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原料的熔指MFR测试方法标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poe熔指最小 塑料原料的熔指MFR测试方法标准

塑料原料的熔指MFR测试方法标准

2023-09-27 01:4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3. 机械制造精度

a. 口模。口模的毛细管内孔要求相当严格,有二种规格: 内径 d1=2.095mm±0.005mm,粗糙度0.25 内径 d2=1.180mm±0.010mm,粗糙度0.25

b. 料筒。料筒内孔要求达到d=9.55mm±0.025mm,粗糙度0.25级,维氏硬度600;

c.活塞杆。测量头部要求与料筒内孔有合适的间隙配合,粗糙度0.25级,维氏硬度500。

这里要提及的是,在活塞杆上有多根刻线,在料筒内加料后,活塞杆插入料筒,这时刻线都暴露在上面,料筒内近底部的熔体由于存在气泡等原因是不采用的,要等到活塞杆下移后达到第一根刻线,才进入有效范围,至最上面刻线为止,多余部分也属无效。至于多根刻线,是根据不同国家制定的要求而作的标志。

三. 试验参数的选择 看似繁多的技术参数,其实是仪器制造厂家的任务。供实验人员在操作时选用的,只有下列 三项:温度,负荷,口模。 在新标准中,1.180mm的口模已不再出现。而即使在以前的老标准中,1.180mm的口模也极少用到。

如何选择试验参数,在相关的国家标准GB3682、国际标准ISO1133,美国标准(试验方法)ASTM D1238都已明确规定: 标准GB3682-2000中的附录B: 附 录 B 热塑性材料的试验条件 表B1列出的是已规定在有关标准中的试验条件,如有必要,对某些特殊材料可以使用未被列出的其他试验条件。

表 B1 材 料 条件(字母代号) 试验温度θ,℃ 标称负荷(组合)m nom,kg PS H 200 5.00 PE D 190 2.16 PE E 190 0.325 PE G 190 21.60 PE T 190 5.00 PP M 230 2.16 ABS U 220 10.00 PS-1 H 200 5.00 E/VAC B 150 2.16 E/VAC D 190 2.16 E/VAC Z 125 0.325 SAN U 220 10.00 ASA、ACS、AES U 220 10.00 PC W 300 1.20 PMMA N 230 3.80 PB D 190 2.16 PB F 190 10.00 POM D 190 2.16 MABS U 220 10.00 标准GB3862-2000中的附录A: 附 录 A (标准的附录) 测定熔体流动速率的试验条件 所有试验条件应由相应材料命名或规格标准规定,表A1列出了已证明是适用的试验条件。 表A1

要注意的是,标准附表中明确说明了,对没包括在附录中的新的热塑性材料,也“只可选择本表中已使用的负荷和温度”。

四. 试验步骤

1.确定了试验条件,就可以具体地进行试验了。 a. 设置温度,待稳定;

b. 需要清洁料筒活塞杆,清洁后,将活塞杆插入,还需等待温度稳定;

c. 将活塞杆拔出;

d. 加料,压实(应在1min内完成),重新插入活塞杆; e. 待4~6分钟(有规定的按规定,一般4分钟后,温度已开始进入稳定状态); f. 加砝码;

g. 如料太多,或下移至起始刻度线太慢,可用手加压或增加砝码加压,使快速达到活塞杆上的测试起始刻线; h. 计时,切样,可切数段; i. 称重;

j. 计算,取平均值;

k. 用纱布、专用工具(清洗杆)清洗料筒、活塞杆,如料的粘性太重,不易清洗,可在表面涂一些润滑物,如石腊等。清洗一定要趁热进行。料筒、活塞杆在每次试验后都必须进行清洗。

l. 口模清洗,用专用工具(口模清洗杆)将内孔中熔融物挤出。在做相同材料的试验时,口模不必每次清洗,但在调换试验品种、关闭加热器前或已经多次试验,则必须清洗。遇有不易清洗的情况,同样可涂一些石腊等润滑物。

2.计算

通过上述操作过程,我们对每一段样条,取得了二个数值: 样条的质量-m,g 该样条流出的时间-t,s

因为我们的定义是:每10min(即600s)流出口模毛细管的熔体的质量,而在上述的流出时间t,不一定是600s,甚至可能差很多,因此,要折合到600s计算,这样: MFR=600.m/t

式中,m、t的意义同上,MFR即为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单位为g/10min。

五. 自动测试方法

综上所述,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测试人员需要将熔体通过口模内孔流下的部分按时间间隔

切割下来,这里附带有许多人工操作的误差因素,同时,如果流动速率很大的话,试验人员根本来不及切割操作,而如果是很小的速率,流下一段需要花费半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是很大的(思想紧张)。因此,自动的试验方法很有必要。

自动测试有二种方法:一种是:预先设定熔体流出的体积,然后对该体积的熔体的流出时间自动记录,这是国内外通行的做法;另一种是设定熔体流出的时间。然后检测该段时间流出的熔体的体积。总之,流出熔体的体积和流出时间是最终要知道的数值,而只要知道了熔体的密度,就可以知道流出的这一段熔体的质量。我们回想一下原先的定义,就可计算出熔体流动速率MFR了: MFR=600.m/t 将m=πr2.L.ρ代入 MFR=600.πr2.L.ρ/ t

式中:πr2活塞和料筒的平均截面积0.711 cm2,r为料筒内孔平均半径;

L-预先设定的活塞杆下移距离(一般为1”、1/4”,即25.4mm、6.35mm);

ρ*-熔体的密度,对PE,ρPE190℃ =0.7636 g/cm3, 对PP,ρPP230℃=0.7386 g/cm3 经简化得: MFR=F/t

式中:F-系数,参见下表*: 材 料 试验温度 行程长度 F PE 190℃ 2.54cm 826 0.635cm 207 PP 230℃ 2.54cm 799 0.635cm 200

熔体的体积最终是由活塞杆的行程决定的,这样,只要选定行程(一般在仪器上已设置若干规格),记录计时数值,就可很容易得到熔体流动速率,而减少了很多的人为误差。

使用自动测试方法,还可以测试低达零点零几、高达上千数值的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这在人工测试时简直是不可能的。

六. 熔体密度的测定

上面在自动测试的方法介绍中,已经提到了熔体密度这一概念及其作用,对于PE,PP,不论其熔体流动速率如何,在特定的温度下,其熔体密度是一个常数*,对熔体流动速率的测定带

来很多方便,但毕竟有许多材料,没有正式公布其数值。但我们也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测定(注意,仅对被测的批次有效)。 将仪器设置在自动测试工作状态,选择行程(25.4/6.35/等等),从计时器自动计时开始,切割一次,至记时结束为止,再切割一次。将这两次切割间的样条称重。重复几次试验。

同样,现在的已知条件是:该样条的质量(m)、该样条在熔融状态下的体积(V= L.πr2)。于是,可得出下式,以方便地计算该熔体的密度: ρ=14m/L [g/cm3]

式中, m-样条的平均质量 [g] L-活塞杆的行程。 [mm]

七.熔体体积流动速率(MVR)的测定

目前,一般而言的熔体流动速率都是指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而在最近的国家标准中,已根据国际标准ISO1133-1997,增加了“熔体体积流动速率”的内容。 1. 定义

熔体体积流动速率是指热塑性材料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熔体每10min通过规定的标准口模的体积,用MVR表,单位: cm3/10min. 它从体积的角度出发,来表达热塑性材料在熔融状态下的粘流特性,对调整生产工艺,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参数。 2.测定方法及计算

按第5章“自动测试方法”,根据计时的数值,按下式计算: *:ASTM:D1238-01 10.Procedure B-Automatically Timed Flow Rate Measurement

MFR=600 πr2 . L/t =427 L/t L与t的意义同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