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的原因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saa300偏高说明什么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的原因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的原因

2023-12-13 08:2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是肝功能检查的一项重要指标,属于氨基转移酶。氨基转移酶简称转氨酶,用于肝功能检查的主要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均为非特异性细胞内功能酶,正常时血清含量很低,但当肝细胞受损时,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酶活性会升高。其升高主要常见于:

  1、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炎、脂肪肝、肝癌等非病毒性肝病:转氨酶轻度升高或正常。

2、慢性病毒性肝炎:转氨酶会轻度升高(100U-200U)或正常。

  3、急性病毒性肝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均会显著升高,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升高会更加明显。在肝炎病毒感染后1-2周,转氨酶会达到高峰,在第3-5周会逐渐下降。在急性肝炎恢复期,如果转氨酶的活性不能降低到正常或再次上升等情况时,提示急性病毒性肝炎转为慢性。但是转氨酶的升高程度与肝脏损伤严重程度无关。

  4、肝内、外胆汁淤积:转氨酶活性通常正常或轻度升高。

  5、肝硬化:转氨酶活性取决于进行性坏死的程度。

  6、其他疾病:如骨骼肌疾病、肺梗死、肾梗死等,转氨酶会轻度升高(50-200U)。

  当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时,一般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积极治疗。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