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eep实现原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sleep函数实现 sleep实现原理

sleep实现原理

2024-06-13 02:3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用户程序中的睡眠:

    sleep()    usleep()    nanosleep()

sleep()和nanosleep()都是使进程睡眠一段时间后被唤醒,但是二者的实现完全不同。Linux中并没有提供系统调用sleep(),sleep()是在库函数中实现的,它是通过调用alarm()来设定报警时间,调用sigsuspend()将进程挂起在信号SIGALARM上,sleep()只能精确到秒级上。

    nanosleep()则是Linux中的系统调用,它是使用定时器来实现的,该调用使调用进程睡眠,并往定时器队列上加入一个timer_list型定时器,time_list结构里包括唤醒时间以及唤醒后执行的函数,通过nanosleep()加入的定时器的执行函数仅仅完成唤醒当前进程的功能。系统通过一定的机制定时检查这些队列(比如通过系统调用陷入核心后,从核心返回用户态前,要检查当前进程的时间片是否已经耗尽,如果是则调用schedule()函数重新调度,该函数中就会检查定时器队列,另外慢中断返回前也会做此检查),如果定时时间已超过,则执行定时器指定的函数唤醒调用进程。当然,由于系统时间片可能丢失,所以nanosleep()精度也不是很高。

alarm()也是通过定时器实现的,但是其精度只精确到秒级,另外,它设置的定时器执行函数是在指定时间向当前进程发送SIGALRM信号。

 

 

sleep被打断的例子应该是,SIGALARM,因为本身sleep就是用SIGALARM实现的。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