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学校结核病,入学筛查很重要!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ppd是什么检查怎么做 预防学校结核病,入学筛查很重要!

预防学校结核病,入学筛查很重要!

#预防学校结核病,入学筛查很重要!|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是一种传统检测机体是否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有效方法,也是结核病筛查主要方法之一。现阶段我国在入学筛查阶段通常采用结核分枝杆菌纯蛋白衍生物(PPD)进行皮内注射致敏,被感染的学生会在48-72小时之内出现局部红肿硬结阳性反应,甚至水泡、溃疡、坏死等变态反应,不同程度的患病学生会出现不同测试反应,以便医护人员对其情况准确把握。但如若此类学生处于患急性传染病(如麻疹、百日咳、流行性感冒)及其恢复期,并存有发热、严重腹泻情况,或者是处于各种器质性病变(心、肝、肾病)急性期及恢复期,在医护人员了解后应当暂缓进行PPD试验。如若学生是急性眼结膜炎、中耳炎、广泛皮肤病及过敏体质,并随癫痫癔病、有精神或中枢神经系统病史,则不能采用PPD进行试验。但如若是免疫力缺陷患者应当由医护人员进行专业判断再进行下一步测验。

四、潜伏感染者与结核病人有何区别?

潜伏感染者是指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但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体征或胸部影像的患病学生。如果潜伏感染者有强大的免疫系统,体内的结核杆菌就会受到抑制,停止繁殖或进入“休眠状态”,但一旦身体抵抗力下降,潜伏感染者发病可能性增加。学生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时,表现出明显结核病临床症状,如咳嗽、咳痰两周以上,发烧、体重减轻等。通过胸部X光检查发现肺部活动性结核病变,通过痰液细菌学检查或其他病理检查发现结核分枝杆菌,这类患者更有可能将疾病传染给他人。

五、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检测后需要注意什么?

1.细节注意事项。接种后无需用棉签按压针口,在48-96小时内注意不要按压和清洗注射部位,也尽可能避免不要使用激素类药物或者使用肥皂对其进行清洗,同时不要用胶布或其他材质五包裹伤口,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即可。否则易引起局部炎症或破裂,影响效果评价和局部恢复。

2.观察期间。接种后休息30分钟再离开,观察是否存有不适感,特别是过敏体质者应当注意自身有无过敏反应。出现任何不适情况应及时和医护人员做好沟通,在等待过程中可以学习后续注意事项,尽可能减少接种后安全意外发生对患者健康产生影响。

3.结果显示。结核菌素注射后72小时(3天),应在原试验部位检查结果,提前或推迟规定时间会影响结果判断的准确性。

4.饮食方面。在接种后一周内学生患者应保证饮食较为清淡,以高营养高蛋白食物为主,同时要忌入食刺激性食物或者油炸辛辣食物,同时忌食易过敏的食物或接触易过敏的物品。

5.不良反应。皮试后一般无不良反应,偶有出现不同程度发热,如有不适及时前往医院进行对症处理。局部出现红、肿、硬结及小水泡等无需处理,数日后自行消退;若出现大水泡、抓破、感染或自行破溃则到医院进行处理即可。

6.间隔时间。结核菌素皮试与其他疫苗接种间隔时间应至少为7天,腺病毒载体疫苗接种的间隔时间建议至少为4周;如果结核菌素皮试呈强阳性,应在进一步确定感染状况后,按照相关政策要求确定接种。

六、感染结核菌后应该怎么办?

潜伏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LTBI)是指感染结核分枝杆菌,但没有发展成临床结核病,也没有活动性结核病的临床细菌学或影像学证据的患者。调查表明,中国15岁及以上人群平均LTBI感染率为20.3%,潜伏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在生活中成为结核病患者概率为5-10%。为保护学龄儿童健康,使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家长应更加关注学生的整体健康状况,并注意均衡饮食、适当运动、充足睡眠和良好思想,以保持稳定免疫水平。如果学生有结核病症状,如咳嗽、排痰、午后低烧、盗汗、体重下降、胸痛等,应立即就医。潜伏结核病感染者(LTBI)是结核病主要来源,对其进行预防治疗是一项重要的干预措施,也是减少结核病传播关键措施之一。目前,中国采用两种预防治疗方法:学生及其监护人可在知情、自愿和同意的情况下选择免疫预防(注射麻风杆菌)和化学预防(服用抗结核药物)。

综上所述,结核病传染范围较广,同时会存有一定病菌潜伏期,对学生身体健康问题带来诸多安全隐患问题,只要对其进行有效防止措施才能尽可能保障整体学生和教职工安全问题。在入学阶段进行结核病严格筛查成为重要保障手段,因此做好相关配合工作才是对家长学生教师多方安全问题进行多重保障。

注:本科普内容仅供参考,不可替代个体医疗诊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