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并茂:轻松搞定PICC置管那些事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picc导管图片标志 图文并茂:轻松搞定PICC置管那些事儿

图文并茂:轻松搞定PICC置管那些事儿

2023-11-10 05:0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不想错过界哥的推送?

戳上方蓝字“医学界护理频道”关注我们

并点击右上角“···”菜单,选择“设为星标”

PICC置管全套攻略,建议收藏!

文丨雪仔

来源丨医学界护理频道

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临床已经被广泛应用,尽管如此,基层医护人员对PICC置管及维护的了解并不多。本文参考最新PICC宣教手册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整理,有图有真相,也适合临床护士做患教时使用。

哪些患者适合PICC置管?

PICC导管是一根长长细细、柔软可弯曲的导管,它从上臂或肘部的大静脉放入,最终达到上腔静脉。用于为患者提供短期到长期(7天~1年)的静脉治疗。一般由经过专业培训并具有相应资质的护士才能放置。

PICC置管的适应证,包括但不限于:

需要长期静脉输液的患者;缺乏外周静脉通路倾向的患者;输注刺激性、腐蚀性药物的患者,如输注化疗药物;输注高渗性或粘稠性液体,如胃肠外营养液、甘露醇等患者;需反复输血或血制品的患者,如反复采血的患者;家庭病床的患者。

三向瓣膜式PICC置管流程

现介绍一种末端开口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的置管流程。

1、摆体位:患者可以取平卧、半卧位或者是坐位,术侧手臂外展45度或90度,暴露穿刺区域。根据病情,患者可戴口罩、帽子。

2、测量定位:确定导管置入体内的长度。

3、建立无菌区:皮肤消毒。

4、静脉穿刺:穿刺成功后撤出穿刺钢针。

5、插入并推进导管,撤出外套管。

6、附加白色固定翼,交叉固定白色固定翼。

提醒:不要将胶带固定在导管之上。

7、移除导丝及组件,修剪导管长度。

8、安装导管连接器,安装输液接头或肝素帽。

9、抽回血确定位置,生理盐水冲管。

10、应用思乐扣固定装置固定导管,保护皮肤。

11、透明贴膜覆盖白色固定翼和导管。

12、整理用物,患者去放射科拍片定位。

超声引导下耐高压注射型PICC置管流程

目前临床上大多数都选择在超声引导下塞丁格技术置入PICC。

通常情况下,PICC管是不能推注造影剂的,但有一种除外,那就是耐高压注射型PICC导管(紫色导管)。

介绍超声引导下耐高压注射型PICC置管流程:

1、B超确定置管静脉和穿刺点,测量导管置入长度。

2、消毒皮肤,铺无菌巾。

3、用生理盐水预冲PICC导管。

4、再次用超声定位,准备穿刺。

5、应用改良的塞丁格技术穿刺,穿刺前给予利多卡因局部麻醉。

6、沿导丝插入扩张器,撤出导丝及扩张器,局部按压、止血。

7、通过插管鞘缓慢推进PICC导管,再将可撕裂鞘撕开撤出。

8、抽回血,确定导管位置,生理盐水冲管。

9、用敷料固定导管,敷料外注明穿刺日期、操作者工号(姓名)。

10、安装肝素帽/输液接头,固定导管。整理用物,导管尖端定位。

PICC留置期间维护注意事项

一、 严禁在置管手臂测量血压。

二、除了紫色导管(耐高压注射型PICC),其他PICC导管均不用于CT或MRI检查时推注造影剂。在进行增强造影前,请务必由专业人员进行确认,并严格遵循产品说明书的操作流程。

三、发生以下情况请及时去医院处理:

1. 穿刺点渗液、渗血且按压无效;

2. 穿刺部位出现局部红肿、疼痛、有分泌物;

3. 导管内回血;

4. 置管侧手臂麻木,手臂或胳膊、颈部肿胀、臂围增大>2cm;

5. 敷贴松脱;

6. 感觉气短胸闷;

7. 导管体内部分滑出体外;

8. 输液接头脱落;

9. 体温升高>38℃;

10. 导管破损断裂。

提醒:如发生导管断裂或破损,请立即将可见的外露导管打折并用胶带固定好,马上去当地医院处理。见下图。

一图读懂:PICC敷贴更换的十个步骤

参考文献:

1、 李柳英,钟华荪,主编.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第3版).

2、 PICC宣教手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