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体验评]《舰队collection改》抛开网络要素的单机版舰队收藏品质如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psv舰娘改任务翻译 [游戏体验评]《舰队collection改》抛开网络要素的单机版舰队收藏品质如何

[游戏体验评]《舰队collection改》抛开网络要素的单机版舰队收藏品质如何

#[游戏体验评]《舰队collection改》抛开网络要素的单机版舰队收藏品质如何|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文首发自TapTap-舰队collection论坛,为Drkilir原创,以原文基础做了大幅改动,条件所限截图质量较差请多包涵。

《舰队Collection改》是继网游《舰队Collection》的成功后,角川GAMES所开发的新游戏,2016年2月18日于PlayStation Vita平台发行。同年12月15日,角川游戏官方宣布舰Colle改将于2017年1月停止销售。这短短不到一年角川游戏就放弃贩卖这部作品,在这一年里更新了几次BUG和系统问题后就完全对它置之不理了,如同弃儿一样被开发组无情抛弃。

我为什么要买这款游戏呢?我本人在这之前从未玩过原作页游,但我看过很多相关的漫画和角色插画,大部分都是Pixiv的同人画师绘制的同人图,从那时开始慢慢了解这款游戏和相关的角色设定。并且这个游戏对于战舰的拟人美少女化让当时的我受到非常大的震撼,当时我热爱军事和日本ACGN文化,对这种精致的美少女立绘完全无法抗拒,所以理所当然的入坑并入手了这款游戏,得益于游戏刚刚发售,并且手里刚好有一台PSV就顺理成章的买了。

说完我买游戏的原因,终于可以开始聊聊我对这款游戏的看法了,我的游戏时间不算长但我也投入了至少30个小时以上的时间来游玩这款游戏,最终发现自己实在无法从这款游戏里获得乐趣,或者说是获取的乐趣和保持游戏下去的动力极为缺乏了。最终放弃了通关和游玩的想法。

从我一开始看到进入游戏时播放的OP我就开始担忧游戏的画面表现力了,从一个看似是一片海的3D场景下我熟悉我不熟悉的舰娘Live2D立绘依次出现,但由于OP场景是3D画面为背景导致这些2D角色立绘显得极为突兀,完全无法融入到背景中去,这时我就感觉到一丝微妙和不安。但还好度过了OP来到主菜单我的感受变好很多,2D背景和Live2D的角色动画融合非常棒,得益于PSV触摸屏机能角色显得生动活泼。

主菜单

每个页面之间切换时游戏会有明显的黑屏载入时间,这点对于一个需要频繁切换页面进行操作的策略游戏来说极为致命,这短短不到两秒的载入时间是玩家们绝对不愿看到的,频繁切换界面时要忍受每次操作长达2秒的延迟和等待简直无法忍受。PSV的机能我认为不至于这种页面切换还需要黑屏载入的地步,开发商KADOKAWA Studio绝对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但显然他们没有做到。

和网游的以挂机等待建造或维修不同的是,本作因为去除了网络要素那么必然改变自身的游戏方式,所以开发组改为让游戏的时间基于回合来进行,所有行动都已回合为单位,如维修原作是10分钟那么本作就是一回合、建造需要两天本作就需要四回合。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过去需要被迫停止游戏的等待时间被完全去除,只要想就可以选择下一回合直接跳过原有的时间限制。坏处不是显而易见的,貌似只有好处但如果你这么想那就完全错了,本作极其糟糕的战斗表现是本作最大的败笔。下面我来重点说说本作最为重要的战斗。

战略页面-这也是玩家最常会见到的画面

选择好要出征的舰队并进入关卡界面出征,和原版页游都相差无几,有当前海域的地图,有全靠运气决定方向的罗盘娘,进入对应的小关卡后首先选择舰队阵型然后会出现战略选择页面(如下图),每场战斗可选择四个战斗方式,先后顺序决定了攻击方式的先后,箭头表示舰队和敌方距离,距离越近命中率越高,在旁边的就是撤退回大地图但有几率失败。第二排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炮击、对潜。第三个是突击,是在前进的基础上增加炮击以达到一回合伤害敌方的目的,但随着距离越近敌方命中率也会随之增加,这就是帝国海军特有的Banzai了吧。第三行依次是投放鱼雷和回避,在第四个战术位一般都会放置鱼类以做最后清扫残血敌人,回避顾名思义就是增加我方舰队回避率。如果舰队里配置了轻型航母或标准航母还会解锁航空队攻击。

战斗开始后舰队依照战前计划的顺序行动,敌方同时也会做出行动来攻击或闪避,在炮击时会把镜头对准当前开火的角色身上,然而开炮动画只是角色立绘一震,所有攻击方式里最华丽的可能就是鱼雷了,画面会分割成左右两部分,分别显示我方和敌方舰队,然后鱼雷从双方立绘下部同时发射,镜头会跟踪鱼雷直到攻击动画结束。短暂的结果显示后战斗结束。如果此时敌方依然有幸存的深海栖姬会询问是否进入夜战模式,凭这战斗表现和视觉体验我实在无法认同,在其策略性和收集要素上到还略微弥补了战斗方面的不足。后经查找资料才得知可以通过在战斗开始前按L选择简洁模式以跳过战斗画面。

由于笔者我选择的是丙难度,但由于自己水平太差自己摸索除了镇守府海域以外都无法通过。故在此写的评测不能很完善的全面概括所有游戏后期内容,只能以我个人在前期的游戏体验来下这篇文章,故见谅。

战斗开始前选择战术页面

和网页版一样,舰改有战舰收集、装备收集、好感度结婚、改造等等一系列养成玩法,加上live2D的角色立绘和由大越香里谱写的优秀BGM。我当初入坑舰C很大程度也是因为音乐。这些原声OST让人对舰C的印象尤为深刻,以至于其他同类游戏鲜有让我有如此深刻记忆的。现在来看舰C改游戏的玩法较为枯燥无味,玩家除了靠坚持不懈的对角色的爱和收集全图鉴、攻略高难度来维持热情以外貌似没有其他吸引点了。页游因为持续的更新和活动,不断推出新角色而不断吸引玩家去玩,并且现在的舰C已经拥有极其庞大的粉丝团体,大量的官方周边和同人让这个市场一直是充满热情,不断为角川和DMM带来利润。

但或许7年后的今天,或未来某一天,舰C将永远成为过去和历史,舰娘拟人化热潮现在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衰落,当时创造的一波波跟风和二次元玩家惊人的购买力都显得疲软,如今已经只剩投入数年感情的老玩家还会坚持在游戏里。新用户被其他更优秀的作品吸纳,风水轮流转不知下一个引发热门关注的二次元IP会是什么。会不会还像当时的舰C一样发展成庞大的产业链呢?

战斗画面-鱼雷攻击

在文章的最后借着舰C改游戏评测的尾声,简单聊聊对于中国ACG流行文化的看法。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现实且残酷的,在游戏动漫等ACGN文化下,年轻人有自己追求的和想要去理解包容的事物,现在互联网如此发达,我们在现实中已经很难和他人坦诚聊天,但互联网的方便快捷给这些热爱一些小众事物的人以聚合的作用,他们原本是分散在世界各地的一个个碎片、小点。但有了社区、社群、论坛,他们就可以聚在一起共同交流互相喜爱的事物。但互联网的普及也造成了现实生活中人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这也是ACGN热爱者在过去一直被大部分人所疏远,由于大众的不理解和不包容,这些圈子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小,如今我们很难在现实生活中接触到和自己兴趣一样的人。随着游戏的普及,人们渐渐对这些新事物认可并自身也参与其中,但过去那个小众硬核的圈子却再也不见了,动漫也慢慢被人们认可和喜爱,过去一说出去周围人就会投来鄙视的目光如今已经很少了,小众变得越来越大众后果就是各种人的参与,导致曾经小而和谐的兴趣圈被打破,大量缺乏认识和经验的新人加入,让ACG文化热爱者的圈子越来越低龄和浅层化,bilibili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曾经严格的用户审查造就B站,曾经的小众硬核群体网站如今已变成包含多元文化,并成为了一家真正的、被投资和认可的企业。ACG消费者的刺激点设定很低,并且这个群体愿意为自己喜欢的事物投入大笔大笔的金钱,这群人还极为固定化和忠实,源源不断为背后的资本企业献出良好的财报表现。IP改编、粉丝向作品和周边的推出说白了就是想挣这群人的钱,抛开外面这层加成,产品究竟如何很多公司是不在乎的,这就是我讨厌以IP为改编游戏的原因,举个例子:万代南梦宫的动漫改编或授权游戏、国内某些厂商的IP授权游戏。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