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24秒怎么来的?干扰球?希伯特垂直准则?那些改变NBA走势的规则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nba联盟现任总裁 【原创】24秒怎么来的?干扰球?希伯特垂直准则?那些改变NBA走势的规则

【原创】24秒怎么来的?干扰球?希伯特垂直准则?那些改变NBA走势的规则

2024-01-31 21:0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NBA的发展已经有将近八十个年头。随着时间的流转,NBA的比赛风格和比赛内容也在不断与时俱进。下赛季更是增加了“季中赛”这种全新赛制,也对增加了对假摔的判罚,调整了教练挑战的次数,这无疑是NBA的又一新尝试。那么放眼联盟滚滚历史长河中,有哪些规则的出现改变了联盟局势呢?

因为我们讨论的是改变NBA比赛的一些规则,因此像出界球,走步这类基础的篮球规则就不再过多赘述。

一 24秒

在NBA刚成立不久,篮球比赛最初只将整场比赛的时间定为48分钟,并没有对进攻回合进行时间限制。这就导致那个时代的篮球节奏非常缓慢,甚至出现了领先的一方拿球不动,消耗时间的现象。

缓慢的比赛节奏让拥有着出色身高的球员占尽优势,这无形当中造就了NBA第一个“篮球巨星”乔治·麦肯。他后来也帮助湖人拿到了队史第一座总冠军。

不过作为一个旨在为观众提供娱乐的联盟,这种消极比赛的情况显然不会让观众买账,谁愿意买了门票就看场上十个人在那站着不动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高比赛的观赏性,锡拉丘兹民族队老板丹尼·比阿桑找到了一个解决办法。他明白棒球三人出局就完成一局,橄榄球则是有四档进攻,那么篮球比赛当然也可以做出类似的规则。

后来比阿桑发现那些自己觉得精彩的比赛里,双方球队差不多在48分钟里各自进行60次出手。也就是说一场精彩的比赛至少要进行120次出手,那么把48分钟平均分配到这120次出手当中,将每次出手的时间限制在24秒,就能够增加比赛回合,提升观赏性。于是“单个回合需要在24秒内完成”的概念就这样出现了。后来他带着自己的球队与大学校队在这个规则的限制下进行比赛,发现一切都变得行云流水,引人注目。

1954年夏天,他提议NBA可以将“一个回合需要在24秒内完成”的规则应用到比赛当中。自那之后,24秒开始步入了大众的视野。

有了对回合时间的限制后,像乔治·麦肯这类大个子球员不得不跑来跑去,这无形当中削弱了这类球员的统治力。而比阿桑手下的民族队也在24秒限制执行的第一年拿到了NBA总冠军。在24秒限制执行的第一个赛季,NBA球队的场均得分从上赛季的79分上升到了93分。

随后联盟就出现了一股快节奏潮流,其中“红衣主教”奥尔巴赫带领的凯尔特人就是以“拉塞尔抢篮板快速传给后卫,后卫推反击”的打法建立王朝。

二 进攻三秒的出现和禁区范围的扩大

就像之前谈到过的,在24秒推行之前,乔治·麦肯这类巨人有着天然的统治力。他不仅帮助湖人赢下队史第一冠,更是在1949年和1950年连续两年帮助球队夺冠。

一家独大总不是好事。1951-52赛季开始前,NBA决定将球场的禁区宽度从1米83扩展到3米66,从1953年开始,联盟规定进攻球员不能在禁区里停留超过三秒,这个规则也被称为“进攻三秒”。

尽管如此,但麦肯还是帮助湖人拿到了NBA历史上第一个三连冠。

麦肯退役之后,进攻三秒一直都稳定的执行当中。作为一个为限制内线得分的规则,它确实改变了巨人无所顾忌地待在篮下就能得分的现象。不过伴随着另一个历史级别中锋张伯伦在1964-65赛季拿下震古烁今的100分,联盟不得不再度扩大禁区,将禁区宽度从3米66扩大至4米88。

禁区的第二次扩大再一次限制了中锋在篮下的统治力,不过也慢慢让一些内线球员开发自己的中距离能力,进一步开发比赛的多样性。

三 进攻干扰球与防守干扰球

这同样是因为两位伟大中锋而出现的规则。在麦肯那个时代,由于身高和弹跳过于突出,他可以很轻松的把还处在篮筐上的球拿到自己手里,也可以不费吹灰之力的阻拦已经下落的篮球。这在那个时代普遍被视为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因此也没有相关规定。联盟看到麦肯的行为后,很快就制定了防守干扰球这个规则。

后来张伯伦的出现再次刷新了人们对运动能力的认知,再加上他来联盟之前就很喜欢在队友出手之后把球点进篮筐,联盟进而增加了进攻干扰球,要求进攻球员不能在球下落的过程中触碰球。虽然这并没有太多影响张伯伦打出匪夷所思的数据,但无形中还是限制了内线球员在禁区的统治力,进一步平衡了内外线的综合实力。

四 区域联防的允许

在上世纪80年代初,由于一批优秀的大学教练来到NBA,这让联盟整体的战术水平有所提高。教练会对比赛的细节提出十分精确的要求,防守战术也随之应用而生。不过也正是在这个时候,联盟出台了“非法防守”。在这个规定下,球队不允许使用区域联防。2001年,NBA联盟当中,合理冲撞区和防守三秒的出现,进一步削弱了球队的内线防守能力,再加上奥尼尔正打出统治级别的表现,联盟最后决定允许球队使用区域联防,让防守方能够用更加多样的方法去限制奥尼尔。而在全球大环境下,那个年代里的美国队虽然可以在国际赛场上赢下比赛,但过程并不轻松。被视为梦之队的他们面对FIBA规则下的联防很不适应,甚至都找不到好的解决办法。为了让NBA更好的与世界篮球接轨,让NBA球员更快适应国际比赛的某些特点,

与此同时,区域联防的允许也让联盟的比赛层次更加多样。前有2004年的森林狼,后有今年的热火,联防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以至于在当今联盟想要有冲冠实力,至少要备有懂得如何有效破解联防的球员或教练。

五 hand check的禁止

也有人把这个规则叫做非法用手或者触手防守,简单来说,这个规则允许球员在进行防守时将手或者小臂放在进攻球员的身上。这意味着防守球员可以利用自己的上肢来限制进攻球员的空间。只要没有做出明显的推人动作,优秀的防守球员可以随时利用手臂阻拦外线球员的突破线路。因此在这种防守环境下,进攻球员想要有效的通过变向,挡拆来去获取进攻机会是十分困难的。TNT天团成员史密斯也在节目中说过,这个规则下防守球员可以轻易逼迫进攻球员的进攻方向,想让别人往哪里突,别人就只能往哪里突。

这样的防守方式显然不利于进攻方,比赛观赏性也会有所下降。为了增加比赛的观赏性,扩大联盟的吸引力,2004年,NBA决定取消hand check。2004-05赛季,联盟的总体场均得分上涨3.8分,命中率提高了0.8%。外线球员更是迎来了自己的爆发期,纳什更是连续两年获得常规赛mvp。另一方面,后卫想要拿到联盟的最佳防守球员变得难上加难。除了2021-22赛季的斯玛特外,上一个拿到最佳防守球员的后卫是1995-96赛季的加里·佩顿,那还是这一规则没有被取消的年代。

Hand check取消之后,联盟的重心开始更多的向进攻端倾斜,迫使防守球员更多的利用身体躯干防守。这无形中也加大了防守型球队的比赛难度。而在如今的联盟里,更是鲜有以防守为主,进攻为辅的球队。

六 希伯特垂直法则

如果说hand check的取消极大程度上限制了外线防守,那么希伯特垂直法则就把内线防守扼杀了。

希伯特身高2.18米,有着122公斤的体重,被称为“黑姚明”。除此之外,他还有2.24米的臂展以及一双长为26厘米的大手。这样的静态天赋让他成为了那时步行者内线防守的定海神针。2012至2014年,步行者连续三年在季后赛与拥有三巨头的热火相遇。双方更是在2013年大战七场,不过最后的结果都是热火笑到了最后。即便如此,镇守禁区的希伯特给詹姆斯带来了很大麻烦。

2014年4月1日,NBA将一份有关垂直起跳防守规则的备忘录发给了球队老板、总经理、教练和裁判员。根据联盟新规,大个球员以后在内线垂直跳起防守时,将不再允许防守者在空中时向两侧转身封锁进攻球员。而之前的圆柱体防守规则只是要求,球员保持在自己的圆柱体内跳起防守,可以空中转身防守。据当时迈阿密热火的跟队记者艾拉-温德曼的分析,他认为这个新规很有可能是针对希伯特。因为在3月27日,东决第四场,步行者主场与热火的比赛中,詹姆斯带球冲向内线,希伯特在防守中有空中转身封锁詹姆斯的动作,由于詹姆斯的肘部打到跳起防守的希伯特,当时裁判吹了詹姆斯一级恶意犯规。

在希伯特垂直法则执行后,内线球员只能够垂直起跳,不能够在空中转体。从那之后,站在篮下护框的内线球员只能够举起双臂,高高跳起,单纯凭借着高度尝试护框。有趣的是,2013-14赛季的最佳防守球员是身高2米11,效力于公牛队的诺阿。当时的他并不是靠着绝对高度来防守,更多的是靠自己的防守积极性。自那之后,只有一名中锋拿过最佳防守球员,他就是2米16的长臂怪物戈贝尔。而hand check和希伯特垂直法则的出现,使得外线防守者不能用手,内线防守者空中不能转体,这让进攻方在突破攻框的过程畅通无阻。

其他诸如防守三秒、背身五秒之类的规则虽然存在,但并没有上述几个那样让联盟的大环境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里就不多赘述。在我看来,比赛规则本身就是为了服务于比赛本身制订的。NBA作为一个商业联盟,最大程度博取注意力,增加比赛观赏性能够理解,但也希望现任总裁肖华能够掌控好尺度。以上赛季为例,太多的吹罚无疑降低了比赛观赏性,这无疑与最核心的利益相背而行。而篮球这项运动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对抗性,比起单纯看看对攻大战,观众肯定还是希望能够看到一场攻防两端都有内容的比赛。

如果觉得这个视频说的有些道理,有些干货,那不妨点个赞,转发给你周围的小伙伴,让更多人看到。另外也欢迎大家将你的见解留在评论区,我们一起讨论。

NBA的发展已经有将近八十个年头。随着时间的流转,NBA的比赛风格和比赛内容也在不断与时俱进。下赛季更是增加了“季中赛”这种全新赛制,也对增加了对假摔的判罚,调整了教练挑战的次数,这无疑是NBA的又一新尝试。那么放眼联盟滚滚历史长河中,有哪些规则的出现改变了联盟局势呢?

因为我们讨论的是改变NBA比赛的一些规则,因此像出界球,走步这类基础的篮球规则就不再过多赘述。

一 24秒

在NBA刚成立不久,篮球比赛最初只将整场比赛的时间定为48分钟,并没有对进攻回合进行时间限制。这就导致那个时代的篮球节奏非常缓慢,甚至出现了领先的一方拿球不动,消耗时间的现象。

缓慢的比赛节奏让拥有着出色身高的球员占尽优势,这无形当中造就了NBA第一个“篮球巨星”乔治·麦肯。他后来也帮助湖人拿到了队史第一座总冠军。

不过作为一个旨在为观众提供娱乐的联盟,这种消极比赛的情况显然不会让观众买账,谁愿意买了门票就看场上十个人在那站着不动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高比赛的观赏性,锡拉丘兹民族队老板丹尼·比阿桑找到了一个解决办法。他明白棒球三人出局就完成一局,橄榄球则是有四档进攻,那么篮球比赛当然也可以做出类似的规则。

后来比阿桑发现那些自己觉得精彩的比赛里,双方球队差不多在48分钟里各自进行60次出手。也就是说一场精彩的比赛至少要进行120次出手,那么把48分钟平均分配到这120次出手当中,将每次出手的时间限制在24秒,就能够增加比赛回合,提升观赏性。于是“单个回合需要在24秒内完成”的概念就这样出现了。后来他带着自己的球队与大学校队在这个规则的限制下进行比赛,发现一切都变得行云流水,引人注目。

1954年夏天,他提议NBA可以将“一个回合需要在24秒内完成”的规则应用到比赛当中。自那之后,24秒开始步入了大众的视野。

有了对回合时间的限制后,像乔治·麦肯这类大个子球员不得不跑来跑去,这无形当中削弱了这类球员的统治力。而比阿桑手下的民族队也在24秒限制执行的第一年拿到了NBA总冠军。在24秒限制执行的第一个赛季,NBA球队的场均得分从上赛季的79分上升到了93分。

随后联盟就出现了一股快节奏潮流,其中“红衣主教”奥尔巴赫带领的凯尔特人就是以“拉塞尔抢篮板快速传给后卫,后卫推反击”的打法建立王朝。

二 进攻三秒的出现和禁区范围的扩大

就像之前谈到过的,在24秒推行之前,乔治·麦肯这类巨人有着天然的统治力。他不仅帮助湖人赢下队史第一冠,更是在1949年和1950年连续两年帮助球队夺冠。

一家独大总不是好事。1951-52赛季开始前,NBA决定将球场的禁区宽度从1米83扩展到3米66,从1953年开始,联盟规定进攻球员不能在禁区里停留超过三秒,这个规则也被称为“进攻三秒”。

尽管如此,但麦肯还是帮助湖人拿到了NBA历史上第一个三连冠。

麦肯退役之后,进攻三秒一直都稳定的执行当中。作为一个为限制内线得分的规则,它确实改变了巨人无所顾忌地待在篮下就能得分的现象。不过伴随着另一个历史级别中锋张伯伦在1964-65赛季拿下震古烁今的100分,联盟不得不再度扩大禁区,将禁区宽度从3米66扩大至4米88。

禁区的第二次扩大再一次限制了中锋在篮下的统治力,不过也慢慢让一些内线球员开发自己的中距离能力,进一步开发比赛的多样性。

三 进攻干扰球与防守干扰球

这同样是因为两位伟大中锋而出现的规则。在麦肯那个时代,由于身高和弹跳过于突出,他可以很轻松的把还处在篮筐上的球拿到自己手里,也可以不费吹灰之力的阻拦已经下落的篮球。这在那个时代普遍被视为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因此也没有相关规定。联盟看到麦肯的行为后,很快就制定了防守干扰球这个规则。

后来张伯伦的出现再次刷新了人们对运动能力的认知,再加上他来联盟之前就很喜欢在队友出手之后把球点进篮筐,联盟进而增加了进攻干扰球,要求进攻球员不能在球下落的过程中触碰球。虽然这并没有太多影响张伯伦打出匪夷所思的数据,但无形中还是限制了内线球员在禁区的统治力,进一步平衡了内外线的综合实力。

四 区域联防的允许

在上世纪80年代初,由于一批优秀的大学教练来到NBA,这让联盟整体的战术水平有所提高。教练会对比赛的细节提出十分精确的要求,防守战术也随之应用而生。不过也正是在这个时候,联盟出台了“非法防守”。在这个规定下,球队不允许使用区域联防。2001年,NBA联盟当中,合理冲撞区和防守三秒的出现,进一步削弱了球队的内线防守能力,再加上奥尼尔正打出统治级别的表现,联盟最后决定允许球队使用区域联防,让防守方能够用更加多样的方法去限制奥尼尔。而在全球大环境下,那个年代里的美国队虽然可以在国际赛场上赢下比赛,但过程并不轻松。被视为梦之队的他们面对FIBA规则下的联防很不适应,甚至都找不到好的解决办法。为了让NBA更好的与世界篮球接轨,让NBA球员更快适应国际比赛的某些特点,

与此同时,区域联防的允许也让联盟的比赛层次更加多样。前有2004年的森林狼,后有今年的热火,联防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以至于在当今联盟想要有冲冠实力,至少要备有懂得如何有效破解联防的球员或教练。

五 hand check的禁止

也有人把这个规则叫做非法用手或者触手防守,简单来说,这个规则允许球员在进行防守时将手或者小臂放在进攻球员的身上。这意味着防守球员可以利用自己的上肢来限制进攻球员的空间。只要没有做出明显的推人动作,优秀的防守球员可以随时利用手臂阻拦外线球员的突破线路。因此在这种防守环境下,进攻球员想要有效的通过变向,挡拆来去获取进攻机会是十分困难的。TNT天团成员史密斯也在节目中说过,这个规则下防守球员可以轻易逼迫进攻球员的进攻方向,想让别人往哪里突,别人就只能往哪里突。

这样的防守方式显然不利于进攻方,比赛观赏性也会有所下降。为了增加比赛的观赏性,扩大联盟的吸引力,2004年,NBA决定取消hand check。2004-05赛季,联盟的总体场均得分上涨3.8分,命中率提高了0.8%。外线球员更是迎来了自己的爆发期,纳什更是连续两年获得常规赛mvp。另一方面,后卫想要拿到联盟的最佳防守球员变得难上加难。除了2021-22赛季的斯玛特外,上一个拿到最佳防守球员的后卫是1995-96赛季的加里·佩顿,那还是这一规则没有被取消的年代。

Hand check取消之后,联盟的重心开始更多的向进攻端倾斜,迫使防守球员更多的利用身体躯干防守。这无形中也加大了防守型球队的比赛难度。而在如今的联盟里,更是鲜有以防守为主,进攻为辅的球队。

六 希伯特垂直法则

如果说hand check的取消极大程度上限制了外线防守,那么希伯特垂直法则就把内线防守扼杀了。

希伯特身高2.18米,有着122公斤的体重,被称为“黑姚明”。除此之外,他还有2.24米的臂展以及一双长为26厘米的大手。这样的静态天赋让他成为了那时步行者内线防守的定海神针。2012至2014年,步行者连续三年在季后赛与拥有三巨头的热火相遇。双方更是在2013年大战七场,不过最后的结果都是热火笑到了最后。即便如此,镇守禁区的希伯特给詹姆斯带来了很大麻烦。

2014年4月1日,NBA将一份有关垂直起跳防守规则的备忘录发给了球队老板、总经理、教练和裁判员。根据联盟新规,大个球员以后在内线垂直跳起防守时,将不再允许防守者在空中时向两侧转身封锁进攻球员。而之前的圆柱体防守规则只是要求,球员保持在自己的圆柱体内跳起防守,可以空中转身防守。据当时迈阿密热火的跟队记者艾拉-温德曼的分析,他认为这个新规很有可能是针对希伯特。因为在3月27日,东决第四场,步行者主场与热火的比赛中,詹姆斯带球冲向内线,希伯特在防守中有空中转身封锁詹姆斯的动作,由于詹姆斯的肘部打到跳起防守的希伯特,当时裁判吹了詹姆斯一级恶意犯规。

在希伯特垂直法则执行后,内线球员只能够垂直起跳,不能够在空中转体。从那之后,站在篮下护框的内线球员只能够举起双臂,高高跳起,单纯凭借着高度尝试护框。有趣的是,2013-14赛季的最佳防守球员是身高2米11,效力于公牛队的诺阿。当时的他并不是靠着绝对高度来防守,更多的是靠自己的防守积极性。自那之后,只有一名中锋拿过最佳防守球员,他就是2米16的长臂怪物戈贝尔。而hand check和希伯特垂直法则的出现,使得外线防守者不能用手,内线防守者空中不能转体,这让进攻方在突破攻框的过程畅通无阻。

其他诸如防守三秒、背身五秒之类的规则虽然存在,但并没有上述几个那样让联盟的大环境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里就不多赘述。在我看来,比赛规则本身就是为了服务于比赛本身制订的。NBA作为一个商业联盟,最大程度博取注意力,增加比赛观赏性能够理解,但也希望现任总裁肖华能够掌控好尺度。以上赛季为例,太多的吹罚无疑降低了比赛观赏性,这无疑与最核心的利益相背而行。而篮球这项运动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对抗性,比起单纯看看对攻大战,观众肯定还是希望能够看到一场攻防两端都有内容的比赛。

如果觉得这个视频说的有些道理,有些干货,那不妨点个赞,转发给你周围的小伙伴,让更多人看到。另外也欢迎大家将你的见解留在评论区,我们一起讨论。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