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SS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spss数据的建立与管理总结与体会 SPSS篇

SPSS篇

2024-04-18 05:0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数据汇总指根据指定的分界变量对其观测值分组并求出指定的描述统计量。

(一)简单数据汇总

案例:某校要了解其学生的化学平均成绩。

操作步骤:

Step1. 打开数据汇总sav. 数据——汇总。

Step2. 在【分界变量】中选入性别,【变量摘要】中选入化学成绩。

汇总数据中的其它选项:【个案数】指在结果中显示各分组的个案数,可以自己命名。

【保存】:

将汇总变量添加到活动数据集,指将汇总变量添加到当前的数据集界面中。

创建只包含汇总变量的新数据集,指将汇总变量添加到新建的数据集界面中,可以自己命名数据集名称。

创建只包含汇总变量的新数据文件,指将汇总变量保存到一个新的SPSS文件中,可以自己选择保存路径。

【用于大型数据集的选项】:

文件已按分界变量进行排序,若事前排序过则选择此项。

汇总前对文件进行排序,若选择此项则在数据视图中显示的为按分界变量进行排序后的结果。

step3. 点击函数,在下图所示的汇总函数界面选择平均值。

在汇总函数界面中,汇总函数主要有6种:(1)摘要统计:主要为概括型的函数,包括平均值、中位数、总和、标准差。

(2)特定值:选择特定值函数,包括分组内的第一个数值、分组内的最后一个数值、分组内的最小值、分组内的最大值。

(3)个案数:汇总观测数量,包括加权的观测数量、加权的缺失值的数目、未加权的观测数量、未加权的缺失值的数目。

(4)百分比: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观测数目。

(5)分数:以分数的形式表示观测数目。

(6)计数:以数字的形式表示观测数目。

上:大于指定值的观测数目占总观测数目的百分比。

下:小于指定值的观测数目占总观侧数目的百分比。

【值】中输入指定值。

内部:在上限和下限这一区间内(包括上限和下限的值)的观测数目占总观测数目的百分比。

外部:在上限和下限这一区间外(不包括上限和下限的值)的观测数目占总观测数目的百分比。

【上限】和【下限】中输入选定的值。

结果:在数据视图出现一个新变量,化学平均成绩。男生的化学平均成绩为78.36,女生的化学平均成绩为73.33。

若勾选汇总前对文件进行排序,结果如下,按照性别的排序(在汉字排序中按拼音字母的顺序排列)显示化学平均成绩。

(二)多重数据汇总

案例:某校要了解不同班级、不同性别的学生的化学平均成绩。

操作步骤

Step1.打开数据汇总sav. 数据——汇总

Step2. 【分界变量】选入班级、性别,选择汇总前对文件进行排序

Ps:分界变量中的前后次序决定了汇总的先后顺序。(此例中班级为主分界变量,性别为第二分界变量。)

结果:按照先班级后性别的排序得出汇总后的化学平均成绩。一班的男生化学平均成绩为78.33,女生的化学平均成绩为73;二班的男生的化学平均成绩为78.4,女生的化学平均成绩为73.6。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