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素性皮肤病治疗激光器有哪些?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owc战术激光 色素性皮肤病治疗激光器有哪些?

色素性皮肤病治疗激光器有哪些?

2023-05-22 03:5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色素性皮肤病治疗激光器适应证

色素性皮肤病激光治疗适应证包括咖啡斑、雀斑、色素痣、色素性毛表皮痣、斑痣、炎性后色素沉着、太田痣、伊藤痣、文身等。禁忌证包括曾行化学剥脱、物理磨削及其他换肤术、皮肤放疗、糖尿病、瘢痕体质、色素异常、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最近一年内使用维A酸药物、不愿意术后6个月内进行防晒及接受磨削术风险、期望值过高等。治疗后并发症及副作用可见红斑、水肿、渗血(少见)、色素沉着或减退、瘢痕(罕见)等。

色素性皮肤病治疗激光器治疗注意事项

激光治疗需要注意的是,服用维A酸的患者需要停药6~12个月后再治疗;治疗前、后都不能暴晒,否则应该推迟治疗。 激光术后处理:即刻冰敷15~30min,外用湿润烧伤膏或抗生素软膏3~5d,7d左右伤口完全愈合(伴有结痂过程),避免接触水,术后至少避免日晒1个月。

皮秒激光

在色素性疾病的治疗上,QS激光器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文身的治疗。一些文身色素颗粒直径非常小,具有更小的热弛豫时间,纳秒级的QS激光器可能无法达到有效破坏,此时皮秒级激光器在文身治疗上的优势得以体现。毫秒和微秒激光主要依靠光热作用,纳秒激光同时具有光热作用和光声作用,而皮秒激光主要是光声作用起到治疗的主导作用。

皮秒激光之所以能够快速的、高效的粉碎文身颗粒素颗粒是因为皮秒激光的光声作用远远高于纳秒激光,随着脉宽的压缩、光声作用不断提升,450ps的皮秒激光的光声作用是5ns激光的181倍,是750ps的4.6倍。光声作用越大瞬间爆破的力量就越大,就可以将文身颗粒素颗粒粉碎的更加细小。而对于越小的颗粒则需要越强的光声作用才能够进行有效的粉碎和去除,因此对于以往纳秒激光多次治疗后留下的难以去除的印记(多半是残留的微小颗粒),这些颗粒小到用纳秒激光的脉宽已经不能够击破,而需要通过更短的皮秒激光进行治疗。 表3-1 常用色素性疾病治疗激光器一览表 国外已有数款皮秒激光上市。目前国内上市的皮秒激光包括PicoSure(755nm)、PicoWay(532nm、1 064nm),由于功率大、脉宽很窄、具有光声作用,因此对色素的爆破作用更好、能将色素颗粒击碎的更细(图3-1),有利于吞噬细胞将击碎的色素颗粒移除,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PicoWay具有532nm手具,临床使用时对于红色文身效果更佳、对于黄色文身也有一定效果。二者都具有大光斑、低能量模式,因而都可以用于黄褐斑的治疗。

皮秒激光治疗后,色素颗粒被击碎得更细 在美国,PicoSure波长为755nm、532nm、1 064nm,脉宽为550~750ps;PicoWay波长为532nm、785nm、1 064nm,脉宽为300~450ps。Discovery PICO波长为532nm、694nm、1 064nm,脉宽为370ps、450ps。Enlighten波长为532nm、1064nm,脉宽750ps。QMAX星际行者波长为532nm、1064nm,脉宽为580ps。PicoClear被收购后,改名为PiQo4(中文名超Q),波长为532nm、585nm、650nm、1064nm,脉宽为600ps、800ps。

此外,Picocare波长为532nm、585nm、595nm、660nm及1064nm,脉宽为670~750ps。国产的幻影皮秒激光(双500)已经获得欧盟CE认证,波长为532nm、1064nm,脉宽为450ps。特色手具方面,PicoSure拥有蜂巢式聚焦透镜手柄(focuslensarray)、PicoWay拥有Resolve全息衍射光镜技术,可以用于嫩肤、痤疮萎缩性瘢痕点阵治疗。DiscoveryPICO拥有超级镜片,也能用于点阵治疗,由于脉宽非常窄(370ps),且其峰值功率分别是前两者的6倍与2倍,理论上对色素的爆破效果更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