通过合肥子公司切入下游应用加工领域,围绕京东方等重点客户布局,在全国建厂提供减薄服务,从 G6 大尺寸切入,覆盖 G5 和 AG Glass,将技术优势拓展为供应链优势和成本优势,分批扩产,滚动扩张,牢牢把握行业趋势。

5. 风险提示

行业下游需求受经济状况影响较大,受疫情影响经济状况下滑,显示面板行业需求可能不及预期;行业技术路径可能有新的演变,会对行业现有格局和厂商的投资布局带来预期之外的影响。

相关报告

3. 智能制造趋势下的3C智造之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