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英美教授的职称,找对了老师再联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tenure翻译 一文看懂英美教授的职称,找对了老师再联系!

一文看懂英美教授的职称,找对了老师再联系!

2024-04-09 05:2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首先,大学会选拔有潜力的初级学者聘为“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

所以,虽然助理教授并不是终身教职,但一般情况下,是拿到终身教职的必经步骤。有的时候,助理教授会被称为 Tenure-track Professor也是这个意思。

3-8年后,一般是6年后,学校会 组织审核,评判是否将此人提升为有终身职位(tenured position)的副教授或正教授。

也就是说,一旦熬过了头几年的考核期,那么终身教职这个铁饭碗就算是正式端上啦!老师也可以从“小AP”荣升“大AP” —— 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

一般来说,副教授在5-7年之后将会有机会晋升到 正教授(Full Professor)。 担任正教授的老师,也是各个院系管理层的主力,北美高校的各个院长(Dean)通常都从正教授中选出。

| 英国教职体系|

传统的英国大学教职体系一般分为:讲师(Lecturer)、高级讲师(Senior Lecturer)、准教授(Reader)、教授(Professor)四个级别。

讲师 Lecture:

英国大学的讲师大致相当于美国的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他们需要承担较重的授课任务,也需要负责带领研究小组、进行部分科研工作。拿到长期聘用的讲师有时还需要指导博士生的课题研究—— 俗称小老板。

高级讲师 Senior Lecture:

英国大学中的高级讲师地位上近似美国的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但实际的权力更大。

他们不仅需要有出色的科研能力,同时还得是优秀的管理人才。由于英国大学的教授承担的行政事务极少,因而Senior lecturer们广泛担任各学院的Deputy Director、Programme Director等职位。

准教授 Reader:

Reader是英国特有的一级教职,常翻译为准教授(Full Professor)。

因为英国古老大学的教授职位非常少,所以会出现一个教授下面三到四个准教授,其实接近于美国的正教授。

准教授们通常都已经取得了突出的学术成就、在学校之外拥有各种让人艳羡的头衔。阻挡他们成为教授的理由大多是——系里的老教授们还木有退休。

教授 Professor:

同样都译作正教授,但英国的Professor实际地位明显高于美同行。这主要是因为英国大学严格控制教授的数量,部分专业至多只有一到两名教授,以便保证其在学术上的权威地位。

相较于美国的正教授,英国的Professor们可算是各自院系里一言九鼎的“真·大佬”存在!

|Chair Professor是什么存在?|

Chair Professor是英美两种教职体系中共有,同时也非常特殊的存在!

讲席教授在职权上和一般的正教授并没有太大的不同。但作为一种 荣誉称号,它只授予在专业领域内取得非凡成就、享有极高声誉的重要学者。

尤其是英国的讲席教授席位,在同一时期内,只有一位学者能获此殊荣。部分讲席甚至需要在上一位教授去世之后才能有新的人选接任。

世界范围内最具代表性的讲席教授席位当属剑桥大学的 “卢卡斯数学教授席位”(Lucasian Chair of Mathematics)。 感受下!在过去的350年当中,牛顿、狄拉克、霍金都曾担任过这个席位。

最后,落地几个留学中常见问题!

Q1:助理教授会不会超级Push?

助理教授阶段,的确是教职生涯中,压力最大的一个阶段了!

但,能成为助理教授,本身说明学校对这个老师的学术能力和潜力是十分认可的。而且学校也会给予这个老师充分的资源和各方面辅助。

所以,对于申请者来说,小AP的好处就是:招生意愿大,学术活跃,产出多!当然,也有同学担心老师会太push。这个情况,的确出现过,但并非普遍现象。

所以,前期的套瓷,和老师以及组里的沟通,就特别重要了。毕竟,啥push叫很push呢?什么也不管,也不是很好的吧。。。

Q2:副教授拿了Tenure后会无心学术否?

可能你听过,某副教授,时不时学术休假,或者某几年消失一下。学术产出突然一下子就下降了不少。。。

不过,大部分美国大学的副教授还是研究动力十足的。一是为了晋升教授,二是美国的整体研究环境和氛围很适合做研究,条件和经费相对容易得到。大公司也愿意投入大笔费用给学校搞研究。尤其是美国知名大学的年轻副教授和教授,要是学术上有些退步,在圈子里还是挺脸上无光的。而且,教授们的研究是有合同的,虽然拿到了tenure了,但是教授们要在合同期内完成研究,否则,没了信誉以后的研究经费就很难申请到了。

Q3:找国外推荐人要注意什么?

这可能是需要单独写一篇文章才能回答的了。。。大家记得 点赞点在看!坚果君争取近期就更新!

更多的留学问题,欢迎来约!👇

短信发送“姓名+学校+专业+年级+邮箱+咨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