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假大雷,你持有吗,会怎么走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qq为什么看不了合并转发的聊天记录 造假大雷,你持有吗,会怎么走向

造假大雷,你持有吗,会怎么走向

2023-05-01 20:5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序言:

一大早,手机就响个不停,原来群里在热烈讨论红色大相,那我就说说我的见解吧。

上次提到红相是12月1日,结论如下:

当然,因为整体不符合我的要求,所以并没有深入研究,毕竟近500个转债,不可能每个都分析一次。

一、最新消息:

1.虚增:

2019年-2021年,收入虚增2.8亿,利润虚增1.3亿。

2.审计意见:

无法确定2022年数据的问题,直白讲就是这个报表漏洞百出,我是收钱单位,不能直接说,只能婉转说明我知道它造假,但是我不能直说造假,你们要懂得我的暗示。

3.独董意见:

作为独董,我读不懂公司财报,要求公司采取相应措施消除影响,实际上就是我也是一个职员,我自己都不承认这份报表。

4.未来三年画饼计划:

计划2023-2025年分红不低于可分配利润20%,那么好了,这个可分配利润就说得非常巧妙了,就是我未来三年很可能不赚钱,但我依然要声明赚了钱分20%以上,那么好了,你信吗。

5.我司只是会计差错,而非造假:

董事会把财务造假说成会计差错,哎,又是财务背锅,可怜了我的同行,我强烈建议同行去自首认罪吧,因为遵守会计原则是每位财务的职业道德。

6.披星戴冠:

5月5日起,公司加星标注头顶皇冠,以表隆重出席新的一轮竞赛,当然,这个竞赛是退市竞赛,赢了摘帽去星,输了退出市场。

7.独董对一季报意见:

作为独董,我对公司财报表示假的厉害,如果可能,我准备跑路。

二、数据问题:

1.22年收入及利润大增:

2022年收入增长18.77%,扭亏为盈,从亏6.1亿到赚0.7亿,这一切的改变都归结于今年没有像21年巨额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并非真正的盈利增强。

2.业务占比:

新能源收入占1%,电力检测和电力设备收入占61%,交通供应设备收入占14%,通信设备收入占21%,细看了新能源业务指售电收入,谁敢说我没有新能源业务,我跟谁拼命。

3.现金流问题:

现金流,22年比21年少了4.3亿,但利润多了6.8亿,中间差了11亿,你问我为什么,我也想知道为什么,我想,大概是应收对比差了5亿、21年卖仔1.9亿等等,其他自己找,跟我司无关。

4.一季度同比:

一季度同比收入增长了16.7%,净利润翻倍,应收同比增加4.3亿,增幅50%,经营现金流净额-0.97亿,那么好了,为什么2023年期初余额不等于2022年期末余额,看来又是我的会计没有学好,不会随便填数。

5.资金问题:

资金5亿,近17亿有息负债,无法覆盖有息负债,资产负债率为60%,看起来不是特别高,但存货占比18%、应收占比30%、无形资产商誉占比11%,三者合并占比接近60%,这,这,这,真实性和质量堪忧。

6.应收问题:

应收高达12.8亿,占比30%,但坏账计提为1600万,比例为1.25%,什么时候生意这么好做了,坏账只有1个点了,那大家都可以发财了;看到历史数据,我沉默了,因为我从没有见过波动性如此之大的。

7.存货问题:

存货高达7.6亿,占比18%,但跌价准备计提为1900万,比例为2.5%,什么时候生意这么好做了,存货很保值只有2.5个点了;看到历史数据,我又沉默了,因为我从没有见过波动性如此之大的。

8.无形资产商誉:

金额高达4.6亿,占比11%,22年没有计提任何损失,莫非商誉能给公司带来超额利润,可是我没有在报表看到这点,难道利润被隐藏了,我想只能如此了,可是看到历史数据,我却抑郁了,21年计提了6.7亿商誉,这财务大洗澡,跟我洗澡一样勤快,我一天洗一次,它一年洗一次,当然因为年报是一年一次,因为它在天上。

9.数据说明:

以上数据,爱信不信,反正我司自己心里也没数,给你们看的数据,让我重新计算,我也算不出来。

三、相关概念:

1.军工:

虽然暂时看不到直接收入,但你不能说我不涉及军工哦,毕竟我的规划是10年后,至于10年后我还在不在,那我不管。

2.新能源:

虽然我的收入占比1%,但金额达1768万;虽然我只是售电收入,但你不能否认我在新能源上做出的巨大努力,也努力为碳中和社会作出历史性重大贡献。

3.电力行业:

做的苦力活,毛利率在降低。

4.交通装备:

吃力不讨好,纯粹为了国家服务,因为我司怀揣报效祖国的决心,毛利率大幅降低。

5.通信设备:

毛利率较高,但依然大幅降低,你要问我为什么,我哪里知道那么多。

四、正股:

1.戴:

随着5月5日的披星戴,大概率会有几个跌停板,至于几个跌停,暂时未知。

2.股价夭折:

从2月14日高点20.37元,到现在的11.65元,几乎腰折,难道有人知道了先跑路。

3.未来走势:

未来正股跌至7元的可能性还是比较高的,当然,我不会持有任何有瑕疵的股票。

五、转债:

1.到期收益率

税前到期收益率1.68%,可能很多人喜欢这类到期收益为正,规模相对较小的转债。

2.个人过去对转债看法:

个人一直对红相不感冒,很多聊天记录,但被我删了,尤其是雪球里的记录,太多了,就不找了。

3.不入眼理由:

为何我不喜欢这个转债,从历史上看,转债放弃强赎,股价大跌后是不可能去下修的,不下修的情况下,这个溢价率和正股波动性着实让我找不到任何亮点,且又不算很低价,也不具备很好的概念。

4.转债前景:

随着正股的戴,我眼里看到的只是绿,没有其他,不建议伙伴去接盘这种烫手的山芋,火中取栗,最大的可能不是吃上栗子,而是烫伤双手,甚至把双手烤成猪蹄。

5.下修问题:

考虑转债剩余年限还有接近3年,公司目前的注意力肯定不会在转债身上,一定会把精力放在如何避免退市的事项上,那么转债下修、强赎问题将短期内不可能有任何动作,再说这个时候下修也没有任何意义。

6.判断说明:

可能很多人对我上面的判断有所怀疑,如果你是大股东,你也会有如此决定,跟很多上市公司打过交道,知道他们都是把没那么紧急的事先放一边,比如年报期间不考虑下修、强赎问题,当然也有例外,只是绝大多数都是如此。

7.当下转债判断:

对于转债,我认为会继续下跌,大概率会跌至107元以下,甚至是103元左右,转债很可能明年5月前不会下修。

8.是否持有:

我个人,现在、未来均不会持有红相转债,任何有重大瑕疵的转债我均予以回避。

六、总结:

1.拒绝重大瑕疵债:

有瑕疵的转债很可能是红烧肉,但有重大瑕疵的转债却很可能是臭了的红烧肉,我虽然喜欢吃红烧肉,但咽不下臭了的红烧肉,比如:搜特、正邦、亚药、全筑、起步、花王;还有僵尸债:帝欧、齐鲁、重银、首华、科华、青农、蓝帆、兴业、紫银、鸿达,另外还有金融债。

2.中小盘债:

很多人喜欢中小盘债,但不是每个中小盘债都活跃,事实上很多中小盘债的活跃度远不如大盘债,在我看来,规模小能加分,但只是附加分,而不是主要得分。

3.到期收益率为正:

很多投资者喜欢到期收益率为正的转债,这没错,却也有重大偏见:

A.首先到期收益率为正的转债,说明市场并不看好,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市场没错,错的是你,不要认为市场会一错再错,尤其是长期到期收益率为正的转债,大概率来说就存在某些问题,比如正股不活跃,比如转债有重大瑕疵。

B.一般来说长期到期收益率为正的转债,都是不活跃的转债,没有活跃度的转债,就没有差价可赚,没有波动性的转债就没有投资频率,6年赚30%,跟每半年赚5%,相差会极大,我个人追求波动性,也追求频率,收益=胜率*频率*赔率。

C.对我而言,投资转债并不是为了追求到期收益,而是追求波动的差价,事实上很多人并没有深刻理解转债投资的初心,那就是赚差价,而不是为了保本,想要保本且有一定收益保障,那定存就好了,何必买债呢,债可不一定保本和有收益保障。

D.我并不否认到期收益率的作用,尤其在市场大跌的情况下,到期收益是一个很好的衡量标准,是预估回撤空间的重要参考,但不是买卖的依据。

4.摊大饼:

为了尽最大程度上减少黑天鹅的影响,我选择摊大饼,每个转债比例不会超过10%,这样既能分散投资风险,也能均衡收益,个人投资者很难做到完全了解一家公司,就单凭财报去研究一家公司是没有太大意义的,毕竟财报代表过去,不代表未来,财报只能排雷,而且只能排除80%左右的累,因为财报也能作假。

摊大饼之后,持仓有大波动的情况和频率会大大提高,也能很好的提高投资信心,隔三差五就能实际性盈利,落袋为安。

如果持仓高度集中,一旦判断失误,很可能陷入长期持仓一动不动,甚至持续下跌,这个时候对心态会有重大影响,更容易导致后面操作失误。

任何债都有起飞的可能,任何债也有老去变僵尸的可能,所以过往不代表未来,而我们选债大多根据过往情况,但却无法判断未来,诺基亚曾经遥遥领先全世界,但不到三年,却像挂了一样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了。

文章所述的可转债,均为案例使用,不作为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场需谨慎,请独立思考。        $红相股份(SZ300427)$$红相转债(SZ123044)$$亚药转债(SZ128062)$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欢迎喜欢的朋友转发分享。

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祝投资愉快。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