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V处理器解析,性能到底是什么水平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psv和new3dsll哪个好 PSV处理器解析,性能到底是什么水平

PSV处理器解析,性能到底是什么水平

2023-11-08 13:3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PSV不少游戏表现很糟糕,除了厂商优化不到位,不重视等原因外,性能显然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这次就来分析一下PSV的性能。结合年代来看的话,PSV是2011年末发售的,那么与之相对应的应该是11-12年间的其他移动设备。11年的时候移动市场主流还是双核,PSV的SoC和Tegra3是当时首批使用四核的移动处理器芯片,如果考虑到实际上市的设备的话,PSV还是第一款四核移动设备。

下面对PSV的处理器简单介绍一下,如果觉得太长的话,可以直接看下面总结图

PSV的SoC编号由1000型的CXD5315GG变更为2000型的CXD5316GG,具体含义未知,基本配置未变,工艺制程也没有升级的报告,猜测可能是工艺小改良,或者是设计小改良。芯片整体由索尼和IBM共同研发,东芝生产,根据techinsights的报告为东芝的40nm工艺,并不是以前被猜测的台积电或者三星。

CPU采用四核Arm Cortex-A9,其中一个由系统占用,另外三个游戏占用,默认频率333MHz,最高444MHz。默认下如果要调用444MHz,系统会强制关闭网络功能。以前很多人还猜测CPU最高频率是2GHz,因为ARM官网给的最高值有这么高,其实仔细想想就知道不可能的了,当时的工艺只有40nm,怎么可能支撑的住2GHz的发热和功耗呢。

GPU为PowerVR SGX543MP4+,这个+表示做过调整并且为PSV特供,加入CDRAM(下文会说)的控制接口,以及索尼自家的图形API(libGXM),性能上和公版并没大出入。频率默认111MHz,最高222MHz,但是索尼只开放到最高166MHz给开发者调用。

内存采用了512MB LPDDR2-800,按双通道算的话,带宽为6.4GB/s,除去系统后台占用,游戏实际可调用282MB。显存采用了128MB CDRAM,除去系统占用,游戏实际可调用112MB。这个显存有别于我们认识当中的PC上的显存,这个显存CPU和GPU都能访问,不能用PC的方式去理解,图形数据如顶点,纹理等数据还是需要储存在主内存当中,而CDRAM主要充当帧缓冲。

关于这个显存,资料很少,之前chipwork曾推测可能是wide io,实际上并不是,而是三菱的一种老旧技术cached DRAM,这种RAM芯片目标市场就是游戏设备用的显存,但是资料很少,我也没查到多少相关信息。CDRAM是在传统的DRAM中集成SRAM,用来充当buffer从而提升速度降低延迟和miss,集成的SRAM不会很大,根据资料显示buffer位宽为128bit x 2(以前的数据,PSV中可能并不是),不过具体能提升多少带宽就不得而知了。

总结如图

另外说一下,破解之后可以强制开启CPU 444MHz,GPU 222MHz的模式,这相当于是强制打开了本就存在于系统中的模式。而500/333MHz,这个是真正意义上的超频,突破了PSV系统内的上限值,不过我个人没有破解,所以对这些也不是很了解,这个就不多说了。

最后很多人比较关心的,PSV的性能到底是什么水平,从刚发布很多粉丝,媒体乃至开发者都认为接近PS3,再到现在很多人甚至认为不如PS2,真的是一落千丈啊。。不如PS2肯定是太低估了,如果非要找个和PSV性能接近的主机的话,个人认为比较接近的是初代XBOX或者Wii(我会发一些游戏画面对比视频),他们的性能都介于PS2和PS360之间,这点和PSV相似。如果要在XBOX/Wii和PSV之间再判断谁性能更强的话,那还是PSV要更强些的,PSV各项规格都要更高,只不过频率太低,优势可能也拉不开太多。而Wii的GPU架构太老,XBOX内存容量太小,这个如果要细说的话,也许可以专门写一篇。然后还有很多人问过,如果和手机比较,大概是什么水平。算上平板的话,最接近的就是iPad3,A5X和PSV的规格很相似,除了CPU是双核Cortex-A9,但是频率更高,实际性能还强于PSV。另外还有A5X是四通道内存,带宽达到12.8GB/s,这个很可能PSV算上CDRAM都没这么高,所以虽然规格接近,但A5X显然还是强于PSV。手机的话,那就是iPhone5的A6了,A6 GPU性能和A5X相当,虽然是三核但频率更高,但是CPU性能比A5X强出不少,比PSV那就强出更多了,所以理论上A6比PSV也是强上不少的,只不过看规格比较接近。这些看看就行了,不用较真。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下回再见~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