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时深度】美媒预测第三次巴勒斯坦大起义,巴以冲突出现新“炸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telegram和币用什么关系 【环时深度】美媒预测第三次巴勒斯坦大起义,巴以冲突出现新“炸点”?

【环时深度】美媒预测第三次巴勒斯坦大起义,巴以冲突出现新“炸点”?

2023-06-03 12:1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驻埃及特派记者 黄培昭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陈子帅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李静】“第三次(巴勒斯坦)大起义?”2月7日,美国《外交》杂志以此来预测巴以局势的走向。1月26日,以色列对杰宁巴勒斯坦难民营进行大规模袭击,造成1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十余人受伤,这是自去年年初以色列加大对巴武装组织袭击力度以来,被占领的约旦河西岸地区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天,而2022年也成为16年来巴以冲突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年。据多家媒体分析,巴以局势之所以不断升级,是因为两国都出现新“炸点”,包括巴勒斯坦出现以“狮穴”为代表的新型武装抵抗组织,誓言要通过武力回击以色列;而以色列史上最右翼政府刚刚上台,采取更加激进的对巴政策,给本就紧张的巴以关系“火上浇油”。不少媒体认为,巴以冲突或将进入灾难性的新阶段。

他们相信“鲜血、斗争和步枪”才能带来改变

2022年10月25日,位于约旦河西岸的纳布卢斯老城街道比以往安静许多。这里拥有巴勒斯坦最古老的市场,平时人群熙熙攘攘,街头摊贩会向路过的人热情推销商品,但近几个月来,这座城市很多商店和企业都关了门,仍在营业的人表情严肃,不时用怀疑和警惕的目光打量着外来者。

造成这种改变的,是以色列特种部队的多次突袭。他们会在夜幕的掩护下乔装进入纳布卢斯市,搜寻并逮捕名为“狮穴”的巴勒斯坦武装抵抗组织成员。该组织也是2023年1月26日以色列在杰宁巴勒斯坦难民营发动大规模袭击想重点打击的目标之一。

据《中东箴言报》、BBC等多家媒体报道,“狮穴”由巴勒斯坦武装抵抗团体“纳布卢斯旅”的一个分支发展而来,其名字主要源于被称为“纳布卢斯之狮”的巴勒斯坦抵抗者纳布尔西。在这名十八九岁的年轻人2022年8月被以色列暗杀之后,“狮穴”正式成立。该组织2022年9月2日首次在纳布卢斯正式亮相,其成员主要是20岁上下的年轻人。在其行动宪章中,“狮穴”表示要摆脱巴勒斯坦旧政治派别的束缚,独立抵抗以色列。该组织没有与巴勒斯坦任何一个政党结盟。

“狮穴”认为,与以色列打交道,唯一能让后者听懂的语言便是“子弹和枪声”。他们认为“鲜血、斗争和步枪”才能带来改变。这些年轻人拿着从约旦走私来的或者从以色列国防军基地被盗卖的武器,向以色列士兵以及犹太人定居点居民发动袭击。巴勒斯坦信息中心发布的官方统计数据显示,“狮穴”成员在成立后短短两个月时间里,共进行了数百次针对以军的武装行动。以色列媒体称,数名以色列士兵被“狮穴”成员打死,另有91人受伤,其中一些人伤势严重。

“狮穴”虽然没有造成大量以色列士兵或民众伤亡,而且还引来以色列的严厉打击,但每当该组织重要成员死亡时,其影响力和吸引力便大幅提升。不同于巴勒斯坦老牌组织,“狮穴”通过Telegram等社交媒体与普通民众进行沟通。在开通官方账号的两个月内,该组织在社交媒体吸引了23万多名粉丝,比任何其他巴勒斯坦政治派别的粉丝都多。他们在网上的数次呼吁都得到巴勒斯坦民众的广泛响应,包括2022年10月16日,在纳布卢斯、拉姆安拉、希伯伦和耶路撒冷等地,巴勒斯坦人在屋顶上“大声呼喊”,以响彻夜空的声音反抗以色列当时对纳布卢斯市的封锁。

“狮穴”的吼声只会越来越大

据中东媒体分析,在“狮穴”成员的心中,传统的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和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组织(杰哈德)等已经过时,其下属的军事机构卡桑旅等也都失去活力,既没有与以色列进行抗争的智慧,也越来越缺乏这方面的胆识。澳大利亚“对话新闻网”认为,“狮穴”的产生与许多巴勒斯坦人特别是年轻人,已经失去对巴勒斯坦政府以及其他地方派系的信任有关。他们认为巴政府和老牌武装组织已经无法阻止以色列不断扩大犹太人定居点,也不能保护巴民众让他们免受以安全部队的压迫,于是开始寻求新的能带来改变的力量。

在近一年半时间里,巴勒斯坦其实已经出现不少类似组织。据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报道,除“纳布卢斯旅”和“狮穴”外,巴勒斯坦还出现了包括“杰宁旅”“巴拉塔营”“亚巴德旅”“图巴斯旅”等在内的新型组织。它们不断发展壮大。美国《外交》杂志等媒体报道称,“狮穴”在杰宁、巴拉塔等多地建立了分支;“杰宁旅”不仅得到杰哈德的支持,其成员还包括来自哈马斯、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和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等组织的年轻成员。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丁隆向《环球时报》记者介绍说,此类组织的一个特点是规模小但很神秘,其具体人数和骨干成员信息多不为外界所知。

巴勒斯坦新型武装抵抗组织经常被以色列称为“恐怖组织”,但是在巴勒斯坦却享有非常高的支持度。巴勒斯坦政策和调查研究中心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72%的巴勒斯坦人支持在约旦河西岸建立更多这样的武装组织。澳大利亚“对话”新闻网表示,与此前不同,新出现的巴勒斯坦武装组织越来越碎片化,并且号召普通民众奋起反抗以色列。它们的出现导致针对以色列的“独狼式”袭击增多。据美国关注巴以局势的Mondoweiss新闻网等媒体报道,在以色列2022年10月25日对“狮穴”进行突袭并造成该组织一名重要成员死亡9天后,巴勒斯坦人对以色列士兵发起了至少6次袭击,而袭击者并不属于“狮穴”或其他巴勒斯坦武装团体。《中东箴言报》直言,“狮穴”并不是一个短暂现象,可能彻底改变约旦河西岸地区的政治局势,“起义的精神在空气中弥漫,‘狮穴’的吼声只会越来越大”。

以色列最右翼政府上台,对巴政策更加强硬

为打击各类巴勒斯坦武装组织,以色列从去年春天开始发起代号为“破浪”的大规模军事行动,以“挫败恐怖主义活动”。这使得2022年成为16年来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伤亡最惨重的一年。

据英国“中东眼”新闻网报道,以色列2022年在被占领的巴勒斯坦领土上发动袭击,造成包括48名儿童在内的至少22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其中大约167人来自约旦河西岸和东耶路撒冷。与此同时,巴勒斯坦武装组织杀死30名以色列人,其中包括一名儿童,这是2008年以来以色列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年。根据联合国公布的数据,自2022年初以来,已有超过9000名巴勒斯坦人在约旦河西岸被以色列军队打伤。

有分析认为,相较于2022年,2023年巴以局势可能进一步恶化。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报道称,仅在2023年1月,就有30名巴勒斯坦人遇难,另有7名以色列人死亡。美国《外交》杂志认为,巴勒斯坦可能爆发第三次大起义。第一次和第二次巴勒斯坦大起义分别发生于1987年-1991年、2000年-2005年。很多经历过第二次巴勒斯坦大起义的人表示,现在的巴以局势和20年前很相似,当时共有1038名以色列人和3189名巴勒斯坦人被杀,4000多座巴勒斯坦人的房屋被拆,数千名巴勒斯坦人被捕。以色列还轰炸了巴勒斯坦基础设施。

半岛电视台也表示,巴勒斯坦很有可能会爆发全面起义,尤其是在以色列最右翼政府上台之后。在以色列新政府中,许多极右翼人士担任重要职位。据美国《外交》杂志等媒体报道,极右翼政党犹太力量党党首本-格维尔担任以色列国家安全部长,负责约旦河西岸的以色列边境警察部门。宗教犹太复国主义者党主席斯莫特里赫除担任财政部长外,还负责约旦河西岸的“民事事务”。两人都鼓励对巴勒斯坦人使用暴力,支持扩大犹太人定居点以及占领巴勒斯坦领土。本-格维尔1月3日还进入耶路撒冷老城圣殿山,引发约旦、阿联酋等多国谴责。

丁隆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为了对选民有所交代,以色列新政府一定会炒作巴以问题和伊朗威胁。在巴勒斯坦问题上,他们预计将强化对巴勒斯坦新老武装组织的打击力度,加快兼并约旦河西岸和东耶路撒冷的犹太人定居点,还可能采取一些挑衅性行为。丁隆强调,巴勒斯坦人成立新抵抗组织就是为了实施暴力活动,以色列政府必定会对此予以强烈还击,这就导致双方陷入延续不断的暴力循环中。

巴勒斯坦也存在很多不利于和平的因素。据美国《外交》杂志分析,在民间,巴以民众最后一次对和平抱有希望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从那以后,双方对彼此的怀疑不断加重。有调查显示,2022年支持通过谈判和平解决巴以问题的人数跌至近20年来的最低点。随着对和平谈判的支持减弱,两国政治人士不愿支持谈判,转而渲染敌意,进一步降低了民众对谈判的支持。在政治层面,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对各地的控制力在减弱,与以色列在安全方面的协调也被弱化。此外,巴勒斯坦多个武装派系还面临着领导人“换代”的危机,在激烈竞争下,各候选人可能在巴以问题上采取强硬态度。

在“狮穴”成立后不久,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曾对纳布卢斯市进行突袭,逮捕了该组织两名成员。不过此次行动引发激烈对抗和广泛反弹,很多巴勒斯坦人批评巴民族权力机构与以色列进行安全协调。之后,巴民族权力机构对“狮穴”成员采取相对中立的政策,向他们提供工作,呼吁他们放下武器。有民调显示,87%的巴勒斯坦人认为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无权逮捕此类组织成员。

丁隆表示,巴勒斯坦政治派别可分为主战派和主和派,前者包括哈马斯、杰哈德,以及杰宁、纳布卢斯等地新近涌现的小规模武装组织,后者主要指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和其他政治派别组成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以及在巴解组织基础上建立并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承认的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等。然而,在巴以实力悬殊、以色列右翼势力执政、巴内部分裂、国际社会斡旋努力弱化等因素影响下,巴以问题解决遥遥无期。这促使巴勒斯坦一些武装组织激进化并催生更多的武装组织,主和派的民意基础被削弱。

美国要付出政治代价?

“对你和所有认为我们的‘怒火’已经消退的人来说,(要明白)最重要的事情是:一座‘火山’正在酝酿(喷发)。”去年11月1日在以色列大选当天,“狮穴”发表声明这样说。有评论认为,以色列的“破浪行动”不是在“破浪”,而是在召唤一场“海啸”。还有观点认为,巴以紧张局势不仅威胁着两国人民的生命,还威胁着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关系。在这些国家,很多人不满意与以色列实现关系正常化。

丁隆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近几年巴以冲突有一个新特点,即爆发得快,结束得也快,所以双方可能不会陷入大规模的军事冲突。他认为,巴以问题的重要性在中东地区层面和国际层面都有明显下降。这是因为一方面,巴以冲突已经变得“地方化”;另一方面,巴以问题逐渐被边缘化,尤其是美国对中东地区的关注度下降,资源投入也不断减少。此外,一大批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关系转暖甚至建交,导致目前巴以问题不再具有辐射到大国,进而影响国际安全的能量。

不过美国此前负责中东事务的助理国务卿麦克对卡塔尔半岛电视台表示,如果无法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取得建设性的进展,美国将为此付出政治代价,这种代价最终会超过忽视这个问题或将其置于拜登中东问题列表次要位置上所产生的收益,“无论是对以色列人、巴勒斯坦人还是拜登政府,拖延时间都没有任何好处”。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